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基于对陕西省关中地区农村的实地调研,分析当地农宅在空间布局、室内热环境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传统农宅提出改进设计方案。根据当地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充分考虑利用冬季被动式太阳能及夏季自然通风,使建筑布局更加合理,望为关中农村住宅节能设计提供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沈彬  张玉坤 《华中建筑》2007,25(3):86-89,99
该文根据对山西省介休市三佳乡北两水村农村住宅实态调研结合新农村建设试点的实践,简要介绍了北两水村农村住宅具有代表性的住宅现状,分析当地农宅存在的主要问题,由此引发出了对于该地农宅问题的初步探讨,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和新农宅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关于陕西关中地区农村住宅太阳能利用及节能改造的部分调查及研究成果,包括对当地典型农宅概况及其室内舒适度现状的实地调研,对农宅应用OM太阳能系统后节能效果的模拟分析,以及对农宅节能改造及太阳能利用后续研究的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针对我国北方农村建筑的能源利用情况、农宅外围护结构构造特征及当地居民生活习惯等特点,通过对"禁煤区"农村住宅进行实地调研,并结合调查问卷及仪器测试,选取典型农户,以调研数据为基础,从"开源"、"节流"两方面探讨农宅的现状问题及农宅节能可采取的适用性技术手段,包括农宅平面布局、能源利用方式、适宜外围护结构材料的选用以及房屋被动式技术等来达到农村建筑"零煤耗"、降低建筑能耗,以及改善农宅室内热舒适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绿色建筑设计的理论出发,以舟曲柳坪农宅为研究对象,对当地现有农村住宅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将传统农宅设计技艺与现代绿色建筑设计理论相结合,提出适宜该地区绿色农宅的设计策略和设计方法,并提出了创新设计案例。  相似文献   

6.
申超  王福林 《智能建筑》2023,(11):12-18
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背景下,农村亟需进行能源低碳转型,因此在农村推进光伏新能源电力系统是一种有效解决方案。为了对农村光伏新能源电力系统进行合理设计,需要确定农宅电力负荷,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典型农宅逐时、逐日、全年电力负荷模型,将农户作息时间、农宅电器信息、室外温度作为农宅电力负荷模型的输入量,生成典型农宅的逐时用电功率、日累计用电量、年累计用电量的用电负荷曲线。最后,采用山西省芮城县不同类型农宅的实际用电数据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得出的电力负荷曲线能够较好地拟合出当地典型农宅的实际电耗特征和用电规律,并且在月、年用电量的估算上有较高的准确度,能够很好地满足目前农村建设光伏新能源电力系统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农村住宅的建设是人居环境改善的重点项目之一,对推动我国的乡村振兴有重要意义.面对复杂的乡村建设现状,传统的人居模式凸显出缺乏实地调研、户型设计僵化、村民满意度低、推广性差等弊端,如何探索一条适应农村现状的农宅建设之路已迫在眉睫.通过对山东省郓城县后彭庄村农村住宅的实地走访调查,介绍了当地农宅的基本状况,分析总结出存在的问题,在政府主导、村民主体、市场参与的共同缔造模式下,结合山东省美丽村居建设的具体要求,提出了农宅类型化设计方案,并对农宅类型化设计策略和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张奕飞  刘煜  姚佳丽 《华中建筑》2009,27(1):107-110
该文结合对陕北靖边县示范村新建别墅式农宅的实地调查,包括实地测绘,对其环境温度、湿度、照度的纪录,以及对居民的问卷调查,对该地区新建农村住宅中存在的节能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讨。结合对当地气候、地域特征、房屋结构、形式、材料、保温构造等方面的综合分析,指出了当地新建农村住宅在室内热环境以及建筑能耗方面存在的问题,对在严寒及寒冷地区农村推广和建造高大空间独立式住宅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质疑。最后,对靖边地区农宅的节能设计提出了改进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降低农村建筑能耗,提高居住舒适度的适宜性绿色农宅设计策略,特选取夏热冬冷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浙江桐庐分水镇百岁坊村农宅为研究对象。根据现场测量、调研,运用spss软件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农民居住现状、生活方式与能耗。根据地形、气候,提出具有当地农村特色的、结合节能各项措施的建筑设计方案。经ecotect日照、pkpm节能软件验证,该方案节约能耗78.56%,居住适宜,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以甘肃省平凉市典型农宅为研究对象,利用DeST模拟软件,计算不同朝向、围护结构和通风换气次数组合下1月和8月当地代表性农宅建筑的室内基础室温和能耗状况。得出当地典型农宅建筑冬季基础室温很低,夏季具有优越的基础室温,无须空调设施,农宅规划建设应争取南向等结论,提出新农村规划建设应考虑户与户间的排列布置,在尊重当地建设文化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小农宅建筑的体形系数。  相似文献   

