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相似文献   

2.
汞尾矿是汞矿采选冶过程产生的一种危险废弃物,长期堆存对生态环境具有较大危害。另一方面,尾矿中含有的汞、锑也是有价金属。在汞尾矿无害化处理过程中,实现高价值汞、锑的回收,意义重大。开发了硫化钠溶液体系同步柱浸汞尾矿中汞锑新工艺,考察了关键工艺对汞和锑浸出率的影响,获得汞锑同步高效浸出的优化参数,明确了浸出液循环利用和汞锑浓度提升方案。结果表明,经过浸出液循环和二次浸出,汞尾矿中汞和锑浸出率分别可达到96.7%和69.2%,浸出液中汞和锑的浓度可达到22.8 g/L和10.0 g/L。   相似文献   

3.
    
  相似文献   

4.
多金属矿混汞选金及汞毒防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邢国栋 《黄金》1993,14(2):48-50
  相似文献   

5.
通过实例分析湿法炼汞工艺原理,认为湿法炼汞对汞矿资源利用充分,无含汞废气产生,含汞废水全部作工艺用水回收利用,对环境的影响较小。同时建议加强研究、开发浮选废渣的再利用工艺,更好地保护环境不受汞冶炼污染。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快速测定汞污染土壤中汞含量的EDTA差减滴定法。土壤样品用H3PO4和H2SO4混合酸溶解,用焦磷酸钠掩蔽Cu2+,调至pH5~6,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溶液中能与EDTA络合的全部金属离子的总量;然后在另一份相同试液中,先加入硫脲掩蔽Hg2+,再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除汞外的其它金属离子,利用二者之差计算汞的含量。改进后的方法,简单、快捷、干扰小,测定结果与国家标准方法一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0%,加标回收率在97.2%~100.1%之间。  相似文献   

7.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汞的光度分析法发展状况,参考文献30篇。  相似文献   

8.
9.
10.
本文简要分析了汞电解精炼的原理,研究了电解液组成、电流密度、极距和温度对电解效果的影响,并根据扩大试验结果对汞电解精炼的设备投资及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试验表明:同传统的汞精加工方法比,具有独特结构的汞电解槽电解精炼有投资少、成本低、精汞纯度高、流程及设备简单、易操作、生产能力大、环境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目前我国汞催化剂产业所面临的资源短缺,环境保护压力增大,需求与生产矛盾凸显等问题。提出了科学利用汞资源,及时修改和完善汞催化剂标准,改进生产工艺技术并对主要应用环节进行有效管理,研发低汞催化剂及新型催化剂等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一、前言贵州务川汞矿现年产金属汞约80吨左右。但随着需要量的与日俱增以及丰富的储量,预计不久将会成为贵州主要的产汞基地。由于该矿的冶炼系采用耙齿式电热圆盘干燥—回转窑蒸馏—列管冷凝的工艺生产,其本身存在着缺点,致使汞挥发及粉尘飞扬,造成环境严重污染。据测定,干燥炉废气含汞1.668~13.835毫克/米~3,冶炼炉周围700~1000米附近空气中含汞0.0489~0.938毫克/米~3;含尘量平均高达48.86毫克/米~3,大大超过了国家标准,因而炼汞工人  相似文献   

13.
总结了采用加钙固硒脱汞—湿法提硒工艺处理汞硒物料,回收汞和硒的情况。生产实践表明,该工艺设备简单,汞硒分离效果好,金属回收率高,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4.
15.
概述了国内无汞碱性锌锰电池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其发展趋势,提出了发展无汞锌粉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6.
17.
无需进行样品消化处理,铜精矿粉末样品在253.7 nm处用直接测汞仪进行分析,5~6 min即可获取结果。为减少样品中汞对仪器的毒害同时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样品取样量选择为0.15 g;同时,采用单个测定方式可减少样品舟存在的记忆效应。方法的检出限为0.2 μg/kg。对3个不同含量范围铜精矿国家标准物质中的汞进行测定,结果同国标法的测定结果一致,相对标准偏差≤4.7%,回收率为98%~102%。  相似文献   

18.
内热式镀金担体汞富集管的制作及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9.
副产汞的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有高 《有色冶炼》1996,25(6):33-35
  相似文献   

20.
何煌辉 《株冶科技》1997,25(2):62-64
应用AFS-220型双道原子荧光光谱仪,研究了有色冶炼废水样品中汞的测定技术,将废水样品以适量硝酸酸化,加入高酸钾汞成为离子状态,再以硼氢化钾为还原剂在硝酸介质中测定汞,回收率为91%-105%,最低检出限可达0.0002μg/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