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基于OPC技术的实时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与传统实时监控系统的比较,介绍了基于COM的OPC技术,分析了基于OPC技术的实时监控系统的体系结构;以OPC数据存取自动化接口规范(2.0)为蓝本,利用COML S7软件配置OPC服务器,用VB语言编写OPC应用程序,给出了实时监控系统的详细设计步骤和具体程序,实现了对被控对象的实时监控.  相似文献   

2.
为了补偿高速光通信系统中偏振模色散(PMD),理论分析了以偏振度(DOP)作为PMD监测信号的原理;采用DOP监测法设计并实现了高精度和高响应速率的PMD实时在线监测单元,输入光功率范围为-20~0dBm,响应时间为1μs,监测精度为1%;使用PMD监测单元进行了43Gbit/s归零码光差分正交相移键控系统PMD自适应补偿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PMD自适应补偿系统可在1ms内完成PMD的跟踪补偿,补偿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基于SCADA系统OPC通信的供水管网实时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基于SCADA系统OPC通信的城市供水管网实时模拟系统,结合管网实时运行信息与管网数字化分析系统,实现供水管网实时动态模拟分析;利用数据采集与监控(SCADA)软件对OPC的支持,实时获得供水管网运行信息,以供水管网数字化分析系统为基础,通过实时监测流量和压力数据驱动模型,对供水管网运行工况进行实时仿真模拟;实现了...  相似文献   

4.
基于FPGA的电力变压器在线监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时监测电力变压器运行中的线圈绕组状态,设计构建了基于FPGA的电力变压器在线监测系统.介绍了相应的硬件模块设计和软件流程.该系统可以实时测量电力变压器绕组三相电压、电流有效值,并计算设备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等.该系统可以通过RS485接口与上位机进行通讯,实现变压器的集中管理.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OPC技术及其数据采集的基本原理,设计了PC和总线端子通过Profibus总线构成的Profibus网络;利用OPC规范和COM技术在VC环境下生成动态链接库;并在LabWindows/CVI环境下生成OPC客户端程序以实现PC与总线端子模块的实时通信,同时完成实时的数据处理,以保证对试验台的实时监控.所设计的监控系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已应用于实际项目,目前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在一般补偿器的硬件中无法运行MATLAB等第三方工具软件的代码,导致大多模型不能被应用于机床热误差的实际补偿.为了提高误差建模效率,降低对补偿系统硬件的要求,提出静压转台热误差实时补偿方法. 该补偿方法以支持向量机(SVM)为核心算法,分别使用鱼群算法和狼群算法对支持向量机的核心参数进行前期和后期优化,在保证预测精度的前提下提升建模效率. 通过离线训练MATLAB筛选出支持向量导入到开发的补偿软件中,利用用于过程控制的对象连接与嵌入(OPC)方式对热误差实施实时在线补偿. 与传统多元线性回归建模方式对比,可以看出该模型在精度和效率上均较优.补偿实验的结果表明,转台的轴向误差由原来最大为40 μm降低为约10 μm,转台的加工精度提高了75%,验证了所提出补偿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在比较了CORBA技术与OPC技术各自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采用OPC技术与SOAP/WebSer-vice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风机的远程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开发,介绍了系统的硬件及软件组成.  相似文献   

8.
为了实现对高陡边坡、尾矿坝、基坑、地质灾害区域等危险源进行连续、实时、在线的变形监测,采集变形体绝对和相对水平位移及垂直位移,建立了基于Socket的测量机器人变形监测系统,以反映变形体的变形特征,并及时发布变形监测结果,在发生位移或沉降超限时自动发送预警信息.该系统应用于某校区高陡边坡的位移变形监测,结果表明系统能够准确、及时地反映变形体的变形情况,实现了全自动、无人值守、全天候、在线、实时的监控.  相似文献   

9.
结合虚拟仪器技术和网络技术,以多功能转子试验台为监测对象,开发了基于LabVIEW的网络化转子监测系统.系统实现了实时数据采集、信号分析处理、结果显示和数据存储、报警等功能.为大型旋转机械的在线监测系统的开发提供了理论和技术.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应用于光纤白光干涉测量系统的温度补偿方法,在白光干涉测试光路、光程解调部分的温度屏蔽和隔离的前提下,采用多路温度传感器对光纤光路、光程匹配光纤、解调机箱内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建立线性回归温度补偿模型,实现测量系统的温度补偿.实验研究表明:解调系统主要受光路温度、匹配光纤温度和机箱内部温度的影响,利用该补偿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温度对系统测量结果的影响,补偿后温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降低为原来的1/16.  相似文献   

