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危化品堆垛安全距离有明确的限制,但是缺乏有效的监测与预警手段。设计一种基于室内定位技术的危化品仓储堆垛安全距离监测系统,通过获取每个堆垛上定位节点的数据来计算仓库中堆垛的安全距离,采用3D可视化技术还原危化品储存状态,建立五距报警规则实现危化品仓储堆垛安全距离监测。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可以有效地实现堆垛安全距离的监测与预警。  相似文献   

2.
戴波  吕昕  刘学君  李志超 《化工学报》2016,67(3):871-877
监控危化品仓储堆垛五距(堆距、墙距、顶距、柱距和通道距)是危化品仓储安全监管的重要课题,研究危化品堆垛货物的高精度定位技术,是通过三维重构方法对危化品堆垛方式安全进行自动化监控的前提。分析了危化品仓储环境中影响UWB(ultra wide band)定位精度的主要因素,提出一种基于UWB四参考点矢量补偿的危化品仓储堆垛货物定位技术。首先将待监测区域划分为矩形网格,并建立参考系,将各网格顶点设为参考点,获得参考点处UWB定位值的误差矢量,作为校正待测点的参考矢量;将危化品仓储中堆垛货物与UWB标签绑定,寻找标签所处网格,用该网格的四参考点矢量补偿方法对标签的测量坐标值进行校正,将校正后坐标作为堆垛的最终定位位置。经实验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改善危化品仓储堆垛货物的定位精度,适合于危化品仓储堆垛的五距监测。  相似文献   

3.
基于泰森多边形的UWB危化品堆垛仓储货物定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戴波  李志超  刘学君  吕昕  杨光 《化工学报》2016,67(3):878-884
目前我国危化品仓储多采用码垛堆放的存储方式,对于垛距、墙距、顶距、柱距等缺少有效的技术监管手段。在现有的定位技术中,UWB技术可以较好地监测货物码垛位置,但其精度仍无法满足当前监管要求。利用UWB定位技术监测危化品仓储中货物的码垛位置,并从UWB技术的定位原理和影响定位精度的主要因素出发,结合危化品码垛仓储的特点,提出泰森多边形矢量校正法,对危化品仓储货物进行更加精准的定位。实验证明,泰森多边形矢量校正法能够有效提高UWB定位精度,适用于危化品仓储的货物定位和监管。  相似文献   

4.
《广东化工》2021,48(4)
分析危化品安全生产的风险特点,构建基于BP神经网络的安全生产风险预警模型。该模型综合考虑了危化品储罐及化工工艺装置的固有危险性、安全状态关键参数、气象参数、消防应急能力等信息,建立了相应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并对BP神经网络进行反复迭代训练,得到了危化品安全生产风险预警模型。研究表明,将BP神经网络计算方法运用于建立安全风险预警模型,能够对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动态监测预警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针对危化品运输安全事故频发,制定危化品运输安全标准,利用最新ICT技术构建"标准统一、数据共享"的供应链与物流云平台,规范承运商及承运工具的选用、评估和考核,强化准入管理;实现危化品运输过程的全程监控和预警,提升安全可靠性;制定事故预案,实现运输过程突发事件应急指导和区域联动,全面提升危化品运输应急处置和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6.
<正>2019年8月15日,全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建设现场座谈会在山东省青岛市举行。会议透露,山东是危化品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建设的全国唯一试点省份,2019年10月,上述系统将在山东率先建成运行,实现对危化品重大危险源的动态感知和实时预警。危化品风险监测预警系统,通过在企业端部署物联网采集设备,实时采集储罐温度、压力、液位、有毒有害监测等关键参数和值班监控中心图像以及重大危险源罐区的视频图像,并通过卫星影像对重大危险源风险进  相似文献   

7.
危险化学品(简称危化品)因其潜在的巨大危害性,一直以来是国家重点监管对象,也是石化企业管控难点。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危化品监管系统现状,总结石化企业危化品存储、使用和处理的安全管理需求和信息化需求,中国石油炼化分公司组织开展危化品管理系统建设,结合传感监测、GIS等物联网技术,设计了危化品管理系统的功能架构、数据架构和应用架构,确立了系统开发和实现所采用的具体技术路线,并采用.NET开发平台完成了系统开发工作。该系统已在中国石油炼化企业部署应用,满足了企业危化品业务管理的实际要求,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可为石化企业开展类似管理系统建设和应用、强化危化品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后续可从优化危化品现场使用管理、与供应商协作、引入先进物流技术等方面提升系统功能。  相似文献   

