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r_p/r_s在深度域为常数时,爆炸反射模型满足于零偏P—SV(转换波)数据。在垂向非均匀介质中,P—SV的绕射波近似于双曲线。在这种条件下可以推导出绕射点的偏移速度表达式。P—SV偏移速度比相应的rms(均方根)速度低6%~11%。对DMO校正后的合成P—SV叠加资料用一种传统的相移算法和导出的偏移速度做P—SV偏移,绕射波收敛,而使rms速度函数做偏移,则出现明显的过偏现象。  相似文献   

2.
对碳二后加氢催化剂PEC-261,根据单段和两段加氢工艺,在乙炔体积分数为0.60%~1.50%,体积空速为3 000 h-1的工况下,于工业侧线评价装置中进行长周期性能评价。结果表明:高体积分数CO物料的碳二加氢,其乙烯选择性最低为70%,明显高于常规单段碳二加氢的选择性(-20%);采用两段加氢,可达到较长运行周期和较高选择性的双重效果;单段加氢运行期间反应器出口乙炔体积分数低于2×10-6,乙烯总选择性达到90%以上,1 000 h长周期运行期间,反应器入口温度仅提高5℃,达到工业装置要求;在原料中有高体积分数CO时,PEC-261催化剂可以满足长周期运行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绿色润滑油的生物降解试验与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引言润滑油由基础油和添加剂两部分组成。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成分,决定着润滑油的基本性质;添加剂则可弥补和改善油品某些性能方面的不足,赋予油品某些新的性能,是润滑油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广泛使用的润滑油基础油主要分矿物基础油及  相似文献   

4.
文摘     
2001001 基础油和二元酸的量对合成基础油复合锂基脂特性的影响=[刊,日]/木村浩等//—2000,45(3).—253~261 用X射线折射考察由含89%以上的12-羟基硬脂酸的蓖麻硬脂酸和二元酸得到的复合锂皂的分子排列,同时报告了有作为基础油的合成油  相似文献   

5.
SV型静态混合器的简易选用方法和压力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基础研究的结果和近十年工业应用的经验,提出了 SV 型静态混合器的简易选用方法。运用本方法对于小型的技术改造项目,能方便地决定 SV 型静态混合器的公称直径D_g、长度 L 和水力直径 d_h。本文还给出了 SV 型的压力降计算方法和空隙率的近似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6.
正拥有更大的承载能力及更强的电源储备,OMNIMATE电源接插件BV/SV 7.62HP系列中等电源连接系统是HP系列中性能最好的。拥有大截面压接范围,更大的过载能力以及最广泛的衍生品和配件选择。HP系列产品意味着其大量的优越应用表现:额定电流可在50℃以下满负荷通流,在UL框架下,认证通过不受限于600V,且附加的针对400V-TN电网的手指安全距离(+3mm)与应用程序指令IEC  相似文献   

7.
简要介绍了常用基础油的特点。矿物基础油价格便宜,应用广,能满足一般工况条件下的润滑要求。合成基础油性能优异,可应用于矿物油不能满足的特殊场合。植物油能生物降解,可制备环境友好润滑油。  相似文献   

