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利用餐厨垃圾酒糟离心液制取糖化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缓解酒糟离心液对环境的污染,达到废物资源化的目的,以餐厨垃圾酒糟离心液和麸皮为基础培养基,经黑曲霉发酵制取糖化酶.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优化产糖化酶培养基,并对比自制糖化酶和工业酶制剂应用于餐厨垃圾乙醇发酵的能力.结果表明硫酸铵、氯化铵、酵母粉、豆饼、玉米粉、硫酸镁、磷酸氢二钾、氯化钙等8个因素中氯化钙为影响发酵的显著性因素.当氯化钙添加量为0.2%时,所产糖化酶的酶活最高,达3404.44 U/ml.自制糖化酶与工业酶制剂应用于餐厨垃圾酒精发酵时的酒精产量仅差6%.表明自制糖化酶可替代工业糖化酶运用于餐厨垃圾酒精发酵工艺中,这不仅可降低糖化酶的生产成本和餐厨垃圾酒精发酵成本,同时也可减少酒糟离心液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2.
采用响应面法对培养基的10个组分和起始pH值共11个因素进行优化.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PB试验)从11个因素中筛选出主要影响因子,再利用中心组合设计确定主要影响因子的最佳浓度,并对主要影响因子间的交互作用进行研究与探讨.经过PB试验确定蛋白胨、葡萄糖、乙酸钠、吐温80和柠檬酸三铵为主要影响因子;中心组合试验确定主要影响因子的最佳水平,分别为蛋白胨19.67 g/L、葡萄糖35.01 g/L、乙酸钠9.24 g/L、吐温80 0.41mL/L、柠檬酸三铵1.37 g/L.  相似文献   

3.
采用固体发酵法探索了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 FIP-09-24)作用于基质麸皮和大麦渣生产木聚糖酶的最佳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Plackett-Burman试验确定了碳源、含水量和氮源3个主要因素对固体发酵合成木聚糖酶的影响,根据中心组合设计原理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获得了黑曲霉固体发酵产木聚糖酶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麸皮和大麦渣质量比为3.8∶1、含水质量分数55.7%、含氮质量分数2.0%、28℃培养60h,发酵曲的木聚糖酶活力最高,为66 002U/g。  相似文献   

4.
乳酸菌发酵泡菜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萝卜为原料,用乳酸菌制备的发酵剂发酵泡菜,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发酵条件.试验表明,影响泡菜风味的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食盐添加量>温度>接种量,发酵泡菜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接种量4%,温度25 ℃,食盐添加量4%.在此条件下,通过试验比较了乳酸菌发酵与自然发酵方式下所得泡菜的乳酸含量和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并对感官品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乳酸菌发酵时间为4~6 d,与自然发酵相比,乳酸菌发酵缩短了发酵周期,降低了亚硝酸盐的含量,提高了泡菜汁中的乳酸含量.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以高品质莲藕为主要原料,酿造优质莲藕酒的工艺流程。通过对比试验、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参数为:α-淀粉酶用量7 U/g,糖化酶用量170 U/g,酿酒酵母接种量6%,(NH4)2SO4添加量为2 mg/L,发酵温度20℃,pH 3.0。酿造的莲藕酒营养丰富,具有浓郁的莲藕和发酵酒香,具有保健功效,是一种符合现代人健康理念的保健饮品。  相似文献   

6.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Plackett-Burman设计法,对灵芝菌漆酶发酵培养基主要因子进行了筛选和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到漆酶发酵培养基组成为:玉米粉20 g/L,葡萄糖10 g/L,麸皮20 g/L,豆粉10 g/L,KH2PO43 g/L和ABTS 0.025 g/L;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法,从以上6因素中筛选出了对漆酶产量有显著性影响的主效应因素为:玉米粉、麸皮和ABTS,并得到了以漆酶产量为响应值的线性回归方程,为进一步的响应曲面法优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双酶法小米黄酒酿造新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小米为原料,用α-淀粉酶、糖化酶糖化小米淀粉代替传统酿造工艺中的拌曲阶段,并考察了温度、时间、pH及酶添加量对糖化结果的影响.研究显示,最适的液化条件:α-淀粉酶添加量为32 U/g,温度为80℃,pH为6.0,时间为100 min;最适的糖化条件:糖化酶添加量为150 U/g,温度为60℃,pH为6.0,时间为20 h.然后用酵母进行发酵,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确定了蒸米时间为40 min和最佳小米黄酒的发酵条件:发酵温度28℃,酵母添加量为0.2‰,发酵时间4 d.  相似文献   

