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尿酸盐阴离子转运体(Urate Transporter 1,URAT1)SNP6092(T/C)基因多态性对高尿酸血症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用氯沙坦降尿酸疗效的影响。方法: 应用PCR-RFLP方法对101名高尿酸血症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117名健康对照者进行基因分型,并且所有患者均每天口服氯沙坦药物 100 mg,连服2周。测定用药前后的血压、血尿酸(Ur)、尿素氮(BUN)、肌酐(Cr)、胆固醇(CHOL),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甘油三酯(TG)。结果: 服用氯沙坦后,突变基因型患者(TC/CC)的Ur和Cr的降低水平均明显低于TT基因型患者(P<0.05),并且TC和CC型患者的Ur降低幅度(1.34%±2.12%,-0.2%±3.8%)也明显低于TT基因型患者(22.58%±14.46%)(P<0.05)。结论: URAT1基因6092T/C遗传变异影响氯沙坦的降尿酸疗效,并且可能是氯沙坦降尿酸潜在的遗传靶点。  相似文献   

2.
阮园  吴天凤  袁放  文晓林 《金属学报》2015,20(5):567-570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T2DM)血尿酸水平(SUA)与骨密度值(BMD)的关系。方法: 测定200例(男性110例,女性9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SUA及相关临床资料,应用双能X线测定BMD,根据性别分为男性组及女性组,根据SUA水平分为高尿酸血症组及正常血尿酸组,分析各组BMD差异及SUA与BMD的相关性。结果: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男性各部位BMD均高于女性。SUA与腰椎BMD存在正相关关系(r=0.236,P<0.05),SUA是影响腰椎BMD的独立危险因素(标准偏回归系数β'=0.294,P<0.01),而体重指数和血脂水平主要影响股骨的BMD。结论: 在老年T2DM患者中,维持一定的SUA水平有利于预防骨量丢失。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中药制剂土茯苓、泽泻以及车前子是否调节高尿酸大鼠肾脏尿酸转运蛋白-1(uric acid transporters1,URAT1)mRNA表达。方法: 将48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苯溴马隆组、土茯苓组、泽泻组以及车前子组,每组8只。用氧嗪酸钾盐建立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土茯苓、泽泻以及车前子对高尿酸大鼠肾脏URAT1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 苯溴马隆组、泽泻组、车前子组以及土茯苓组血尿酸值明显低于模型组(均P<0.01)。土茯苓、车前子与苯溴马隆组的URAT1 mRNA表达均低于模型组。结论: 土茯苓、车前子促进尿酸排泄机制可能与通过下调大鼠肾脏URAT1基因的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染料木素临床不良反应与CYP1A2、UGT1A7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114例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分别口服染料木素一个剂量50、100、200mg,每人服药1次,观察3d了解有无不良反应发生;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RFLRPCR)扩增基因片段并酶切电泳观察分析CYP1A2G2964A、C734A和UGT1A7Trp208Arg的多态性。结果:试验组及对照组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受试者根据有无不良反应的出现分为两组基因,CYP1A2G2964A基因:不良反应组14例受试者中有10例的基因型为G/A(占71.43%),而无不良反应组41例受试者中有22例的基因型为G/G(占53.66%);CYP1A2C734A基因:不良反应组13例受试者中有7例的基因型为C/A(占53.85%),而无不良反应组32例受试者中有16例的基因型为A/A(占50.00%);UGT1A7Trp208Arg基因:不良反应组15例受试者中有12例的基因型为Trp/Trp(占80.00%),并且无不良反应组53例受试者中有32例的基因型也为Trp/Trp(占60.38%)。结论:染料木素不良反应组中CYP1A2G2964A基因以G/A型较高,CYP1A2C734A基因以G/G型较高;UGT1A7基因以TrpTrp型较高。  相似文献   

5.
