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要介绍了矿区煤炭开采过程与开采后期土地复垦与生态恢复的重要性及土地生态重建特点,并就煤炭矿山土地恢复与生态重建的主要技术措施进行了介绍。研究认为,矿山进行资源开发的同时,应特别重视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充分利用破坏的土地空间,坚持矿区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合理、有序地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减轻煤炭开采所带来的生态破坏。  相似文献   

2.
简要介绍了露天煤矿开采后期土地复垦与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及其煤炭开采与矿山生态建设的特点、露天煤矿土地恢复与生态重建的主要技术措施。在矿山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合理、有序地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减轻煤炭开采所带来的生态破坏。  相似文献   

3.
我国煤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分析了煤炭开采对生态环境破坏的特征,将采前生态系统类型与采矿扰动因子列为矿区生态破坏类型划分的两个重要因素,并对煤矿区生态破坏类型进行了划分;回顾了我国矿区土地复垦研究历程,简要介绍了各阶段所取得的标志性成果;在矿区土地复垦评价与规划、复垦土壤重构、矿区土地复垦界面要素演替规律、矿区生态重建原理等方面的研究为土地复垦科学化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矿区土地复垦技术不断创新,初步形成了地下开采矿山充填复垦与非充填复垦、露天开采矿山剥采复一体化、矸石山绿化、复垦土壤剖面重构、植被恢复的技术体系;综合目前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4.
我国煤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文章分析了煤炭开采对生态环境破坏的特征,将采前生态系统类型与采矿扰动因子列为矿区生态破坏类型划分的两个重要因素,并对煤矿区生态破坏类型进行了划分;回顾了我国矿区土地复垦研究历程,简要介绍了各阶段所取得的标志性成果;在矿区土地复垦评价与规划、复垦土壤重构、矿区土地复垦界面要素演替规律、矿区生态重建原理等方面的研究为土地复垦科学化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矿区土地复垦技术不断创新,初步形成了地下开采矿山充填复垦与非充填复垦、露天开采矿山剥采复一体化、矸石山绿化、复垦土壤剖面重构、植被恢复的技术体系;综合目前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5.
王洼煤矿塌陷区土地复垦与生态治理整体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洼煤矿位于宁夏南部山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在煤炭开采的过程中,矿区土地的塌陷,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随着社会发展,土地复垦已经成为必然。土地复垦的过程,也是恢复和建设土地生态环境的过程,必须有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特别是在我国西部一些生态脆弱地区,因国家生产建设过程中破坏的土地复垦,要采取整治措施,突出生态重建,恢复土地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6.
文中简述了煤炭开采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几种危害,并提出了卧龙湖煤矿土地复垦与生态恢复的治理措施。着重介绍了卧龙湖煤矿土地复垦措施、矿区绿化措施以及生态矿区建设等内容。  相似文献   

7.
从自然地理要素分析了山西煤层形成的原因,探讨了煤炭开采对土地的破坏,包括对地形的破坏及对土壤的破坏。综合上述问题,结合可持续发展要求,探讨山西省煤矿区土地复垦的技术。研究认为,矿山进行资源开发的同时,应特别重视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充分利用破坏的土地空间,坚持矿区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合理、有序地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减轻煤炭开采所带来的生态破坏。  相似文献   

8.
呼伦贝尔草原露天矿区开采与复垦一体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露天煤矿开采与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基于协调开采的思想,采用开采与复垦一体化技术,对伊敏露天煤矿进行矿山工程与生态环境重建,使工艺、工序在时空关系上能够协调发展,对全矿区的土地进行分区域整治,并对各区域土地制定相应的恢复措施,结果表明,开采与复垦一体化技术能够及时地解决煤炭开采和生态保护的关系,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煤矿资源的开发为子孙后代遗留了一系列环境与生态破坏问题,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破坏和土地资源紧缺的压力越来越大,露天矿区生态重建与土地复垦工作迫在眉睫。本文以铧尖露天矿为例就露天煤矿生态恢复及土地复垦措施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0.
矿区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对于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意义。在煤炭开采过程中,土地受到人为扰动,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导致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为了保护环境,如何通过合理控制开发规模、依靠科技进步、创新治理机制和典型示范带动等多种手段解决矿区环境突出问题,有效改善矿区环境质量,提高矿区生态安全保证程度。笔者结合大唐国际宝利露天煤矿近2年来遵循生态规律和循环经济理念,按照生态矿山建设的要求,将土地复垦、生态环境建设与煤矿开发建设同步实施的成功经验进行总结剖析,就鄂尔多斯地区中小型露天煤矿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工作中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进行揭示,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以对今后矿区的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工作产生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煤炭开采在给社会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导致了矿区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如煤炭开采引起地表塌陷;煤炭开采过程中的废弃物,噪声污染和破坏人类生活环境等,为了保护好生态环境,必须采用清洁开采技术,才能保持能源生产,消费和生态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12.
河南采煤塌陷区土地复垦与生态恢复浅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常秋玲  康鸳鸯 《中国矿业》2006,15(11):43-45
本文通过对河南省煤炭开采区基本情况和煤炭开采造成的环境问题分析,提出了土地复垦和生态重建是进行煤矿塌陷区治理的重要措施。采煤塌陷区以土地复垦为主,结合矿山生态环境的恢复治理,通过采取工程、生物等措施进行土地复垦,实现生态环境改善。对于缓解矿区及周边的人地矛盾,为社会稳定创造条件,改善居住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相似文献   

