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在本文中,我们报告了11M~3高炉冶炼包头铁矿时炉料样品包括矿石、初渣、终渣的岩相分析及初渣的化学分析结果,并结合温度测定数据,画出了高炉中等温线及各区域的分市情况,以及各区域炉料中的矿物组成。根据以上实验结果,讨论了冶炼包头铁矿时的初渣形成机理,并指出初渣的性质与一般酸性铁矿不同,此点对高炉的顺行有利。  相似文献   

2.
在本文中,我们报告了1M~3实验高炉冶炼包头铁矿时所取得的煤气、炉尘和炉料样品的分析结果。实验结果指出,氟在炉顶煤气中绝大部分系以氟化氢的形态存在。从热力学计算与实验结果的比较,得知煤气中的氟化氢与炉料中石灰或石灰石之间的化学反应接近平衡。由于石灰或石灰石对氟化氢的吸收作用,在正常高炉操作条件下,炉顶煤气的含氟量仅约3—13毫克/立方米。因此,可以预料由于矿石含氟而引起的一系列高炉冶炼上的问题,均可以较顺利地获得解决。另外,我们对炉内各平面边缘煤气中含氟量变化的规律,以及氟进入炉尘的机理均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陈钧珊  周炘祥 《金属学报》1964,7(3):221-228
报告了11立方米高炉冶炼庞家堡铁矿时炉料样品包括矿石和初渣的岩相分析結果,并結合溫度測定数据画出了高炉中等溫线及各区域的分布情况和各区炉料中的相成份。根据以上实驗結果,討論了冶炼一般酸性鉄矿时的初渣形成机理和硅酸铁的还原过程。  相似文献   

4.
报告了11立方米高炉冶炼庞家堡铁矿时炉料样品包括矿石和初渣的岩相分析結果,并結合溫度測定数据画出了高炉中等溫线及各区域的分布情况和各区炉料中的相成份?菀陨鲜凋灲Y果,討論了冶炼一般酸性鉄矿时的初渣形成机理和硅酸铁的还原过程。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包头铁矿的冶炼特性及由于矿石含氟所引起的一系列问题起见,我所于1955年11月筹建了有效容积约为1米~3的实验高炉一座及全部附属设备。1955年11月30日至12月8日及12月20日至12月24日进行了二次试炉。经过设备上的改进后,于1956年1月20日至2月11日及4月23日至5月29日进行了二次冶炼试验,获得设计上所要求的的主要数据后停炉。在实验高炉冶炼试验期间并进行了4次物质平衡的试验。结果发现绝大部分的氟进入炉渣中,进入炉尘中的氟石多,而高炉煤气中的氟极低.  相似文献   

6.
在本文中,我们报告了1M~3实验高炉冶炼包头铁矿时所取得的煤气、炉尘和炉料样品的分析结果。实验结果指出,氟在炉顶煤气中绝大部分系以氟化氢的形态存在。从热力学计算与实验结果的比较,得知煤气中的氟化氢与炉料中石灰或石灰石之间的化学反应接近平衡。由于石灰或石灰石对氟化氢的吸收作用,在正常高炉操作条件下,炉顶煤气的含氟量仅约3—13毫克/立方米。因此,可以预料由于矿石含氟而引起的一系列高炉冶炼上的问题,均可以较顺利地获得解决。另外,我们对炉内各平面边缘煤气中含氟量变化的规律,以及氟进入炉尘的机理均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本次对高炉内氟的变化的研究,系在石景山钢铁厂内11M~3高炉上进行,试验结果证实了前一文中关于1M~3实验高炉内氟变化情况的结论,即煤气中氟与石灰或石灰石间接近平衡,而与温度的分布有很大关系。本次度验取得炉料样品较多,因此对氟从矿石中和熔渣中的挥发机理有所阐明,而对氟在高炉内的变化获得了较为完整的概念。  相似文献   

8.
在本文中,我们报告了含氟高炉型熔渣的的粘度、熔化性和脱疏力的研究结果。所用熔渣包括坩埚冶炼渣与合成渣,含氟化钙最高达40.7%。试验数据指出氟能显著地降低熔渣的粘度与熔化温度,但对硫在渣、铁间的平衡分配影响较小。因此作为初步估计,在计算硷度时可以将氟化钙视为中性。根据本文试验结果,我们从熔渣的离子结构观点讨论了氟影响熔渣性质的机理。  相似文献   

9.
攀枝花高钛型钒钛磁铁矿高炉冶炼铁损过去一直居高不下,比普通矿高约2~3倍,成为制约攀钢高炉经济指标的重要因素。由攀钢钢研院和攀钢钒公司组成的"降低攀钢2000 m3高炉铁损系统技术研究"课题组,通过采取优化炉料结构,提高高炉精料水平,优化上、下部操作制度,优化  相似文献   

