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教材分析 本课是浙教版<信息技术>教材八年级(下)第20课<画龙点睛>,这节课是学生掌握了电子表格数据的输入、编辑以及初步处理后学习的内容.教学内容包括图表的建立和图表类型的修改.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除了能掌握建立图表和修改图表类型的方法外,还能从如何分析问题或任务需求着手,学会从各种需求中寻找技术解决的办法或策略,从而实现利用恰当的技术表现形式呈现主题,表达意图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教材分析本课的教学内容参考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的北京市海淀区信息技术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创建表格》。本课的学习内容是在Word中插入和修改表格,这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初次学习表格知识,学好本课将为后  相似文献   

3.
正教材分析我校初一年级学生使用的教材是由吕品老师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本课是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文字处理》中的第一课。教材的前两个单元分别是《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知识初步》。根据教材设计,学习本课之后将依次介  相似文献   

4.
本课的教学内容参考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的北京市海淀区信息技术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创建表格》。本课的学习内容是在Word中插入和修改表格,这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初次学习表格知识,学好本课将为后续深入学习绘制表格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教材分析本课是长春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第八课的内容。这节课是本单元的一个亮点,让制作的素材动起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把课本上关于自定义  相似文献   

6.
教材分析本课选自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信息技术选修教材《数据管理技术》第三章第一节。"数据的排序与筛选"是在学生基本掌握了数据库的建立、编辑基础上,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本节课是选修课的核心部分——"使用数据库"的第一节课,因此,本课的学习将为后面学习数据查询等重要  相似文献   

7.
教材分析教材为泰山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山东省小学课本《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上。《和键盘握握手》是教材第三模块中的第一课。键盘的指法训练作为本节学习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下一单元汉字录入学习的重要基础。本课作为键盘指法学习的开篇对小学生今后进一步正确、灵活地使用键盘,形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实践中全面熟悉主键盘中的字母键、数字键、符号键等的分布,在游戏中体验并掌握击键的要领。由于教学对象是刚刚开始接触信息技术课的小学三年级学生。他们在学习本课之前,只是对计算机…  相似文献   

8.
●教材分析《图形工具百宝箱》一课是青岛版信息技术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七课的内容。本课之前的几节课教材循序渐进地设计了文字的录入与保存、段落的设置与修改以及制作简单的表格等知识点的学习。到本节课学习如何应用图形工具,使文档看起来更多姿多彩。由易到难的设计使学生们更容易接受。  相似文献   

9.
教材分析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无限宇宙”的第1课《太阳系》。本课教学作为单元的起始课,不但要激发学生对宇宙单元的兴趣,还要为之后的两课教学打下基础,它们分别是:《仰望星空》《探索
  宇宙》。  相似文献   

10.
●教材分析本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A版《数学》第三模块第二章第三节《变量间的相关关系》的内容。教材安排四课时,本节课是第二课时。本节内容安排在《随机抽样》、《用样本估计总体》之后,是在学生系统地学习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等处理数  相似文献   

11.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教科版《网络技术应用》教材的第二章第三节内容。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IP地址和域名相关的知识,已经为学习本课做了很好的知识铺垫。如何将计算机接入因特网涉及的概念比较多,同时教学内容实践  相似文献   

12.
●教材分析本课为安徽省九年义务教育小学信息技术教科书第六册第三单元《我让海龟做游戏》第13课《绘制重复图形》。这节课主要学习用重复命令画正多边形和由正多边形组成的图案。教师在教学中需要让学生分析、综合、抽象,  相似文献   

13.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参考北京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第4册第4章《Flash 动画制作》中的第一节《初识Flash动画》.教学内容有:了解动画产生的原理,初识Flash工作界面,制作简单的逐帧动画.学生对Flash都很感兴趣,但Flash的学习要经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本课是本单元第一课,是初步认识和体验制作动画的起始篇,因此学好本课将为后续深入学习动画制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它在本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4.
●教材分析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够用动画语言进行创作表达。本课源自《多媒体技术应用》选修模块第四单元《动画音频视频》。根据对课标和教材的内容理解,我对本节课内容进行了重新设计。提升学生的思想方法与能  相似文献   

15.
教材分析 本课使用的教材是初级中学课本人教版《英语》第二册,第八十二课《月光奏鸣曲》。此课是本单元的第二课,为一篇阅读课。文章讲述了《月光奏鸣曲》的创作过程及背景。  相似文献   

16.
●教材分析《数据图表与分析》是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信息技术》(上册)第四章《数据统计与分析》的第四节,本课内容属于信息处理过程的"信息发布和交流"环节,内容主要围绕数据的表达方式——图表展开教学。  相似文献   

17.
教材分析“设置动画效果”是江苏省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下册第40课的内容,属于选学部分。本课是在学生能制作、播放、浏览幻灯片的基础之上进行学习的,内容难度相对较高,但趣味性强、很实用,旨在使学生掌握图文幻灯片中设置动画和声音效果的制作方法,为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创作提  相似文献   

18.
●教材分析《宣传海报》是浙江省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三年级下册)第13课的内容。本课是在初步学习了画图软件以及利用写字板进行文字输入的基础上开展学习的,通过用画图软件创作一个作品,达到运用画图中的文字工具和进一步熟练汉字输入的目的。本堂课要求学生完成一个图文并茂的作品,既充分发  相似文献   

19.
●教材分析《填充颜色》一课是画图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知识,属于信息加工与表达模块教学范畴。本课是对前面画图知识的延伸,同时又为学习后面画图程序中其他工具的使用奠定了基础。本课共有三个部分的内容:打开文件;填充颜色;设置不同轮廓和填充模式。  相似文献   

20.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学校校本教材《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第9课,主要内容是在Windows画图软件中对图块进行移动和复制。本节课内容在本册书中占重要的地位,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在计算机操作中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因此,本课的设计要求学生所掌握的技能不能局限于画图软件中。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四年级学生。在知识方面,他们初步掌握了画图软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