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前S_1抗原与HBV DNA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ELISA及荧光定量PCR法检测1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前S_1抗原及HBV DNA含量。结果 前S_1抗原阳性者108例,HBVDNA阳性者130例,130例,HBV DNA阳性率显著高于前S_1抗原阳性率(P<0.05);130例HBV DNA阳性者中,前S_1抗原阳性者80例;108例前S_1抗原阳性者中,HBV DNA阳性者80例。结论 前S_1抗原与HBV DNA的联合检测及动态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的变化,有助于临床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2.
《化学工程》2017,(4):18-24
利用原位生成法,制备了Bi_2S_3含量可调的Bi_2S_3/g-C_3N_4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光致发光光谱(PL)、时间分辨荧光衰减光谱等手段对制备的光催化剂物相、形貌、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分析。可见光照射下,以罗丹明B(Rh B)为降解模型评价Bi_2S_3/g-C_3N_4复合材料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Bi_2S_3沉积在g-C_3N_4表面,显著增强g-C_3N_4的可见光催化性能,并随着Bi_2S_3含量不同,复合光催化剂Bi_2S_3/g-C_3N_4的催化性能发生变化,其中Bi_2S_3质量分数为5%时表现出最佳的可见光催化活性。利用捕获剂、NBT转化确定h+是主要的活性物种,O_2~-·是次要活性物种。对Bi_2S_3/g-C_3N_4光催化活性增强机理进行研究,Bi_2S_3的加入显著增强g-C_3N_4对可见光的吸收,并与g-C_3N_4之间形成异质结,促进光生电子空穴的有效分离,延长载流子寿命,显著增强g-C_3N_4光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共表达的含前S1(PreS1)和前S2(PreS2)表位的乙肝表面抗原(SS1S2)及分别表达的含PreS1表位乙肝表面抗原(SS1)和含PreS2表位乙肝表面抗原(SS2)混合物的免疫原性及抗原活性进行比较,为疫苗配方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将SS1S2抗原、SS1抗原与SS2抗原的混合物(1∶1混合,以下简称SS1+SS2)分别用氢氧化铝佐剂吸附,制成SS1S2疫苗和SS1+SS2疫苗,总抗原含量均为20μg/ml,分别经BALB/c小鼠腹腔单次注射两种疫苗1.0、0.25和0.06μg,免疫后1、2、4周采血,分离血清,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HBV S、PreS1和PreS2抗体水平。分别以纯化的SS1抗原或SS2抗原为参考品,采用ELISA法检测6批SS1S2抗原所对应的SS1或SS2抗原含量。结果免后1、2、4周,3个剂量的SS1S2疫苗S抗体阳转率均高于同剂量的SS1+SS2疫苗,0.25μg剂量的SS1S2疫苗PreS1抗体阳转率高于同剂量的SS1+SS2疫苗;免后1、2周,3个剂量的SS1S2疫苗PreS2抗体阳转率与SS1+SS2疫苗相近;免后4周,1.0和0.25μg剂量的SS1S2疫苗PreS2抗体阳转率高于SS1+SS2疫苗。免后4周,3个剂量的SS1S2疫苗的S和PreS1几何抗体平均滴度(GMT)均高于同剂量的SS1+SS2疫苗;1.0和0.25μg剂量的SS1S2疫苗的PreS2抗体GMT高于同剂量的SS1+SS2疫苗。6批SS1S2抗原中,每10μg SS1S2抗原所包含的PreS1抗原活性相当于(12.1±0.84)μg的SS1,每10μg SS1S2抗原所包含的PreS2抗原活性相当于(7.0±0.52)μg的SS2;SS1S2抗原中SS1和SS2抗原活性之和远超过100%。结论共表达的SS1S2抗原比单独表达的SS1抗原、SS2抗原具有更强的免疫原性;共表达的SS1S2抗原中PreS1和PreS2抗原活性也得到增强。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70Li_2S-30P_2S_5玻璃陶瓷态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和电化学性能,提出利用Ce_2S_3掺杂改性的方法。采用高能球磨和热处理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一系列组分为70Li_2S-(30-x)P_2S_5-xCe_2S_3 (x=0, 0.5, 1, 2, 3)的玻璃陶瓷态电解质。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电化学测试等表征手段,对掺杂不同比例Ce_2S_3的Li_2S-P_2S_5基固体电解质进行分析测试。研究结果表明:掺杂适量的Ce_2S_3不仅可以提高70Li_2S-30P_2S_5玻璃陶瓷态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还可以降低其与正极材料的界面电阻。其中,掺杂1%Ce_2S_3得到的70Li_2S-29P_2S_5-1Ce_2S_3玻璃陶瓷态电解质表现出最高的室温离子电导率(1.52×10~(-3)S×cm~(-1)),明显高于70Li_2S-30P_2S_5玻璃陶瓷态电解质的室温离子电导率。对比LiCoO_2/70Li_2S-30P_2S_5/Li-In和LiCoO_2/70Li_2S-29P_2S_5-1Ce_2S_3/Li-In2种全固态锂电池,后者表现出更好的放电性能,在室温下0.1C时的初始放电比容量为105.3 mAh×g~(-1),循环50圈后的放电比容量为91.8 mAh×g~(-1),容量保持率为87.2%。  相似文献   

