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青海省煤炭资源分布不平衡,资源储量在全国所处的地位不高,主要资源集中分布在江仓、聚乎更两个大型矿区,煤炭资源开发方式落后,机械化程度低,目前青海省煤炭资源远不能满足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供需缺口较大。除焦煤的保证程度较高外,动力煤资源不足,无烟煤严重短缺。且煤炭资源的勘查程度低,不能满足开发的需要,要加大勘查力度,为青海省经济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2.
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短期内不会改变。目前我国煤炭能源仍然处在需求量大、资源高强度开发阶段,有必要认真审视我国煤炭资源勘查工作。通过分析我国煤炭资源分布与保存问题,基本摸清了煤炭资源状况。认为我国煤炭资源相对丰富,但分布主要受东西向、南北向“两横”和“两纵”构造带控制,在“九宫”分布不同区域资源赋存与开发程度不均衡,中东部地区开发强度大,西部资源丰富但勘查开发程度低。同时,对我国主要煤炭矿区典型矿井的煤炭资源采出情况进行了调查与计算,研究了煤炭资源回采率的计算方法,得出目前技术条件下多数矿井的煤炭资源回采率在24.3%~59.8%,直接反映了目前开采技术条件下我国查明煤炭资源、储量的实际采出情况。我国目前查明煤炭资源、储量20 a后大多将被开采和占用,保障能力不足,需要引起全社会对煤炭资源勘查工作的重视,提前谋划合理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从现在开始勘查工作:一是加强中东部老矿区煤炭储量增储勘查力度;二是加快煤炭勘查开发战略西移,建设煤炭基地“双子座”;三是开展深部和复杂地区的地质条件精细勘查评价,助力煤炭资源、储量的储备能力提升,实现煤炭在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稳定发展中的压舱石作用。  相似文献   

3.
我国煤炭资源现状及勘查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煤炭资源分布特点、资源潜力、资源需求及开发利用情况等方面叙述了我国煤炭资源现状,分析了煤炭资源勘查工作面临的问题,阐述了煤炭资源勘查战略目标、战略布局,提出了加强煤田地质基础工作、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煤炭资源勘查技术手段和方法、扩大煤炭资源勘查研究范围、积极参与国外煤炭资源的勘查开发与资源分享等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4.
青海省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祁连山、柴北缘、昆仑山、唐古拉山、积石山五大含煤区中。现查明的煤炭资源储量,主要分布在祁连山、柴北缘两大含煤区中。查明的资源储量与预测的资源储量之间的差距很大,显示青海省煤炭资源的找矿潜力巨大。本文分析青海省煤炭资源的分布规律,希望能为下一步的煤炭找矿工作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5.
《煤炭工程》2004,(8):63-63
近日,青海省地质调查院与青海省焦煤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天峻县江仓矿区的煤炭勘探协议,勘查资金4 5 5万元。江仓矿区是青海省最大的煤田———木里煤田的一部分,焦煤资源丰富。为加快煤炭资源勘查开发,青海省国土资源厅通过招标方式,确定省地质调查院承担天峻县江仓矿区的详查工作,详查资金约12 0 0余万元。其中,第四勘查区由青海省江仓能源有限公司出资,第五勘查区由青海省焦煤能源产业有限公司出资。为了在煤矿勘查领域创出品牌,拓展项目领域,省地质调查院组织精兵强将,认真研究设计方案,并进入工区开展野外工作。近日,省地质调查院与…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我国钢铁生产和铁矿资源供需形势,介绍了青海省的铁矿资源分布特点,认为勘查程度较低,开发利用条件好,可综合利用的共、伴生有用组分较多,资源储量在全国范围内所占的比例很低,必须加大勘查力度,保证本省钢铁企业生产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中国煤炭资源状况对煤炭工业持续发展的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倪斌 《中国煤炭》1995,(3):26-29
从持续发展的观点出发,分析了我国煤炭资源的数量、质量、资源勘查对煤炭工业发展的保证程度和资源状况,及其对煤炭开发利用引起生态环境破坏的影响,指出目前煤炭资源勘查精查储量严重不足、普查详查储量缺乏的状况难以保证煤炭工业三个时期发展对资源的需求;提出了相应的三项对策建议:资源开发利用与节约并重、加强和发展煤田地质工作、加强煤炭资源的行业管理。  相似文献   

8.
安徽省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在两淮煤田,保有资源量338.17亿t,占全省资源量的99%以上。虽然资源相对丰富,但综合考虑相关制约因素,其勘查、开发和接替前景仍不容乐观。根据安徽省煤炭资源调查数据,介绍了安徽省煤炭资源勘查以及开发利用现状,并对安徽省煤炭供需形势进行了分析;通过对资源禀赋条件、勘查程度、矿体埋深及其压覆情况和开采技术条件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两淮煤田当前可利用资源量为244.64亿t,占保有资源量的72.3%,正常开采条件下估算保障年限为94 a,资源保障程度较好;未利用矿区保障年限为21 a,可有效接替资源不足。建议在勘查程度较高、找矿难度较大的现实情况下,应高度重视煤炭资源的节约利用,促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转化升值,同时应加强对煤层气资源的综合利用,对政策性闭坑煤矿的资源可利用性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9.
西南地区自然地理条件恶劣,交通不便导致煤炭资源勘查开发程度低。遥感技术以其视域广、效率高、综合性强等优势可以满足该地区日益紧迫的煤炭资源调查评价的需求。通过总结该区煤炭资源调查中的遥感应用条件及实际工作中的技术流程,阐述了遥感技术在滇东北及类似地区煤炭资源调查评价中的优势作用及发展方向,并提出了进一步推广使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简讯     
煤炭探矿权采矿权将进行全面清理针对我国目前煤炭资源勘查开采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国土资源部《通知》指出,必须加强煤炭资源勘查开采专项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工作。《通知》规定,大型矿产地的探矿权、采矿权设置,由国土资源部审批;大型矿产地以外煤炭资源勘查开采,由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依据专项规划审批。《通知》要求,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对煤炭探矿权、采矿权的设立和分布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清理,重点是在大中型矿产地(资源储量规模5 0 0 0万t以上)范围内探矿权、采矿权的分布、开采情况。对煤炭企业因大型煤炭基地建设需要设立接…  相似文献   

