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涛 《煤矿设计》1996,(6):53-55
本文分析了滑动极限减速度和滑动极限动力随提升系统状态条件变化的规律,根据采用的安全制动系统不同,笔者提出简明的方法及公式来选取防滑校验所必须的状态条件。  相似文献   

2.
丽宁公路新团滑坡属于巨型-覆盖型土质滑坡,采用极限平衡对其稳定性进行评价,为滑坡治理及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极限平衡计算结果显示天然状态,滑坡整体处于极限平很状态,暴雨状态和天然+地震条件下,稳定性系数均小于1,滑坡处于不稳定状态,滑坡具有再次滑动(持续暴雨情况下)的可能,需要及时加大抗滑支挡加固措施才能确保整个滑坡处治工程的稳定及公路长期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平衡提升罐笼,平衡锤系统中制动减速度与滑动极限减速度随有效载荷变化的关系,由此导出用解析方法判定满足防滑要求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国道213线K193+060~190滑坡系由公路路堑开挖引起的牵引式滑坡。由于滑坡已经滑动,用勘探提供的滑动面力学参数计算的滑坡推力与实际滑坡状态不符。为此,设计滑动面力学参数时应由滑动后清方减载前的坡体极限平衡法确定,即反算法。同时介绍了主要工程治理措施及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5.
利用极限平衡条分法之瑞典圆弧滑动法原理,对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一个重要的问用是确定潜在滑动面的位置。本文从数学角度出发,提供了一种搜索潜在滑动面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多绳提升的防滑计算,在本刊1979年第1期曾谈及过,现就此问题提出目前两种计算方法,即“滑动极限法”和“动静防滑安全系数法”(简称“安全系数法”).将两种计算法论述如下:一、两种防滑计算法的理论公式1.滑动极限法所谓滑动极限法,就是在各种运行情况下,推导出不产生滑动的极限加减速度.只要在提升过程中,实际加减速度小于极限加减速度,并考虑一定的安全储备,就认为运行安全可靠,符合防滑条件.  相似文献   

7.
为了深入研究滑动构造对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的影响,分析了滑动构造与矿床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瓦斯赋存及地温的影响关系,分析了滑动构造对地下水补给条件的影响,滑动构造对含水层富、导水性的影响,滑动构造对未来开采矿井突水的影响;滑动构造滑动破碎带及滑动系统、下伏系统岩层特征,滑动构造构造带岩体分带,滑动构造对二1煤层顶、底板岩层的影响;滑动构造对瓦斯赋存及地温的影响;该研究为指导矿井开采提供一定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根据矿区工程地质特征和水文地质特征、岩性、构造、地形地貌等条件,初步将哑巴岭露天采场边坡分为A、B、C、D四个工程地质分区.采用极限平衡方法计算分析自然状态、采动状态、降雨状态和爆破振动状态下的采场边坡安全系数和失稳模式,研究结果表明:自然状态和降雨状态下边坡失稳模式基本一致,最危险滑动面均位于台阶坡面上且依附千枚岩层;降雨状态下最危险滑面位置较自然状态下移,边坡安全系数下降;采场C区最小安全系数偏低,应加强边坡监测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9.
南冲水库溢洪道左侧山体存在A、B两个区块的古滑坡体,现处于极限稳定状态。该滑坡体距水库近,一旦失稳,将危及大坝及下游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通过现场勘察,查明滑坡所在地的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及滑坡物质组成,并结合该滑坡自水库开建和运行以来的发展历程,阐明了滑坡的形成和发展机制。采用经典的不平衡推力传递系数法计算获得A、B区两个滑坡分别在自然状态和极端天气条件下的稳定系数,结果表明A区块滑坡体虽然整体处于稳定状态,但在持续暴雨条件下很可能再次出现复活滑动;B区块滑坡体在自然状态下基本稳定,但在暴雨条件下将发生失稳滑动。基于此,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和防治建议,保证水库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0.
矿井摩擦提升设备依赖摩擦力传递力矩,确保摩擦提升机与钢绳在各种运行状态下不产生滑动是摩擦提升设计的中心课题.一般提升机在静止状态下不易发生钢绳滑动,在加、减速阶段由于惯性力使钢绳张力发生变化易产生滑动.当加、减速度增大到使摩擦力克服不了两侧钢绳的张力差时,钢绳就会打滑.故限制实际加、减速度使其小于滑动极限加、减速度,就能达到防滑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煤矿安全》2007,38(5):37-37
介绍了关于爆破作业对煤层顶板作用的岩层极限状态机能函数关系和形成主要参数的机理。通过对26个回采巷道的掘进条件计算得出了爆破作业对煤层顶板作用程度的相互关系。在这个基础上,制定出缓斜煤层巷道选择支架的极限状态,  相似文献   

