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勇 《中国科技博览》2009,(10):243-243
生活中人们通常只会注重“美”的存在形式,即客观事物的表面现象,而有关美的一些本质问题往往却被忽略。比如:“美”是什么,是如何产生的,又是如何作用与人心,他和实际人生之间的又有那些联系。这些问题一经提出便会使我们陷入沉思当中。本文拟分别从分析美的主客观属性和美的存在形态这样二个不同方面循序渐进、逐层深入地展开对美的具体分析和深入探讨,不妥之处,还望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2.
一.“无装饰”设计理念的由来和辨析 “无装饰”设计的概念由来已久,最早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发端于建筑行业,是从强调功能美、机械美的设计流派中派生出来的。1892年,美国芝加哥学派的建筑师路易斯·沙利文提出“形式永远服从功能,这是规律”的说法,这一口号成为功能主义的宣言和核心的思想。  相似文献   

3.
国家教委副主任何东昌曾经指出:“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美育就是培养人们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开展审美教育对培养合格的大学生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4.
《沉沦》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以后出版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也是一部以病态美为色调的艺术之作,是“受戒者的文学,而非一般人的读物。”笔者从《沉沦》病态美的文学艺术审美效应,《沉沦》病态美的文学艺术震撼效应和《沉沦》病态美表现的爱国主义思想三个方面为切入点谈《沉沦》的病态美,希望通过此篇与文学知音一起探寻和提高文学作品的赏析能力。  相似文献   

5.
象形文字有着古老的历史,目前被应用于许多装饰设计中.作为一种装饰元素,分析了其理解距离、时间美、怀旧美、形象美以及形式美.指出理解性、历史性和图案性是形象文字具有装饰美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思考城市美     
在当代城市规模不断扩张之时,人们也在关注着城市的美与审美问题,城市美应运而生。本文拟对城市美学的主要课题之一—城市美的表现形式作出初步思考。城市美涉及社会美、自然美、技术美和艺术美的方方面面。它们在城市系统中的内在联系构成了城市美的特定内涵。  相似文献   

7.
论传统汉字装饰的材美工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梁燕 《包装学报》2014,6(2):61-66
天时、地气、材美、工巧为我国古代的4个造物标准,传统汉字装饰也离不开这些标准,特别是其中的材美与工巧。汉字的装饰美感,除了通过点画的美化修饰而获得外,与制作书写的材料(材美)以及制作工艺(工巧)紧密相关。从材料来看,不同的制作材质与载体材质会创造出不同的美,从而带给人不同的审美感受;从制作工艺来讲,技术的或工或拙,会产生或精致或朴素的审美效果。同时,材美与工巧密不可分,只有因"材"施"技",才能创造出传统汉字装饰的精良之作。  相似文献   

8.
对称美是数学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普遍存在于初等数学和高等数学的各个分支。本文讨论数学中的对称美,并给出了对称美在高等数学解题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自有人类以来,任何产品的制作,都是由生产者利用物质原料所进行的生产过程。在产品成型后,艺术美感作为生产者的主观因素,也必然融进生产过程中去,从而使一切产品包括吃的、用的、穿的等等都或多或少的包含着美的成份。原始人自开始直立行走就从意识形态中进行了最初的人体包装,从用树叶遮挡到选择极其多样的羽毛、兽皮、花卉来装饰自己,从利用最古老的植物纤维而发展到今天的各种高级面料,从无形到有意,从粗糙到光滑这本身就是一种美的体现。生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人是生活的主体。在生活过程中,人的许多主观欲望得到了表现,…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课堂教学渗透着美的形象、美的情感、美的愉悦和美的创造,使教学本身成为审美的对象,学生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欣赏美、体验美,在学习知识获得能力的同时享受教学艺术的美。为此,现代课堂教学的审美性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更有利于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很多设计师在装饰材料方面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但是与此同时,美陈设计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欢迎,尤其是商业装饰。同时国内相关学者也对装饰材料在美陈设计装饰上进行了更大的研究。虽然研究装饰材料的学者众多,但是就目前而言专门将美陈设计的应用深入进装饰材料的技术上还不够成熟,应用的不够广泛,探索更是不多。因此本文采用大胆的想法,用独特的见解探讨装饰材料在美陈设计中的应用,希望给予设计师们在装饰材料选用方面带来新的灵感。  相似文献   

