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对我国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历史街区保护与改造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定性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云南省昆明历史文化名城官渡古镇为例.探寻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如何保护、利用城市历史街区,并使之成为促进城市活力经济因素的方法。并总结出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历史街区保护建设中.要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情况运用有机更新的思想方法.保护街区的人文社会网络.传承与发展地域环境特色,才能达到活力复兴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人们对于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也愈加重视当前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的难点在于保护历史环境和适应城市发展的双重要求。本文以南京门西地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门西地区条件的分析.对应老年住区的基本要求.着重从居民的生活角度出发,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的老年住区模式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3.
历史城镇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是一种文化现象,每个时代都在城市建设中留下了自己的痕迹。保存城市的记忆,保护历史的延续性.是人类现代文明发展的需要,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要求。当前.在社会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建立历史城镇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形成保护与发展的良性循环,显得非常迫切。因此,从不同角度对历史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加以思考,正确认识历史城镇发展的特殊性.将历史文化保护与经济、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以城市为核心的竞争日趋明显.城市发展对地区经济的盛衰显示出巨大的影响力,但随着城市建设和改造步伐的加快,建筑密度的增加.国际化的影响.环境质量日益降低,古城文脉日渐消失.也为文化的保护和建筑的传承带来了危机。而城市传统文化和历史文脉又是城市发展的生命肌理。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灰色用地”理论的研究。借鉴其“前瞻性”与“弹性”控制的优势.结合针对历史街区的特有问题创新性地提出了因地制宜、因时制移、因人制宜的保护更新理念,并着力于探索激发历史街区内生性的发展动力.让它成为旧城区新的地区热点,保持城市发展连续性和多样性,使旧城历史街区转变为促进城市经济文化发展的特色区。  相似文献   

6.
卢健松 《华中建筑》2008,26(3):176-180
该文以襄樊市陈老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为例,研究我国中部地区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问题,分析经济因素主导下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策略,按照城市-地段-街区-建筑一细部的层次,探讨了城市发展过程、周边地块演变、产权关系变革以及居民构成关系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影响.思考了单体建筑保护评价体系建立、地域性建筑语言体系建构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意义  相似文献   

7.
广州市骑楼街的保护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广州市骑楼街保护为例 ,探索城市经济和环境快速发展地区的历史街区保护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8.
“绿色边缘”是墨尔本都市区的一类新的规划分区。这类规划分区地处墨尔本都市区城市地区的边缘,直接与城市地区相邻,通常在环境.社会和经济上具有重要意义。“绿色边缘”规划分区旨在保护和保留与城市地区相邻的土地,把它们用于农业、环境、历史和娱乐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今天我仅以一个关心南京、关心中国各个地区建设和发展的、旅游的客人的身份,对现代城乡规划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提出一些个人肤浅的经验与感受。城乡规划的必要性。我觉得现在的城市建设和规划.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每一个不同的时空.每一次社会结构的改变.经济的发展和突破.以及  相似文献   