5.
6.
通过水热法制备Cu~(2+)、Ni~(2+)、Co~(2+)三种过渡金属离子掺杂Cd_(0.3)In_2S_4-Zn_(0.7)In_2S_4复合光催化剂,并采用XRD、UV-Vis、表面光电压谱(SPS)和SEM等分析手段对所制备的催化剂进行了表征。Cu~(2+)、Ni~(2+)、Co~(2+)掺杂后催化剂的晶体结构未发生改变;Cu~(2+)掺杂使得催化剂吸收边明显红移,Ni~(2+)、Co~(2+)掺杂使得催化剂吸收边轻微蓝移;过渡离子掺杂后对催化剂形貌产生较大影响。过渡离子掺杂使得光生电子-空穴的分离效率提高,光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提高。实验结果表明,Cu~(2+)(2%)-Cd0.3In2S4/Zn0.7In2S4、Ni~(2+)(5%)-Cd_(0.3)In_2S_4/Zn_(0.7)In_2S_4和Co~(2+)(7%)-Cd_(0.3)In_2S_4/Zn_(0.7)In_2S_4制氢速率分别为1141、3319和2245μmol/(h·g),均高于掺杂前的光催化剂。  相似文献   

7.
采用毛细管电泳对硫代硫酸根离子S_2O_3~(2-)在强酸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反应体系中检测到多种含硫物种,包括硫S_8、HSO_3~-、HS-、HS_2O_3~-、HS_n~-、HS_nO_3~-和S_nO_6~(2-)等。动力学分析表明,在溶液pH 1.20~2.50范围内,S_2O_3~(2-)的水解反应对于S_2O_3~(2-)的浓度为1级反应,而受pH的影响却不明显,水解速率常数为8.8×10~(-4) min~(-1)。提出17步反应机理,其中揭示了HS_n~-和HS_nO_3~-是产生S_8和S_nO_6~(2-)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活性Cl O_2降解Na_2S_2O_3,考察了Cl O_2与Na_2S_2O_3摩尔比、反应温度对降解效果的影响,建立了动力学方程,得到了动力学参数。实验结果表明:Cl O2降解Na_2S_2O_3时,反应摩尔比是0.64∶1,反应温度对降解有明显影响;降解反应对Cl O_2和Na_2S_2O_3均为1/2级,总级数为一级;反应速率常数k=5.70×10~(11)exp(9935.1/T),活化能Ea=82.60 k J/mol。  相似文献   

9.
采用化学浴沉积技术,以三氯化锑和硫代硫酸钠为起始原料,在前驱液pH=3、沉积温度60℃,沉积时间10 h条件下成功制备了Sb_2S_3薄膜。采用X射线衍射技术表征薄膜相结构,采用扫描电镜表征薄膜微观形貌,采用能谱分析薄膜的化学元素组成。研究结果表明:沉积制备的Sb_2S_3薄膜结晶良好且纯度较高,在基板表面以球层状模式生长。文章同时探讨了Sb_2S_3薄膜生长机理。  相似文献   

10.
Fe_2O_3/S_2O_8~(2-)超强酸是直接由Fe_2O_3制备而成。本文研究了焙烧温度对催化活性的影响,探索了催化酯化反应的最佳条件。实验结果表明:Fe_2O_3/S_2O_8~(2-)超强酸催化剂是一种性能良好的酯化催化剂,制备简单,能够循环使用,无三废污染,催化效率高,对丁酸异戊酯酯化产率可高达96.02%。  相似文献   

