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为了弄清含碳球团配煤粒度对球团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研究了配加不同粒度煤粉的含碳球团在中性气氛中预热至不同温度后的抗压强度。结果表明:当温度小于1 000℃时,煤粉粒度对含碳球团的抗压强度影响不大,而当温度大于1 000℃后,煤粉粒度对含碳球团的抗压强度有显著影响;当配加煤粉的粒度介于0.074~0.106mm时,含碳球团还原后的抗压强度最高,煤粉粒度过细或过大都不利于球团强度的提高;在高温还原过程中,煤粉粒度越细含碳球团的还原速率越大,金属化率越高。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实验室与现场喷吹煤粉性能的比较,研究了两种喷吹煤粉制备工艺,阐明了实验室与现场粒度相同的喷吹煤粉性能上的差异,分析了不同工艺对煤粉性能的影响,提出了适应企业生产成本的现场煤粉的粒度要求.  相似文献   

3.
单洎华 《首钢科技》1999,(6):41-44,
本文简介了高炉喷吹煤粉粒度情况,并通过对首钢不同粒度无烟煤粉的实验室燃烧试验及工业试验的结果分析,探讨了首钢高炉喷吹煤粉的合理粒度。  相似文献   

4.
针对武钢目前的原料条件,研究了不同煤粉粒度组成对烧结矿中铁酸钙生成的影响,并通过电子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研究了烧结矿中铁酸钙的生成数量、结晶形态以及发育程度等.同时指出,武钢烧结目前的煤粉粒度组成与原料条件已不相适应,煤粉的粒度上限应该扩大,而且煤粉当中>3 mm的粒级含量是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5.
高炉喷吹用煤粉的燃烧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自制的燃烧试验装置研究了高炉喷吹煤粉成分和粒度对燃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煤粉的成分对燃烧性具有较大影响,灰分升高燃尽性变差,挥发分升高燃尽性变好;煤粉的粒度对燃烧性也具有很大影响,粒度越小,燃烧速度越快,虽然粒度<0071 mm的煤粉燃尽时间最短,但与0071~010 mm 和010~020 mm粒度级别之间的差别并不是很大,粒度>020 mm时燃尽时间明显延长,020 mm是明显的分界点。  相似文献   

6.
《炼铁》2014,(5)
对降低高炉喷煤系统外排有害粉尘技术措施进行了总结,认为高炉喷煤煤粉粒度分布中含有超细粉尘,该粉尘排放大气中严重影响环境。通过从环保角度对布袋收粉和煤粉粒度进行分析,提出加粗煤粉粒度、采用烟气自循环工艺的措施降低有害粉尘排放量。  相似文献   

7.
利用自制的燃烧实验装置,研究了鞍钢高炉喷吹煤粉粒度对燃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煤粉的粒度对燃烧性具有较大的影响,粒度〈0.071mm的煤粉燃尽时间最短,但与0.071—0.100mm和0.100~0.200mm粒度级别之间的差别并不是很大;粒度〉0.200舢时,燃尽时间明显延长,0.200mm是明显的分界点。煤粉中粒度〈0.071mm的比例与燃尽时间并不完全符合线性关系,40%以下变化比较明显,60%~100%之间变化并不大。  相似文献   

8.
为改善高炉冶炼效果,采用两段卧式燃烧炉模拟实际高炉喷煤工艺条件,系统研究了不同条件下富氧喷煤对煤粉燃烧过程的影响.在热风富氧的条件下,单种煤和混合煤的燃烧率随富氧率的增加都有提高,而且无烟煤燃烧率的提高幅度略高于烟煤. 缩小煤粉粒度、提高热风温度都有利于煤粉燃烧率的提高,但在鼓风富氧率比较高和煤粉粒度较细小时,煤粉粒度的变化对煤粉燃烧率的影响比较小,混合煤粉的燃烧率随热风温度升高而提高的幅度也略微下降.  相似文献   

9.
《炼铁》2016,(5)
对首钢京唐1号高炉喷吹煤粉的粒度组成和不同粒度煤粉燃烧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在京唐1号高炉进行放宽煤粉粒径的工业试验。结果表明,在高炉生产保持稳定和顺行,原燃料条件基本不变的条件下,放宽煤粉粒径后磨煤机生产能力增加10%左右,高炉内煤粉利用率基本上没有大的变化。认为在进行烟煤和无烟煤混合喷吹的条件下,完全可以降低小于75μm煤粉的比例,不必按传统的做法将该比例控制在80%左右。  相似文献   

10.
<正>莱芜分公司炼铁厂银山前区喷煤系统近期针对主引风机烟囱出口冒黑烟,除尘布袋经常损坏的现象,经反复观察、分析发现:布袋箱煤粉粒度偏大对风道隔板冲刷力强,脉冲方式的不合理,以及箱体进风方式、温度等都对布袋箱的使用有较大的影响。为此,喷煤根据煤粉粒度情况,适当调整中速磨粗粉分离器折向门的开度,由原来48%降至45%的位置,使煤粉粒度保持在-200网目50%以上,降低了煤粉对布袋箱风道隔板的冲刷力;对进入袋式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