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文创产品设计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有效的保护方式。我们在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文创设计前,要先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文化资源,再运用设计手段对非遗文化资源进行创新设计。文创设计不仅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设计中起到积极作用,还对非遗传承人的保护和培育也起到积极的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最重要的是保持活态,要发展就必须先活下来,其次才能进行发展创新。非遗文创产品设计时,要善于挖掘优秀的非遗文化,推出更多优秀的非遗文创产品,最终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2.
宁夏隆德剪纸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象,其渗透着平民百姓的方方面面。在当今社会,文化创意产品应运而生,无疑承担起了文化传播的作用,文创设计就需立足于传统文化的根基之上而进行延展与创新。文章从艺术生产的理论的角度阐述了剪纸艺术与文创设计相融合的意义,通过探究宁夏隆德剪纸手工艺在文创艺术中的应用,从而发挥传承宁夏隆德剪纸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分析与归纳扎染的艺术特点,分析总结文创产品的设计及开发原则,通过分析扎染文创产品的发展现状,以扎染的艺术特色为切入点并与现代市场需求结合,通过扎染实践案例的设计应用,总结出扎染艺术在文创产品中的应用方法,从而将扎染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传承与弘扬下去.  相似文献   

4.
生产性保护是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方式.通过对壮族马骨胡制作技艺的调查研究,一方面,采用文献梳理及访谈方式了解壮族马骨胡制作技艺传承现状和历史性变迁;另一方面,通过田野实地调查多方位抢救性记录壮族马骨胡制作过程及其核心技艺,总结梳理制作技艺在生产性保护中的现实境况,认为马骨胡制作技艺生产性保护需要与社会经济协同发展,健全传承机制联动制作技艺生产性保护,将制作技艺列入非遗名录以促进专项保护、持久传承.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的潮流下,本文以青阳腔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梳理文化遗产现状,探索文创产品对于文化遗产传承的意义,最终总结出青阳腔文创产品的开发思路,并探讨视觉设计在开发青阳腔文创产品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道明竹编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体,整合现有资源,梳理文化脉络。将传统技艺与设计相结合,让竹编产品的价值得到了大幅提升。本文从竹编文创设计出发,探析非遗传承与文创设计的结合,并秉承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的态度,为崇州竹编非遗产品转化为提出新的设想。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国家不断提出发展文创产业、文化兴国的策略,引起了各行业对文创产品开发的新浪潮。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夏布织造技艺也逐渐被大众所知,人们开始关注夏布产业、文化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同时对传统夏布进行改良和创新设计,夏布文创产品逐渐也进入人们的视野中。但由于夏布织造技艺传承断代、夏布市场产品混乱,以及人们对夏布文化内涵理解的缺失,造成夏布文创产品开发与生产的诸多问题。本文基于夏布文创产品市场调研的基础,对夏布文创产品的概念进行界定,并对市场中夏布文创产品品类进行分类,最后重点分析了夏布文创产品存在的问题。为夏布文创产品的开发提供的理论依据,从而有利于夏布文化的传承和夏布文创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及物质财富,是人类长期生活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文化最具代表性的符号,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是一项亟需得到解决的事情。虽然我国的非物质遗产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保护,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国的非遗文化保护还面临着许多问题,其严重地阻碍了非遗文化在我国的传承及发展。非遗文化的传承理念与文创产品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契合度,文创产品的设计使我国的非遗文化元素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完美的传承与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发掘更多的文创产品设计新方法,提升非遗文化元素在文创产品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于媛媛  陆琰 《西部皮革》2023,(11):87-8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极大提升,近年来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突破地域限制,出现在大众视野,而非遗文创产品如今也逐渐成为了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向大众的有效表达方式。文章通过分析罗泾十字挑花的起源、针法和传承与发展现状等信息,探讨了罗泾十字挑花的文化价值与工艺特色。同时为满足人们对于文化产品日益增加的需求,将当代审美与罗泾当地文化特色相结合进行再设计,并将已有挑花纹样分解重构,追求在视觉上达到与新生代消费者群体的情感共鸣,从而实现对该项非遗文化的活化传承。  相似文献   

