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不同压下量和再结晶初期的IF钢样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在较小形变量下还是在较大形变量下,形变不均匀性是普遍存在的;冷变形程度不同,织构组分不同,TEM形貌也不同;在再结晶的最初期,冷轧的形变组织演变为近乎等轴的亚晶,优先形成{111}〈uvw〉取向的晶核,晶核逐渐吞并周围的形变基体而长大,最终形成再结晶γ-纤维织构.  相似文献   

2.
蒋虽合  毛卫民  杨平  叶丰 《工程科学学报》2014,36(12):1643-1649
用电子背散射技术观察了700℃温轧板在退火过程中的组织及织构演变以了解其再结晶行为.结果表明,温轧织构由强的(111)〈112〉、较弱的〈110〉∥RD及Goss组成,再结晶织构与之相似.〈110〉∥RD及(111)〈112〉新晶粒首先形成于与之构成小角度晶界的形变晶粒的晶界附近,而在角隅及组织不均匀区等位置孕育出与周围晶粒构成大角度晶界的晶核,择优取向不明显.退火过程中(111)〈112〉在形变组织中累积,最终转化为(111)〈112〉再结晶晶粒.分析认为,温轧后退火是不均匀组织在低储存能驱动下的再结晶过程.(112)〈110〉及(111)〈112〉形变拉长晶粒多发生连续再结晶从而退火织构与形变态相似.在角隅区形成核心进而发生不连续再结晶,核心取向的统计性及不连续晶核的长大弱化再结晶织构,其中Goss晶粒多以此方式形成于(111)〈112〉晶粒内部.   相似文献   

3.
关于低碳深冲钢板中{111}织构的形成机制问题(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期发表低碳钢板中再结晶织构与形变织构之间的关系(包括低碳钢的形变织构、低硪钢的再结晶织构、低碳钢再结晶织构的形成机制以及与形变织构的关系等)和对今后的工作展望。6再结晶织构与形变织构的关系 6.1低.钥的形变织构冷轧低碳钢板在退火过程中形成的再结晶织构与形变织构有着密切关系,所以现在先介绍关于低碳钢的形变织构情况,着重于若于  相似文献   

4.
作为制备高温超导涂层导体的金属镍基带,需要具有良好的立方织构,而轧制变形量和退火温度对金属镍基体立方织构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采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研究了不同预退火温度对冷轧形变量为89%的Ni-5%W(原子分数)合金立方再结晶织构的影响。样品先在300和670℃预退火1 h,然后经10%小变形量冷轧,最后在900℃退火1 h。结果表明:预处理温度对于立方再结晶织构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经300℃预回复和670℃部分再结晶退火之后的样品在最终退火后都形成了较高含量的立方织构,且预退火温度对立方晶粒的形核、数量和尺寸有重要作用,经部分再结晶退火之后的样品在最终退火后形成的立方织构含量明显高于经预回复的样品。分析认为,预回复和部分再结晶样品经小变形轧制后,使立方取向晶粒回复加快,增加了立方取向晶粒形核的优势,从而促进立方再结晶织构含量的增加。与此同时,由于部分再结晶预退火比预回复退火形成的立方晶核多,再经小变形量轧制后,通过尺寸优势和应变诱导晶界移动机制(SIBM),部分再结晶预退火得到更多的立方晶粒。  相似文献   

5.
利用X射线衍射技术测定了双取向硅钢的微结构和织构,分析了形变储能与二次再结晶织构之间的关系,以探讨二次再结晶织构形成的机制。结果显示,在经受初次再结晶处理后的试样中仍残留有数量可观的形变储能,且在二次再结晶完成后的试样中,有利的织构组分——立方织构({100}〈001〉)的强度随残余储能的增加而增加,证实了形变储能在二次再结晶织构形成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评述了铁硅合金中通过二次再结晶获得立方织构的一些基本规律。从变形与再结晶织构形成的机理 ,讨论了二次再结晶时立方“晶核”的获得 ,以及 (hk0 ) [0 0 1 ]初次再结晶织构的获得 ;当杂质偏聚或第二相沉积在晶界上后 ,由于不同取向晶粒间构成的晶界特性不同 ,对晶界迁移速率的影响会有很大的差别 ,讨论了获得取向合适的初次再结晶织构的重要性 ;从杂质原子在表面吸附后会降低 ( 1 0 0 )晶面的表面能 ,促使立方晶粒在最后退火时长大 ,讨论了退火气氛的重要性。根据这些原则 ,可以指导如何确定冷轧次数、冷轧变形量、中间退火温度以及最后退火温度和气氛 ,以便获得更集中的立方织构。  相似文献   

7.
00Cr25Ni7Mo4N双相不锈钢的热轧组织与织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了00cr25Ni7M04N双相不锈钢在不同轧制温度和不同压下率下的组织形貌和晶粒取向,结果表明,在相同压下量下,奥氏体相形变程度随轧制温度上升而减弱;铁素体相织构复杂,织构强度远大于奥氏体相.轧制过程中的相变、形变和动态再结晶是产生上述这些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35MnVN锻造用非调质钢高温形变再结晶行为,以及形变工艺对金相组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35MnVN钢发生再结晶的临界形变量较大,形变温度,形变量对再结晶数量影响较小,形变温度>1100℃发生动再结晶,形变温度<950℃不发生再结晶,形变温度在1000~1050℃间为静再结晶区,易产生混晶组织.不同形变工艺下,金相组织中的铁素体、珠光体及贝氏体的形态及数量不同。  相似文献   

9.
利用背散射电子衍射微织构分析技术及X射线衍射织构分析技术,结合对取向硅钢薄带再结晶各阶段退火板磁性能的分析,系统研究了其形变再结晶过程中的组织及织构演变.结果表明,薄带内原始高斯晶粒取向发生绕TD轴向{111}〈112〉的转变,同时晶粒取向还表现出绕RD轴的附加转动,这种附加转动及其导致的表层微弱立方形变组织可为再结晶立方织构的形成提供核心.退火各阶段样品磁性能的变化对应了{110}-{100}〈001〉有益织构及其他织构的强弱转变以及再结晶晶粒不均匀程度的变化,综合织构类型及晶粒尺寸的变化推断发生了二次及三次再结晶过程.升温过程再结晶织构演变主要体现了织构诱发机制,也即与基体存在绕〈001〉轴取向关系的晶粒长大优势结合高斯织构的抑制效应发挥作用;而在高温长时间保温后三次再结晶过程,{110}低表面能诱发异常长大发挥主要作用使得最终得到锋锐的高斯织构.   相似文献   

10.
评述了铁硅合金中通过二次再结晶获得立方织构的一些基本规律。从变形与再结晶织形成的机理,讨论了二次再结晶时立方“晶核”的获得,以及(hk0)「001」初次再结晶织构的获得;当杂质偏聚或第二相沉积在晶界上后,由于不同取向晶粒间构成的晶界特性不同,对晶界迁移速率的影响会有很大的差别,讨论了获得取向合适的初次再结晶织构的重要性;从杂质原子在表面吸附后会降低(001)晶面的表面能,促使立方法晶粒在最后退火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