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行星滚球无级变速器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行星滚球无级变速器的传动原理出发,导出了这种无级变速器的传动比计算公式,对行星滚球及有关零件的受力和强度进行了分析;并利用有效牵引系数的概念得到了行星滚球无级变速器的传动特性。  相似文献   

2.
五挡变速器行星齿轮传动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等效杠杆法分析了三自由度三行星排行星齿轮传动变速器可以实现的挡位数,对三自由度三行星排行星齿轮传动变速器基本接合元件的布置、行星排之间可能的连接形式及各种传动简图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得出了可行的传动方案。对可行方案进行了挡位、运动及力矩等方面的计算机辅助分析,建立了对行星齿轮传动变速器各传动方案的模糊评判目标进行定量化处理的数学方法,通过模糊综合评判,得出了评判结果,为自主研发自动变速器作了必要的准备。  相似文献   

3.
为开展行星变速器的传动效率检测研究,同时节省时间和成本,采用试验测试和仿真预测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基于专有测试平台监测行星变速器在1挡转动时的转速和转矩变化,并计算传动功率和传动效率;然后,取各工况下共66组传动效率测试值作为样本数据,其中59组作为训练样本,剩下7组为验证样本,采用RBF神经网络建立行星变速器传动效率预测模型,并成功进行训练和验证。研究表明:GJ002型行星变速器的传动效率满足设计使用要求;基于RBF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的传动效率最大差值不超过0.22,该模型预测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4.
郑甲红  梁治国等 《机械传动》1995,19(1):29-32,56
本文通过对该行星齿轮无级变速器演化过程的分析,着重研究了其运动学和传动效率,以及输出转速的波动和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变速器挡位分析、运动分析及力矩分析的通用数学模型,给出了各种变速器分析模型的统一表达方法。利用相应的计算机分析程序对BMW5HP-24型变速器中的三自由度单行星三排行星齿轮传动的传动方案进行了分析,找出了该型变速器不能实现六个前进挡位的依据,为自主研发变速器打下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指出RX型变速器在传动原理上为了K型行星传动,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传动元件间压紧力、圆周力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利用等效杠杆法分析自动变速器行星齿轮传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等效杠杆法分析了三自由度三行星排行星齿轮传动变速器可以实现的档位数,并对三自由度三行星排行星齿轮传动变速器基本接合元件的布置、行星排之间可能的连接形式及各种传动简图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得出了可行的传动方案。利用相应的计算机辅助分析程序,对三自由度三行星排行星齿轮传动变速器的各种传动方案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建立了对行星齿轮传动变速器各传动方案的模糊评判目标进行定量化处理的数学方法,并通过模糊综合评判,得出了评判结果。  相似文献   

8.
自动变速器行星齿轮传动机构的运动学计算复杂而又繁琐,行星齿轮各构件的回转动作也是掌握自动变速器技术的难点之一。现介绍一种自动变速器行星齿轮传动机构的运动学设计计算实用方法——“共线图法”,并通过神龙富康AL4结构实例计算说明该计算方法的实用性和准确性。此方法的提出对于自动变速器行星齿轮传动机构设计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机械传动》2017,(5):10-14
基于传统的牵引式行星环锥式摩擦无级变速器,首先,提出了行星环锥齿轮式功率分流的无级变速器的设计方案;然后,对其整体变速比作出了两种方法的推导,并对功率流方向和功率流的分配关系作出了准确的判断;最后,对变速系统的整体传动效率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计算,并用实例进行计算,与原行星环锥无级变速器传动效率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根据功率分流的比例图得出了总输入功率数值大小的范围。结果表明,经改进后的行星环锥齿轮式功率分流无级变速器的传动效率不仅比原来行星环锥无级变速器提高很多,而且总的输入功率可达到原来的行星环锥式无级变速器几倍之多,实现了大功率传动。  相似文献   

10.
高效率功率分流RX行星锥环无级变速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RX型行星锥环无级变速器的传动原理和结构特点,针对其现有的缺陷,提出了一种高效率、大功率、没有封闭循环功率的功率分流无级变速器,并对其功率计算进行了理论分析,通过具体实例计算并比较了其和RX型锥环无级变速器的效率。  相似文献   