11.
乙肝血源疫苗蔗糖离心后样品,经日本BMM系统过滤后,对蛋白含量和乙肝表面抗原活性没有明显影响,但对去除乙肝病毒颗粒有明显效果,因此,进一步提高了乙肝疫苗的回收率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应用重组痘苗病毒表达的乙肝疫苗共免疫2150人。10μg和5μg组免后24个月,抗体阳转率分别为98.36%和96.33%,二组无明显差异;抗体水平分别为176.70mIU/ml和132.00mIU/ml,两组间有明显差异。2.5μg组抗体阳转率为76.47%,抗体水平为88.98mIU/ml,均明显低于上述两组。与相同剂量的血源疫苗组比较,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13.
甲型肝炎灭活疫苗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甲型肝炎病毒8347毒株在人二倍体细胞(2BS株)中增殖4周,收获的病毒液经冻融、超声、过滤.德液用1:4000福尔马林、37℃灭活6天以上制成灭活疫苗,病毒灭括前的滴度(TCID50/ml)至少可达6.5左右.疫苗免疫豚鼠和小鼠三针后,75%~100%的动物甲肝抗体阳转。经超声处理后疫苗免疫原住可大幅度提高,三针后动物血清中的中和抗体效价可达1:20以上.  相似文献   

14.
乙型肝炎疫苗不同途径和剂量接种后的免疫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136名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全部阴性的儿童随机分为不同途径、不同剂量组和对照组,按0、1、6个月的程序接种乙型肝炎血源疫苗,接种后随访观察2年。全程免疫后12个月,肌肉注射10μg组、5μg组和皮内注射2μg组,抗-HBs阳转率分别为100%、100%和89.47%;抗-HBs浓度分别为286.44、172.97和126.87mIU/ml。2年时,各组抗-HBs阳转率和浓度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疫苗保护率分别为87.57%、83.03%和81.35%。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5μg/剂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酵母)和10μg/剂重组乙型肝炎疫苗(CHO细胞)免疫儿童后的抗体应答和免疫持久性。方法1151和996名6 ̄12岁儿童分别按0,1,6月免疫程序接种14批酵母疫苗和5批CHO疫苗,于第1针免后3(T3)、7(T7)、12(T12)、24(T24)、36(T36)、60(T60)月检测抗-HBs应答,分别对接种10批酵母、5批CHO,4批酵母、4批CHO,2批酵母和2批CHO疫苗的儿童进行首针免疫后T24、T36和T60的随访,采用放免法(RIA)检测抗-HBs水平。结果首针免疫后12个月内,接种两种疫苗的儿童抗体阳转率和抗体滴度差异均无显著意义;T24、T36时,接种CHO疫苗的儿童抗体阳转率显著高于酵母疫苗。结论应提高酵母疫苗免疫儿童现用剂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重组毕赤酵母表达的乙型肝炎病毒preS2S蛋白的纯化方法及免疫效果。方法甲醇诱导含preS2S基因的重组毕赤酵母菌,采用蔗糖区带速率离心、Butyl-S-Sepharose 4FF疏水层析和DEAE-Sepharose Fast Flow离子交换层析等方法,对表达产物进行纯化。纯化后蛋白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方法鉴定,制备成疫苗,并进行效力试验。放射免疫法检测免疫小鼠血清抗体浓度,计算ED50和相对效力。ELISA法检测血清中的preS2S抗体。结果纯化后的preS2(epi)S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7000,且能与特异性抗体结合。两批纯化蛋白制备的疫苗ED50分别为0.35和0.48μg/ml,参比苗为0.52μg/ml。2批疫苗的体外相对效力分别为1.5和1.1,均合格,血清抗体平均浓度为808和784mIU/ml,参比苗为312mIU/ml。2批疫苗免疫小鼠后均产生了preS2抗体。结论该纯化方法实用有效,纯化后的preS2(epi)S蛋白比S蛋白具有更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制备重组乙型肝炎疫苗(CHO细胞)冻干参考品,用于重组乙型肝炎疫苗(CHO细胞)的效力评价。方法选取检定合格的重组乙型肝炎疫苗(CHO细胞)原液,经协作标定表面抗原蛋白含量后,加入氢氧化铝佐剂和冻干保护剂,冷冻干燥制备重组乙型肝炎疫苗(CHO细胞)冻干参考品,并按《中国药典》三部(2010版)要求进行各项检定。经10次独立试验测定冻干参考品小鼠效力,采用Reed-Münch计算ED50值;将冻干参考品置4℃(8周)、37℃(4和8周)后分别检测疫苗效力,分析其稳定性,依据Q10法进行效期推测;并对2个生产企业10批疫苗进行效力测定,分析其适用性。结果制备的冻干参考品各项指标均符合规定,小鼠ED50均值为0.183μg,CV为50.5%;该CHO细胞效力冻干参考品蛋白含量定为20μg/ml,规格为10μg/0.5 ml;冻干保护剂、冻干工艺对乙型肝炎疫苗(CHO细胞)的效力影响较小,冻干参考品在37℃放置不同时间,效力变化不明显,表明冻干参考品稳定性较好,有效期约为7年;10批疫苗中,不合格率为10%,表明该参考品可用于乙型肝炎疫苗(CHO细胞)效力质控。结论制备的冻干参考品可作为重组乙型肝炎疫苗(CHO细胞)效力检定的质控参考品。  相似文献   