8.
某钢铁公司焦化厂硫铵仓储系统使用UWB技术来进行室内定位,并通过构建一套实时定位系统,实现可靠的AGV无线定位与导航导引功能,进一步确保硫铵仓储的安全生产,契合智能化生产建设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危化品造成的有毒有害气体泄漏事件层出不穷。针对危化品仓储环境下泄漏监测手段的不足,提出了一套基于高斯烟羽模型仿真的、进化梯度算法的仿生搜索策略的嗅觉信息的全向移动机器人平台,可以及时发现和定位气体泄漏源,最大限度地从源头上降低各种安全事故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10.
《山东农药信息》2009,(10):18-18
今年开展的“全国安全生产年”和迎接国庆60周年庆典活动,把重视化工安全生产与危化品安全监管提升至空前的高度。连日来,由国务院安委会组织的安全生产检查组再次分赴北京、河南等地对危化品相关企业进行检查,重点检查危化品储存、运输、经营等环节安全监管情况。从检查情况看,我国危化品仓储状况已经发生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11.
潘东 《过程工程学报》2018,18(Z1):67-71
采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价方法,通过定量计算判断并确定液氨罐区属于三级重大危险源. 根据液氨储罐泄漏可能造成的典型事故后果,建立蒸气云爆炸模型,计算的蒸气云爆炸可能造成的死亡半径为4.18 m、重伤半径为16.04 m、轻伤半径为31.19 m及安全防护距离为100.4 m. 通过建立有毒有害物质泄漏扩散模型,结合气象条件模拟泄漏扩散场景,进行定量分析计算,得出下风向中毒距离为312.01 m、横风向中毒距离为72.01 m及中毒区域面积为16291.70 m2. 出于提升液氨储罐本质安全水平的考虑,结合最新的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储罐安全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对液氨储罐提出技术改造思路,具体措施包括加装外贴式液位计、温度计和压力变送器;气、液两相管道增加自控阀,设置高低位液位报警连锁装置及有毒气体报警仪;增设自控启动应急喷雾吸收系统;储罐区增加视频监控;完善风向标、洗眼器及静电释放器等,并完成了技术改造工作.  相似文献   

12.
姬彩云 《云南化工》2018,(3):255-256
高校化学实验室中有大量危险化学品,化学实验用品具有易燃易爆特点,非常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在日常工作当中,危险化学品的储存、管理、使用都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化学实验室是重点安全管制区域,加强化学实验室安全储存是实验室管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我国经济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化工集聚区危化品道路运输规模不断扩大,大大提高了危化品的运输质量。因此,需要对危化品运输过程中产生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巡查,并在此基础上实施深入的分析,同时采取有效的方法降低运输过程中的风险,这对城市化工集聚区危化品安全运输尤为重要,同时为我国城市化工集聚区危化品运输质量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刘美玲  石琛  齐菲 《当代化工》2014,(12):2661-2662
危险化学品是一类常见的化学物质,大都具备容易燃烧、容易爆炸、有毒、有害和容易腐蚀等性质,故危险化学品在生产、贮存、装卸、运输等环节中较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企业化工生产对危险化学品的使用必不可少,但是其固有的危险性对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和生态环境的安全构成极大威胁。尤其是我们国家危险化学品的管理现状不容乐观,所面临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以此为出发点,论述了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必要性和意义,并且针对我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现状,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5.
核电厂的运行和检修过程用到多种化学品,其中一部分属于危险化学品. 核电厂中,危险化学品安全与核安全不直接相关,但其危害可能会与核安全叠加,从而将危害放大,因此核电厂危险化学品的设计和管理非常重要. 以二代改进型的M310压水堆核电厂为例,结合多个机组的设计实践,对核电厂中的危险化学品进行分析,并对主要危险化学品贮存设施的设计和管理进行论述. 经辨识,核电厂贮存使用的危险化学品不属于重大危险源;贮存设施设计方案严格按照标准规范执行,结合核电厂的特点设计足够的安全措施,措施完备并满足危险化学品日益严格的监管要求,保证了核电厂内的危险化学品的安全.  相似文献   

16.
对青岛市65家涉及危险化学品和重金属使用或排放企业进行了现场环境风险评估,提出了企业现状存在的环境风险隐患,并给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对评估过程中企业存在的主要环境风险隐患和改进措施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无危废暂存场所或不规范,原料桶、包装废物、废桶露天存放,无应急事故水池或事故水池不完善,无初期雨水收集池或不规范,环境应急预案和应急制度不完善,泄露、火灾远程监控及报警系统不完善,车间及物料存放区缺少围堰或无防渗防漏设施等是企业存在的主要环境风险隐患,所占比例依次为17.17%,16.16%,16.67%,17.68%,9.09%,3.54%,6.06%。  相似文献   

17.
The development and enlargement of toxic and hazardous chemicals are severely limited by health and safety concerns. We summarize studies on fully integrated micro-chemical systems and total processes to reduce accidental exposure to various regents that are toxic, explosive, or carcinogenic, which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safety of work involving risky compounds. This review covers the leak-free continuous-flow processes of hazardous chemicals in fully integrated microfluidic systems, specially denoted as micro-total envelope systems (μ-TESs), that are conducting a serial process of the generation of hazardous reagents, in-situ purification and separation, subsequent reaction, and product isolation with improved efficiencies. These attempts suggest safe and efficient tools and processes of useful but hazardous chemicals for researchers and manufacturing workers in the field of pharmaceutic discovery, natural products, biology as well as materials synthesis.  相似文献   

18.
郑月 《广州化工》2014,(22):232-234
实验室由于存放和使用多种危险化学品,导致安全事故屡有发生。本文从实际操作角度出发,结合危险化学品的种类,对化学分析实验室常见的事故类型及事故的应急处理与急救进行了概述。可为实验人员把可能发生的伤害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