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万勇 《黑龙江水利科技》2023,(1):113-116+136
护岸工程不仅要满足河道防洪要求,即符合工程设计,同时也要融合环境科学、生态学等满足水生态功能的需要。生态护岸的建设对河岸带维持生物多样性及生态功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山区型河道相较于一般河道具有水流速度快,坡降大、冲刷严重,河床下切等特点,致使其选择生态护岸更为困难。文章结合南雄市大坪水河道治理工程,就山区蜿蜒型河道治理如何贯彻生态理念,从护岸布置原则,遵循生态理念入手,提出相应的护脚护坡设计方案,比选出适宜的河道护岸方案。  相似文献   

2.
为实现航运条件优化、水土保持、防洪除涝的目的,传统的河道治理模式多选用河床整平、裁弯取直等措施,而生态河道具有良好的自我修复和抵抗外界破坏、干扰的能力,其生态运转功能合理且整体景观效果更好。以小汤河治理工程为例,结合生态河道的优点及其布置原则,科学合理的设计了生态护岸、格宾石笼护岸和清滩疏浚工程,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工程实现了生态环境与河道治理的协调发展,可为加强河道生态维护、优化工程设计以及创新治理模式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于水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对于水利治理片面强调防洪安全的发展思路已经满足不了人们对于生态城市建设的需求,河道护岸工程作为水利治理中一个成分,人们对其要求也再不仅仅是水土保持方面的功能,更多的在于生态旅游以及景观的新功能。而现有的河道护岸规划中强调得比较多的还是其蓄水排涝的功能,很少将河道护岸的建设与生态环境相整合。基于以上的事实,通过目前我国河道护岸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初步分析和探讨,适应性地提出工程规划应考虑的几点问题,为我国河道护岸工程规划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在河道治理工程中,为了保证河道岸坡的稳定,通常采用硬质护岸或生态护岸。通过对江苏省内8条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各种护岸长度的统计,结果表明硬质护岸的比例远超过生态护岸。对硬质护岸和生态护岸本文通过3个方面进行比较,包括工程效果、造价和环境影响,说明生态护岸的优势以及硬质护岸的不足之处。同时为河道整治工程中采用生态护岸提供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了响应国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部署,在长江河道护岸工程建设中尽可能采用高效环保型的新材料、新工艺技术,提出了网架箱型河道护岸加固工程新技术,属高效环保型的河道护岸工程技术;该技术已在长江中游干流下荆江河段中的七弓岭地段、荆江门地段护岸加固工程中得以应用,从工程的应用效果来看,达到了设计目标要求;在同类型等功效的前提比较条件下,采用网架箱型河道护岸加固工程新技术经济优势明显,其推广应用具有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预制混凝土阶梯式生态框是一种新型的河道护岸材料,具有河流岸坡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和重建,以及水质净化等功能。以莆田市城厢区东太溪安全生态水系项目为例,对阶梯式生态框在河道护岸中的应用及效果进行探析,供同类项目参考。  相似文献   

7.
针对河道在生态系统中出现了淤积严重、岸坡坍塌以及生态功能缺失等问题,文章提出将疏浚底泥生态护岸材料应用于河道治理中.根据疏浚底泥制备生态护岸材料的目标参数,设计了疏浚底泥生态护岸材料的配合比,通过疏浚底泥生态护岸材料的化学成分和重金属含量,分析了疏浚底泥生态护岸材料的理化性质,实现了疏浚底泥生态护岸材料的制备,从无侧限抗压强度指标、重金属浸出安全性、抗剪强度、固化泥干密度和孔隙率四个方面,测试了疏浚底泥生态护岸材料的性能指标.结合工程实例分析表明,将疏浚底泥生态护岸材料应用到河道治理中,可以解决河道的淤积严重、岸坡坍塌以及生态功能缺失等问题,为河道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8.
文章针对广东省中小河流河道治理工程水土保持措施,结合理论实践,在简要阐述广东省中小河流河道治理工程水土流失特征的基础上,分析目前广东省中小河流河道治理发展现状,最后提出了水土保持的措施。分析结果表明:合理科学统筹规划工程、确定需要治理的防洪标准、加强维持河流的自然形态、合理设计河流横断面、注重生态护坡护岸设计和材料的选择,是水土保持的关键,在具体治理过程中要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南戴河综合治理工程位于秦皇岛市北戴河区西部,主要工程建设内容为:河道堤防整治及绿化工程,新建蓄水建筑物2座。工程中采用了新型的生态护岸技术,改善了河道水环境和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0.
慈溪市生态河道建设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今天,河道生态问题倍受关注,河道整治中采用生态护坡型式是恢复河道生态的基础,在分析了慈溪河道护岸不同时期的建设情况的基础上,介绍了慈溪河道建设历史,不同的生态护岸断面结构,以供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市河道传统硬质护岸结构型式缺点的不断显现,生态护岸已经成为城市河道岸坡防护的一种趋势。本文总结了常见生态护岸的型式、特点、适用情况,在分析南通地质、降水、气候等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南通不同功能城市河道岸坡防护的生态护岸选择建议,并介绍了加筋自嵌预制块挡墙在南通市遥望港治理工程通州段护岸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桂惠中 《人民长江》2012,43(23):54-56
为了维护三峡库区库岸稳定,有效控制库岸的水土流失,多地已开展库岸综合整治工作。针对护岸工程造成的水土流失的特点,提出了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关键性问题,介绍了护岸工程水土保持分区体系及防治措施布局,分析了主体工程的水土保持制约因素,评价了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措施,并对护岸工程造成的水土流失的防治进行了探讨。解决好这些问题,对有效控制因护岸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充分发挥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效益, 建设绿色工程、和谐工程、生态工程等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城市河道护岸规划设计中的生态模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田硕 《中国水利》2006,(20):13-16
城市河道生态护岸具有滞洪补枯与调节水位、增强水体自净能力及保护生物植被的功能。介绍了生态护岸的基本类型和适用范围,使用中应根据河岸的具体情况,创造生态、景观、工程等多方面融合的护岸形式。  相似文献   

