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分析介绍了火电机组参与电网调峰,汽轮机组转轴寿命损耗与调峰运行方式的关系,并重点介绍了“少汽无负荷方式”调峰试验情况,在“少汽无负荷方式”转为发电工况加负荷伊始(热态起动冲转时),高压缸前部诸级段存在严重的热冲击,限制机组工况的变化。通过与起停方式的对比,阐述了“少汽无负荷运行”是电网日负荷调峰较合理的方式。文章最后介绍,在发电工况向“少汽无负荷方式”转换的减负荷过程宜采用定压-滑压混合方式,调节通流部分的温度水平;又“少汽无负荷运行”转为发电工况的加负荷过程采用滑压方式,可以缓解上述的热冲击现象,使“少汽无负荷方式”作为一种调峰方式进一步完善,相应要求调峰机组汽轮机的进汽结构应设计采用“混合方式”。  相似文献   

2.
茂名热电厂国产100 MW机组两班制起停方式调峰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广东茂名热电厂4号机100MW机组两班制起停方式参与电网调峰过程的试验和分析,认为通过设备和系统的改进以及运行方式的优化,完全能使机组适应两班制起停方式参与电网调峰的要求,并以机组不同起停方式的能耗量和机组合理的寿命损耗分配为依据,得出了100MW机组两班制起停方式调峰较传统的低负荷运行调峰方式更经济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李路江  李晖  梁华 《热力发电》2007,36(4):65-68
针对国产150 MW汽轮机疏水系统在设计上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改进疏水系统的措施,缩短了机组起动时间,提高了机组参与调峰运行的能力,改善了机组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几年来国产200MW汽轮机起动运行实践,结合苏联及国产200MW再热汽轮机组起动规程进行了分析,认为目前各电厂广泛采用的高中压缸联合起动方式确有很多难以解决的技术问题,分析了中压缸起动方式有诸多技术优点,建议国产200MW汽轮机组采用中压缸起动方式。同时,分析了国产200MW汽轮机组当前存在的若干问题,建议进行必要的技术改造,以提高国产200MW机组起动运行的机动性、可靠性,适应电网调峰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5.
何冠声 《广东电力》2005,18(7):70-72
针对茂名热电厂4号机组汽轮机原采用的纯液压调节系统所存在的不足,将汽轮机的调节系统改造成为DEH-ⅢA型数字式电液调节系统。为此。介绍了DEH-ⅢA型系统的硬件结构、软件结构、系统的功能和特点。经过2年多的运行证明,采用数字式电液调节系统后,缩短了机组的起停时间,减轻了运行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机组的快速调峰能力。  相似文献   

6.
汽轮机组的调峰运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君  杨丽君 《中国电力》1996,29(9):16-19
以东北电网调峰机组为例,考虑机组启停损失、启动时间、启动应力、寿命损耗和电网的调峰值等多种因素建立数学模型,进行计算,探讨如何使汽轮机组合理地承担电网的调峰运行问题,并制定出与机组启停寿命损耗相适应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7.
关于优化汽轮机起停操作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三军 《广东电力》2005,18(3):68-70
如何做到合理地起、停汽轮机是保障发电厂发电机组安全、经济运行的一个重要课题。根据实践经验和理论分析,从合理缩短起动时间、减少起、停机时的安全隐患和考虑运行经济性的角度,对优化汽轮机起动、停运操作,特别是对起动时暖管和;中转阶段的参数控制,水泵、加热器和法兰螺栓加热装置的投用.停运时的胀差控制等问题进行了较为广泛的讨论。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M701F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汽轮机的旁路系统和旁路阀的压力控制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机组起动状态与余热锅炉状态不匹配,机组起动前高、中压蒸汽压力高于最小压力设定值,以及机组停机时旁路阀卡涩等特殊工况下的控制对策,从而保证了机组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9.
1.每日起停标准形式 中小容量机组多数正在实施每日起动和停机,这时有3个重点:①能够顺利地停机和起动.②把温度压力变动所造成的设备老化限制在最小限度以内.③在经济性方面有优点.以这三点为基础,在确立每日起停运行最优形式方面的基本条件是:(i)制定对于汽轮机金属温度的流入蒸汽温度,以使起动时热应力造成的汽轮机转子低  相似文献   