8.
概述了可生物降解液压油的基础油,添加剂和标准。基础油有合成酯和植物油,对可生物降解液压油的生物降解性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P—SV波AVO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参照 Aki和 Richards的近似方法 ,本文对 Zoeppritz方程所描述的 P- SV波反射系数公式的角度项进行了泰勒展开 ,并保留了密度和速度的二阶项 ,得出一个新的反射系数近似公式。对 4个三层含气砂岩模型的定量计算表明 ,该近似公式所得出的计算结果在入射角小于 4 0°时与由 Zoeppritz方程给出的精确解吻合得很好 ,甚至优于 Aki和 Richards公式的近似效果 ,很适合大入射角的 AVO参数反演和理论研究。以新的近似公式为基础 ,文中分别从不同岩性参数表示的转换波反射系数、P- SV转换波的 AVO加权叠加方法及 P- P波和 P- SV波AVO联合反演等三个方面深入讨论了利用该近似公式进行岩性参数反演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韩恒文 《润滑油》2011,26(3):1-6,13
介绍了可生物降解液压油概念,它的组成包括基础油和添加剂。可生物降解液压油主要研究方向集中在筛选和开发新基础油方面,添加剂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文中详细总结了以植物油、改进植物油、合成酯、聚醇醚、聚甲基烯烃及其多种混合物作为基础油的可生物降解液压油研究进展。研制开发性能好、成本低的可生物降解基础油与可生物降解添加剂是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航空涡轮发动机润滑油作为发动机的关键配套材料,现阶段主要发展方向是更优的高温稳定性和抗高温结焦性能。参照SAE AS5780D性能规范,研发了RIPP 4058高性能型航空涡轮发动机润滑油(简称4058 润滑油)。研究过程中紧紧围绕关键技术,从关键原材料的研究入手,先后完成了新型多元醇酯基础油、胺类高温抗氧剂的研究,进而优选配方体系,着重提高高温稳定性和抗高温结焦性能,兼具优良的润滑性能和理化性能。性能试验数据表明,研制的4058润滑油具有优异的高温稳定性、润滑性能、理化性能和材料相容性,总体性能与国外先进产品相当。建立了过程工艺控制体系,从而确保4058润滑油的性能和质量。  相似文献   

12.
针对添加不同碱值烷基苯磺酸钙清净剂的润滑油样品(简称油样),采用内燃机油成焦试验法、船用油水分离性能测定法、四球机试验法等考察其高温清净性、分水性能和极压抗磨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清净剂碱值的增大,油样的高温清净性、分水性能和极压抗磨性能均得到提升。其中,油样的高温清净性和分水性能受清净剂由低碱值到高碱值变化影响较大,但受清净剂由高碱值到超高碱值变化影响较小;随着清净剂碱值的增加,油样的极压抗磨性能增强;清净剂碱性组分形成的摩擦保护膜,在低负荷下具有一定的极压抗磨性能,而在较高负荷下,摩擦保护膜的极压抗磨性能会减弱、甚至失效。  相似文献   

13.
橡胶油理化性质与玻璃化转变温度关联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照ASTME1356—08标准并根据橡胶油的理化性质制定了符合橡胶油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测定方法,研究了橡胶油理化性质与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关联性,结果表明:柔性基团提高柔性并降低玻璃化转变温度,而硬性基团会提高玻璃化转变温度。同时确定了两组分调合油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与基础油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关联性方程式。  相似文献   

14.
以煤基费-托合成油为API III+润滑油基础油,利用高压差式扫描量热仪(PDSC)和热氧化模拟试验(TEOST MHT-4)测定配制煤基汽油机油样品的起始氧化温度和高温沉积物生成量,考察了复合剂和抗氧剂对煤基润滑油基础油起始氧化温度和高温沉积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剂与抗氧剂的加入量不会持续增强油品的氧化安定性,过量的抗氧剂反而会因其自身氧化而增加高温沉积物生成量;全配方煤基5W-30汽油机油样品PDSC测试起始氧化温度为259.94 ℃,TEOST MHT-4试验高温沉积物为18 mg;与某品牌石油基5W-30汽油机油相比,煤基汽油机油具有更好的氧化安定性和更少的高温沉积物生成量。  相似文献   

15.
实验室自主设计研发了电热混合场下变压器油产气特性装置,首次建立了电热混合场下测定变压器油产气特性的方法,并考察了温度、电场强度、基础油种类以及抗氧剂对变压器油产气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电场和温度场同时存在时,温度场对变压器油基础油产气特性的影响大于电场;变压器油中溶解气含量随电场强度的增加呈略增加趋势,随芳烃含量的增加而增加;不含芳烃的环烷基油与石蜡基油基础油产气特性相当;抗氧剂可使变压器油产气量大幅降低。  相似文献   

