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提出了OCDMA系统中所使用的多维码的概念并对其性能进行了分析.重点介绍了光素数码、二维光正交码、二维素数码及三维码.  相似文献   

2.
基于自由空间的信道特性,提出用BCH信道编码来改善自由空间OCDMA系统性能.考虑系统中存在多用户干扰、背景光噪声以及APD接收机噪声的情况下,分析了基于多波长二维光正交码的同步OCDMA系统BCH编码前后的误码率公式,并对采用不同BCH码的系统误码率性能进行了计算机仿真.仿真结果表明,BCH码在降低系统编解码器的复杂度的同时能够有效地增加系统同时容纳的用户数,有效地降低系统对接收光功率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基于光正交码的多波长OCDMA与WDM+OCDMA系统的性能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两种基于光正交码的二维光纤码分多址 (OCDMA)系统 :WDM+ OCDMA、MW OCD-MA。分析表明 ,当 WDM+ OCDMA系统存在能均匀分配波长的中央控制器时 ,它的误码率性能优于MW OCDMA。  相似文献   

4.
一种新的二维光正交码及其性能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光正交码(OOC)作为时间扩频序列,以单重合序列(OCS)作为波长跳频序列,构造了一种新的二维光正交码,即光正交码/单重合序列。与其他二维光正交码相比,光正交码/单重合序列的波长数并不局限于素数或素数幂,可以是任意整数,不仅构造灵活,而且可充分利用多波长光码分多址(MW OCDMA)系统的有效波长数。分析了光正交码/单重合序列码字的自相关和互相关性能,并得到了其互相关均值的具体表达式。最后,针对多波长光码分多址不同的系统参数,对不同参数的光正交码/单重合序列码字性能进行了分析和讨论:1)给定单重合序列参数和光正交码的码重,增加码长将降低光码分多址系统误码率;2)给定光正交码的参数和单重合序列的码长,增加波长数将降低光码分多址系统误码率。  相似文献   

5.
OCDMA是一种用于光通信的扩频通信技术,具有大用户容量,随机异步接入、保密性好等特点.能充分发挥光纤的高速率、宽带宽的特性.本文介绍了光码分多址(OCDMA)系统中的六种重要地址码的误码性能,包括一维和二维光正交码(OOC)、一维和二维素数码(PC)、变重和变长光正交码.并对它们的误码性能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6.
一种多速率的光码分多址(0CDMA)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一种多速率的光码分多址(OCDMA)系统。介绍了适合于多用户多速率的光码分多址(OCDMA)系统的结构:并行多码分信道结构。同时,还提出了在并行结构中采用二维光正交码。着重分析了在多用户采用不同速率同时使用的情况下,并行结构的光码分多址系统的比特误码率(BER)。  相似文献   

7.
二维光正交码OCDMA系统编解码器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提出了二维光正交码的概念并对其性有进行了分析,重点介绍了二维光正交码光纤延迟线编解码器的设计,并且给出了二维光正交码光纤光栅编码原理。  相似文献   

8.
讨论了一维/二维二次素数码、光正交码的构造过程、相关性、容量等特性,分析了它们对光码分多址(OCDMA)系统误码性能和用户容量的影响.为得到不同码字与不同维数码字对OCDMA系统的误码率影响程度,仿真比较了一维、二维二次素数码和一维、二维光正交码之间的误码率与同步用户数的关系以及二维素数码与二维光正交码的误码率与同步用...  相似文献   

9.
陈志文  邱绍峰 《半导体光电》2012,33(5):728-730,760
基于光正交码,研究了WDM+OCDMA系统的性能。采用4个波长信道和3个码字的光正交码OOC(37,4,1),对12个用户的WDMA+OCDMA进行了系统仿真,用户数据速率为1Gbit/s,单模光纤长为50km,色散补偿光纤长为5km。如需增加WDMA+OCDMA的用户数,可以通过增加波长信道数或码字容量来实现。分析了色散效应对WDMA+OCDMA系统性能的影响,研究了用户之间相对延时对多址干扰和系统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光正交码是一种具有良好自相关性和互相关性的(0,1)序列,被广泛的运用于光码分多址(OCDMA)系统.由于光正交码中所有码字的码重都固定不变,使得码字的容量不大.我们提出了变码重的光正交码,并对其进行了理论分析.最后,给出了数值仿真结果.结果表明,采用变码重光正交码的系统无论是在可接入用户数还是在系统误码率上都优于采用固定码重光正交码的系统.研究结果对OCDMA系统参数的选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布拉格光栅间距限制速率对光码分多址系统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光接入技术中,光码分多址(OCDMA)以其抗干扰性强、保密性好以及用户接人灵活等优点,成为当前研究热点。光码分多址技术中的关键技术之一是地址码的编解码,一维编码方案有素数码,光正交码等,采用了波长和时间的二维编码主要有素数跳频码,二维光正交码等。采用二维编码的光码分多址可以大大增加系统用户容量,更适合于高性能、多用户、接人灵活的全光接入网。  相似文献   