11.
行星齿轮变速器的功率流与效率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效率是行星齿轮传动的重要质量指标之一,因此,对行星齿轮传动,特别是机构比较复杂的行星齿轮变速器,需要有一个通用的效率计算方法。本文讨论了适用于行星传动计算效率的通用公式,叙述了功率流图的绘制方法,以及与效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螺旋副钢球行星传动机构的运动学与受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洪欣 《机械传动》1998,22(1):9-12
本文介绍了输入,输出轴同轴线的螺旋副钢球行星传动机的结构组成与传动原理,推导了该种传动机构的传动比函数,给出了承载钢球空间均布的几何条件,提出了承载钢球处于三点受力的内,外螺旋面的结构参数约束方程,建立了空间力系作用下滚动轴承支反力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三自由度三排并联行星变速器传动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等效杠杆法分析三自由度三排并联行星变速器传动方案,明确三自由度三排并联行星变速器能实现的档位数,得出了五档和六档自动变速器结合元件布置的一般规律,并给出合理的传动方案。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中空滚子作为行星轮是高速牵引机构的理想设计。本文求解了中空滚子在装配和运行状态下的变形和应力,提出了空心度作为中空滚子的设计主参数,并对空心度的选取范围作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有限元理论,建立了电动轮传动系统的数学模型;分析了传动系统中承载斜齿轮轮齿的应力;并采用遥测方法对电动轮样机进行了动态应力测试。研究结果揭示了电动轮传动系统在不同行驶速度下的齿根应力变化规律,指出了最高机械效率下的电动轮转速即最佳车速,并根据试验结果对改进电动轮加工工艺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耿婷  韦玉庭  邓爱平  丁江 《机械传动》2021,45(3):104-110
针对一种以线齿轮为核心传动元件的行星线齿变速器,研究了装配误差对其传动精度的影响。介绍了该行星线齿变速器的结构组成及不同传动方案的特点,建立了轮系空间啮合坐标系,以及啮合时线齿行星轮、线齿太阳轮以及外线齿圈的参变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分析了外线齿圈与线齿行星轮之间以及线齿行星轮与线齿太阳轮之间的角度误差和位移误差的产生原因,并采用齿面接触分析方法(TCA),对行星线齿变速器的装配误差模型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在行星线齿变速器的装配中,绕水平轴旋转的角度误差、外线齿圈纵截面内的位移误差以及线齿行星轮横截面内的位移误差,对传动精度有较大影响。研究对该行星线齿变速器的设计和装配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俞建军  陈宁 《机械传动》2012,36(4):48-52
A761E是丰田轿车上的6速电控自动变速器,由1个单排双级行星齿轮机构和2个单排单级行星齿轮机构组成,其内部共有12个换挡执行元件,这3排行星齿轮机构可产生6个前进挡和1个倒挡,根据不同挡位各执行元件的状态,可逐个分析各挡动力传动路线,通过对行星齿轮机构建立运动方程和分析约束条件,可逐个进行各挡传动比的计算.动力传动的分析及计算是自动变速器维修的理论基础和故障判断依据.  相似文献   

18.
内齿行星齿轮传动效率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研究了内齿行星齿轮传动的啮合效率和转臂轴承的效率,得出的结论是:该传动的效率很高;效率随传动比的增大而减小;传动比大于一定值时,逆向传动将自锁。通过受力分析可知,内齿轮的数目不能少于三个,每块内齿轮上的啮合力是周期性变化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同轴K-H型少齿差行星减速器机构的结构组成和特点,并着重对其进行了受力分析和效率计算,结果表明,该机构的销轴和转壁的轴承受力小,且机构的效率高。  相似文献   

20.
朱斌  秦伟  孙伟  刘金 《机械传动》2011,35(4):12-15
利用Pro/E创建参数化实体模型,导入ADAMS建立2K-V型摆线针轮减速器的虚拟样机.通过多刚体动力学仿真分析,获得转角误差曲线,并对比分析摆线轮修形造成的径向间隙等因素对传动精度的影响情况.为深入研究精密齿轮传动系统的动态传动精度,探索精密齿轮传动系统传动精度主动控制的方法和新传动结构设计提供了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