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前塑料的主要抗静电技术有外部处理和内部处理两种。外部处理主要是采用喷涂、刷涂、浸涂和辊涂等方法在塑料性外部形成抗静电保护膜。这种技术的主要优点是抗静电涂料适应性强,一般不受塑料品种的限制。外处理技术所用的材料主要有无机类和有机类两种。无机类材料可以是金属粉末,如铝粉等,也可以采用导电碳粉,它们作为颜料成份涂复在塑料上形成导电表面,  相似文献   

2.
导电高分子材料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电高分子材料具有高电导率、半导体特性、电容性、电化学活性,同时还具有一系列光学性能等,具有与一般聚合物不同的特性.因此,它们在导电材料、电极材料、电显示材料、电子器件、电磁波屏蔽以及化学催化等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在应用.根据导电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分析了其今后的研究趋势,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多孔炭材料在电双层电容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炭材料具有优良的耐高温、耐腐蚀、导电等特性,长期以来被人们用作各种各样的电极材料和集电体,如食盐电解用人造石墨电极。电解铝用电极,炼钢用电极等。炭棒则早已在普通锰干电池中作电极导电材料。近年来,由于多孔质炭材料的特殊性能,它们在新型电子能源中的应用进一步得到开发,限于篇幅本文主要概述它们在电双层电容发展的现况,以期促进我国在这方面的应用开发。  相似文献   

4.
电磁屏蔽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依据电磁屏蔽原理,材料的电导率、磁导率及厚度是决定其屏蔽性能的决定性因素.铁磁材料和金属良导体材料、镀金属表面敷层型薄膜屏蔽材料、以各导电纤维为填充材料的填充复合型屏蔽材料以及银系、镍系和碳系导电涂料类屏蔽材料等是目前电磁屏蔽材料领域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向.综述了它们的研究现状、性能、应用、存在的优缺点等,并探讨了屏蔽材料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塑料部件制造中的新型导热材料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塑料与金属主要区别在于它的低导电、导热性能 ,这就使得塑料不能在一些领域替代金属。如果塑料能够具有电或热的传导作用 ,那么它们的应用领域会大幅度扩展。人们已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在导电材料研究上 ,其中包括添加炭黑、金属纤维的复合型导电塑料和一些结构性导电塑料 ,但导热材料的研究则相对较少。近年来 ,CoolPolymers公司、LNP工程塑料公司、Peregrine工业公司、RTP公司等推出各自开发的新型导热材料。这些产品中加入了热传导助剂 ,导热效果可以是常规塑料制品的 10~ 5 0倍或更高。采用的导热助剂一般是…  相似文献   

6.
碳基导电材料是指以碳原子为骨架的材料体系,具有结构多样、可调控性强和化学稳定性高等优异性能。将碳基导电材料引入传感检测分析可以改善传感器的信号强度,提高传感检测分析的稳定性。与传统材料制成的传感器相比,使用碳基导电材料制备的传感器检测分析物质具有更高的灵敏度、更低的检测限及更宽的线性范围。因此,基于碳基导电材料的检测分析技术已显现出巨大的潜力,在医学诊疗、环境监测和食品检测等领域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以维度划分的碳基导电材料的类别及其所制备的传感器在传感检测分析中的应用,提出了碳基导电材料及其所制备的传感器在检测分析物质中存在的问题及挑战,并对未来研究的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杨丰科  曹伟丽  李金芝 《材料导报》2011,25(21):136-139,145
手性导电高分子聚合物在手性高分子领域里有很多独特的化学性质,已成为功能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综述了聚苯胺、聚吡咯和聚噻吩等一些经典手性导电高分子聚合物的合成途径:当共轭的导电聚合物链上带有对映体纯取代基或有手性的掺杂阴离子时,其光学活性可以被π-π*电子吸收带所诱导;阐述了它们的合成发展史、现状、显著特性及手性导电高聚合物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基于水凝胶的导电材料及其作为柔性可穿戴设备的应用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柔性可穿戴设备不仅可以采集人体生理信号用于远程健康监测,还在人机界面、软机器人等方面展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导电水凝胶所具有的良好导电性、高延伸性、可调柔韧性、生物兼容性和多重刺激响应性等优点使其成为制备柔性可穿戴设备的理想材料。到目前为止,各种导电材料被广泛用于制作导电复合水凝胶。本文根据导电材料对导电复合水凝胶进行分类,包括离子导电水凝胶(基于盐离子、离子液体、聚电解质等导电物质)、电子导电水凝胶(基于导电聚合物基、碳材料、MXene和金属等导电物质)两大类,并介绍了导电水凝胶在人体运动监测、健康监测、人机界面等柔性可穿戴设备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9.
导电油墨制备技术及应用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复合导电油墨的组成、分类及其特点等方面,说明了复合导电油墨的应用优势;从复合导电油墨导电机理、制备技术、应用领域等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复合导电油墨目前国内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超细金属填料制备、基体支撑聚合物低温固化条件以及填料与基体之间复合对导电性能的影响等方面.由于该类材料兼有低温粘接和导电性能,必将成为未来印制电子技术中的关键材料.  相似文献   

