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重点探讨了河流水质模拟中的分布参数辨识问题,针对河流纵向离散系数的空间分布特性,建立了一维对流离散方程反问题模型的结构,根据差分方法、PST方法和正则化方法提出了反问题模型的数值解法,并给出了应用结果.  相似文献   

2.
一维对流离散方程反问题的数值解法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点探讨了河流水持模拟中的分布参数辨识问题,针对河流纵向离散系数的空间分布特性,建立了一维对流离散方程反问题模型的结构,根据差分方法,PST方法和正则化方法提出了反问题模型的数值解法,并给出了应用结果。  相似文献   

3.
为反求出烟草包装机中的凸轮机构,并建立起一种凸轮机构的反求方法,本文利用现代测绘技术和计算机模拟技术,构建了凸轮机构的模拟模型.通过对凸轮机构进行运动学模拟分析,得到了它的位移曲线、速度曲线和加速度曲线,计算出了凸轮机构的设计参数,并应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出了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函数.同时,还以平行分度凸轮为例,验证了该反求方法的可靠性.结果显示:拟合出的从动件运动规律与模拟得到的各项性能曲线比较吻合;反求出的凸轮轮廓与测绘出的凸轮轮廓比较吻合.因此,该种凸轮反求方法比较准确,可近似计算出凸轮的设计运动规律.  相似文献   

4.
基于ANSYS的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ANSYS对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进行了受力全过程模拟,考虑了材料的非线性及结构的几何非线性,将计算值与试验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ANSYS能比较好地模拟出受力全过程.以此建模方法对5根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进行了模拟,分析了转向块、张拉预应力水平和锚固高度对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受力性能的影响,为体外预应力简支梁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利用观测器技术,研究了统一混沌系统的反同步问题.利用极点配置技术,设计出了一种基于状态观测器的混沌反同步方法,使得统一混沌系统达到了反同步.该方法简便且易于实现,达到反同步的速度快,数值模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柯西声学反问题,即部分边界信息未知的声学问题,本文采用局部基本解法,对基于局部基本解法的声学反问题模拟及Matlab实现进行研究。采用新型半解析无网格配点法,将中心节点处的声压表示成局部支撑域内支撑节点处声压的线性组合,再通过可测边界节点的已知物理量,使内部节点和不可测边界节点的声压值满足控制方程,建立一个大型稀疏线性方程,获得不可测边界的声压值。同时,给出局部基本解法的计算模型及其数值离散格式,并以Matlab为软件平台,设计了声学反问题仿真计算程序,开发了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s user interface, GUI)。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精度高,数值稳定,对含有噪声的边界数据可得到较好的反演结果。该研究为声学反问题的数值模拟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用溶胶-凝胶方法在Pt/Ti/SiO2/Si衬底上制备了BaTiO3/BiFeO3/BaTiO3三明治结构薄膜。XRD测试结果表明薄膜由BaTiO3相和BiFeO3相构成。通过铁电性测量在薄膜中观察到了反铁电极化。对薄膜中存在的反铁电性进行了基于伊辛模型的蒙特卡罗模拟。模拟结果表明薄膜中的反铁电性来自不同铁电层之间的反铁电耦合。  相似文献   