10.
伍江  陈侠 《山西建筑》2007,33(23):5-6
指出城市历史建筑的保护和改造与当地的社会经济条件、保护制度的建设、保护观念拓展以及保护工作的管理息息相关。针对城市建筑历史建筑保护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城市历史建筑保护与改造的策略,为城市历史文化传承与发展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都是在旧城基础上建设发展起来的。这些城市一般都遗留了相当多的历史文化遗产.为城市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是一笔无法计量的财富。如何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实施旧城改造、挖掘历史文化价值.以实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郑州是近现代才发展起来的新兴城市.也是我国八大古都之一.在旧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上很有典型性。因此,本文特就郑州旧城改造.谈谈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问题.意在引发有关方面的关注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经济迅猛发展,许多城市进行大规模更新和改造,使城市历史街区保护面临极大的压力和挑战。如何处理好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保护之间的关系,是当前城市更新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桂林市正阳东西巷历史文化街区为例,讨论城市发展中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开发方法,实现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城市发展和谐共存,对提升桂林文化旅游内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张晓东 《规划师》1999,15(4):30-30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强化名城保护的意识和纳入法制化轨道管理是极其重要的工作。在当前经济建设转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应重视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推动其独特的地域性、民族性,同时也将巩固城市赖以发展的文化根基。作为城市特征,它需要渗透人的伟大创造,并表现其人文历史的积淀。任何一座城市都有自己主要的发展脉络,城市的历史特色、地区特色、文化特色和民族、民俗特色构成了其发展特色独有的史脉、地脉、文脉和风脉。史脉反映城市发展的兴衰之变;自成体制的地脉无疑对城市遗迹的保护与发展提供有利…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种新型国土空间资源,地下空间能够在提高城区土地使用效率、平衡历史城市和历史地区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方面发挥积极的助力作用。日本在快速城市化时期,当城市新增功能开发需求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发生矛盾时,通过地下空间的适应性利用有效地缓解了两者在空间资源上的争夺,使历史文化传承与提高容积率、改善设施等发展需求之间相对和谐,这也可被视为一种空间“供给侧”改革的作法。本文介绍了日本城市历史地区地下空间发展情况,研究了在空间组织模式、功能组织利用、地下建设与更新技术等方面的适应性利用内容和方法,并针对我国目前城市历史地区地下空间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为解决城市中历史地区保护与发展协调推进的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城市的历史中心区.是城市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生活.经济活动、文化交流的中心。它体现着城市发展的脉络,反映了城市的文化品格,是公众认可的场所。在保护、更新与开发等诸多矛盾之下,人们缺乏对区域历史文化价值的整体认识,往往将其中的历史建筑孤立对待.在修建大量的“现代建筑”时.破坏原有传统风貌与空间格局。如何延续城市的风貌特色,使城市回到健康发展的轨道上.是城市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桂林市是国际性风景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桂北地区与桂湘黔交界地区的中心城市。这种三者兼融、特色鲜明的城市性质,不仅使桂林在海内外享有盛誉,而且也决定了桂林城市的建设与发展不能简单地学习一般的大城市,必须按桂林的“特性”来定位,在风景名胜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求发展,在城市发展中更好地保护风景名胜和历史文化名城,努力提高城市的综合承载力和竞争力,增强城市发展的后劲。 在党的十六大精神鼓舞下,  相似文献   

17.
分析借鉴巴库古城遗产保护与城市转型中的经验和问题,有助于建筑师和规划师处理好经济高速发展阶段我国历史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关系,更好地面对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所面临的挑战,并找到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很多蕴含丰富历史信息和文化价值的历史城厢地区的保护和发展遇到挑战与冲击。本文结合国际理论与本土实践,从整体性的设计视角谋划历史城厢地区的未来空间模式,并以潍坊龟蛇城厢为例,综合运用数字技术方法和多种城市设计手法:包括建构城市中心体系和城市空间原型模式、运用数字历史地图构建历史城厢历史遗产系统保护网络,及经由物理环境分析、为街区活化和既有建筑改造提供依据等,深度挖掘了潍坊历史城厢地区的传统空间价值,进而探索了历史城厢地区的发展模式和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9.
祝莹  吴明伟  董卫 《华中建筑》2005,23(4):110-112
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我国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工作产生了巨大影响。该文采取定性与定量方法相结合,借鉴经济学上的成本效益法则,在南京门东地区保护实践中建立经济成本与收益的运作模型,对保护规划的经济平衡进行估算,作为保护规划编制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美国西雅图先锋广场历史保护区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治 《规划师》2004,20(4):91-93
考察美国西雅图先锋广场历史保护区形成的过程,可以看出城市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是经济与历史文化合力作用的结果,公众参与在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城市经济高速发展,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冲突还没得到很好解决,先锋广场的例子对我们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