14.
传统型护岸与生态型护岸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钟春欣  张玮 《红水河》2006,25(4):136-139,143
传统的护岸工程以水泥、沥青、混凝土等硬性材料为主要建材,在结构型式上分为直立式,斜坡式或斜坡式与直立式组合的混合型式,断面规则渠化,偏重安全、经济的后果是极大地损害了河流的生态功能。生态型护岸的出现顺应了人与自然共生的要求,是护岸工程建设的一大进步。生态型护岸分为自然原型护岸,自然型护岸及多自然型护岸三种类型,通过绿化护面层,坡面多孔化、粗糙化,近岸流态多样化三种主要途径,重视发挥天然材料的性能,能有效地改善传统型护岸对河流环境及生态所带来的负面效果,并由此对护岸的设计及施工带来一系列有益的启发。建立关于生态型护岸生态功能的评价体系或标准以及对河道开展综合治理是今后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5.
对生态河道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阐述了生态河道的概念、建设必要性和设计原则,提出河道岸线设计和断面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总结传统护岸的不足和生态护岸设计的基本型式,对于生态护岸建设中河道绿化存在的问题和植物的选择原则进行了综述。最后,对于慈江河道整治工程中采用的护岸型式进行了生态性评价,并对工程整治中生态河道建设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理论角度分析了生态砌块应用于河道护岸工程的优势,同时结合扩大杭嘉湖南排工程对生态砌块护岸设计、施工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与分析,发现生态砌块在河道护岸整治中的应用在多个方面都具有一定优势,应在实际工程应用中进行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7.
许一驹 《治淮》2014,(10):26-27
一、生态护岸设计理念 生态护岸是利用植物或者植物与土木工程相结合,对河道坡面进行防护的一种新型护岸形式。生态护岸集防洪效应、生态效应、景观效应和自净效应于一体,代表护岸技术的发展方向。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的重视,传统工程水利正向资源水利、生态水利、人文水利转变,河道整治工程已由单纯的水安全治理思路向更多着眼于水资源和水环境发展。在河道整治建设中,应做到与水资源保护利用、生态环境建设和景观建设相结合,构建河道建设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8.
河道整治过程中,生态护岸技术的应用,既保留了传统护岸的防洪、排涝以及保持水土等功能,又融入了现代生态理念,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和共同发展,因此河道整治中的生态护岸技术运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对传统硬质型护岸与生态护岸技术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河道整治中的生态护岸技术应用,谈一下自己的观点和认识,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卢龙县教场河污染治理项目位于秦皇岛市卢龙县中部,属于中央和河北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北戴河及相邻地区近岸海域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中的一部分.主要工程建设内容为:河道清淤清污及修建护岸堤防工程,新建蓄水建筑物1座.工程针对不同河段的特点,采用了相应的河道污染治理措施.另外,工程中还采用新型的生态护岸技术,改善河道水环境和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0.
1 工程概述。龙尾河整治工程位于连云港市新浦区城区内.河道全长5.2km,排涝面积为7.5km^2。工程建设主要分为四大部分:一是河道土方工程.河道全线清淤及开挖土方10.2万m^3;二是河道上游新建玉龙引排泵站工程.配备2台φ50cm轴流泵,设计引排流量为1m^3/s:三是河道下游新建3孔总净宽为8m的龙尾河节制闸工程;四是河道新建护岸护栏工程。新建护岸4000m.修整护岸6400m.安装花岗岩护栏10400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