10.
钒钛磁铁矿是一种冶炼难度较大的矿种,存在着入炉品位低、渣量大,渣铁黏度大、出渣出铁困难等特点。钒钛磁铁矿冶炼技术在小型高炉和中型高炉上基本成熟,但是在2 500 m3大型高炉上冶炼钒钛磁铁矿目前在国内外还没有先例。承钢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钒钛磁铁矿冶炼高炉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包头铁矿的冶炼特性及由于矿石含氟所引起的一系列问题起见,我所于1955年11月筹建了有效容积约为1米~3的实验高炉一座及全部附属设备。1955年11月30日至12月8日及12月20日至12月24日进行了二次试炉。经过设备上的改进后,于1956年1月20日至2月11日及4月23日至5月29日进行了二次冶炼试验,获得设计上所要求的的主要数据后停炉。在实验高炉冶炼试验期间并进行了4次物质平衡的试验。结果发现绝大部分的氟进入炉渣中,进入炉尘中的氟石多,而高炉煤气中的氟极低.  相似文献   

12.
邹元爔 《金属学报》1956,1(4):325-335
在本文中,作者研究了我国三个炼铁厂的渣、铁分析数据,发现锰、硫在渣、铁间的分配可能接近平衡,与文献报导相符。根据作者在以前导出的高炉渣内CaO,MnO与CaS的活度或活度系数,初步计算了锰-硫平衡常数与碱度、渣内硫量间的关系,并复算了温度对此常数的影响。最后,根据本文研究结果,对高炉操作作了一些讨论。  相似文献   

13.
使用包头铁水和铌渣,测定了铁水预处理温度下的渣-铁平衡状态。同时,使用固体电解质定氧探头测定含碳铁液中α,以计算铌渣中α_(Nb_2O_5)。实验结果表明;在平衡状态下,当[Si]>0.02%,渣中SiO_2/MnO<2时,Nb_2O_5/Nb<4。因此铁水中Si能够在脱Nb之前优先去除。1350℃下的γ_(Nb_2O_5)在10~0—10~(-2)数量级范围内;渣中SiO_2/MnO对Nb的平衡分配比及γ_(Nb_2O_5)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对本钢新1号高炉强化冶炼时间进行了总结,根据本钢新1号高炉现有情况,通过对本钢新1号高炉采取加强原燃料管理、优化上下部制度及日常操作、抓好渣铁排放等,高炉产量稳步提高,焦比不断降低。内容导读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进口矿普氏指数持续下降及国家对钢铁企业烧结、球团工序环保要求的逐步提高,天然块矿始终保持着较高性价比,因此提高块矿比,建立新的经济型炉料结构成为各大钢铁企业降低成本的最直接有效途径。邯钢铁前系统通过对块矿性能分析,积极开展高比例块矿的攻关工作,改善高炉外围原燃料质量、优化高炉装料制度、送风制度,加强炉温、碱度、热量操作参数控制等一系列措施,从而克服了块矿性能差的"先天缺陷",将高炉块矿比由10%持续提升至22%,在保持炉况顺行基础上,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指标,顺利实现了公司铁前降本的任务目标。  相似文献   

16.
高炉在用18.5%MgO的炉渣进行冶炼时,炉子比较顺行,炉温比较稳定。但由于炉渣的脱破能力较弱,必须提高炉渣的总碱度((CaO+MgO)/SiO_2)。本文着重地分析了高MgO渣冶炼时焦比升高的原因。理论计算证明将白云石直接装入高炉时由于带入炉中的CO_2量(每吨铁)增加了15%,导致了高炉的直接还元率以及因此的焦比的升高。应将白云石作为烧结原料。  相似文献   

17.
高炉在用18.5%MgO的炉渣进行冶炼时,炉子比较顺行,炉温比较稳定。但由于炉渣的脱破能力较弱,必须提高炉渣的总碱度((CaO+MgO)/SiO_2)。 本文着重地分析了高MgO渣冶炼时焦比升高的原因。理论计算证明将白云石直接装入高炉时由于带入炉中的CO_2量(每吨铁)增加了15%,导致了高炉的直接还元率以及因此的焦比的升高。应将白云石作为烧结原料。  相似文献   

18.
刘波 《金属世界》2011,(6):38-41
对本钢六号高炉(2850m3)强化冶炼实践的过程进行了总结。通过采取精料、提高和稳定炉温、加大矿批重降低燃料比、优化布料矩阵使煤气流合理分布、提高风温、出净渣铁、降低慢风率和休风率等措施,使炉况长期保持稳定顺行,实现了高产、低耗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邹元爔 《金属学报》1957,2(1):19-30
本文根据前人研究结果,导出了一个计算校正的SiO_2分子分数N′_(SiO_2)的公式。依此式及CaO-SiO_2二元系中logα_(SiO_2)与N_(SiO_2)的关系可以求得液态高炉型熔渣内SiO_2的活度。然后分析了本系列前一文内所提到的122组高炉渣、铁数据,将[%Si]~(1/2)/(α_(SiO_2))~(1/2)与(%S)/[%S]及[%Mn]/(%MnO)分别画成曲线。从曲线的形状得知矽还原度与脱硫及锰还原度间有着平行的关系,但不论矽-硫或矽-锰反应都没有在高炉炉缸内达到平衡。矽-碳反应即矽的还原反应在碱度较高时可能在高炉炉缸内接近平衡。  相似文献   

20.
邓炳炀 《上海金属》1996,18(4):18-22
介绍近些年国内高炉无渣口冶炼的发展情况,论述了高炉取消渣口的优越性和需创造的条件。建议高炉推广无渣口冶炼的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