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3〕单层绕组有哪些特点?常用的绕组型式主要有哪些?答:单层绕组的主要特点,是每个定子铁芯槽内只嵌放一个线圈边,因此,电机绕组中总线圈数等于定子铁芯槽数的一半。单层绕组的主要优点:(1)铁芯槽内只嵌放一个线圈边,因而不需要层间绝缘,槽面积的利用率较高。这一点对小型电机意义较大,因为小电机的槽小,槽内绝缘占槽面积的比例较大,不要用  相似文献   

2.
〔1〕怎样将双迭绕组改为单双层混合绕组?答:单双层混合绕组是在双层短距绕组的基础上演变过来的。在双层短距绕组中,把上、下层导体内电流方向一致的合在一起,改为单层线圈边,而其它槽内的线圈边仍为双层。在保持各槽内电流分布不变的情况下,再改变一下端部的连接方式,就变为单双层混合绕组了。  相似文献   

3.
专家解疑     
问:单波绕组有什么特点?怎样连接成单波绕组?答:单波绕组的特点是:一个线圈的两个边相距约等于一个极距,两端分别接到相距约两个极距的换向片上,串联的线圈较多,并联的支路对数等于1。单波绕组的连接规律及展开图如图1所示。单波绕组的连接规律是1号线圈的两个边分别放在1号槽的上层和4号槽的下层,l号槽与4号槽相距约一个极距,1号线圈的首尾端分别接在相距约两个极距的1号换向片和7号换向片上;接着2号线圈的两个边分别放在7号槽的上层和10号槽的下层,首尾端分别接到7号换向片和13号换向片上。1号和2号两个线圈串联,正好绕电枢一周。接着绕下…  相似文献   

4.
一、绕组原理单双层混合绕组(以下简称混合绕组),是由双迭绕组过渡而来的。其过渡方式是将双迭绕组槽内的上下层线圈边,属于同相者合并为一个单层线边,并按着同心式绕组原理,将其端部连接起来。对于同槽内非同相的线圈边,仍然保留双迭绕组层间绝缘的结构方式。由于该绕组既有单层,又有双层,故得名“单双层混合绕组”。它的每组线圈数小于每极相组槽数,线圈平均跨距小于绕  相似文献   

5.
三相绕组的展开、连接次序,二者是有机的统一体。本文是在对绕组有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将绕组加以抽象,用数列的形式表示三相绕组的展开和连接。一只嵌放在定子槽中的线圈,可以用相应的槽号组成的数学符号表示,如“7_(12)”,表示线圈的首端边应嵌在第7槽,面其末端嵌于第12槽。首、末两数之差表示线圈的节距。如果是双层绕组,可在下角数值下加一短横线,表示末端是下层边,首端是上层边。如1、2等。每一线圈组,通常几只线圈串联而成,如“1_9—2_(10)”代表的线圈组,是两只节距相同的线圈“1_9”和“2_(10)”串联而成,两线圈符号之间的短横线,表示线圈间连线的接法。同理,  相似文献   

6.
在中大型绕线型交流异步电机中,绕组多采用扁铜杆插入或嵌入式的双层波绕组。为了去掉极与极之间的连接线,常用一种所谓“同槽跳接”的特殊连接,它是槽内从下层边过渡到上层边的一根特殊导体,即所谓“过线”。每相的首末端处于同一槽内,分居上下层,分别伸出槽口两端。通常要确定三相绕组的跳接线位置,须画出整绕组的展开图,或推算全部接线表,槽数越多时,工作量越大,而且很容易出差错。因此,用简便的方式确定跳接线的位置是十分必要的。一般情况下转子波绕组多取第一节距  相似文献   

7.
38.答:三相单层交叉链式绕组的嵌线规律是: (1)先嵌A相双连线圈中带引线的一边(A边),紧接着在左邻槽中嵌双连线圈的另一线圈的一边。 (2)向左数空一槽,嵌C相的单连线圈带引出线的一边(Z边)。 (3)向左数空两槽,按(1)的相同规律嵌B相带有B边的双连线圈,这时可将上层边嵌入空槽中。 (4)向左数空一槽,按(2)的相同规律嵌A相的单连线圈,也将上层边嵌入空槽。 (5)依相同规律继续嵌完三相所有的线圈。同相线圈之间的连接规律是,上层边与上层边相连,下  相似文献   

8.
如果电机绕组某个线圈或一部分线圈灼损,这时应考虑采取局部检修。1.局部拆换线圈法首先应查出故障线圈的准确故障点,并将电机绕组加热至100~130℃,使绕组绝缘软化,然后趁热拆除槽楔和故障线圈。对于低压散下线圈双层绕组,故障点如发生在线圈的下层边,此时必须将一个节距内的好线圈上层边拆去。为此要拆除槽楔。  相似文献   

9.
文中给出极比为4/2的单相双速异步电动机的两种绕组接线方案.单层变极绕组接线如图1。绕组具有十个线圈组,安放在24个槽内,按照△/YY 接法,确保极比为4/2。线圈的平均节距等于6个槽距。2P=4相应的出线端为4C1,4C2,4C3,  相似文献   

10.
(1)单链绕组的嵌线工艺有什么特点?答:绕组展开图是嵌线工艺的依据,它帮助我们了解把线圈嵌进铁芯槽中的工艺程序。现以 Q_1=24槽、2p=4极、q=2及 y=5槽(即1~6槽)的单链绕组为例,加以说明并在图1中线圈的端部,分别标明线圈的序号①、②、⑨……,以便于理解。(1)展开图中标有槽号,这是为了有助于说明有效边的嵌放情况,至于在实际的铁芯上哪个槽是1号,则是任意的。在采用由独立的各单个线圈(或线圈组)构成相绕组的情况下,嵌线时不需要考虑哪个槽是第1号。但是,嵌完线后三相绕组引出线的位置  相似文献   

