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丁援  李保峰 《建筑师》2007,(2):88-91
针对国内建筑界有关“国际化第一性,本土化第二性”的说法,本文主要以欧洲文化理论界对全球化、本土化问题的理论阐述为基础,结合欧洲在建筑、规划方面的实践经验,并回顾了中国建筑和中国文化转型的历史,力求证明中国建筑的转型必须走“全球化、本土化”一体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今日这事与昨日有关,中国建筑“现代化——国际化——本土化”问题,与中国建筑历史的特殊性有关,许多问题由此而生。  相似文献   

3.
本土化:没完没了的历史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焕加 《建筑》2005,(11):93-96
超长寿的传统建筑今日之事与昨日有关,中国建筑“现代化—国际化—本土化”问题,与中国建筑历史的特殊性有关,许多问题由此而生。关于中国传统建筑历史的特殊性,林徽因先生有扼要而精辟的概括,她写道:“中国建筑为东方独立系统,数千年来,继承演变,流布极广大的区域。虽然在思想  相似文献   

4.
对适用、经济、美观的再本土化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小虎  冰河 《新建筑》2005,(3):57-58
在信息时代对适用、经济、美观的理解应该立足于全球化所需要的融合国际化和本土化的“再本土化”过程,从“再本土化”角度具体诠释了这三个原则,指出中国建筑应警惕邯郸学步的覆辙。  相似文献   

5.
直面现实,回归科学--本土化与国际化思辨中的新建筑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晓平 《新建筑》2004,(1):44-45
提出关于本土化与国际化关系的正确认识应当是本土建筑当代化、国际水准化,因而我们更需要以理想主义精神和理性思辨的态度直面中国现实,回归科学的建筑实验探索,承担起历史的责任。  相似文献   

6.
传承与创新--现代中式建筑"九间堂"引出国际论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外合作——共创现代中式建筑;南北对话——论剑上海地产项目。由上海证大集团开发的园林大宅“九间堂”.集纳了世界建筑大师矶崎新和两岸三地著名设计师的作品。为了进一步探讨中国建筑本土化与国际化、民族化与现代化的关系.证大集团与《世界建筑》杂志社、中央美术学院联合在京举办了“传承与创新——当代中国建筑创作论坛”。建筑界、文化界、企业界名流聚议一堂.共论民族建筑的现代化之路。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传承与创新”——中国建筑现代化之路论坛6月22日在北京王府饭店举行。这一旨在探讨当代建筑的本土化和国际化的论坛,由上海证大集团和《世界建筑》杂志社、中央美术学院联手主办。国际著名建筑大师矶崎新先生应邀出席论坛并发表演讲。建筑界、文化艺术界和思想界的150多位著名专家和企业界代表应邀出席了论坛。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西方几个世纪的建筑思潮同期涌入,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等等各种建筑观念都被当作“金科玉律”引入中国。各执一端的建筑争论,对外国建筑师的迷信盲从,使我们的城市沦为西方建筑文化的“试验田”。因…  相似文献   

8.
金磊 《建筑》2014,(23):38-39
<正>建筑是凝固的历史和文化,是国家形象和城市文脉的载体,建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要充分彰显文化自信,因为只有中国设计与中国风格,才能让中国城乡体现华夏民族的文化根脉。中国建筑文化该如何复兴传统文化、又该怎样在传承中找到自信?如何让建筑文化研究与传播成为国家治理建筑现代化的思想动力?如何在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瓶颈中弥补国民建筑文化素养的"空缺"?如何真正以华夏民族文化之力,在坚守中创新探觅中找到中国建筑与中国设计的世界视野?  相似文献   

9.
该文以新加坡为例说明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在海外的传承与发展。佛教建筑是表现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加坡的佛教建筑尤其反映其传承与革新的表现。新加坡佛教建筑的现代化明显地表现为建筑型制的现代化与建筑的多元功能等方面,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又得到了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期主题为“时代建筑20年”和“国际化与本土化:南京中国国际建筑艺术实践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