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格金低温干馏试验是一个综合性试验,既有结焦性指标焦型的判定,又有干镏产物半焦产率、焦油产率和总水产率的测定。该文结合煤的格金低温干馏试验的意义,指出试验过程中可能影响试验结果的注意事项,并评价不同煤种的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2.
结合煤的格金低温干馏试验原理及自身的实际工作,从样品的称量、样品装入干馏管、干馏管放入干馏仪的时间、格金干馏仪的升温速度等方面分析总结了影响煤的格金低温干馏试验的若干因素,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和对策,为提高格金低温干馏试验测定精确度提供技术经验。  相似文献   

3.
马名杰  闫燕  王永刚 《中国煤炭》2005,31(12):54-56
采用自制的恒压烟煤低温干馏实验装置,在0.5MPa恒定压力下,测定了强粘结性烟煤与太西无烟煤以及弱粘结性烟煤与唐山矿1/3焦煤,在不同配合比时所产生半焦的特性。实验结果表明,烟煤在低温干馏阶段,恒定的外界压力使得半焦因孔隙率减少而致密,从而提高了炼焦配煤的粘结性和结焦性。通过对实验数据的数学回归,建立了配合煤低温干馏的胶质体挤出量与配合比的定量关系式,计算得到了配合煤中粘结性烟煤的最小比例。这样的研究结果对于铸造焦的制备以及炼焦配煤方案的合理制定,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结合煤的格金低温干馏试验的基本原理及实际操作经验,从试验前后样品的称量、装样、干馏炉温度、水槽温度、干馏总水分的测定以及焦型判断等方面探讨了煤的格金低温干馏试验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应严格控制干馏炉温度、水槽温度及蒸馏速度,注重试验后锥形瓶及干馏管的称量等相应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5.
结合煤的格金低温干馏测定原理,从装样操作、水槽、加热温度、干馏总水分测定、强膨胀性煤配比等方面分析了影响其准确测定的因素,指出试验过程中应控制装样操作及关注水槽状态、升温速度及水分蒸馏等环节,以得到准确的有可比性的测定结果。  相似文献   

6.
浅谈煤的格金低温干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煤的格金低温干馏试验的意义和影响其试验结果的因素分析,研究了不同煤种在低温干馏下的试验结果规律,并对干馏总水分产率和焦油产率的计算和审核进行了相应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干馏时间和干馏温度对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以下简称苏门答腊)褐煤半焦挥发分残留率的影响规律,对该褐煤进行了煤质特性分析和低温干馏试验,并在试验基础上提出了苏门答腊褐煤制作喷吹煤的六项关键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在干馏时间为30 min、干馏温度分别为600℃和750℃的条件下,苏门答腊褐煤半焦分别满足普通喷吹煤和特级喷吹煤的基本指标。该研究为苏门答腊褐煤制作喷吹煤的工艺研发和示范工程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8.
唐燕  周磊 《煤质技术》2011,(4):33-34
通过煤的格金低温干馏试验的原理和影响其试验结果因素的分析,总结了使实验数据更加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针对煤的铝甑(格金)低温干馏试验炉的干馏管容积小、产油产气量少、干馏气难于收集和定量等问题,利用高温电炉和自制的不锈钢内胆反应器对依兰油页岩、煤矸石和煤进行了干馏试验,达到了制油、制气、制半焦的定量分析目的.  相似文献   

10.
煤的结焦过程主要发生在塑性胶质体阶段。煤受热后变为胶质体状态时的行为是决定其结焦性能的主要因素。奥亚膨胀计试验,是根据煤在塑性体时的膨胀程度来评价煤的粘结性指标。膨胀计试验方法按照国标GB/T5450-1997测定。  相似文献   

11.
一、开发煤化工工业的意义 峰峰煤炭资源丰富、产量高、煤种多、质量好。有肥煤、焦煤、瘦煤、贫煤和无烟煤。煤的含硫低,且易于脱除;可洗性中等,便于洗选;动力煤种气化性能较好,热稳定性较高,灰熔点适中,是理想的气化原料煤;炼焦煤种结焦性好、粘结性强,炼焦配煤能提高焦炭强度。发展煤化工工业,不论用干馏工艺还是用气化工艺,峰峰都有可靠的煤炭资源。  相似文献   

12.
煤的粘结性和结焦性是煤的工艺性能的主要指标,简要阐述了煤的粘结性和结焦性指标间的关系和各指标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希望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能有所作用。  相似文献   

13.
油页岩以其特有的经济价值被列为21世纪重要的接替能源,油页岩经低温干馏以后可制取页岩油(人造石油)。我国油页岩储量极其丰富,目前油页岩开发利用急剧升温。为了准确测定油页岩格金低温干馏的焦油产率,通过对油页岩格金低温干馏多次试验,总结出测定过程中直接影响焦油产率的主要因素,即样品制备、粒度、重量、试验温度、升温速率、水分测定等,分析其原因并得出应选择粒度为小于3 mm,试验升温速率在300℃之前为15℃/min,在300~520℃时的升温速率为10℃/min,试验温度应在520℃的条件下进行。  相似文献   

14.
白建明  单小勇  葛成荫  郭龙 《煤炭技术》2014,33(12):320-323
建立了外热式煤中低温干馏炉炭化室的传热模型,充分考虑了水分迁移及煤干馏化学反应对传热的影响,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际吻合良好,并且考察了装煤水分含量和装煤堆密度对传热过程的影响,分析表明随着装煤水分含量的增加及煤料堆密度的减小,炭化室传热效率降低,干馏反应完成时间加长。  相似文献   

15.
结合煤对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性测定的基本原理及实际操作经验,从煤样的干馏处理、样品粒度、CO_2气体流量、系统气密性、CO_2吸收液、反应温度与取气时间、设备校准等方面探讨了煤对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性测定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应在干馏样品的升温速度与处理方式、取样粒度的均匀性、CO_2气体流量范围、反应温度与取气时间、系统气密性维护等方面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目前外热式热解炉技术存在的热效率不高等问题的分析,利用模型研究了热解炉里的传热过程,与实际效果对比,对现有炉型结构进行优化或创新,建立对外热式煤中低温干馏炉炭化室的传热模型,充分考虑水分迁移、煤干馏化学反应影响传热因素,模型计算的结果和实际数值有较好的吻合性,得到炭化室传热效率会随装煤水分含量的提升以及煤料堆密度的降低而下降。  相似文献   

17.
赵家云 《煤炭科学技术》1995,23(10):21-25,45
对3种低变质煤样作了技术特性研究,然后在一个专门设计的干馏炉上进行了低温干馏试验。对生产的半焦和木炭的平均性质作了对比。在民用炉上进行燃烧试验,以研究半焦的燃烧特性,特别是点燃性和燃烧持久性。  相似文献   

18.
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结焦分为高温结焦和低温结焦。一般煤种灰熔点低、煤粒度较大、煤种发热量高、集中给煤量大、返料异常、煤种水分大等情况易发生结焦,发生结焦一般停炉处理。预防措施:调整床温在850~950℃,入炉煤粒在0~7mm,调一次风量保证床层正常流化也要防止返料异常,另外调节煤量要缓慢给煤等。  相似文献   

19.
陈建伟 《煤质技术》2011,(6):49-50,53
介绍了煤的格金低温干馏实验原理方法,并指出该方法在做部分低阶煤的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0.
烟煤胶质层指数是评价煤结焦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其规范性强,影响因素多。本文主要对测定结果有影响的因素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