11.
雷逸 《家用电器》1996,(6):23-23
吊扇电动机定子铁芯的嵌线槽有两种,即双排槽和单排槽。双排槽即定子铁芯上有两种槽形,如图1所示,其中槽较浅的为高槽,嵌放主绕组;槽较深的为低槽,嵌放副绕组。单排槽即定子铁芯上只有一种槽形,如图2所示,单排槽定子铁芯一般为迭绕,即主副绕组交替嵌放。 在吊扇电动机故障检修时,经常遇到电动机的绕组局部线圈损坏,其余线圈完好。如果在修理时将全部线圈拆除重绕,费工费时,所以,可采取对损坏线圈进行局部更换方法解决。  相似文献   

12.
当第一节距的下层绕组元件嵌完后,可顺次嵌入其他绕组元件,将上层边嵌入相应的槽内,覆好槽绝缘,垫好端部绝缘,打入槽楔,对端部进行整形,将绕组端部伸出的喇叭口压到一定尺寸,并剪去突出的绝缘纸,然后焊接各极相间的接头及引出线,并包好绝缘,将端部用扎线扎牢。检查三相直流电阻  相似文献   

13.
电机绕组嵌线的进线端是指电机绕组嵌线时线圈进入定子铁心槽的一端,或者说挂线头的一端。那末在嵌线时究竟从哪一端进线好呢?目前,有关电机嵌线的书籍介绍都是右端进线.但笔者通过十几年的实践证明:对嵌线圈的上槽边(指后嵌的线圈边)和嵌槽满率小、铁心长度短、定子内圆大的电机绕组下槽边(指先嵌的线圈边)来讲.左端还是右端进线都无关。因嵌上槽边时,是靠左手捏住线圈的左端部不断把导线分送到槽口,右手用理线板把导线理入槽内。嵌下槽边时.可用两手把线圈稍扭转捏扁,然后左手(或右手)捏住线圈的一端分送到槽口,另一手伸入定子内圆捏住线圈另一端,经左(或右)推右(或左)拉能把线圈边拉入槽内,即使一次未全部拉入,来回多拉几次也能拉入槽内。  相似文献   

14.
绕组展开图是研究线圈在定子槽内安排与端部接线的良好方法,它能清晰地表示绕组中线圈的分布和各相线圈组的连接情况。在说明展开图的画法之前,先说明定子绕组的几个关系。 1.极距τ两相邻磁极间的距离,用定子槽来表示。所以,极距表明每个磁极所占有的定子槽数,设定子总槽数为Q_1,极数为P,  相似文献   

15.
2.嵌副绕组:按与主绕组相同的方法和步骤依次嵌副绕组(图2中虚线所示绕组)。可先从5号槽嵌起,在嵌入前要垫好槽内的层间绝缘。线圈的嵌线穿入和穿出顺序是:第一组线圈的小线圈5槽一8槽,大线圈4槽一9槽。第二组线圈的小线圈14槽一11槽,大线圈15槽一10槽。第三组线圈的小线圈17槽一20槽,大线圈16槽一21槽。第四组线圈的小线圈2槽一23槽,大线圈3槽一22槽。图5中,B—Y为副绕组。由于是四极电动机,主、副绕组错开半个节距,也就是在空间错开45°,相差90°电角度。 3.接线:主、副绕组的各组线圈嵌完,并进行通地检查之后,便可以接线。概括地说,单相异步电动机绕组的接线规律,不管有多少个磁极,只要  相似文献   

16.
1.3 单层绕组单层绕组在小型三相电机中应用很广,它是铁心每个槽子中只嵌有一个线圈边,因而电机线圈的总数等于铁心槽数的一半。采用这种绕组时,由于槽中只有一层线圈,毋需层间绝缘,因而可以提高槽子的利用率,又因槽中导线都是属于同一相的,故亦不存在槽内相间击穿的问题。另外,由于它的线圈数  相似文献   

17.
采用延边三角形接法,可使电动机“分档”运行,以适应负载的变化,达到节能的目的。下面以一台4极三相异步电动机为例,说明三平面同心式绕组的绕线、嵌线和接线方法。对于定子槽数 Z_1=36时,每相绕组共有6只线圈,大、中、小线圈各2只。绕线时按大、小、大、小、中、中的顺序连绕,中间不中断。嵌线时,从第1槽开始下中线圈(两边同时嵌下,节距为8槽),距第二绕组边隔8槽下第二中线圈(两边同时嵌下,节距为  相似文献   

18.
专利快讯     
<正>专利名称::一种整距绕组开关磁阻电机专利申请号:CN201310416639.3公开号:CN103532264A申请日:2013.09.12公开日:2014.01.22申请人:东南大学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整距绕组开关磁阻电机,该电机为双凸极结构,定子和转子上均设有凸极齿,但定转子上凸极齿的个数不相等。定子齿上绕有分布式整距绕组线圈,形成多相对称整距绕组结构,线圈为单层圈边,即每个定子槽只放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1) 全距异槽式每槽两片的单迭绕组;2)双节距四层式单迭绕组;3) 带丙种均压线的对称双迭绕组的优缺点分别作了论述。认为对称双迭绕组是一种性能良好的双重绕组,对发展β值高的大电机有采用价值,高速连轧电机也可推荐使用此种绕组。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三相电机中每槽导体数为奇数双层迭绕组时,绕组系数及谐波磁势的计算方法。通过实例说明,合理搭配线圈匝数,可以提高绕组系数并大大削弱谐波磁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