8.
模拟原子跃迁反演法源于原子物理学,它模拟了物理学中原子从激发态向基态跃迁的物理过程。模拟原子跃迁反演算法的基本思想是:将地球物理反演理论中的反演目标函数生成目标能级函数,然后通过能级跃迁过程使模拟的系统最终达到系统能级最小值的过程。模拟原子跃迁反演法是利用了地球物理反演问题求解过程与原子中能级跃迁过程的相似性建立的一种新的地球物理反演方法。本讲座概要地介绍了模拟原子跃迁法的基本原理、目标能级化过程、能级跃迁、模型搜索及解的接受准则及模拟原子跃迁法的实现过程,并给出了模拟原子跃迁法对典型测试函数和大地电磁资料反演,最后总结和归纳了模拟原子跃迁法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基于最大熵原理的贝叶斯不确定性反分析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基于确定性数值模型的各种常规反分析方法未能综合考虑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因而难以
有效模拟复杂工程系统的不确定性特性这一不足,对工程结构系统中的不确定性反分析方法问题进行了
研究.从不确定性分析角度,把工程结构看作为不确定性系统,提出基于最大熵原理的贝叶斯不确定性反
分析方法,将信息熵理论与贝叶斯法有机结合,使不确定性反分析的系统辨识问题转换为对贝叶斯准则
函数的最优化求解问题,并通过适当的优化求解方法,实现对工程结构参数或荷载项源的反演分析.对坝
体和坝基材料参数的实例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反演结果正确,精度高于目前常用的确定性反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0.
电饭锅检测线是采用空烧来代替煮饭,测量限,保温通电时间的模拟方法来间接反蚋限温,保温的,用概率理论对测试数据进行了分析,重要介绍了根据环境温度,湿度和功率对空烧时(限温,保温通电时间)进行修正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反电晕是影响电除尘器正常运行的主要障碍之一,本文在实验室内的电除尘器模拟台上,利用高比电阻的有机玻璃板间的窄缝空气隙,在冷态条件下产生反电晕。通过观察、测试和分析,对不同线间距、不同线型、不同有机玻璃板厚度等情况下反电晕强弱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一些规律,为防止和消除电除尘器中高比电阻粉尘的反电晕现象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ANSYS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非线性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3  
介绍了ANSYS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非线性分析中的应用,对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并给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最后对5根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梁进行非线性分析,并将ANSYS计算值与实测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精度较高,为模拟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受力性能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3.
介绍用遗传程序设计(GP)方法来求解参数识别类型反问题的方法.利用GP可根据观测数据同时演化未知参数的结构和系数.运用该方法于椭圆边值问题的物理参数识别类型反问题的数值模拟,证实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利用正交多项式的三项循环关系,定义了一新的正交多项式,建立了奇异积分的插值型反Gauss求积公式。用极限方法构造出求积系数和余项积分显式表达式,余项积分表达式表明奇异积分的反Gauss求积算法是收敛的,对奇异积分求积算法进行了模拟与仿真, 结果表明,随着求积结点数的增多,通过反Gauss求积公式计算的积分值与积分精确值的误差在缩小,误差曲线也较为平滑,所得积分近似值逐渐逼近积分的精确值。该求积算法可应用到工程技术数值计算中, 为应用软件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实验室条件下反电晕现象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电晕是影响电除尘器正常运行的主要障碍之一,本文在实验室内的电除尘器模拟台上,利用高比电阻的有机玻璃板间的窄缝空气隙,在冷态条件下产生反电晕,通过观察、测试和分析,对不同线间距、不同线型、不同有机玻璃板厚度等情况下反电晕强弱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一些规律,为防止和消除电除尘器中高比电阻粉尘的反电晕现象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以FLAC差分程序作为模拟隧道开挖的正演工具,结合BP神经网络程序,对云岭隧道软弱岩层施工过程中量测的围岩位移进行反分析,确定围岩物理力学参数。将反分析结果代入FLAC程序进行正分析计算,计算位移与实测位移符合很好,证明了基于FLAC的隧道BP神经网络位移反分析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反分析所得围岩物理力学参数改进了原勘测资料中的建议值,对隧道围岩稳定性评价及信息化设计具用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利用SOLAVOF方法,通过二维流场和三维温度场的耦合计算,对铝合金薄壁件反重力铸造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铝合金薄壁件反重力铸造充填流体形态的基本特征是“反向充填”(适应3mm以上铸件);充型结束时的温度场由充填流体形态决定;充型速度对充填流体形态的基本特征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8.
在试验的基础上,开发了淬火工件/介质边界换热条件程序,该程序通过反算法计算边界换热系数.利用该程序与ABAQUS非线性有限元程序对淬火过程温度场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与实测值比较,误差在10%以内.  相似文献   

19.
地球物理资料非线性反演方法讲座(三)模拟退火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模拟退火法源于统计热力物理学,它模拟熔融状态下物体缓慢冷却达到结晶状态的物理过程。模拟退火反演算法的基本思想是:生成一系列参数向量模拟粒子的热运动,通过缓慢地减小一个模拟温度的控制参数,使模拟的系统最终冷却结晶达到系统能量最小值的过程。模拟退火反演算法实质是利用了地球物理反演问题求解过程与熔化固体退火过程的相似性,开辟了地球物理反演的新途径,是非线性反演算法中一种最常用的算法。本讲座概要地介绍了模拟退火法的基本原理,模型搜索及解的接受准则,模拟退火法的分类及实现方法,并给出了模拟退火法在地震资料、电法资料及其他地球物理资料反演中的实例,最后总结和归纳了拟退火法的特点以及该方法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0.
主要介绍了体外预应力钢一轻骨料混凝土组合连续梁的ANSYS建模过程,并对其进行受力金过程的模拟,考虑了预应力初始阶段组合梁的受力及变形,将计算值与实际值相比较.结果表明,ANSYS能较好地模拟出体外预应力钢一混凝土组合连续梁的受力全过程.以此建立了两跨体外预应力钢一轻骨料混凝土组合连续梁模型进行模拟,分析了体外预应力钢一混凝土组合连续梁的承载力及挠度,为体外预应力钢一轻骨料混凝土组合连续梁提供了设计依据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