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陈宝璠 《硅酸盐通报》2013,32(7):1427-1431
为了研究MPEGAA-AA-AMPS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对高性能混凝土硬化性能的影响,在高性能混凝土中分别添加自制的MPEGAA-AA-AMPS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和国内外同类产品,通过对比试验,对不同龄期的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压性能、变形性能和耐久性能等硬化性能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测试,结果表明:添加了MPEGAA-AA-AMPS聚羧酸高效减水剂的高性能混凝土,不仅具有足够的强度、干缩小、刚度高和稳定性好,而且还具有良好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抗冻性、耐磨性和抗硫酸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2.
为了实现大流动性自燃煤矸石全轻预拌混凝土在工程中的普及应用,拌合物坍落度经时损失的研究尤为重要.本文首先对萘系和聚羧酸系两个品种减水剂进行了坍落度经时损失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聚羧酸系较萘系对自燃煤矸石集料配制的混凝土有更好的适应性,且减水剂掺量少、减水率高,经时损失少.接下来通过单掺羧甲基纤维素、粉煤灰及引气剂,研究其对坍落度经时损失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复合使用聚羧酸系减水剂与引气剂,能更有效地控制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的经时损失且使其具有良好的工作性.研究结果为自燃煤矸石全轻预拌混凝土在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TPEG)和丙烯酸(AA)二元共聚合成聚羧酸减水剂PCAl的基础上,分别以丙烯腈(AN)、丙烯酸羟乙酯(HA),以及马来酸二甲酯(DMM)为改性单体,实现了三元共聚进行聚羧酸减水剂(PCA)的改性合成PCA2、PCA3、PCA4,显著提高了PCA的减水率、保坍性.四种PCA的分散机理初步研究表明:氰基、酯基的水解对初始分散及分散保持能力影响显著;氰基改性PCA分散性最好,水泥浆体屈服应力最低,更接近牛顿流体;在掺量为0.20%时,马来酸二甲酯改性PCA的新拌混凝土减水率为34.80%,混凝土坍落度1h坍落度增长2.22%,实现了高减水且具有一定缓释效应.  相似文献   

4.
聚羧酸减水剂(醚型)的合成工艺及生产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聚合反应工艺,确定了聚羧酸系减水剂的反应条件和工艺参数.应用制备的聚羧酸减水剂按混凝土相关标准对其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减水剂具有掺量小、减水率较高以及坍落度保持性好的特点,对混凝土的性能有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5.
萘系高效减水剂的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宋波  魏金尤 《安徽化工》2002,28(6):13-14
合成了一种聚羧酸接枝改性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高效减水剂,对混凝土具有比萘系高效减水剂优异的减水效果和低的坍落度损失.  相似文献   

6.
混凝土高效减水剂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混凝土高效减水剂的性能、国内外减水剂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及市场,介绍了聚羧酸系减水剂的研究发展趋势,指出聚羧酸系减水剂因其具有掺量低、减水率高、流动性损失小及缓凝时间短、早强效果明显等特点而成为未来高性能减水剂研究和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李世宏 《辽宁化工》2011,40(1):29-31
研究了酯化反应工艺、聚合反应工艺等,确定了聚羧酸减水剂的反应条件和工艺参数。应用制备的聚羧酸减水剂按混凝土相关标准对其性能进行了瘌试,结果表明所生产的减水剂具有掺量小、减水率较高以及坍落度保持性好的特点,对混凝土的性能有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8.
采用有机早强剂三乙醇胺,无机早强剂硝酸钙、硫酸钠与自制早强型聚羧酸系减水剂(BS-C3)进行复配改性,运用正交试验分析法,探讨了早强剂掺量对减水剂性能的影响,综合考虑得出最佳复配组合。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最佳复配组合改性而成的早强型聚羧酸系复合减水剂与BS-C3减水剂相比,分散性和减水率基本保持不变,混凝土的3天早强性能提高11.03%。  相似文献   

9.
陈宝璠 《硅酸盐通报》2013,32(6):1182-1186
以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1200)与丙烯酸(AA)为主要原料,采用直接酯化法合成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大分子单体聚乙二醇单甲醚丙烯酸酯(MPEGAA).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各单体的用量.结果表明:n(AA)/n(MPEG)=3.5∶1,阻聚剂对苯二酚用量(以占MPEG与AA总质量分数计)为1.2%,催化剂对甲苯磺酸用量(以占从质量分数计)为5.5%,酯化反应温度为95℃,酯化反应时间为6h是合成大分子单体的最佳酯化工艺条件.以最佳酯化工艺条件合成的大单体为原料制备的MPEGAA-AA-AMPS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分散保持性.当掺量(折固掺量)为0.15%时,水泥净浆初始流动度达300 mm,经过1h时为315mm,2h后仍保持在290 mm.  相似文献   

10.
杭美艳  张培育  徐雅丽  李响 《硅酸盐通报》2015,34(10):2792-2796
本文选用水泥、砂中泥和种植泥作为试验研究对象,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法(UV),测定反应设定时间后的聚羧酸减水剂浓度,研究水泥和泥对聚羧酸减水剂的吸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聚羧酸减水剂在水泥和泥表面的吸附量随时间延长而增加,最后达到平衡;聚羧酸减水剂在泥颗粒表面的吸附存在优先选择性和亲和性,使得其在泥颗粒表面的吸附速率和吸附量大于水泥;泥种类不同,吸附量大小不同,对净浆流动度的影响程度不同;泥的掺入会大大降低水泥净浆的流动度,增大流动度经时损失量,且掺量越大影响越大,因此在工程应用中,对原材料泥含量进行控制,降低泥对聚羧酸减水剂的吸附量,对提高减水剂的减水率,保证混凝土坍落度保留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