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易春叶  林亲铁 《广东化工》2012,39(7):166-166,168
Cl-会严重干扰高氯废水COD的测定结果,在COD测定过程中必须消除Cl-的干扰。文章从测定原理、消除效果及适用范围等方面对国内COD测定中采用的Cl-干扰消除方法进行了比较,指出对不同Cl-浓度和COD的水样应分别采用相应的消除方法。  相似文献   

2.
COD测定中氯离子干扰的消除方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由于Cl-离子在COD测定中会干扰测量结果,尤其对于高氯低COD的水样,其干扰犹为严重,因此COD测定过程中需要对水样中的Cl-进行处理。文章从方法的原理、消除效果及适用范围等方面对目前国内在COD测试中采用的Cl-干扰消除方法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3.
在COD监测实践中发现氯离子对废水COD的测定结果具有严重的干扰。消除Cl-的干扰可提高COD测定的重复性和准确性。文章从方法的原理和消除效果方面对目前国内外在COD测试中采用的Cl-干扰消除方法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4.
COD是水质监测的一项重要指标,高浓度Cl-会严重干扰COD测定的准确性,因此在测定高氯废水的COD时,必须消除绝大部分Cl-的干扰,本文采用稀释,氯化银沉淀,抽滤,硫酸汞络合等预处理方法对高氯废水进行了水样处理,得到了较准确的结果。实验数据显示此方法适用高氯高COD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Fenton技术中残余组分对COD测定的干扰和消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生宝  刘芬  蓝明菊 《当代化工》2016,(6):1152-1155
Fenton试剂与水样中难降解有机物反应后,残余组分会对后续水样COD测定产生干扰。实验表明,Fenton试剂残余组分中H_2O_2对COD测定产生的干扰较大,其对水样COD测定产生的影响值与H_2O_2浓度成良好的线性关系,而残余组分Fe~(2+)对COD测定产生的干扰与H_2O_2相比,影响值较小,可忽略其影响。通过对比分析掩蔽剂法、催化分解法对H_2O_2干扰消除试验得出,掩蔽剂Na_2SO_3能够迅速的与H_2O_2发生反应,消除H_2O_2的干扰,但掩蔽剂Na_2SO_3也会对水样COD产生一定的干扰,测量结果偏差较大;MnO_2催化分解H_2O_2的效率较高,很好的消除H_2O_2的干扰,但MnO_2分解后水样COD测定值需乘以折减系数0.89,满足试验精度的要求;过氧化氢酶可以将H_2O_2完全分解,分解效率较高,干扰消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待测水样中若残留过硫酸盐会对COD的测定产生干扰。考察了K2S2O8对COD测定的干扰情况,分析干扰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消除干扰措施。研究表明,残留的K2S2O8具有一定的还原性从而使COD测定值高于实际值,其浓度与COD之间呈现显著的线性关系,1 mg K2S2O8对COD变化值的贡献约为0.029 79 mg。在COD标准溶液体系中,ΔCOD1(COD测定值与原水实际COD的差值)和线性方程计算的ΔCOD2(K2S2O8对COD的贡献值)的差值为原水实际COD的0.88%~1.99%;在经生化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体系中,ΔCOD1与ΔCOD2的差值为原水实际COD的1.23%~7.18%。该线性方程较好地反映了实际水样的COD,借此可消除残留K2S2O8对COD测定的干扰。  相似文献   

7.
化学需氧量(COD)是评价水体受有机物污染的重要指标。在COD检测中,氯离子(Cl-)是影响结果准确性的主要干扰物。受水体特别是高氯废水中的Cl-的干扰,COD检测往往存在较大误差。本文对近年来水中COD检测过程中Cl-的干扰(Cl-的浓度从1000到25000mg·L~(-1))消除方法进行评述,包括在COD检测标准方法基础上改进的汞盐-Cl-比例优化法、氯气吸收校正法、低浓度氧化剂法、氯耗氧曲线校正法、催化剂改进法、密闭消解法等,以及以羟基自由基为主要氧化剂与有机物发生反应的全新检测方法如光电催化氧化法,为水体特别是高氯废水中COD的准确、快速、低污染检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氯离子浓度变化对化工废水COD值的测定准确性有着极大的影响,提出目前消除氯离子干扰的多种方法,并结合实际水样选择COD的测定方法,以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丙烯酸废水COD测定中氯离子的干扰及校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标准曲线法,对氯离子在测定丙烯酸废水COD时的干扰进行校正。用重铬酸钾法测定不同浓度的纯NaCl溶液的COD,将测定结果绘制成标准曲线,由水样测定的COD减去由标准曲线查得的氯离子校正值,即得到水样的真实COD,该方法简捷、方便,不使用剧毒试剂HsSO4,避免造成二次毒性污染,适用于含Cl^-500~25000mg/L废水COD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
《云南化工》2017,(5):71-73
化学需氧量(COD)是水质监测的重要指标之一,而氯离子是COD值测定中的主要干扰物。如何消除氯离子干扰,是提高COD值测定准确的关键。当高氯废水中氯离子质量浓度为40000mg/L时,比较在不同COD值下,重铬酸钾法和碘化钾碱性高锰酸钾法测定COD值的准确性。此外,研究得出了HJ/T132-2003方法中测量水中含有氧化性物质的水样COD时,其中的预处理方法不适用。  相似文献   