11.
青藏高原北部成煤地质背景及煤系矿产资源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摸清青藏高原北部煤系矿产资源的种类和分布状况,开展了青藏高原北部成煤地质背景和煤系矿产资源特征研究。通过实地调查、典型样品测试及资料综合分析,总结出青藏高原北部主要成煤时代为早石炭世、晚石炭世、晚二叠世、晚三叠世及早中侏罗世,煤系可划分为昆仑山、积石山、唐古拉山、土门-巴青、昌都-芒康等5个赋煤带;主要的煤系矿产有煤炭、煤系气、天然气水合物、煤中锗镓以及煤系石膏、高岭土、优质灰岩等。在成煤环境、煤化作用、构造演化等的共同作用下,尕马羊曲地区形成煤-煤中锗共生矿床;开心岭-乌丽地区形成煤-煤系气-天然气水合物共生能源矿床;唐古拉山地区的巴贡组(T3bg)、那益雄组(P3n)、杂多群(C1zd)、加卖弄群(C2j)均具有形成煤-煤层气-煤系页岩气共生能源矿床的资源潜力。  相似文献   

12.
武轶 《资源与产业》2010,12(Z1):109-112
资源的再生是实现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针对我国自然资源相对短缺的现状,建立再生资源产业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途径。青海省资源十分丰富,但开发利用率不高。在加大资源开发力度的同时,应当尽早尽快发展再生资源产业,为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通过对再生资源产业的概念和一些相关国际经验的介绍,分析了青海省再生资源的现状并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3.
2004—2012年青海省经济增长因素贡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孝伟  孔锐 《资源与产业》2015,17(4):106-110
为了研究青海省近年来经济发展中资本、劳动和科技进步因素的作用,分析其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根据2002—2012年青海省统计公报,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青海省经济增长的贡献因素进行分析。青海省是一个资源大省,其区域经济和产业经济发展不均衡。2009年以后,青海省的经济增长对投资的依赖过高,科技进步的作用有所削弱,甚至出现了副作用。青海省的固定资产投资相对规模远远高于国内水平,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内,外商投资所占的比重很小,投资的主要去向是第二、第三产业。所以建议青海省以后加大科技方面的投入,加强对外贸易,加快人才培养和引进,调整产业格局,依托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和资源深加工产业以改变目前的支柱产业格局,促进青海省经济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4.
煤炭是我国最主要基础能源之一,是保障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煤炭产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传统的粗放型开釆模式,也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例如煤炭利用率低、资源浪费、回收率低和环境污染等等。同时由于煤炭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和有限性,因此煤炭经济的需要注重循环发展。本文主要参考了国内外相关专家学者历年来对煤炭循环经济领域的研究成果与文献资料,分析了煤炭循环经济方面的研究理论和成果,从宏观政策、产业链延伸、工业园建设、实际生产和循环经济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分析,为煤炭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5.
李梅 《中国矿业》2012,21(5):91-95,111
根据贵州世纪资源勘查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自身发展及产品市场的需要,为了满足用户对煤炭质量的要求,合理利用煤炭资源,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需要建设与雷公山和挖陇沟两对矿井相配套的1.20Mt/a选煤厂。两对矿井井田煤层原煤均属于无烟煤三号。根据两对矿井生产的原煤煤种进行可选性的评定,从而为后期建设配套的选煤厂。  相似文献   

16.
海西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西州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在全省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做好海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对全州经济社会发展乃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2008年海西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剖析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矿产资源开发是促进该区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在资源的开发利用中以附加值高的矿种为主,坚持规模开发和集约利用,并做好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工作,是海西州开发利用工作的关键所在。   相似文献   

17.
我国转型煤矿井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新方向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峰  李树志 《煤炭学报》2017,42(9):2205-2213
随着煤炭资源的长期开采、采矿技术的进步以及能源结构的调整,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煤矿面临关闭或已关闭。目前针对废弃煤矿采取的主要措施是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以致遗留许多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问题,且造成了矿区井上下资源的严重浪费。因此,如何科学、高效地解决煤矿关闭后的资源利用问题,实现矿山的成功转型利用,对煤炭工业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分析了转型煤矿资源类型,介绍了我国转型矿山开发利用现状,主要包括废弃工业广场建筑物、废弃土地(工业广场土地、沉陷区土地)的开发利用及建设矿山公园等。并指出国内废弃煤矿资源利用存在开发利用不充分、运行成本高等问题,特别是井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率低。如井筒、巷道、硐室等井下空间资源,在封井后几乎全部浪费。因此,针对转型煤矿井下空间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重点分析探讨了煤矿井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新方向,如利用煤矿井下空间资源储存石油、天然气,建设蓄能站以及地下城市等等,为我国关闭矿山的转型开发利用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8.
资源的再生是实现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针对我国自然资源相对短缺的现状,建立再生资源产业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途径。青海省资源十分丰富,但开发利用率不高。在加大资源开发力度的同时,应当尽早尽快发展再生资源产业,为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通过对再生资源产业的概念和一些相关国际经验的介绍,分析了青海省再生资源的现状并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