12.
滑动面确定是边坡治理中的关键问题,传统的勘探技术在滑动面勘测识别确定过程中往往存在耗时、耗力、对坡体造成损伤、具有安全隐患等问题。为克服传统滑动面确定方法的局限性,以四川黄山含缓 倾软弱夹层石灰石矿山高边坡为例,在边坡应急治理条件下,基于工程地质分析法、空间解析几何法、极限平衡法及强度折减法的综合应用,提出了一种以工程地质分析法为前提判断,空间解析几何法与极限平衡法 为计算分析手段,强度折减法为检验保证的滑动面反演方法。首先根据工程地质分析判断出边坡整体及局部的破坏模式,其次利用空间解析几何法确定了滑坡体前后缘位置滑动面的空间形态,最后采用极限平衡法对 边坡稳定性系数反复试算,进而反演出滑动面的具体位置,并基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滑动面反演结果进行了分析验证。结果表明:边坡整体沿软弱夹层滑动,前后缘位置为圆弧滑动破坏,滑动面位于775 m平台到软 弱夹层垂直距离为26 m的位置;有限元强度折减法计算的边坡稳定性系数为1.00,与滑动面反演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研究结果为边坡滑动面的确定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对于类似边坡滑动 面快速识别与确定及危岩体的应急治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滇东北是我国地质灾害频发区域,特别是在强降雨和地震条件下往往导致严重的危害。位于云南鲁甸的甘菜园滑坡威胁数十户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对该坡体进行稳定性研究十分必要。根据甘菜园滑坡勘查主纵(Ⅱ-Ⅱ’)地质剖面以及甘菜园滑坡的钻孔资料,采用FLAC3D软件平台建立甘菜园滑坡的数值模型,在取样测得岩土层的物理力学参数的基础上,分析了自然状态和强降雨状态下模型竖向、水平的应力、位移特征及其稳定性。基于FLAC3D软件内置的强度折减法和Geo-slope软件极限平衡法计算了甘菜园滑坡自然和强降雨两种状态下的最危险滑动面及稳定性系数,得出该滑坡最危险滑动面位于滑坡中上部表层。  相似文献   

14.
边坡失稳是一种严重的地质灾害,土压力与地基承载力问题也可采用边坡稳定分析思想进行分析,因此边坡的稳定分析研究至关重要。目前,针对边坡稳定性的分析方法大都存在一些不足,刚体极限平衡法需要引入一定假定条件才能求解;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存在违背材料自身性质;有限元极限平衡法则可以避免上述问题,该方法理论上可用于任何工况下土体结构的稳定性分析。基于此,本文对传统极限平衡理论进行了扩展,并对土体内某一点的极限平衡状态与土体沿整个滑动面的极限平衡状态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进而定义了土体沿滑动面的安全系数,以此作为土体整体与局部稳定性评价标准。将有限元极限平衡法用于土力学三大经典问题的分析,结果表明有限元极限平衡法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二、防滑检验的两大关键按照动态储备系数法要求,摩擦提升防滑安全检验有两大关键:必须按危险状态和危险状态点的最低极限一滑动极限的许可条件,确定容器的最佳防滑自重Q_(rox)及制动器的最佳安全制动力F_0.前者是必要条件,后者是充要条件.1.最佳防滑自重由图2可见:动态储备系数法许可的静张力比为K_(3.x)=1.378~1.273,恰处在正常提升的静动防滑安全系数许可的静张力比K_j=1.5、K_d=1.473,以及人为降低的静张力比K′_d=1.249~1.154之间.即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借助于极限平衡方程以及莫尔-库仑强度理论,建立计算双滑块安全系数的表达式,然后,以该表达式作为目标函数,利用优化理论探讨了双滑块最厄险滑动面的确定方法。并在安全系数为最小的条件下,讨论了滑动面几何参数之间以及它们与安全系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多绳摩擦提升机闸瓦磨损对紧急制动防滑计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贵英  苏梦香 《矿山机械》2004,32(11):51-52
摩擦提升机是利用提升钢丝绳与主导轮衬垫间的摩擦力来传递功率的,其正常工作的基本条件是满足防滑要求。因此,防滑计算是多绳摩擦提升设备选型设计的关键环节。关于防滑问题,《煤矿安全规程》(以下简称“规程”)和《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215-94)(以下简称“规范”)都作出了明确规定,摩擦提升必须满足“各种载荷(满载或空载)和各种提升状态(上提或下放重物)下,保险闸所能产生的制动减速度的计算值,不能超过滑动极限”。  相似文献   

18.
贺云  李爱兵  虎万杰 《采矿技术》2022,22(1):54-57,61
在对刚果(金)某铜钴矿D坑西帮边坡稳定性分析过程中,发现了软弱夹层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程度问题,在较详细的边坡工程地质补勘以及室内外岩石力学参数试验的基础上,经考虑圆弧型与非圆弧型破坏模式的极限平衡分析,研究了软弱夹层对整体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软弱夹层不仅会降低整体边坡的稳定性,还会影响到潜在滑动面的形态;潜在滑动面的形态与软弱夹层的赋存状态密切相关.同时根据该矿的赋存条件,结合刚果(金)的边坡治理施工条件,尽量少压矿,提出了基于压脚原理的西帮局部边坡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19.
巷道围岩弱结构面的失稳会造成巷道周边围岩发生变形和破坏。通过计算考虑支护强度影响的巷道周边围岩应力分布,推导出弱结构面上法向与切向应力的分布式。得出了在巷道支护强度影响下弱结构面上发生滑动的极限条件,确定了巷道支护强度影响下弱结构面上预测滑移区的位置以及范围。结合江西省彭泽县上横山钒矿地质条件,分析了不同条件对弱结构面上滑动的极限条件、法向与切向应力比值τ/σn值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巷道支护强度的增加,τ/σn值曲线峰值会产生降低,得出其可提高围岩弱结构面稳定性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含缓倾软弱夹层的矿山边坡在连续降雨后易发生滑坡,以四川峨眉黄山石灰石矿山磨环凼西侧新滑坡为例,通过现场勘查、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利用极限平衡法对该滑坡进行稳定性分析,并建立含软弱夹层无限边坡计算模型分析降雨入渗对此类矿山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降雨入渗引起的边坡内部滑动面孔隙水压力上升是诱发滑坡的主要原因;软弱夹层的不透水性会引起滑动面孔隙水压力突变,导致边坡稳定性骤减;降雨入渗的速率、雨水入渗的时长、边坡岩体的含水状态及软弱夹层的不透水特性决定了在降雨入渗的整个过程中滑动面孔隙水压力对边坡的稳定性的影响程度大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