11.
日常对污水的分析测量过程中,发现国标中化学需氧量(COD)标准方法存在不足之处,通过氯离子干扰的消除、空白实验值、修正系数法、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准溶液的稳定性、水样保存和均化等对COD测定影响的探讨,提出了改进措施和注意事项。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达到了快速、准确地测定污水中COD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氯离子是高氯废水COD测定中主要干扰物之一.如何消除氯离子的干扰,提高COD测定的准确度,同时减轻二次污染,是广大环境监测者非常关注的问题.文章对消除氯离子干扰方法的研究进行了简要综述,指出了各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以供高氯废水COD测定时参考.  相似文献   

13.
氯离子干扰工业废水COD测定结果的准确性,本文对采用何种方法有效地消除氯离子干扰,获得理想的COD测定结果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邓超 《中国化工贸易》2013,(10):245-245
在长期的废水COD监测实践中发现Cl^-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测定的准确性,如何消除Cl^-的干扰,提高COD测定的重复性和准确度,同时减轻二次污染,是广大环境监测者非常关注并且着重研究的问题。本文综合分析了Cl^-对COD测定的影响原因,并介绍了COD测试中消除Cl^-干扰的方法原理和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5.
对水质总磷测定过程进行研究,分析了p H值、浊度、显色温度及稳定时间、有机物等对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H值小于2或大于13时对测定有明显干扰,需调至中性后测定;对于浊度较高水样,可消解过滤后测定;样品一般显色后15min可达到稳定,可稳定1h;当水样COD值大于500mg·L~(-1)时,干扰总磷测定可通过减少样品用量或采用硝酸-高氯酸法消除干扰。对于高浓度样品,探讨用工作曲线延伸法进行测定的可行性。采用改进之后的方法测定样品,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用于实际样品的分析工作。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活化过硫酸盐氧化法处理有机废水时残留的过硫酸盐对水样COD测定产生的误差影响,考察了过硫酸根对COD测定的影响情况,分析干扰机理并提出消除影响的优化方法。研究表明,可将352、420 nm作为测定过硫酸盐阴离子的波长,以忽略来自试剂基质的光谱干扰。过硫酸盐活化处理水样后,溶液中若含有较高浓度过硫酸根离子(0~25 g/L),浓度测定方法为稀释水样后于352 nm处测定吸光值,线性关系方程式为y=0.021 4x-0.001 3,R2=0.999 2;若含有低浓度过硫酸根(0~2.5 g/L),应在未稀释水样的情况下于420 nm处测定吸光度,线性关系方程式为y=0.255 6x-0.006,R2=0.999 3;过硫酸盐浓度与其消耗COD值之间的线性关系方程为y=18.838 94x-7.115 49,R2=0.999 26。  相似文献   

17.
《应用化工》2017,(8):1630-1634
以硫酸银代替硫酸汞来消除COD测定中Cl~-的干扰(即硫酸银既为催化剂又作为屏蔽剂)。采用高温烘箱法,经过对标准样品和实际样品的测定,该方法表现出随着硫酸银浓度的增大,可屏蔽氯离子的范围也有随之增加的趋势。硫酸银浓度为30 g/L时可屏蔽最大Cl-浓度为8.7 g/L。对硫酸银浓度和可屏蔽氯离子浓度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且得到了数学表达式。  相似文献   

18.
《应用化工》2022,(8):1630-1634
以硫酸银代替硫酸汞来消除COD测定中Cl-的干扰(即硫酸银既为催化剂又作为屏蔽剂)。采用高温烘箱法,经过对标准样品和实际样品的测定,该方法表现出随着硫酸银浓度的增大,可屏蔽氯离子的范围也有随之增加的趋势。硫酸银浓度为30 g/L时可屏蔽最大Cl-浓度为8.7 g/L。对硫酸银浓度和可屏蔽氯离子浓度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且得到了数学表达式。  相似文献   

19.
重铬酸钾法测定COD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测定COD的适宜条件,考察了Ag+与Cl-的比例、浓硫酸的体积、煮沸时间等因素对COD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COD测定的适宜条件为:Ag+与Cl-物质的量比1.5∶1,浓硫酸的体积20 mL,煮沸时间10 min。考察了Cl-的浓度对COD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Cl-浓度越高,对COD的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20.
丁小娇  谢芳  李志斌  刘育 《广东化工》2016,(11):250-251
氨氮测定时,水样带有颜色会产生干扰,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需作适当处理,以消除影响。文章通过比较稀释、絮凝、蒸馏三种方法在氨氮测定中对色度干扰的消除作用,发现稀释可以消除轻微的色度干扰,蒸馏对轻、重色度干扰均有很好的消除作用,而絮凝对色度干扰则无明显消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