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包装工程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应与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相适应,在统一规定的人才培养目标下,各包装院校可以根据自身优势和特点构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优化知识结构,重视能力培养及强化素质教育,以突出不同的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2.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创新的中心环节。人才培养模式变革受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规格需求、教育理念的更新及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影响。当代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表现在:一是体现素质教育的主导教育思想观念;二是突出知识、能力、素质相融合的人才质量标准;三是注重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适应性好的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四是强调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3.
孙迁清  史居航 《中国食品工业》2023,(12):100-101+105
与传统学徒制相比,现代学徒制是一种学生、学校和企业三方协同的新模式,学生不仅能够在学校学习烹饪工艺、与营养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烹饪技术,通过企业的积极参与和促进,学生的能力水平和专业素养还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与此同时,有了校企双主体的育人机制,还能推动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同时促进烹饪技艺的传承和创新性发展。基于此,本文进行了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中物流总量不断的增加,在物流的每一个环节中都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物流包装就是其中之一。进入可持续发展的新时期之后,追求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这一既具有经济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的目标,是企业的重大工程。现代物流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而包装是物流活动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最主要的环节之一。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包装既是产品制造的终点,又是物流开始的起点。包装耗费了大量的自然资源,且包装废弃物是城市垃圾的重要组成,有效节约资源和控制包装造成的污染,  相似文献   

5.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3年,马丁·特罗教授在考察美国高等教育"量"的扩张和"质"的变化的基础上,发表了《从精英向大众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将高等教育发展进程分为精英、大众和普及三个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阶段,并给出了三个数量指标,即精英阶段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低于15%,大众化阶段在15%~50%之间,普及阶段高于50%,同时,还对这三个不同阶段质的变化特征作了规定性论述,初步形成了高等教育发展阶段论的理论体系。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当代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趋势与特征。在此国际背景下,我国1999年6月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确定了高等教育大发展的新思路,全国普通高校开始大幅度扩招,由此拉开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序幕。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2005年我国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2 300万人,毛  相似文献   

6.
温室效应、大气污染、水污染、放射性污染等一系列问题正在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居住环境,从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到我国的"两会",再到"世界地球日"和"博鳌论坛",绿  相似文献   

7.
《广西轻工业》2018,(4):162-163
随着广告设计行业对人才综合素养要求越来越高。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结合艺术设计类专业特色和企业人才需求,引入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校企优势互补,完善1325的课程体系,推行一真四合的课程教学组织模式,建立健全六维度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保障体系,构建双导师制度,强化素质教育。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对广告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8.
梁山 《纺织教育》2012,27(4):295-298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是制度建设不完善。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分析比较高等教育发展变化及高校多样化办学模式对人才培养模式影响的基础上,需要从完善制度入手,解决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问题。特别要重视办学质量和办学特色之间的联系,推进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应及时从追求大学不断升级转移到完善制度建设上来,因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保证是先进的高等教育制度。  相似文献   

9.
<正>现代学徒制是学校与企业联合招生招工,由学校专业老师讲授理论知识,由企业师傅传授操作技能,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校企合作,工学交替,校企联合培养行业企业需要的高技能技术型人才的一种教育制度。《教育部2017年工作要点》(教政法[2017]4号)明确要启动第二批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试点。建立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主动服务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10.
中职院校是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前沿阵地,同时也是推动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目前诸多中职院校均开设了烹饪专业,已成为职业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与专业性。新形势下,传统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时代发展要求。现代学徒制作为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在我国职业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该模式契合烹饪专业的特点,能够实现理论教学与企业实训的有效融合,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基于此,本文对中职烹饪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泰国的印刷业持续发展,特别在产品质量及其性能上有了很大提高。泰国及亚洲将继续保持主要印刷供应商的地位,因为与西方国家相比,其生产成本要低得多。泰国的印刷业正努力向国际标准靠近,以生产出更加物美价廉的产品。  相似文献   

12.
河北雄县,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冀中小县,目前已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纸塑包装基地。该县人口32万,印刷包装从业人口多达3万余人,年产值20多个亿,是拥有4300万人口的云南省的一半!河北廊坊市,一个新兴的地级市,印刷业年产值25个亿,成为了我国北方新近崛起的重要印刷基地。为充分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和做法,促进云南印刷业的进一步发展繁荣,今年5月11日至20日,云南省印刷行业协会组织全省12家会员单位17名企业代表,踏上了北上取经之路,对雄县和廊坊印刷业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察参观。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供大家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13.
现代包装设计一般包括包装箱、包装盒、包装容器、包装袋、包装纸等设计。它能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同时能显示企业的形象。包装装潢是依附于包装立体上的平面设计.因而现代包装设计的真正意义在于:既是一种兼容多门学科知识的创造性活动如:材料.心理学.人体工学.力学.美学.销售学及环境保护等,又是一种具备生产.制造.流通并需不断开发.进步的产品.同时也是产品生产.经营.销售战略的重要环节及传播商品信息的手段.是现代商品文化、消费文化乃至人类文明和进步的时代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因为现代包装设计既具有绘画性又具有设计性.具备理性的、功能的、传达的特点.所以它的最终体现并不是以独立的艺术形式存在.而是还要通过印刷、制作等一系列复杂的生产过程.才能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14.
经过20多年的不断探索和实践,中国的高等包装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与国家包装工业同步发展的包装学科和教育体系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展了包装工程(技术)教育.各高校在探索包装高等教育理念、人才培养规格、专业与行业发展相结合等方面做出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相似文献   

15.
5设计、包装印刷产业发展规划建议(1)行业发展指导思想深入贯彻的十六大精神,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发展为主题,结构调整为主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创造竞争优势,推动设计、包装印刷产业的结构优化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2)行业发展思路和重点①调整产业发展战略和组织结构,创造竞争优势。如第三节“行业竞争优势分析”结论,我州的设计、包装印刷产业只有基础设施、环境、市场需求、机会四个方面有比较竞争优势,而其它处于劣势,要使劣势变为优势,我们只有选择创造竞争优势这条…  相似文献   

16.
在这个信息多元化的时代,随着人们对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增长,对印刷包装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印刷包装业正在面临着网络经济的巨大冲击。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传统印刷包装业应该主动迎接挑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印刷包装业。要把数字化、网络化作为技术发展的方向,积极采用数字化工作流程(Workflow)和跨媒体出版技术(Cross—Media),[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回顾金融危机对我国包装印刷和相关行业造成的影响,有的工厂经不起动荡市场的考验倒闭了,有的工厂审时度势及时调整经营管理策略,终于摆脱困境渡过了难关。现在看来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管理措施,对于企业的经营结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针对包装印刷行业高投入、高消耗和高污染(油墨污染、废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固体污染、噪声污染等)等现状,依照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采用电能质量优化、变频调速控制、模糊控制算法、供热系统节能、优化工艺结构、增设辅助设备等措施实现节能减排。同时介绍了无水胶印、环保柔印、环保油墨、直接制版技术(CTP)和数字化印刷、废弃物处理、水性上光、光降解型高分子材料等环保技术,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结合民生需求谈肉类产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的经济危机加大了肉类产业发展压力,也加深了其与现代民生营养需求的矛盾。本文结合民生营养需求形势探讨了国内外肉类产业发展状况,并以改善民生的视角对我国肉类产业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