赵琨  何振芬  苏红军 《金属学报》2002,7(4):359-360
目的: 探讨急性脑卒中后的继发顽固性呃逆与低血钙、低镁血症的关系。方法: 选择我院1996~ 2000 年急性脑卒中患者1843 例中伴发呃逆66例, 年龄病情相仿的无呃逆急性脑卒中患者为对照组。结果: 呃逆组血清钙1. 06 ~ 2. 25 mmol·L-1( 1. 8±0. 4) mmol·L-1, 并发低钙血症46 例( 69. 7 %), 血清镁0. 34 ~ 0. 97 mmol·L-1( 平均0. 63 ±0. 20 mmol·L-1), 其中并发低镁血症42 例( 64. 64 %) 。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急性脑卒中后继发顽固性呃逆与低血钙、低镁血症与应用脱水剂有关, 因此治疗时应注意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基因A1675G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高血压发生及缬沙坦治疗的关系。方法: 应用直接测序方法对80例原发性高血压和40例正常人群中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基因作SNP分型。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A1675G位点上A等位基因频率和正常人群中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与用药后血压的下降幅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基因的A1675G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发病有关,其可能是缬沙坦降压疗效的新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国产那格列奈片治疗2 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46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入那格列奈组和瑞格列奈组,以瑞格列奈作阳性对照,检测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结果: 两组治疗后空腹指尖及静脉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有所下降,治疗8 周后瑞格列奈组空腹指尖血糖改善值优于那格列奈组。结论: 那格列奈片能改善2 型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谢,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降糖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脂肪甘油三酯脂酶基因PNPLA2 rs1138693(T>C,L481P)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发生风险的相关性。方法: 病例对照研究共纳入368例中国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患者(139例T2DM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和229例T2DM非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利用Taqman探针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TaqMan MGB Real-time PCR对PNPLA2 rs1138693(T>C)进行基因分型,并采用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对照组和缺血性脑卒中组患者临床资料中的年龄、性别、血压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缺血性脑卒中组患者PNPLA2 rs1138693位点的 CC基因型频率和C等位基因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基因型频率:P=0.033;等位基因频率:P=0.011)。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在加性、显性和隐性遗传模型下,PNPLA2 rs1138693等位基因C是T2DM患者进展为缺血性脑卒中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PNPLA2 rs1138693基因多态性与中国T2DM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易感性有关,携带rs1138693 C等位基因的T2DM患者更不容易进展为缺血性脑卒中。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坎地沙坦治疗对自发性2型糖尿病KK/Ta小鼠肾脏血管紧张素1型受体(AT1)和2型受体(AT2)表达的影响。方法: KK/Ta小鼠随机分为:非治疗组;早期治疗组:自6周龄起经口予坎地沙坦(4 mg·kg-1·d-1)治疗;晚期治疗组:自12周龄起予坎地沙坦治疗,正常对照组采用BALB/c小鼠。测定尿白蛋白排泄率、血压和糖耐量,计算总肾小球面积(WGA)、肾小球丛面积(GTA),细胞外系膜基质面积(ECMA)和肾小球内细胞核数目(NIGCN)。免疫荧光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肾脏中AT1和AT2的表达。结果: 8周龄KK/Ta小鼠尿白蛋白/尿肌酐比率显著增加[(427.49±89.37) mg/g vs. (9.54±3.25) mg/g,P<0.01],WGA、GTA、ECMA和NIGCN增多,肾小球内AT1的表达增加,AT2的表达减少。坎地沙坦治疗显著减少KK/Ta小鼠尿白蛋白/尿肌酐比率[早期治疗组(32.18±9.41) mg/g,晚期治疗组(53.20±7.26) mg/g,P<0.01],减轻肾脏病理损害,抑制AT1的表达,上调AT2的表达,早期治疗组和晚期治疗组的作用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KK/Ta小鼠肾脏中AT1受体表达增加,AT2受体表达减少。坎地沙坦治疗能够抑制AT1受体、上调AT2受体的表达,发挥其减少白蛋白尿,减轻糖尿病肾病病理损害的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池闯  何志锋  刘瑜  孙成超 《金属学报》2013,18(5):524-526
目的: 评价人重组凝血因子Ⅶa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止血中的疗效。方法: 对12例手术中使用人重组凝血因子Ⅶa的患者和20例未使用人重组凝血因子Ⅶa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手术止血时间,术后 24 h 引流量,术后 24 h 浓缩红细胞使用量,术后 24 h 血浆使用量。结果: rFⅦa组的手术止血时间明显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66±33) min vs (206±48) min,P<0.05];rFⅦa组术后 24 h 引流量低于对照组[(666±195) mL vs (824±210) mL,P<0.05];rFⅦa组术后 24 h 血浆使用量低于对照组[(525±157) mL vs (696±211) mL,P<0.05];rFⅦa组术后24 h浓缩红细胞使用量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3.2±1.3) U vs (3.9±1.9) U, P>0.05]。结论: 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中使用人重组凝血因子Ⅶa有良好的止血效果,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引流量,节约血制品的使用。  相似文献   

11.
