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8 毫秒
1.
深部围岩支护中,可伸长让压锚杆因具有较高的支护强度和良好的让压变形能力越来越被重视。可伸长让压锚杆的作用原理源于支护结构与围岩相互作用关系,适当降低支护结构刚度并增大变形能力可降低平衡点的应力。可伸长让压锚杆的种类较多,根据让压变形构件的工作原理可分为结构元件滑移可伸长和杆体可伸长,按照可伸长构件所在位置不同又可划分为孔内可伸长和孔外可伸长。探讨分析了可伸长让压锚杆存在的不足和今后的研究方向,为可伸长让压锚杆未来的发展与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孙玉福 《煤矿开采》2009,14(6):42-44
简述高预应力让压锚杆在潞安矿业集团常村煤矿S3-3孤岛工作面中,让压点、最大让压距离等参数的选取与试验,采用让压管实现锚杆让压功能,使常村煤矿S3-3孤岛工作面两巷锚杆杆体的受力状况得到了根本性改善,避免了由于应力过高或受到动压作用而使杆体破坏断裂,减少了巷道维护和补打锚杆的工作量,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减少了工作面的施工人数,确保了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3.
深部软岩巷道的支护是一直困扰煤矿安全高效开采的问题,分析了让压锚杆的结构和支护机理,并根据拉麦公式分析了让压管的长度对组合拱的厚度和强度的影响.结合锚杆的应力-应变关系和弹塑性力学相关内容给出了一种确定让压管长度的公式,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针对常村煤矿S3-3孤岛工作面所处大埋深、高地应力、破碎顶煤的围岩特点和巷道严重变形、锚杆锚索断裂严重的现状,研究出了高强让压锚杆,并对普通高强锚杆、强力锚杆、让压锚杆支护巷道在现场进行实测.研究表明,高强让压锚杆能够既让压又有高强锚固力,避免了高应力作用下杆体断裂,减少了巷道维护量,有效解决高地应力下巷道支护难题.  相似文献   

5.
深部软岩巷道中大面积锚杆、锚索破断现象是巷道支护面临的一个难题。在不需要改进支护材料规格和材质的基础上研制了锚杆、锚索让压装置。分析了让压装置的作用原理,让压装置预留压缩量补偿围岩变形,避免了锚杆、锚索破断,同时实现高阻让压,阻止围岩变形。让压装置力学特性实验研究基于MTS815.02型岩石伺服渗透试验系统,实验采用给定变形的方式,按照位移控制模式以0.05 mm/s的速度加载,测试了3组让压装置的力学特性,实验结果表明,3组让压装置可分别配套于普通锚杆、φ17.8 mm锚索、φ18.9 mm锚索的使用。  相似文献   

6.
粱伟彬 《中州煤炭》2012,(5):75-76,94
针对常村煤矿开采煤层埋藏深、地应力高、围岩压力大、巷道维护困难的情况,提出了利用让压管进行让压的锚杆支护技术.应用该技术,回采巷道整体变形减小,两帮位移得到有效控制.而且,让压管可有效保护锚杆杆体,防止锚杆破断或发生钢带撕裂的现象,保证了巷道的支护效果.  相似文献   