12.
生成性能良好的光正交码(OOC)是实现光码分多址(OCDMA)通信的关键技术之一.文章提出一种利用道传算法生成任意码长、码重的(n,w.1,1)光正交码(GA-OOC)的改进方法.设计了新的码字矩阵,迭代中引入了新移民.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收敛速度更快;基于GA-OOC的OCDMA系统由于码长和码重相互独立,便于更加合理地使用系统的硬件资源.且具有更低的误码率.  相似文献   

13.
一种基于素数码和单重合序列的二维光正交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素数码(PC)作为时间扩频伪随机序列,以单重合序列(OCS)作为波长跳频伪随机序列,构造了一种新的二维光正交码(OOC)PC/OCS,并分析了码字的互相关性能.与素数跳频码PC/PC相比,PC/OCS的波长数并不局限于素数,可以是任意整数,不仅构造灵活,而且可充分利用多波长光码分多址(MW OCDMA)系统的有效波长数.当系统的有效波长数为大于某个素数的整数时,PC/OCS不仅码字容量大于PC/PC,而且互相关性能也有所改善,降低了MW OCDMA系统的误码率(BER).  相似文献   

14.
一种异步OCDMA系统二维码的设计和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异步光码分多址(OCDMA)系统是近年来关注的热点,但对适用于该系统的二维码字的研究还比较少.文章分析了扩展同余码(EQC)在异步OCDMA系统中的相关性,并进一步提出一种用于异步OCDMA系统的二维时间/频率组合码的构造方法.分析该地址码的自相关和互相关特性的结果表明:由EQC和光正交码(OOC)构成的二维时间/频率组合码EQC/OOC具有良好的自相关和互相关特性.  相似文献   

15.
梁静 《通信技术》2010,43(6):147-148,151
基于光码分多址技术应用于接入网具有异步接入、用户分配的灵活性、支持不同业务、系统的安全性等优点成为下一代接入网的最佳候选方案之一。首先介绍了OCDMA应用于接入网的相干和非相干两种系统结构、接着介绍了基于光素数码和光正交码两种编码方式的地址码的选择和构造、最后分析了在用户数较多和较少时两种情况下的系统误码率,得出了影响系统性能的3个参数:用户数、码长和码重。  相似文献   

16.
一种新的二维OCDMA编解码方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一种在哈达玛(Hadamard)矩阵基础上构造二维空间相位码的方法,分析它的各种性能,找到了在空频域内仅对信息相位编解码时所需要的二维光正交码,给出二维空频域光码分多址编解码的方案。  相似文献   

17.
MPC/OOC二维地址码的构造及性能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基于光正交跳频码构造原理,用改进素数码作为时域扩频模式,光正交码为频域跳频模式,构造了适用于光码分多址(OCDMA)系统的MPC/OOC二维地址码。和现有二维地址码相比,该MPC/OOC二维组合码容量更大,通过有规律地分组,每组内码字具有良好的自相关和互相关性能,同时每组内具有较大的码容量。  相似文献   

18.
最佳(F,K,1)光正交码的构造算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晓滨  宋建中 《中国激光》2003,30(5):417-420
(F ,K ,1)光正交码 (OOC’s)是适合于光码分多址 (OCDMA)通信的最佳地址码 ,但成功构造最佳 (F ,K ,1)光正交码十分困难。针对该问题 ,研究了一种构造算法 ,给出了构造该光正交码的具体算法及相应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通过该方法可以容易地构造出最佳 (F ,K ,1)光正交码。  相似文献   

19.
OCDMA通信技术及其新发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OCDMA通信技术原理及其关键技术,然后分析和比较了用于OCDMA技术的地址码和编解码器技术,给出了两种OCDMA网络,最后分析了OCDMA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二维二次素数码、二维光正交码及二维Rs地址码的构造,讨论了它们对OCDMA系统误码性能和用户容量的影响.通过仿真分析了二维地址码的用户容量与码长、码重的关系,以及误码率随同步用户数、判决门限的变化曲线.结果表明,对于二维OCDMA系统,在判决门限一定的条件下,同步用户数越大,系统的误码率越低;系统同步用户容量随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