13.
煤炭开采在给社会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导致了矿区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如地表塌陷、煤矸石、噪声污染等。结合我国煤矿的生产实际分析了煤炭开采对矿区环境的影响和破坏因素,为矿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相应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准格尔黑岱沟露天煤矿在煤炭开采过程中,土地受到人为扰动,生态系统受到破坏,为保护环境,该矿近年来进行了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土地复垦与生态环境重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进行土地复垦与生态环境重建的效益分析是非常必要的。结合该矿近年来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实际和经验,运用现金流量分析方法对该矿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全程分析,并计算了经济分析指标。  相似文献   

15.
《煤炭工程》2021,53(10)
木里矿区地处黄河重要支流大通河的发源地,是祁连山区域水源涵养地和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地位极为重要。由于无序、掠夺式开采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如地貌景观的破坏、植被破坏、土地损毁压占、冻土退化、水系湿地破坏、边坡失稳(滑坡、崩塌)等。文章对木里矿区的生态环境特点及煤炭开采引发的生态环境受损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地质+生态""自然恢复+工程治理"的治理思路,并以木里矿区江仓一号井为例,构建了"采坑回填缓坡+边坡与渣山整治+土壤重构与植被复绿+湿地与岩壁景观塑造"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6.
露天矿区生态问题及生态重建方法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露天矿由于在地表开采,产生的生态问题比地下矿严重.吞占土地、破坏植被、次生地质灾害、水体污染和破坏、大气污染、重金属污染、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等,是露天矿区常见的生态问题.从露天矿区目前所存在的生态问题入手,探讨露天矿区生态重建的内容与特点、生态重建技术、目前国内外矿区生态重建工作概况、我国露天矿区生态重建存在的问题等.最后就我国露天矿区目前的生态重建工作,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利用采矿大型机械运移岩土进行露天矿土体再造;进行物理、化学、微生物等相结合的综合治理;加强群落结构优化配置模式的多样性研究等.  相似文献   

17.
煤炭开采对环境的污染与清洁开采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炭开采在给社会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导致了矿区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如煤炭开采引起地表塌陷、煤炭开采过程中的废弃物、噪声污染破坏了人类生活环境。为了保护好生态环境,必须采用清洁开采技术,才能保持能源生产、消费和生态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18.
煤炭清洁开采的措施与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文  桂祥友 《煤炭技术》2001,20(6):57-60
煤炭开采在给社会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 ,也导致了矿区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如煤炭开采引起地表塌陷 ;煤炭开采过程中的废弃物、噪声污染和破坏人类生产环境等 ,为了保护好生态环境 ,必须采用清洁开采技术 ,才能保持能源生产、消费和生态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19.
采煤塌陷区景观生态再造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炭开采造成地表塌陷,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文章引用景观生态学和环境保护学理论,从矿区景观生态恢复和景观重建的角度,对采煤塌陷区进行治理改造,研究采煤塌陷区景观生态再造技术。强调指出,只有依据采煤塌陷区的具体情况,按照景观生态学基本原理进行规划设计,才能实现结构合理、功能强大、效益良好的景观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20.
矿区生态恢复理论综述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周进生  石森 《中国矿业》2004,13(3):10-12
文章简要介绍了生态恢复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历程,综合分析了对矿区生态恢复有较大影响的理论,即可持续发展理论、土地复垦生态恢复理论、景观构造理论和高兹的生态重建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