10.
李斌 《热力发电》2004,33(8):1-3
根据北京北重汽轮机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330MW汽轮机结构和运行特点,详细分析了其起动和经济性能,总结了该型汽轮机起动速度快及经济性能优良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联合循环机组相对于火电机组而言,启停次数频繁。尽管采用不正确的方法也能顺利地启动、停机,但不兼顾机组自身热应力变化而随意操作,会对机组寿命造成很大的影响。论述了汽机启动过程中如何通过区分不同外部条件来设置机组转速、负荷,同时协调燃机排气温度控制,以达到减少汽机主要部件热应力,提高运行寿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上海汽轮机有限公司为引进型汽轮机推出了可与任何型式锅炉匹配、满足各种旁路功能的多种启动方式及相应的DEH软件 ,并在国内 30 0MW、6 0 0MW机组中成功应用。该文简要叙述了该项技术相关的汽轮机启动设计原则、旁路系统及启动运行特性设计。图 2表 2参 6  相似文献   

13.
超临界及超超临界机组汽轮机和锅炉蒸汽参数的匹配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超临界及超超临界机组汽轮机蒸汽参数和锅炉蒸汽参数间的匹配关系,与蒸汽能量损失及投资费用有关,应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才能确定最佳的选择。蒸汽管道的压降造成的等焓温降和管道的散热损失,存在一个最佳分配值。对国内已运行的超临界机组和国外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的锅炉和汽轮机的蒸汽参数匹配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并通过对不同锅炉过热器出口和汽轮机进口主蒸汽参数的压降数值和机炉的主蒸汽温降值的计算分析,推荐了我国超超临界机组不同蒸汽参数下,选择汽轮机与锅炉主蒸汽系统蒸汽参数匹配及再热系统蒸汽参数匹配的方案。  相似文献   

14.
对600MW超临界汽轮机高中压缸联合启动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高压缸排汽温度高、上下缸温差大、低压差胀大几个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采取了合理调配旁路、强制通风阀以及各调门;合理选择轴封蒸汽参数;适当控制再热蒸汽温度、凝汽器真空等措施,使问题得以解决。提示了汽轮机启动时应在合理的寿命损耗范围内平稳升速、带负荷,才能预防差胀超限、缸体温差超限等异常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田莉  陈华桂 《广西电力》2008,31(1):17-19
对600 MW超临界汽轮机高中压缸联合启动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高压缸排汽温度高、上下缸温差大、低压差胀大几个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采取了合理调配旁路、强制通风阀以及各调门;合理选择轴封蒸汽参数;适当控制再热蒸汽温度、凝汽器真空等措施,使问题得以解决。提示了汽轮机启动时应在合理的寿命损耗范围内平稳升速、带负荷,才能预防差胀超限、缸体温差超限等异常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南京热电厂采用600MW超临界双抽供热汽轮机,该机型在国内电厂的应用并不多见。文中介绍了600MW超临界供热汽轮机的设计特点,对供热汽轮机的可靠性以及机组供热系统的设计方案和控制方案进行了分析。600MW超临界双抽供热汽轮机在电厂的应用,为热电厂汽轮机型式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汽轮机组冷态起动过程胀差变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普刚 《热力发电》2007,36(8):72-73
结合汽轮机组胀差产生的机理对机组冷态起动过程各个阶段胀差的变化进行分析。在对机组冷态起动过程各个阶段胀差的变化充分认识的基础上,提出防止胀差异常的措施,将胀差控制在允许范围,以保障机组运行安全。  相似文献   

18.
燃气-蒸汽单轴联合循环机组的控制特点与调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杭州半山天然气发电工程的美国GE公司9FA燃气-蒸汽单轴联合循环发电机组为例,介绍了如何采用GE公司的MARK和西屋公司的OVATION分散控制系统,实现燃机、汽机和余热锅炉、辅助系统及整套联合循环的控制。并详细分析了该类型机组调试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如控制系统通信故障、机组启动时间过长等;并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9.
国产第一台200MW汽轮机在朝阳电厂启动中,高压缸内缸的内外壁温差过大。影响机组的顺利启动。经过改造,取消了内外缸之间的隔热罩,加装了径向挡汽板,并将一次抽汽口后移,效果良好。后来的哈汽200MW机均已按此改造。  相似文献   

20.
首先分析了汽轮机转子的两种主要损伤形式,即蠕变和疲劳,对其计算原理及方法进行了详细分析、讨论。以内蒙古某电厂330MW汽轮机为研究对象.利用研制开发的寿命预测仿真系统对其高压转子的寿命进行了模拟与仿真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