8.
采用经热(80℃,15 min)预处理的城市生活垃圾厌氧消化污泥为接种物,考察了在600 W、4 min微波预处理条件下,餐厨垃圾中温批式发酵产氢中比产氢率与pH值的关系。结果表明:餐厨垃圾发酵产氢的延迟时间λ、最大比产氢率、产氢率、生物气中氢气的最高体积分数分别为4.03 h、18.58 mL/(gVS.h)、254.89 mL/gVS、54.6%,具有较高的产氢能力;在餐厨垃圾的发酵产氢体系中,pH值与比产氢率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随着餐厨垃圾发酵酸化的进行(pH值降低),同一时刻与之相对应的比产氢率先增大,而后逐渐变小。根据发酵过程中比产氢率与pH值的变化及pH模型,求得动力学常数Rmax、KH、KOH的值分别为21.9 mL/(gVS.h)、1.63×10-5mo1/L和1.45×10-6mol/L(回归系数为0.773 0),并求得餐厨垃圾连续发酵产氢的最佳pH值为5.31。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饲用芽孢杆菌中性蛋白酶的发酵单位,考察了多种芽孢杆菌混菌发酵产蛋白酶的协同作用效果,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先后采用部分析因设计、爬坡设计及中心组合设计的试验方法对菌株配伍方式及发酵培养基组成进行了优化.通过优化构建了合适的混菌发酵体系,即芽孢杆菌A1、B1、B3菌株的混合比例为2∶3∶3;最佳发酵培养基组成(g/L)为:麦芽糖58.5、酵母膏28.6、麸皮42.5、吐温80 3.0、K2HPO43.0、CaCO33.0.在优化条件下,芽孢杆菌混菌发酵产中性蛋白酶活力单位可达到6 728 U/mL,较优化前芽孢杆菌A1的发酵活力单位提高了175.6%.  相似文献   

10.
利用双酶法进行小麦粉酒精发酵,研究了糖化酶和α-淀粉酶在此工艺中的最佳用量,通过验证实验得到能够产生较高酒精度(12.60%)的最佳工艺条件,即糖化酶的添加量为0.60g/瓶,α-淀粉酶的添加量为0.09g/瓶.  相似文献   

11.
一株高产乳酸细菌的分离鉴定与发酵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食物垃圾中分离到1株乳酸高产菌株TD175,该菌株在含100 g/L葡萄糖的发酵培养基中,经72 h发酵,可产生78.56 g/L的乳酸.根据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将菌株TD175初步鉴定为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sp.)的细菌,其16S rDNA序列与乳杆菌MR2菌株、植物乳杆菌(L.plan tarum)和戊糖乳杆菌(L.pen tosus)的相似性最高,均达到99%.菌株TD175经过耐酸选育得到的新菌株TD175-1的乳酸产量提高了10.7%.菌株TD175-1能促进食物垃圾的乳酸发酵,厌氧发酵48 h,产生29.65 g/L的乳酸,比不接种的自然发酵高34.3%.  相似文献   

12.
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米曲霉NA-25产纤溶酶的最佳碳源为麸皮,最佳氮源为蛋白胨和NaNO3.利用SAS软件的Placket-Burman设计法对米曲霉NA-25产纤溶酶的培养基组成进行筛选,筛选出3个影响较大的重要因素,即蛋白胨、NaNO3、CaCl2,然后用中心组合实验设计进一步优化,经优化后,在上述因素分别为NaNO318.5 g/L,蛋白胨4.97 g/L,CaCl21.63 g/L时发酵液的酶活为98.13 U/mL,比原来提高了55.8%.  相似文献   

