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保护性耕作是国家实施的一项惠农政策,是促进作物产量提高,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主要介绍了保护性耕作的概念,对吉林地区的保护性耕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实际提出了一些促进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从运城市盐湖区一年两作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入手,通过对作物秸秆覆盖、化学除草、免耕播种的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关键环节的试验、研究与分析,阐明小麦、玉米一年两作区的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增产机理及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3.
1.什么是保护性耕作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在能够保证种子发芽的前提下,通过少耕、免耕、化学除草技术措施的应用,尽可能保持作物残茬覆盖地表,减少土壤水蚀、风蚀,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农业耕作技术.  相似文献   

4.
冯燕 《农机导购》2012,(8):46-47
<正>保护性耕作是相对于传统翻耕祼露休闲的一种新型耕作技术,是相对传统精耕细作的一种变革,我国对于保护性耕作的定义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减少到种子能够出苗即可),并用作物秸秆覆盖地表,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  相似文献   

5.
通过多年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与实践,总结出了一套保护性工作的技术体系.在保护性推广工作中要做到各方面相互结合,根据主要作物农田特证确定了6种保护性耕作模式和三大支撑体系,并提出了目前保护性耕作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相似文献   

6.
保力德 《农机导购》2010,(Z3):29-30
<正>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在未耕地上取消铧式犁耕地,播种时利用机械,一次性完成化肥深施、播种和镇压等多道工序,减少上一年秋季翻茬或第2年春季土壤耕翻的作业量,减轻劳动强度,达到省工省时的目的。保护性耕作就是用作物秸秆覆盖地表,不翻耕或少翻耕土地进行播种作业。实施保护性耕作可以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蓄水抗旱能力,促进作物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7.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是一种耕作体系,它将作物的残茬均匀覆盖地表或混入浅层土壤,起到了保土蓄水,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结构的作用.通过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实施,可以达到防风治沙、改善生态环境,从而达到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保护性耕作是一种新型旱地耕作法,是有别于以铧式犁全面翻耕土壤为主要特征的传统耕作法的一种新型耕作技术。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只要能保证种子发芽即可),并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用化学药物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从而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保护性耕作主要应用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作物生产及牧草的种植。通过试验研究,保护性耕作在北方旱地具有明显的减少径流、减少土蚀、减少土壤水份蒸发、提高降水利用率、培肥地力、减少作业等功能。  相似文献   

9.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并保证作物收获后留有25公分以上的根茬,地表有不低于30%的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实行免耕播种,用化学结合机械的方法防治病虫草害的耕作技术.  相似文献   

10.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是相对于传统翻耕的一种新型耕作技术.它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将耕作减少到只要能保证种子发芽即可,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主要用化学农药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从而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  相似文献   

11.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并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目前主要应用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作物生产及牧草的种植.  相似文献   

12.
结合盐湖区实施小麦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情况,通过对示范田深松与传统深翻耕作进行对比分析,说明机械化深松技术是提高作物产量、节本增效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保护性耕作相对传统翻耕是一种裸露休闲的新型耕作技术,是对传统耕作的一次重大变革。笔者主要阐述了保护性耕作技术内涵及意义,通过介绍新疆地区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以及机具的应用情况,分析保护性耕作技术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生态效益,并得出结论: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实现新疆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性农业生态工程技术,有一定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1 什么是保护性耕作 保护性耕作是相对于传统翻耕的一种新型耕作技术.它的定义是:"用大量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将耕作减少到只要能保证种子发芽即可,并主要用农药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的一种耕作技术".根据保护性耕作的特点,由于它有利于保水保土,所以称为保护性耕作.针对保护性耕作的基本要点,也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秸秆覆盖、免耕播种、以松代翻、化学除草.  相似文献   

15.
李文献 《农机导购》2012,(11):64-64
<正>敦化市是吉林省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市,粮食增产对于吉林省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如何通过强化生物技术与工程技术的结合来增强农业的抗灾避灾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敦化市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旱作农业区通过实现保护性耕作,可改善土壤理化性能,防止土壤风蚀水蚀,培肥地力以及蓄水保墒提高抗旱能力。1可行性保护性耕作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秸秆覆盖,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保护性耕作实施,一是深松,深松深度可达25cm以上,能够打破犁地层,提高土壤的透水性和透气性,有利于作物根系发育。  相似文献   

16.
辽宁是国内干旱、半干旱、偏旱地区,这样的气候特点,严重制约本地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而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有利于维护生态环境,有利于防土壤风蚀,有利于蓄水保墒抗旱,增强作物抗倒伏能力,对缓解辽宁干旱农田特点效果显著。由此而展开论述,介绍保护性耕作的内容,分析保护性耕作的意义,就推广保护性耕作的措施,分别从做好技术宣传,提升民众认知度;技术培训到位,讲解示范具体;做好扶贫跟踪,加大扶持力度等几个方面,做技术性要点分析,以供同仁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适应中国北方农业发展的一种新型耕作技术,是一种适合中国农业需求的现代保护性耕作.我国目前开展的保护性耕作既不同于国外采用大型机具的机械化保护性耕作,也不同于非洲等地的手工保护性耕作.除了要求不翻耕土壤、地表有秸秆覆盖、少免耕播种外,还要求采用机械化作业,保持高产稳产,节约资源,少用除草剂.  相似文献   

18.
<正>一、我国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取得阶段性成果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是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近几年,各地认真组织开展保护性耕作示范和推广,加强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指导和交流,保  相似文献   

19.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并保证播种后地表不低于30%的作物秸秆、残茬粉碎覆盖,或保留高留茬秸秆30%以上及作物残留物覆盖率不低于30%的耕作技术。它可减少土壤风蚀、水蚀,减少土壤流失和抑制农田扬尘,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能明显提高旱区粮食  相似文献   

20.
<正>1ZF-380型复式少耕整地机是黑龙江省勃农兴达有限公司为适应我国北方旱田作物区土壤保护性耕作农艺要求而最新研制的新产品。该机与154.5kW(210马力)以上拖拉机配套,一次作业即可完成表层灭茬碎土、耕层浅松、底层深松、碎土镇压等项作业;是土壤保护性耕作的理想配套机具。该机适用于土壤比阻小于1.0/cm2的北方旱田作物区原茬地联合整地作业,主要特点是打破土壤底层,不把底层冷土翻上来,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