10.
以东巴绘画和文字艺术形式为立足点,从其表现形式和内容着手,结合数字时代下的文创产业的发展形式,推动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研究和文创产品的开发,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当前日益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大众视野,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衍生品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并产生了“非遗+”的新活态传承模式。文章以蓝染为主要表现语言与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相结合,使两者之间的结合有深层次的内涵表达,具体以“蓝染+浙江三家村手削藕粉”非物质文化遗产衍生品设计为例,对蓝染进行活化与创新应用,探索蓝染与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相结合的可能性,挖掘更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使更多非遗文化能够回归大众视野。  相似文献   

12.
袁因 《造纸信息》2023,(6):110-112
摘要:佛山剪纸是最早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因其鲜明突出的地方色彩,浓郁的岭南特色,从而成为了中国剪纸的几大流派之一。文章从场景视域出发,探索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佛山剪纸文创产品的设计新思路,以提高其传播力和影响力。通过对场景理论的解读与分析,结合现时代下的佛山剪纸文创的现状,探讨以场景化思维为核心的文创设计流程,通过场景构建,联想文创产品特定意义的使用场景,触发消费者的情感。将场景化思维贯穿佛山剪纸文创产品的设计过程,拓宽佛山剪纸文创产品的设计题材,为佛山剪纸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视角探索如何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以家具设计专业为例,通过从社会、高校、教师与学生4个方面着手,分析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现状和目前发展存在的问题。结合家具设计类专业的特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与实践断层、产品缺少创新等突出问题,总结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的具体实施途径。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发展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为教师与学生提供更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探索一条多元化、多层次的培养方式。  相似文献   

14.
剪纸艺术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至今都有众多学者在研究其内在价值。近年来,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都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中更好的传承而付诸行动。本文以剪纸艺术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整理剪纸艺术相关文献,简要梳理剪纸艺术发展及文化内涵,在商业、文化和文化类综艺节目这三方面进行举例分析,探讨文创产品设计能否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的传承提供一条可行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文创产业的快速发展,逐渐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又有了新的发展生机,拼布艺术就是其中之一。文章以“拼布艺术”为背景,以大学生为对象,分析了当前拼布艺术的发展前景,并结合当前大学生互联网+、挑战杯等创新创业潮,阐述了拼布艺术与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目的及意义,探讨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对拼布艺术发展的积极作用,旨在激励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6.
《以大连旅游文创产品设计为载体的满族传统手工艺传承与创新研究》是大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立项的非遗项目。旨在于把大连历史文化、特色地域风情运用满族传统手工艺进行传承与创新,以大连旅游纪念品为载体进行设计,设计出既有满族传统手工艺传承与创新的大连特色文化内涵又富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又符合现代人审美习惯的旅游纪念品。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快速发展的城市当中,人们对创新的需求日益增加。要使中国传统元素很好地与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相结合,才能做出有文化内涵的创新设计。中国传统文化在视觉传达中的应用在文创产品设计上有较为突出的体现。通过对中国传统装饰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实践研究,以参与宁波市北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产品设计项目为例,分析传统装饰在非遗文化产品中的具体应用,以及此项目对宁波北仑区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延续优秀文化命脉在于传承与发展。香云纱作为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精神文化价值。以广东香云纱为例,基于乡村振兴的背景探索产品创新设计及应用推广,立足当地的文化内涵,从现代的审美观念及市场真实需求出发,挖掘非遗香云纱在艺术表现及产品类型上的新可能。并通过文旅融合、多渠道发展的推广方式,使更多人了解香云纱。  相似文献   

19.
利用产学合作方式,对非遗文创设计展开设计教学、非遗研究、文创开发相链接的实践探索,借助非遗文创产品的创新发展力及高校的年轻设计力量,活态化保护传承非遗文化.  相似文献   

20.
王燕红 《造纸信息》2024,(1):109-111
山西剪纸艺术拥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一直以来都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内容。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将山西剪纸艺术应用于文创产品设计,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创新路径。这一趋势不仅为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也为文创产品带来了独特的审美价值。文章探讨了山西剪纸艺术在文创产品设计领域的创新应用,以期为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的结合提供新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