隋辉  王文  王佩合  李悦 《金属学报》2005,10(2):141-144
目的:研究新型抗氧化剂含硒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模拟物PZ51 对卒中易感型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sp) 高血压发展的慢性过程中冠状动脉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eNOS) 表达的影响。方法:22 只8 周龄SHRsp 随机分为PZ51 组和对照组, 灌胃治疗6 周。测量心脏重量比值、心脏结构;采用分光光度计测心肌组织匀浆一氧化氮(NO) 的浓度;免疫组化检测冠状动脉eNOS 蛋白表达。结果:PZ51 组较对照组心肌组织匀浆NO 浓度显著升高(1.18±0.25vs 0.72±0.18 μmol°mg-1 prot, P<0.05)、冠状动脉内皮eNOS 蛋白表达显著增加(7.45±2.10 vs 2.77±2.07, P<0.05) 。结论:PZ51 治疗6 周显著增加了SHRsp 冠状动脉eNOS 蛋白表达及心肌组织NO的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与中国人风湿性心脏病(Rheumatic heart disease,RHD)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以病例-对照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246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和223例正常对照组的ACE基因型。病例组进一步分为二尖瓣病变组和联合瓣膜病变组,结合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各组数据。结果: ACE I/D各基因型在RHD病例组和对照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病例组ACE I型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70.1% vs 6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瓣膜病变患者组中,ACE II、ID、DD基因型频率分别为 51.8%、39.2%和 9.0%,I、D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 71.4%及 28.6%。ACE II基因型和I型等位基因在联合瓣膜病变组和对照组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E基因I/D多态性可能与中国人风湿性心脏病的遗传易感性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比研究格列吡嗪控释片与格列吡嗪速释片对Ⅱ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选择80 例Ⅱ型糖尿病患者, 给予格列吡嗪控释片( n =50) 和格列吡嗪速释片( n =30) 治疗,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糖和胰岛素的变化。结果: 格列吡嗪控释片每日一次服用的降糖效果与格列吡嗪速释片每日2 ~ 3 次服用效果相同;后者治疗后空腹和餐后胰岛素较前者明显升高。结论: 格列吡嗪控释片有较好的降糖效果, 同时不引起高胰岛素血症。  相似文献   

14.
郑民  何敏  徐济良  殷晓芹 《金属学报》2004,9(8):945-948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型受体(TβR-Ⅰ)在2型糖尿病大鼠肾皮质中的表达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对其调节作用。方法: 制备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在缬沙坦治疗8 周后,取肾脏,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检测肾皮质TβR-ⅠmRNA 的表达。结果: 糖尿病组大鼠肾皮质TβR-Ⅰ mRNA 的表达(0.719 ±0.139)较正常组(0.257 ±0.116)明显增高(P<0.01);糖尿病+缬沙坦组(0.341 ±0.11),与糖尿病组比较,显著下降(P<0.01)。结论: 2型糖尿病大鼠肾皮质中TβR-Ⅰ 表达是上调的,缬沙坦对TβR-Ⅰ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楼娟亚  董凤芹  张哲  周伟斌  陈敏  叶丹 《金属学报》2013,18(12):1392-1395
目的: 探讨六味地黄丸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10例正常健康体检者和60例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六味地黄丸,疗程为12周,分别测定治疗前后血清一氧化氮(NO)和内皮收缩因子内皮素(ET-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同时行肱动脉介导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超声检测(FMD)。结果: 对照组与治疗组较正常体检组血清NO、SOD、GSH-Px以及FMD水平降低,血清ET-1水平升高(P<0.01),两组较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血清NO、ET-1、SOD、GSH-Px水平较治疗前改善(P<0.05),FMD值增高,此外,六味地黄丸组较对照组治疗后改善更明显,除FMD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西药基础治疗上,六味地黄丸治疗能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6.
楼晓佳 《金属学报》2013,18(8):914-917
目的: 探讨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与左室舒张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46例,按是否有左室舒张功能不全分为两组,均检测血γ-谷氨酰转移酶、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等水平。心脏超声评估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E)与二尖瓣舒张晚期血流速度(A)的比值(E/A)以评价左室舒张功能。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组γ-谷氨酰转移酶明显高于左室舒张功能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组患者γ-谷氨酰转移酶与E/A值明显负相关(r=-0.681,P<0.000)。结论: 2型糖尿病伴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患者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水平升高。γ-谷氨酰转移酶可能是2型糖尿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的一个标志。  相似文献   

17.