16.
耐温耐盐无机调剖剂的室内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实验研究了水玻璃在高温、高矿化度下的热敏、盐敏现象及其影响因素;采用岩心物理模拟方法,研究了水玻璃在高温、高矿化度下的封堵能力及驱油性能.结果表明,水玻璃在高温下能自身生成白色沉淀,并且沉淀量受水玻璃模数、温度及时间的影响;水玻璃与高矿化度地层水作用不仅能产生大量沉淀,有效封堵地层中的大孔道,而且可以形成高粘物质,增加水的粘度,减小水油流度比;水玻璃在高温、高矿化度下有较好的封堵效果和驱油效果,能够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  相似文献   

17.
基础油及粘度指数改进剂对润滑油高温清净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成焦板(或成漆板)试验法考察了基础油及粘度指数改进剂对润滑油高温清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基础油的粘度和粘度指数改进剂对油品的高温清净性有很大影响;粘度较大的基础油的高温清净性明显优于低粘度的基础油,在低粘度的基础油中加入一些重组分,可明显改善油品的高温清净性;而在油品中加入粘度指数改进剂会使油品的高温清净性变差,非分散型粘度指数改进剂的负面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8.
针对胜坨油田,通过室内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了新型疏水缔合聚合物的驱油机理及驱油效果。结果表明,新型疏水缔合聚合物比常规聚合物在高温高盐条件下增黏能力强,驱油效果好,能满足Ⅲ类高温高盐油藏大幅提高采收率的要求。采用数值模拟与经济评价结合的方式对T28先导试验区的注采参数进行了优化,矿场首次采用污水配制母液,污水稀释注入的注入方式,预测可提高采收率6.1%,增产原油10.55×104t。矿场单井试注试验证明新型疏水缔合聚合物有效地增加了流体在地层的渗流阻力,起到了较好的降水增油效果。  相似文献   

19.
注空气开采过程中稠油结焦量影响因素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江航  许强辉  马德胜  谭闻濒  黄佳  李阳  陈希  史琳 《石油学报》2016,37(8):1030-1036
通过建立油藏高温、高压反应模拟实验装置,物理模拟了稠油注空气开采过程中焦炭的生成过程,研究了反应气氛、温度、压力以及空气通风强度对稠油生焦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在空气气氛下,原油低温氧化显著促进了焦炭生成,5 MPa反应压力下,每克稠油最高焦炭生成量为0.375 g,是氮气气氛下最高生焦量的2.5倍,焦炭初始生成温度受低温氧化影响比氮气条件降低了近200℃。随压力升高,加剧的低温氧化反应提高了焦炭生成量,但是5 MPa后压力影响不再显著。随空气通风强度增加,生焦量并非持续增加,而是在33.4 N·m3/(m2·h)附近存在极值。进一步对比分析了焦炭的高温氧化消耗与原油组分蒸馏失重对焦炭生成量的影响。其结果表明,焦炭氧化是空气气氛下温度自225℃升高至300℃过程中焦炭净生成量减少的主要原因。在氮气气氛下,随温度升高至450℃,加剧的原油热解缩聚反应增加了生焦量,但温度进一步升高引起焦炭自身热解失重,生焦量降低。另外,实验还发现,当温度超过200℃时,反应管内油砂中心温度超过外壁面加热控制温度。分析表明,超温现象由原油组分的低温氧化和部分活性较强的焦炭高温氧化引起,因此该稠油存在油层自燃点火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20.
The mobility and aggregation behavior of macromolecular lubricant oxidation products and their influences on the performance of base stock were probed by molecular dynamics (MD) simulation. The mean squrare displacement (MSD) of molecules was calculated to explore the mobility of molecules. The distribution appearance of lubricant oxidation products in models was acquired to explore the aggregation of molecul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bility of macromolecular oxidation products is lower than that of base stock, and the MSD of macromolecular oxidation products reduces with the increasing macromolecular weight. Macromolecular oxidation products can also decrease the mobility of basic oil. The interaction energy between macromolecules and base stock ascends with the increase of macromolecular weight. Macromolecules with larger molecular weight can affect more basic oil molecules with stronger restriction, which leads to lower mobilities of base stock molecules. There are aggregates formed among macromolecular oxidation products, and the molecules in aggregates are connected by hydrogen bonds. The quantity of hydrogen bonds in aggregates is related to tempera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