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包装设计是品牌营销与产品推广的一个重要环节。独树一帜的包装设计能有效地塑造出与众不同的品牌个性,企业可以通过产品包装来强化品牌的识别度并赢得消费者的青睐与信任。产品包装作为终端的品牌传播工具,其作用一直受到营销界的广泛关注,真正优秀的包装设计应该是美学与营销学的完满结合。因此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从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入手,对企业的品牌传播策略与包装的个性化设计进行深入研究具有深刻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包装设计的性别之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瑞 《包装世界》2005,(5):83-84
产品包装由于直接面对消费者,因而带有强烈的个性色彩,性别差异偏好是个性化消费的一个重要方面.不同性别类型的人群对产品包装消费具有不同的需求,对于包装的外观形态要素进行分析、考量,进而对包装设计要素进行考量,找到各要素之间的对应关系,无疑对包装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大工业化生产背景下,现代产品包装设计的重点开始由功能性和实用性向审美性、宣传性倾斜,如何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让同质化产品脱颖而出是企业关注的事情。但包装设计在结构、用材、外观上追求全新体验,最终还会回归到产品的实用性上来。简约化、实用主义成为现代产品包装设计的潮流,符合当下绿色设计的需求。明确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把握产品包装的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对现代包装设计具有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蔡伟  施俊 《中国包装》2003,23(5):58-60
包装产品的个性化是针对信息时代小批量生产的个性产品和商品包装设计。设计师在充分考虑包装产品的使用因素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当代包装科学发展的系统能力和技术水平为包装产品个性化设计提供了可行性和实现条件。  相似文献   

5.
信息时代包装产品的个性化需求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装产品的个性化是针对信息时代小批量生产的个性产品和商品包装设计.设计师在充分考虑包装产品的使用因素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当代包装科学发展的系统能力和技术水平为包装产品个性化设计提供了可行性和实现条件.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时代不但带来了商品信息的高度透明,也催生了产品包装的重复性、互相模仿等问题。电脑设计制图的广泛应用增加了包装设计的便捷性,但是设计的雷同及样板化等问题同样不可避免,个性化且可识别性强烈的包装无疑会增加产品的可辨识度和对消费者的吸引,突现包装设计的个性和情感成为关键。水彩因其颜料的特性和画面的唯一性,可以通过其独特的表现艺术提高产品包装的内涵,展现产品的感性形象,丰富产品包装的语言形式等。本文以水彩语言在包装设计的应用为研究导向,以期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文章分析了混合茶的产品特性及其主要消费人群;探讨了基于B2C互联网销售模式下混合茶包装设计需求和网购包装特性;在混合茶包装的个性形象设计,绿色环保材料的选择与使用,统一规范的外观造型和用户使用的体验感受,以及如何较好地适应"互联网+"经济发展的设计思路,使基于B2C模式的混合茶产品包装设计在功能与审美更有效地结合,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时代,增强现实技术(简称“AR技术”)在皮革产品包装设计中运用,促进了皮革产品传统包装形式向数字化、智能化包装方式的转变。AR技术加持下的皮革产品包装具备人机交互功能,促进消费者与产品互动,更增强了产品品牌的标识度,精简了皮革产品包装内容。AR技术推动皮革产品包装创新设计,应遵循“价值产出”“健康科技”“数字智能”理念,确保皮革产品包装设计技术的健康变革。为了推动我国皮革产品包装设计技术创新,进一步提出产品包装说明书的数字可视化设计方法、产品包装互动场景的人机交互设计方法、产品包装视听画面的虚拟情景设计模式及产品包装体验反馈的个性化设计方式,为我国包装行业提供新参考。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的发展产生了网络语言,网络语言的流行对商品包装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对网络语言在休闲食品包装中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与概括,通过网络语言这一设计利器从产品包装定位、视觉设计等方面塑造了产品时尚化、个性化的品牌形象,满足年轻消费对象的个性化需求。  相似文献   

10.
李恒 《中国包装》2022,(4):49-51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人们对产品的包装设计的追求不再局限于安全、实用等基本功能,进而转变为在此基础上对人性化设计、个性化设计提出的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设计师在产品包装的设计过程中准确把握产品属性、准确把握消费者对包装产品的人性化需求,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消费者认可的产品,提高产品的认知度和企业的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