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基于FMECA的某型机动雷达可靠性增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小批量生产的高机动雷达在使用中出现的机电系统可靠性水平较低的现状。应用FMECA的分析方法进行系统、全面的可靠性分析来找出其中的薄弱环节,并根据分析的结果提出设计、工艺和使用方面的改进措施。通过实施可靠性增长,提高了雷达的可靠性水平,使其达到了预期的要求,满足未来战场的机动性要求。  相似文献   

2.
在雷达软件开发时,需要把可靠性分析技术应用到软件开发中,识别软件故障模式,形成软件故障预防措施。文中主要研究如何在雷达软件需求开发和设计中使用可靠性分析技术,并以雷达系统中典型软件为例提出在软件工程过程中实施功能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FMECA)和软件FMECA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3.
大型装备可靠性维修性FMECA开展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雷达装备综合保障工作开展的要求和特点,论述了可靠性预计、维修性预计和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度分析(FMECA)的信息在综合保障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探讨了大型装备可靠性、维修性、FMECA工作开展内容、工作过程以及人员分工.文中方法在雷达的综合保障工作中得到了较好的体现,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吴洪才 《雷达与对抗》1993,(3):53-56,68
本文从可靠性角度用FMECA技术分析了舰船雷达机柜中几种常见的典型故障模式,对几种散热形式的机柜进行热设计可靠性建模,并列出可靠度表达式供结构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5.
FMECA在雷达装备综合保障中的开展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保障是提高装备战斗力的重要手段,综合保障工作的开展,可以全面解决装备可靠性、维修性、测试性、安全性和保障性的问题。而在装备综合保障工作中,可以通过开展FMECA来获得可靠性、维修性、测试性、安全性和保障性的重要信息,从而指导装备综合保障各项工作的开展,发现综合保障中的薄弱环节,从而提出改进措施。该文重点讨论FMECA在综合保障各项工作中的重要意义,并为FMECA适应综合保障工作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及实现方法,使FMECA成为综合保障的核心工作内容。在某型雷达综合保障工作中,通过重点开展FMECA工作达到综合保障设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FMECA是可靠性分析的一种重要方法,是产品可靠性设计中必须进行的工作项目。本文介绍了FMECA可靠性分析方法及工作程序,介绍在混合集成电路产品设计中如何应用可靠性软件RAM Commander进行产品的FMECA分析。  相似文献   

7.
通过举例分析了在电子产品设计阶段进行FMECA定性和定量分析,对产品方案设计和电路设计具有重要的作用。由此可以暴露设计上的薄弱环节和缺陷,制定提高产品可靠性的措施。因此,将FMECA纳入到系统的设计中.是实现高可靠性产品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战斗部是导弹的关键系统之一,出现故障将会危及人身安全,因此保证其高可靠的工作是毋庸置疑的。FMECA(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是重要的可靠性分析方法,为产品的可靠性提供可行性依据。分析战斗部的功能和结构,建立FMECA的分析模型,开展FMECA分析对分析结果进行排序并采取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已进行过FMECA及可靠性预计的某电源模块进行故障树(FTA)分析。通过故障树分析判明潜在的故障模式和危险因素,发现可靠性薄弱环节,便于设备故障诊断,改进设计及优化维修使用方案,提高设备及大型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高密度SMT产品或系统中典型失效模式,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集和灰色关联理论的改进FMECA方法。运用模糊集理论对SMT系统失效分析中的专家知识模糊语言进行定量评价,得到失效模式频度、严重度、探测度三个输入变量的非模糊数。采用灰色关联理论计算各个失效模式的灰色关联度,再与改进控制限比较,确定了改进措施的必要性。与传统FMECA风险顺序数方法相比,该改进FMECA方法提高了应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直流-直流变换器可靠性设计的基本技术,包括元器件的控制、降额设计、简化设计、冗余设计、电磁兼容设计、容差分析、故障模式影响与危害性分析、可靠性关键项目的确定等。这些技术是保证直流-直流变换器在轨正常工作以及实现其现场可靠性指标的重要途径。设计人员掌握并运用这些技术对提高直流-直流变换器产品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VLSI老化筛选试验技术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集成电路老化试验技术的研究,指出了VLSI老化筛选试验技术仍然是集成电路产品质量和可靠性保障的重要手段。但是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飞速发展,老化技术面临许多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从VLSI产品质量和可靠性保障的角度出发,急需制定可操作的VLSI老化试验技术规范。  相似文献   

13.
针对复杂系统可靠性评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FTA(故障树)仿真与FMECA(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相结合的逆向FTF综合分析方法,该方法通过故障树的蒙特卡罗仿真计算系统中的重要部件和系统薄弱环节,再利用FMECA有针对性的对重要部件进行详尽分析,提高了可靠性分析的效率,增强了评估的客观性。并以某无人机为例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复杂系统可靠性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惯性约束聚变(ICF)装置同步触发信号传输可靠性,收集、整理了该传输系统的故障,并将故障模式、影响和危害性分析(FMECA)方法应用到同步触发信号传输系统,故障模式危害度最高的两类故障为同步触发信号时序漂移和同步触发信号受到干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开展了可靠性验证试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将原型装置同步触发信号传输的可靠性成功地提高至平均无故障发次大于1 256 发,并为ICF 激光装置的可靠性研究提供了一种可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基于过程控制的雷达批生产质量与可靠性保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质量与可靠性形成于过程,把以预防为主的过程控制思想引入雷达批生产中,结合某雷达装备批生产过程.提出了先进的质量与可靠性保证措施和技术。并把它作为雷达装备批生产验收的典型模式。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水平,满足了用户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Mis-Specification Analysis of Linear Degradation Models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Degradation models are widely used to assess the lifetime information of highly reliable products if there exists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whose degradation over time can be related to reliability. The performance of a degradation model depends strongly on the appropriateness of the model describing a product's degradation path. In this paper, motivated by laser data, we propose a general linear degradation path in which the unit-to-unit variation of all test units can be considered simultaneously with the time-dependent structure in degradation paths. Based on the proposed degradation model, we first derive an implicit expression of a product's lifetime distribution, and its corresponding mean-time-to-failure (MTTF). By using the profile likelihood approach, 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ion of parameters, a product's MTTF, and their confidence intervals can be obtained easily. In addition, laser degradation data are used to illustrate the proposed procedure. Furthermore, we also address the effects of model mis-specification on the prediction of the product's MTTF. It shows that the effect of the model mis-specification on the predictions of a product's MTTF is not critical under the case of large samples. However, when the sample size and the termination time are not large enough, a simulation study shows that these effects are not negligib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