10.
导电材料在隐身技术、太阳能材料、计算机器件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导电材料的研究和开发越来越受重视。目前导电材料主要有无机导电材料和高分子导电材料两大类。根据导电材料种类的不同,详细的综述了导电材料的分类以及导电材料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正>近几年,不少跨国公司主要致力于开发导电聚合物材料,以用于有机印制电子。但大多数导电聚合物的致命缺点还是电导率偏低,在需要高导电性、高效能的电子产品应用中捉襟见肘。作为无机功能材料,纳米银导电材料优异的导电性能迅速引起了欧美、日、韩等国多家知名公司的高度关注,投资建立研发中心,重点研制以纳米银为代表的导电材料,部分产品已成功实现商品化。在国内仅有少数企业掌握这项技术,其中北京中科纳通电子技术有限  相似文献   

12.
染料敏化太阳电池的新型对电极材料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详细评述了碳材料、导电聚合物、过渡金属化合物以及它们的复合材料等几类新型对电极催化材料,分析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与单一组分材料相比,复合材料能将两种组分的优点集于一身,是有发展潜力的新型对电极材料。最后,指出了开发高性能低成本对电极材料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导电混凝土是具有导电、电热、电磁屏蔽等诸多特性或功能的复合材料,在道路融雪化冰、电气设备接地、结构健康监测以及电磁屏蔽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导电混凝土应具有适宜的导电性能和电阻率稳定性,但是导电材料类型、形态和掺量以及导电混凝土含水率和环境温湿度等诸多因素都可能导致导电性能和电阻率稳定性降低,从而制约导电混凝土的工程应用。分类对比了常见导电材料的性能差异以及用不同导电材料制备的导电混凝土的导电性能差异,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导电混凝土的导电性能和制备方法的研究现状,较为系统地分析了导电材料类型和掺量等因素对导电性能的影响,并提出了改善导电性能和电阻率稳定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电磁屏蔽材料的发展现状   总被引:48,自引:0,他引:48  
介绍了电磁屏蔽的原理 ,并重点对电磁屏蔽材料的种类 ,包括非晶合金、导电高分子、发泡金属及纤维类材料等 ,它们的性能、应用及发展状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提高高分子材料导电性能的方法,主要有掺杂、与其它材料复合、改变导电高分子的结构等方式。掺杂能够改变高分子材料中已有电子能带的能级,使得高分子中能带间的能量差减小,载流子迁移的阻力随之减小。与其它材料复合多为材料能提供载流子迁移的通道、与导电高分子材料形成大的共轭体系、改善链与链之间的有序性或增加复合物的紧密度,从而提高复合材料的导电性,与导电高分子复合的材料多为金属或金属氧化物、无机非金属纳米材料以及一些普通的有机高分子。改变导电高分子的结构能改善聚合物的规整度,提高其结晶度。导电高分子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今后需要在提高导电高分子电导率的同时改善其溶解性、加工性以及稳定性等综合性能,以实现导电高分子的实用化。  相似文献   