杨柳  刘昌慧  王毅  白玉鹏 《金属学报》2005,10(6):682-686
目的: 研究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 蛋白表达水平及血管紧张素Ⅱ-Ⅰ型受体阻滞剂厄贝沙坦对ACE2表达的影响, 以了解高血压的病理改变, 探讨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治疗高血压又一可能机制。方法: 20 只14 周龄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随机分为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 组(n =10) 和厄贝沙坦组(n =10) 。厄贝沙坦组每只大鼠以厄贝沙坦50 mg·kg-1·d-1灌胃, 给药时间12 周。同时取14 周龄雄性京都种Wistar 大鼠为正常对照(WKY) 组(n =10) 。利用免疫组化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各组大鼠肾脏ACE2 表达。结果: 与WKY 组比较, SHR 组ACE2 表达显著减少(0.72 ±0.11 vs 1.11 ±0.15); 与SHR 组比较, 厄贝沙坦组经12 周治疗后, ACE2 表达明显提高(1.03 ±0.13 vs 0.72 ±0.11) 。结论: 高血压大鼠肾脏ACE2表达减少, 血管紧张素Ⅱ-Ⅰ 型受体阻滞剂对高血压大鼠肾脏ACE2 的表达有上调作用。此作用可能是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除阻滞血管紧张素受体以外的另一间接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丁洁卫  王建平 《金属学报》2013,18(11):1233-1237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AS)病变形成及载脂蛋白A-I(ApoA-I)和B族1型清道夫受体(SR-B1)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阿托伐他汀抑制AS病变形成的可能机制。方法: C57BL/6J小鼠 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常规饲养(A组),ApoE-/-小鼠30只高脂饮食饲养,随机分为ApoE-/-高脂模型组(B组)、阿托伐他汀小剂量组(10 mg·kg-1·d-1,C组)和阿托伐他汀大剂量组(20 mg·kg-1·d-1,D组)。给予生理盐水或药物干预12周后,测定小鼠血脂水平,HE染色和油红O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胸主动脉粥样斑块的病理改变,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肝组织ApoA-I和SR-B1表达水平,实时定量PCR法测定肝组织ApoA-I和SR-B1 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A组相比,B组血清TG、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升高[分别为(2.93±0.18) mmol/L vs (0.59±0.09) mmol/L;(21.78±2.03) mmol/L vs (2.13±0.24) mmol/L;(2.86±0.26) mmol/L vs (0.57±0.10) mmol/L;(18.92±1.87) mmol/L vs (1.54±0.21) mmol/L;P<0.01]。与B组相比,C组和D组TC、LDL-C明显下降 [TC B组:(21.78±2.03)mmol/L,C组:(11.79±0.98) mmol/L,D组:(10.07±1.03) mmol/L;LDL-C B组:(18.92±1.87) mmol/L,C组:(8.76±1.15) mmol/L,D组:(7.91±0.77) mmol/L;P<0.01]。胸主动脉粥样斑块面积明显减小[B组:(23.12±3.46)×104 μm2,C组:(11.42±1.25)×104 μm2,D组:(7.34±1.03)×104 μm2,P<0.01];肝组织 ApoA-I和SR-B1表达水平明显上调(ApoA-I B组:1.08±0.10,C组:1.36±0.11,D组:1.78±0.14;SR-B1 B组:0.72±0.07,C组:1.46±0.14,D组:1.50±0.21, P<0.01)。结论: 阿托伐他汀可以通过降低ApoE-/-小鼠胆固醇水平,上调ApoA-I和SR-B1表达,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周碧蓉  陈越峰  周娜  杨景 《金属学报》2013,18(9):1036-1039
目的: 探讨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组织蛋白酶S(CatS)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相关关系。方法: 选择53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ACS组),对照组36例,检测两组血清CatS、hs-CRP水平并进行比较。同时检测ACS组治疗后血清hs-CRP、CatS水平的变化。结果: ACS组在性别、年龄、吸烟、糖尿病、脑梗死、高血压患病率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S组治疗前血清CatS水平为(0.51±0.03) nmol/L,hs-CRP为(10.21±5.03) mg/L,分别高于对照组的(0.43±0.04) nmol/L 和(3.64±1.87) 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ACS组治疗后血清CatS、hs-CRP水平分别为(0.45±0.06) nmol/L 和(6.05±3.25) mg/L,较治疗前的(0.51±0.03) nmol/L 和(10.21±5.03) mg/L 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S患者血清CatS及hs-CRP的水平的变化提示 CatS及hs-CRP可能在ACS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推测 CatS可能作为ACS的一种新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MDR1 基因C3435T 多态性与重症肌无力患者环孢素药物动力学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PCR 的方法检测96 名重症肌无力(MG) 患者MDR1 C3435T 基因型, 其中临床资料较全的73 名,对其环孢素用药的血药检测结果与基因型结果分析。结果:重症肌无力患者MDR1 C3435T 的分布频率接近1:1;野生型3435CC 患者的环孢素全血谷浓度高于杂合型和突变型(P<0.05), 杂合型与突变型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药物遗传学研究对环孢素治疗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合理用药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