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苯丙乳液的合成及水性防锈涂料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以丙烯酸丁酯、苯乙烯为主单体,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为交联单体,磷酸酯PAM-200为功能单体合成了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交联苯丙乳液。研究了乳化剂的用量和配比、交联单体用量以及磷酸酯功能单体的用量对乳液及涂膜性能的影响。当乳化剂用量为单体总量的1.5%,核层为DSB(0.5%)/SE-10N(0.5%),壳层为SE-10N(0.5%);交联单体用量为所在层单体总量的3%,磷酸酯功能单体用量为壳层单体总量的4%时,乳液及其涂膜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该乳液配制的水性防锈涂料与普通苯丙乳液相比具有更优异的防锈性能,在3%的盐水中浸泡400h漆膜无起泡生锈现象。  相似文献   

2.
以甲基丙烯酸(MAA)为亲水单体、甲基丙烯酸羟丙酯(HPMA)为交联单体、苯乙烯(St)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硬单体、丙烯酸丁酯(BA)为软单体、2-羟乙基甲基丙烯酸酯磷酸酯(PM-2)为功能单体、十二硫醇为链段调节剂,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磷酸酯化苯丙防锈乳液(PM-2-SP)。讨论了PM-2用量对PM-2-SP乳液稳定性、胶膜耐水性及漆膜防锈性能的影响。利用DLS、TEM及AFM对PM-2-SP乳液乳胶粒的大小及形貌进行了表征,采用盐水喷雾试验机对漆膜的防腐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当PM-2用量为4%(以总单体质量为基准,下同)时,PM-2-SP乳液粒径为135.7 nm,PDI为0.150,且具有核壳结构,稳定性能较好;胶膜表面光滑、致密,且有优异的耐水性能;PM-2-SP漆膜相比纯苯丙漆膜,腐蚀电位上升率为47.16%,可达到–0.391 V,腐蚀电流下降率为94.76%,可达到1.95×10–7 A/cm2。耐盐雾实验证明:核壳结构的苯丙乳液相比均聚的苯丙乳液与金属螯合密度更大,能够展现出优异的防锈性能,耐盐雾时间达到144 h。  相似文献   

3.
以丙烯酸丁酯(BA)为核单体,甲基丙烯酸十二酯(LMA)为壳单体,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EGDMA)为交联剂,采用分阶段饥饿态加料方式和半连续乳液聚合方法合成了具有核壳结构的聚(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十二酯)即P(BA/LMA)乳液。考察了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引发剂过硫酸钾(KPS)和核壳单体配比对乳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复合乳化剂m(OP-10):m(SDS)为2:1且质量分数为4%左右,引发剂KPS质量分数为0.1%,单体m(LMA):m(BA)为55:45时,体系稳定,转化率高,成膜温度最低;研究了交联剂交联场所对聚合物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核交联后形成了核壳结构。  相似文献   

4.
利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及反应型乳化剂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丙烯酸酯乳液,并通过酮肼交联进一步提高乳液性能。借助DSC差示扫描量热仪、红外光谱仪考察了乳胶粒的结构,讨论了乳化剂用量、交联剂用量、加料方式等对乳液及成膜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乳化剂用量为2.0%~3.0%,核壳两阶段乳化剂用量的配比在10∶1,交联剂用量在4%~6%时制备出性能最佳的乳液。  相似文献   

5.
水性自交联核壳型丙烯酸弹性乳液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丙烯酸丁酯为核,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壳,甲基丙烯酸等为交联单体,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得到核壳乳液型弹性涂料。研究了乳化剂、单体的用量和不同的核壳单体质量比对乳液性能的影响;当m(MMA)∶m(BA)为36∶75,十二烷基磺酸钠(DBS)和壬基苯基聚氧乙基醚(OP-10)乳化剂的质量比为2∶1,乳化剂用量为单体质量的2.4%,种子乳液的用量为10%时,膜的拉伸强度、吸水率小、耐水性好及成膜性能最佳;采用分批加料的滴加方式可使聚合反应有较高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作复合单体,丙烯酸为功能单体,通过预乳化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工艺合成了核壳型丙烯酸酯乳液,讨论了反应温度、乳化剂用量、核壳单体质量比以及丙烯酸加入量对乳液性能以及漆膜力学性能的影响,并用TEM对乳胶粒子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采用预乳化半连续滴加法,当复合乳化剂SDS与OP-10质量比为2:1且总用量为4%,核、壳层中甲基丙烯酸甲酯与丙烯酸丁酯的质量比分别为3:7和4:1,核壳总单体质量比为1:1,丙烯酸质量分数为4%,核层和壳层反应温度分别为70℃和80%时,可以合成黏度适中、乳胶粒粒径分布均匀、稳定性好和漆膜力学性能优良的核壳型丙烯酸酯乳液。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核壳结构的叔丙乳液,考察了环保型阴离子和非离子乳化剂的种类、用量、配比以及甲基丙烯酸(MAA)和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铵盐用量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采用激光粒度仪(DLS)、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DSC)、透射电镜(TEM)等对乳液进行了测试及表征。结果表明:乳胶粒子呈现明显的核壳结构;选用阴离子乳化剂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硫酸钠(PCA078)和非离子乳化剂伯醇聚氧乙烯醚(EH-40),且两者质量比为1∶3,复合乳化剂用量为单体总量的2.2%,MAA的用量为单体总量的3%,保护胶体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铵盐用量为单体总量的4%时,乳液稳定性最佳。  相似文献   

8.
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OP-10为复合乳化剂,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FA)为主要原料,采用预乳化半连续种子聚合法制备具有核壳结构的高抗水性丙烯酸共聚乳液。利用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接触角仪等对乳液及浸渍滤纸进行了表征;同时,讨论了核壳单体配比、乳化剂用量、引发剂用量以及含氟单体用量对反应与浸渍滤纸耐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反应条件后,硬单体MMA配以适量FA单体为壳,制备的共聚乳液稳定性好,粒度均匀,具有明显球状和核壳结构。乳胶膜表面能随着含氟量的增加大幅度降低,当氟单体含量为16.3%时,其表面能降至19.9 m N/m。利用功能氟单体包覆于核层外表,当氟单体含量为4.7%时,原乳胶表面能从37.7 m N/m降至24.6 m N/m,所浸渍滤纸耐水性能明显优于不含氟乳液浸渍滤纸,达到"低氟高效"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核壳型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乳液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琳 《涂料工业》2008,38(6):26-28
采用预乳化、半连续种子聚合法工艺,选用功能乳化剂,以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辛酯、苯乙烯为主体,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丙烯酸为交联单体,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功能单体合成了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交联苯丙乳液.以此配制低VOC内墙乳胶漆,重点讨论了乳化剂用量、单体配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核壳结构反应性聚合物微凝胶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德华  袁才登 《丙烯酸化工》1999,12(1):15-18,26
本工作以苯乙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有丙烯酸为单体,以二乙烯基苯为交联剂进行种子乳液聚合,制备出核壳结构反应性聚合物微凝胶,研究了交联单体用量对聚合反应动力滨影响以及交联单体用量,单体用量和乳化剂用量地反应体系稳定性的影响。并对乳胶粒的结构形态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