12.
<正>一."无装饰"设计理念的由来和辨析"无装饰"设计的概念由来已久,最早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发端于建筑行业,是从强调功能美、机械美的设计流派中派生出来的。1892年,美国芝加哥学派的建筑师路易斯·沙利文提出"形式永远服从功能,这是规律"的说法,这一口号成为功能主义的宣言和核心的思想。1908年奥地利建筑师阿道夫·卢斯在《装饰与罪恶》中写道"不  相似文献   

13.
技术美学是现代设计领域的美的科学,是美学的一个分支,涉及产品的功能、材料、技术、结构、审美等方面。这所有因素的综合便构成了对设计产品的技术美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是黑格尔对美的定义,黑格尔的其它美学思想都是从这个概念中滋生出来的。本文从对“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个概念的理解、“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在中国绘画创作中的贯通与运用以及“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意义和缺陷三个方面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5.
成珺 《中国科技博览》2014,(40):235-235
美育教育简单地说就是培养孩子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幼儿时期是是进行美育教育的最好阶段。学前儿童美育教育的任务是:教给儿童关于音乐、舞蹈、美术、文学等方面的粗浅知识和技能,培养儿童对艺术的兴趣。初步培养儿童对周围生活、大自然、文学艺术美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幼儿美育有其独特之处,它是以声音、颜色、线条、动作、  相似文献   

16.
李燕  张雪 《包装工程》2022,43(10):365-371
目的 竹材作为包装的一种环保材料,蕴含其特有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入探究竹元素的设计美,并提炼出相应的设计理念,为包装设计提供一定的设计方法。方法 竹元素的设计美即为功能美,就是利用竹材或竹元素的某些特性来合理搭配、改造、创新,从而达到设计产品包装的最终功能。分别对质美、形美及技术美3个部分来论证分析竹元素包装的设计之美。“质美”即为竹材包装的物理、化学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形美”即为竹元素包装展现出来的结构美、形态美、形式美,这三者之间相辅相成;“技术美”即为对其材质、结构、形态的精心加工的工艺美。并分析阐述了竹元素包装设计中功能美的作用。结论 随着生态绿色理念的纵深发展,设计产品包装时应关注新的高端技术与创新设计,要以人为设计中心,贯穿“物为人用”的设计原则,同时兼顾生态环保及可再生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7.
书籍材料的美只有在设计运用中才能充分被挖掘。对材料本身的处理是材质美表现中特别重要的一部分,这就涉及到工艺,好材质还要有好的加工技巧。“审材度势,因材施艺”。材料的物质特性为艺术表现提供了可能性,而艺术的表现力则取决于对材料特性的熟悉与技巧的运用。设计者用专业的眼光把那些来自材料美的抽象、零碎、松散、多元的印象,根据自己对美的经验进行归纳、组合、改造、应用,产生特殊的色彩,肌理和形态,以追求材料的最大表现力。  相似文献   

18.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今日社会,人们对与其生活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特别是“住”的美的追求尤甚。怎样使家居装饰后实现审美价值,达到理想效果?愚以为只要能充分展示人的个性特征,遵循以人为本和家居装饰审美的一般原则,因人、因地制宜,精巧筹划,依境置物,调配得体,相材致用,纯真自然,在塑造整体美、协调和谐美、体现个性美、注重工艺美、显现材料美、完善功能美上下功夫。就一定能实现营造美好家居环境的目的,创造一个美的、艺术的、诗一般的小天地。 塑造整体美 家居装饰首先应从整体和谐入手,求得家居各功能区间…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山岭隧道旌工人员的实际情况,运用美学知识,探讨山岭隧道旖工中崇高美的意义,以及崇高美在山岭隧道施工中的具体体现,从而让更多的山岭隧道施工人员热爱这个职业。  相似文献   

20.
11月14日,由腾讯视频与美的空气能热水机共同举办的“开启美的新视界——腾讯视频·美的空气能热水机战略合作会”在深圳举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