18.
应用柱层析法纯化Vero细胞乙型脑炎疫苗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浓缩Vero细胞乙脑疫苗经SepharoseCL-6B柱层析可去除大部分杂蛋白,再经SphacrylS-500HR层析可进一步去除比病毒大的杂质及残余小分子量杂蛋白。经两步凝胶过滤层析纯化后,疫苗总蛋白含量减少约99%,抗原比活性提高87~165倍,抗原回收率达30%~50%,残余牛血清和残余细胞DNA均符合WHO有关规程要求,提纯疫苗的效力达到或超过中国地鼠肾灭活乙脑疫苗和日本提纯鼠脑拔苗的参考苗。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酿酒酵母残留蛋白(Host cell protein,HCP)ELISA定量检测方法,为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酿酒酵母)及相关生物制品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制备酿酒酵母全细胞蛋白参考品,以其为抗原,免疫家兔,采用辛酸-硫酸铵沉淀法纯化抗体,SDS-PAGE分析纯度,免疫双向扩散法测定抗体效价,Western blot法分析抗体的特异性。以制备的抗酿酒酵母多克隆抗体作为包被抗体,HRP标记的抗酿酒酵母多克隆抗体作为检测抗体,建立酿酒酵母抗原双抗体夹心ELISA定量检测方法;梯度稀释酿酒酵母蛋白抗原参考品,并绘制标准曲线,确定该方法的线性范围及检测限,并进行特异性、准确度、精密度及适用性验证。结果共制备3批酿酒酵母抗原蛋白,其平均含量分别为1.61、1.64和1.63 mg/ml;纯化的IgG抗体纯度为91.7%,抗体效价为1∶64,能与酿酒酵母蛋白多数条带结合;酿酒酵母蛋白抗原浓度在6.25~200 ng/ml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最低检测限为6.25 ng/ml;用建立的方法检测小牛血清、人血白蛋白、MEM培养基、Vero细胞上清蛋白、Vero细胞乙型脑炎疫苗及PHK细胞狂犬疫苗,均无交叉反应,特异性良好;检测不同浓度的抗原回收率为97.6%~107.00%,变异系数均<10%,最低定量检测限为25 ng/ml;检测3批酿酒酵母重组乙型肝炎疫苗生产各工序中酿酒酵母蛋白的残留量,能有效反映杂蛋白去除率。结论成功建立了酿酒酵母HCP双抗体夹心ELISA定量检测方法,该方法特异性强,精密度及准确度良好,可用于生物制品中酿酒酵母HCP的检测。  相似文献   

20.
采用细胞消化传代同时加疫苗病毒感染细胞的方法 (简称同时感染法 )与细胞长成单层后再加病毒感染细胞的方法 (简称单层感染法 )所制备的疫苗进行质量比较 ,结果同时感染法的生产周期明显缩短 ,病毒达增殖高峰期的细胞仍能保持良好的形态 ,疫苗病毒滴度明显提高。表明该工艺更适合于规模化、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