11.
余俊骅  刘煜  唐权 《华中建筑》2010,28(8):86-89
在国家大力推进西部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如何提高农民的居住环境质量,同时降低能耗,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该文课题组以关中地区典型农村住宅为例,结合对当地气候特点的分析,以及对农宅建设和使用现状的调查,初步分析了朝向选择、庭院种植、自然通风等低成本的实用绿色生态设计,以及地区适宜性绿色生态技术在关中地区农宅中的综合应用。  相似文献   

12.
从地震对农民自建房造成的危害出发,归纳了农民自建房的现状以及形成原因,通过仔细的调查研究和实地考察,提出提高农民自建房质量的有效措施,以期提高农民自建房的安全性能,从而有效降低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estimates a spatial hedonic model to examine the influence of urban and natural amenities on second home prices in south Sweden, incorporating local and regional heterogeneity. With the results obtained in this paper, several important relationships between amenities and second home prices are revealed and price formation in this particular study region is indicated to be strongly related to place-specific factors, regional context and amenities. Key findings show that natural amenities have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pricing of second homes when located in regions classified as rural, whereas access to an attractive local house market is shown to be more important for prices of urban second homes.  相似文献   

14.
东北地区太阳能农宅设计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东北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农村的自然条件,根据太阳能房的工作原理,通过对农村住宅进行合理的户型设计和构造设计,有效利用太阳能解决冬季农宅采暖和夏季降温,并对太阳能产生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通过试点工程表明,太阳能住宅设计大大提高了农宅的热工性能,既降低了冬季农宅的采暖能耗,也调节了夏季的室内温度,达到了节能、环保、经济的目的,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汉派新民居——武汉市江夏区自然村改造建设规划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武汉地区自然村改造建设规划设计中,对该地区传统自然村落的选址、布局、空间结构、民居营建手段及日常生活等进行了仔细调研,在尊重当地村落的空间肌理和文脉基础上,结合现代生活需求,从建筑、文化、色彩、交通、绿化等多个方面提出改造措施,从而营建合理的富有武汉地域特色的新农村。  相似文献   

16.
The project to design a villa in Mongolia in China provided Rafi Segal with an opportunity to rethink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atural and the built, blurring the boundaries between the agricultural and the domestic. The house and rural landscape are unified through the main roof structure, a furrowed surface that resembles a ploughed field planted with crops and local flora. Copyright © 2010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7.
孝感地区新农村住宅建设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子江  李兵 《住宅科技》2007,27(5):37-42
通过对一些乡镇农村住宅进行的实地调查,文章分析了新农村住宅建设的现状,指出了当地农村住宅在建筑设计的合理性和实用性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旨在改变农村建房观念,减少房屋安全隐患,充分发挥房屋的使用功能。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长三角地区农宅平面尺寸在宏观区域上的统计规律,基于Google Earth探向功能,以长、宽作为农宅平面尺寸的标示参量,应用频数统计法分析农宅长、宽在环向及径向分析路径上的频数分布特征。统计结果表明:不管是在环向,还是在径向上,农宅长度都是以3到4个自然开间尺寸的占比最大,农宅宽度都是以2到3个自然开间尺寸的占比最大;在环向上,各区域农宅长度、宽度的频数分布较为相似,且其主要占比区间相对稳定,农宅长度在3到4个自然开间尺寸所占比例约为51%,宽度以2到3个自然开间尺寸为主,其比例为70%左右;在径向上,各区域农宅平面尺寸在各开间的比例差异较大。上述方法与结论对区域视角下的农宅节能潜力分析及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策略等问题的研究具有方法借鉴与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贯彻落实全国保障性住房安居工作,做好农村危房改造相关基础工作,对福建省永春县和长汀县两县18个自然村农村住宅的安全性现状进行抽样调查。通过现场的走访调查和对现场取得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当前福建山区农村住宅的结构类型分布和安全性等级分布,分析总结了山区典型农村住宅所具有的现状特征及其危险点。调查结果可为福建省山区新农村建设规划和农村危房改造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村镇建筑地震灾害与抗震减灾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我国西部丽江、包头、巴楚三次地震村镇房屋震害分布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我国村镇房屋抗震能力与设防费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村镇建筑在遭遇到当地基本烈度地震影响时,防止倒墙塌架的抗震设防目标和抗震防灾技术措施应体现“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简单有效、经济实用”的原则。提出的抗震减灾措施包括技术、财政和管理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