11.
为实现水库监控自动化,采用西门子S7 - 300PLC和画面组态技术设计了一种新型水库水流测速监控系统,给出了系统部分的程序设计,并详细介绍了测速监控系统的硬件构成和PLC的配置,以供相似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介绍一类真空镀膜仪上实时监控系统的应用开发模型,分析了基于Ⅶ进行实时监控系统设计与开发过程中运用的ADO数据库技术、数据图形曲线实时间动态绘制技术等方面的开发技术特点,提出一种通用的监控系统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3.
为了实现张集煤矿新副井的快速施工,缩短工期,采用了地面预注浆技术,并将其与信息化技术相结合,建立了新型的动态监测监控系统,实现了对预注浆参数实时准确的获得和处理,大大提高了注浆分析效率,减少了材料浪费,确保了注浆质量。证明信息化技术的引入在确保技术质量和降低经济成本方面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4.
疲劳驾驶引起的交通事故在交通事故总数中占了很大的比重.文中提出利用DSP构建疲劳驾驶实时监测系统,利用TMS320DM642的实时操作系统内核DSP/BIOS,借助PERCLOS方法实现疲劳程度监测,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同时利用接口技术,实现PC与DSP的通讯联系与实时数据交换.  相似文献   

15.
OPC客户程序设计及其在远程监测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OPC接口规范,讨论了基于OPC技术的客户端应用程序的实现方法,阐述利用定制接口开发应用程序的步骤,给出OPC技术在轧机主传动远程监测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6.
将单片微型计算机技术与罗茨测量技术相结合,采用非接触式传感器,实现了流量计在全量程范围内的误差自动补偿与修正.该流量计自带发信器,且具有全封闭和可拆特点,可显示累和流量值与瞬时流量值,并能进行远传测量.  相似文献   

17.
随着海洋油气开发走向深海,虚拟流量计逐渐成为水下油气井产量计量的一种重要方式,其核心是流量计算模型。介绍了虚拟流量计的井筒和油嘴模型,并基于跨接管的流动特点建立了跨接管流量计算模型。根据D-S证据理论建立了各流量模型的权重提取模型,并利用Dempster法则对各模型权重进行融合处理,最终得到基于D-S理论的凝析气井流量融合计算模型。结果表明,该融合模型在整体上有效提高了流量计算的精度和可靠性,且对短时间内的流量变化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为水下虚拟流量计的研发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GPS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球定位系统GPS(GlobalPositioningSystem)已向全世界民用领域开放,它的精确定时使电力系统的全系统统一时间、同步采样、同步实时向量测量成为可能,将对电力系统故障定位、状态估计、控制与保护等诸多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介绍GPS系统,并对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图像法测流技术因其简便、高效、安全等优点得到了普遍的关注,开始应用于国内外水文站。目前主流的图像法测流技术通常采用天然水面模式作为示踪物,利用空域互相关法处理图像获得流场矢量,被称为大尺度粒子图像测速(LSPIV)。但该方法在天然河道流量测量中仍存在着较大不确定性及一致性差等问题,并且由于相关性匹配问题该方法的测量速度很难达到实时性测量要求。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帧间差分与快速密集光流结合的分组图像法(FD-DIS-G)快速测流方法。首先,利用帧差法计算运动显著性图去捕捉到细微的水面运动来处理低流速下河流运动在视频中表现不明显的问题。其次,使用快速密集光流法(DIS)计算运动显著性图中小块区域之间的密集光流,小块区域和快速密集光流法结合能提高流量测量的精度和时效性。同时,设计了一种新的分组处理奇异值的方法,提高了算法的整体准确性,增强了算法的稳定性。本文将流速仪测量得到的垂线平均流速、平均流速以及断面流量作为比测标准,利用水文站所拍得的天然河道水流视频进行比测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广泛使用的LSPIV测量方法,本文方法在平均流速和断面流量上的精度有明显的提升,垂线平均流速的稳定性有显著的增强,并且实时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