7.
在大埋深、高地应力等复杂地质条件下,现有的支护体无法有效适应围岩的大变形,易导致锚杆、锚索支护体大面积破断失效。详细分析了锚杆(索)支护体的让压减震作用机理,提出了锚杆(索)支护体让压减震功能实现的关键技术(让压点、让压距离及减震能力),并对工程中常用的单炮管和新型让压减震装置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①新型让压减震装置在高度相同的情况下,壁厚3.0 mm、3.5 mm时所对应的让压点分别为60 kN、73 kN,约束环壁厚越大,让压点也越大;②在约束环壁厚相同的情况下,35 mm高度下让压距离约15 mm,40 mm高度下让压距离约20 mm,随着约束环高度的增大,让压距离也随之增大;③在受到外部冲击荷载作用时,其弹性压缩量可达4~5 mm,具有明显的吸收震动荷载的能力,让压减震效果显著,单炮管让压装置的让压距离仅为新型让压减震装置让压距离的1/2,受到外部冲击荷载作用时,在不同冲击高度下的冲击变形量仅有0.5 mm左右,压缩之后的弹性恢复能力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减震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在大埋深、高地应力等复杂地质条件下,现有的支护体无法有效适应围岩的大变形,易导致锚杆、锚索支护体大面积破断失效。详细分析了锚杆(索)支护体的让压减震作用机理,提出了锚杆(索)支护体让压减震功能实现的关键技术(让压点、让压距离及减震能力),并对工程中常用的单炮管和新型让压减震装置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①新型让压减震装置在高度相同的情况下,壁厚3.0 mm、3.5 mm时所对应的让压点分别为60 kN、73 kN,约束环壁厚越大,让压点也越大;②在约束环壁厚相同的情况下,35 mm高度下让压距离约15 mm,40 mm高度下让压距离约20 mm,随着约束环高度的增大,让压距离也随之增大;③在受到外部冲击荷载作用时,其弹性压缩量可达4~5 mm,具有明显的吸收震动荷载的能力,让压减震效果显著,单炮管让压装置的让压距离仅为新型让压减震装置让压距离的1/2,受到外部冲击荷载作用时,在不同冲击高度下的冲击变形量仅有0.5 mm左右,压缩之后的弹性恢复能力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减震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以长平煤矿43142巷为对象,分析了出现特厚煤层巷道回采过程中锚杆、锚索破断上述现象的原因,介绍了让压锚杆锚索的作用机理。现场调查及试验结果表明:特厚煤层综采超前支持压力大,锚固体范围内煤体碎胀破坏严重,围岩储存的大量变形能受到低延伸率锚杆、锚索等构件的阻止而不能释放,锚杆、锚索延伸率较低使其轴力持续增加而破断;让压环的塑性变形改善了杆体轴力的变化,使浅部应力得以释放,最大应力向深部转移,同时,提供给围岩一个持续的、恒定的支护阻力,有效地减少了锚杆锚索的破断,以最小的成本解决了特厚煤层巷道回采过程中锚杆、锚索破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锚杆支护中可能会发生的杆体破断这种力学行为,采用FLAC^(3D)软件中的桩结构单元对锚杆进行模拟,并与物理试验的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数值计算的有效性;采用控制变量法研究了锚固剂的黏聚力、剪切刚度、内摩擦角及围压等参数对锚杆承载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锚固剂黏聚力对锚杆的支护阻力有重要影响,黏聚力过大时,锚杆受载后会发生杆体断裂;此外,随着锚杆周围围压的增大,锚固体的破坏方式从杆体与锚固剂接触面上的黏结破坏转变为杆体的拉伸破坏;在高围压条件下,更容易出现杆体的拉伸破坏。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应用于胶带输送机张紧力检测的传感器的疲劳分析中局部应力应变法的分析方法和步骤,同时结合ANSYS,运用局部应力应变法中的稳态法对优化设计前后的张力传感器分别分析、计算出了疲劳寿命,为优化设计对其抗疲劳性能的影响提供了客观的判断依据;对一般零部件的疲劳寿命的计算也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详细介绍了疲劳分析中的局部应力应变法分析方法和步骤,同时结合ANSYS,运用局部应力应变法中的稳态法对优化设计前后的压力传感器轴销分别分析、计算出了疲劳寿命,为优化设计对其抗疲劳性能的影响提供了客观的判断依据;对一般零部件的疲劳寿命的计算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 The paper presents a case of a sinkhole located in a hard coal mine within the Upper Silesian Coal Basin in Poland and attempts to explain the causes of its formation....  相似文献   

14.
15.
带压系数及突水系数在防治水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在邯郸矿区长期带压开采和矿井防治水工作中的实践经验,论述了"带压系数"、"突水系数"在防治水工作中的重要概念.  相似文献   

16.
采用FLAC5.02D数值模拟软件模拟了煤层开采过程中断层对底板应力峰值与塑性区变化的影响。对不同断层倾角,断层刚度和底板水压下底板应力峰值和塑性区变化进行了分析,同时根据现场实测,对有无断层条件下破坏深度进行对比。断层倾角越小,底板应力峰值越高,底板破坏区范围越大;断层倾角越大,底板破坏区范围越小,最终发展为“X”型。断层刚度的增加,没有对底板塑性区产生明显的影响,只是从断层带一侧改善了底板突水通道。随着底板水压的增大,塑性区范围没有明显变化,底板应力峰值的波动程度也不大。无断层存在,底板破坏深度为0~17 m;断层带的存在使底板破坏深度增大了135%。  相似文献   

17.
团结沟采矿场露天开采至今已40年,现处于露天残采尾期,优化采剥生产工艺,最大限度地利用好现有资源很有必要。文章从东露天采场残采现状、倒堆开采方案及开采技术安全要求、效益预测等方面进行了简析。在目前矿山资源枯竭的情况下,倒堆开采实施后可延长服务年限3年。本文可为类似矿山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经过对各类泵的安装方法的研究,改进了泵后护板安装方法。改进后的安装方法,避免了后护板悬空、碰撞、吊钩滑落、丝孔对不正的等诸多问题,减低了安装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可操作性强,减低了劳动强度,加快了检修效率。  相似文献   

19.
王荣杰  陈虹微 《煤矿机械》2005,(11):134-136
针对福建省某煤矿带式输送机滚筒使用中出现的压裂情况,根据传动原理对滚筒结构和受力进行分析,探讨滚筒压裂的原因,提出提高滚筒强度的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20.
浅议相关方对建筑工程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对各相关方的特点和重要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