13.
响应面优化产碱性蛋白酶菌株的产酶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Minitab15数据处理软件用响应面法优化了产碱性蛋白酶菌株I13的产酶条件.运用Plackett-Burman设计筛选出3个对酶活力影响极显著因素,即接种量、酵母粉和培养温度,用最陡爬坡试验逼近最大产酶区域,应用中心组合设计和响应面分析确定产酶的最优组合为:酵母粉10.2 g/L,温度14.68 ℃,接种量5....  相似文献   

14.
Influence of temperature on production of lactic acid from kitchen garbag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 INTRODUCTIONInrecentyears ,therehasbeenagrowinginterestinthefermentativetreatmentoftheorganicfractionofhouse holdwaste .Kitchengarbageishighmoisturecontention ,therefore ,itisdifficulttoburnitwithoutauxiliaryfuel,anditiseasytogeneratedioxinduringtheincinerationtreatmentbecausegarbagehampersrazingoftemperaturewithinincinerator[1] .Ontheotherhand ,recycleandreuseofgarbagearedifficultwhenkitchengarbageismixedwithotherwastes ,suchaswastepaper ,wasteplastics .How ever,kitchengarbageisarich …  相似文献   

15.
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从葡萄糖、果糖、豆粕粉、氯化铵、乙酸铵、硫酸铵、蛋白胨、酵母提取物、K2PHO4、KH2PO4、CaCl2等11个相关因子中筛选出对枯草芽孢杆菌产果胶裂解具有显著影响的因子——果糖、豆粕和酵母提取物,选取因子豆粕和酵母提取物进行响应面设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豆粕和酵母提取物含量分别为100 g/L,25 g/L时,果胶裂解酶活性最大为22.69 U/mL。  相似文献   

16.
通过响应面优化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对分泌表达纤维素酶EGA重组枯草芽孢杆菌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利用Plackett-Burman实验设计对淀粉、酵母粉、蛋白胨等8个因素对枯草芽孢杆菌产纤维素酶EGA的显著影响与否进行评估分析,筛选得到淀粉、酵母粉和MgSO4·7H2O为3个显著影响的因素,再利用Box-Behnken实验设计对这3个因素进行进一步优化,确定最佳培养基的配比为淀粉21g/L,酵母粉11.26g/L,蛋白胨25g/L,MgSO4·7H2O 1.52g/L,KH2PO40.395g/L,NaCl 3.25g/L,CaCl20.1g/L,FeSO4·7H2O 0.005g/L。在最优条件下,利用小型发酵罐对重组菌进行扩大培养,其最高酶活力达到1 264U/L。  相似文献   

17.
响应面法优化重组枯草芽孢杆菌发酵生产青霉素G酰化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响应面法优化重组枯草芽孢杆菌pAUB-BmPGA/BS168发酵生产青霉素G酰化酶的条件。通过Plackett-Burman设计法对碳源、氮源、无机盐、温度等19个因素对发酵产青霉素G酰化酶的影响进行评价。筛选出发酵温度和酵母膏为影响产酶的显著因素。采用了中心组合设计实验对两种显著影响因素进行了优化,应用响应面分析确定了显著因素的最佳水平。结果表明,当温度为34℃,酵母膏为8.8g/L时,最终的酶活达到28.2U/mL,比初始发酵条件提高了1.19倍。在最佳条件利用15L的发酵罐对重组枯草芽孢杆菌进行扩大培养,最终酶活可达51.0U/mL,相对于摇瓶发酵又有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对泸型大曲中根霉菌株固态发酵产糖化酶的条件进行了研究。以糖化酶活力为评价指标,设计单因素实验,研究培养基水分含量、培养时间、培养温度对根霉产糖化酶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Box—BenhnkenDesign的方法,对根霉菌株固态发酵产糖化酶的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显示泸型大曲中根霉菌株固态发酵产糖化酶的优化条件为培养温度29℃,培养基水分含量53%,培养时间164h,糖化酶的酶活力为2194.44U/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