16.
螺旋纳米碳纤维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宁  寇开昌  晁敏  吴广磊  张冬娜 《材料导报》2011,25(17):89-92,100
螺旋纳米碳纤维因其杰出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低密度、超弹性、高导电率、高比强度、耐热性和化学稳定性)已经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它们可以被用来作为微磁传感器、电磁波吸收材料、储氢材料和弹性材料等。综述了螺旋纳米碳纤维的制备、影响因素、微观结构和生长机理,并讨论了螺旋纳米碳纤维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7.
导电高分子材料的新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导电高分子材料在电子民领域有广泛的用途,通过引入侧链,共聚或中间体转换等方法可以制备可溶性电导高分子,从而提高其加工性能,光化学原位成形是加工导电高分子的新方法,通过该法可以获得微米级导电线务。本文还讨论导电高分子的导电机理。  相似文献   

18.
纤维素是自然界中含量丰富且可再生、可降解的天然材料。本文综述了物理、化学、生物或相结合的技术对纤维素的影响作用及可制备的纤维素基元材料,例如纤维素纤维、纳米纤维素和纤维素分子。基于纤维素纤维,利用湿法造纸技术可以生产具有高孔隙率的纤维素纸张基底;基于纳米纤维素,利用真空抽滤或涂布等方式可制备具有低表面粗糙度及高透明度的纳米纤维素膜基底;基于纤维素分子,利用涂布或铸涂等方式可生产具有均一的表面形态及高透明度的再生纤维素膜基底。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常用的导电材料(金属导电材料、聚合物导电材料及碳基导电材料等)及其与纤维素基底结合的方法(涂布、沉积、原位聚合、自组装等),进而可以制备柔韧轻质的纤维素导电基底。基于高性能的纤维素导电基底可以组装柔性电子器件,在光电转化、能量储存及电磁屏蔽等领域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总之,利用天然纤维素制备柔性电子器件对于扩大纤维素的应用范围、提升纤维素的利用价值及推动柔性电子器件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介电常数是材料的基本物性参数之一,其值一直被认为正。受超材料的负物性参数启发,作者研究组提出导体/绝缘体随机复合探索常规材料的"超常"性质,建立了负介材料的原理框架和构筑策略,形成了有别于其它超材料的一个特色分支。对于导体/绝缘体复合材料,导电相含量超过但仍然接近逾渗阈值情况下,绝缘基体中连通的导电相成为电感(L)功能体,射频等离振荡这一自由电子集体行为导致负介电;孤立的导电相则作为电容(C)功能体,并通过LC谐振影响负介电行为。逾渗复合材料为负介性能调控提供了丰富的手段,导电相可以是金属、碳材料等不同类别,可以是颗粒、纤维、片层等不同形貌;绝缘体可以是树脂,也可以是陶瓷。相对于主要建立在阵列结构基础上的超材料,负介材料是一个补充,丰富了超材料的内涵。负介材料为电容器和电感器、微波吸收和衰减、天线等领域的选材用材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一、炭电极产品概况炭电极是以电煅无烟煤、石油焦、石墨碎、煤沥青等为主要原料,经配料、成型、焙烧、机械加工而成的炭质导电材料,它是21世纪以来在我国逐步推广运用的一种新型节能环保材料,作为矿热炉用导电电极可以广泛应用于工业硅、铁合金、电石、黄磷等金属或非金属冶炼过程中。在炭电极产品出现之前,矿热炉一般使用石墨电极和电极糊作为导电材料。炭电极与传统石墨电极相比,具有大幅降低电能消耗、产品规格更大、生产成本更低等优点;与电极糊相比,具有导电性能更强、降低冶炼过程的粉尘和有害气体排放、减少"软断"及"硬断"生产事故的发生等优点,见表1。目前,我国工业硅冶炼行业已有7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