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共性研究所和研究开发工程中心构成了美国陆军器材司令部籍以进行研究、发展和工程工作的手段,以便对武器和器材装备的研制过程进行支援。1985年10月1日陆军器材司令部建立了美国陆军研究所管理局,它是陆军器材司令部的主要下属机构,负责管理和指导技术基础工作。研究所管理局由陆军器材司令部负责技术规划和管理的副参谋长詹姆斯·色希(James Cercy)少将领导,该局是由陆军器材司令部范围内负责承担通用技术基础研究任务的所有研究机构组成。这些通用技术基础横跨各个产品领域。它们是大气科学研究所、弹道研究所、电子技术和器件研究所、哈里·戴蒙德研究所、人机工程研究所、材料技术研究所(原名陆军材料和力学研究中  相似文献   

2.
<正> 美“陆军材料与力学研究中心”所隶属的“陆军器材发展与准备司令部”(MaterialDevelopment and Readiness Commande)改名为“陆军器材司令部”(Army MaterialCommande)。后者将继续为美国本土和海外的64个所属单位从事武器的研究、发展、采购和支援工作。该司令部将拥有约12万人员。  相似文献   

3.
1976年,美国在第二届炸药和爆炸环境效应会议上发表了陆军器材发展准备司令部的1976~1980年环境质量规划。该规划的目标是使陆军弹药厂的排放水符合国家环境法律和法规上的1977和1983年的排放标准。规划贯彻了以防为主的政策,从消除、减  相似文献   

4.
据美刊《国防工业报告》1979年6月18日讯,1979年7月1日美国陆军在红石兵工厂成立一个新的司令部,即陆军导弹司令部(MI-COM)。新的司令部是由导弹器材动员司令部和导弹研究与发展司令部合并的。在陆军重新组织器材动员司令部就是目前的体制,所以,现在又是恢复到前几年的体制。新司令部将作为一个管理单位,负责管理陆军导弹系统的研究,发展和器材动员工作。  相似文献   

5.
美国陆军向它所属研究所的77名科学家和工程师颁发了陆军研究发展成果奖。获奖项目共有34项,有集体奖,也有个人奖,77名获奖人员中65人隶属于陆军器材发展和准备司令部,9人隶属于陆军工程兵团,3人隶属于军医总署。  相似文献   

6.
一、陆军器材司令部美陆军器材司令部(AMC)是美陆军15个主要司令部中的一个,包括本部在内有13个所属分部。它们是:司令部:军械、弹药和化学司令部;航空系统司令部;通信-电子司令部;仓库系统司令部;研究所司令部;导弹司令部;安全事务司令部;坦克自动化司令部;试验和鉴定司令部;部队保障司令部;  相似文献   

7.
正在美国陆军所有小企业订单中,经由美国陆军器材司令部(AMC)交付的订单就超过一半。在情况发生变化、面临多重挑战之时,小企业项目办公室(OSBP)采取了很多措施为小企业搭建走向成功的舞台。到2015财年,美国陆军器材司令部在连续两年时间里,交付小企业和各种社经小企业项目的合同超  相似文献   

8.
正美国陆军预置物资(APS)被放置在世界各地,从而减少向作战地域部署装备所占用的时间。美国陆军持续保障司令部的陆军野战保障营(AFSBn)和陆军野战保障旅(AFSB)负责管理各个陆军预置物资场所。美国陆军持续保障司令部隶属于陆军器材司令部,由一名少将指挥。这些机构利用陆军战争储备部署系统(AWRDS)来管理陆军预置物资的接收、存储、维护和发放。在战争储备部署系统中,图形化资产表示(GAR)模块提供了装备在  相似文献   

9.
六陆军研究所司令部陆军研究所司令部(LABCOM)负责管理AMC的技术基本计划和陆军的7个研究所。该司令部通过鉴定和开发新兴技术,可以避免奋发展计划不必要的交叉和重迭。司令部还力求使近期战场的需要和在未来战场上取得技术优势所需要的巨大投资得到平衡。  相似文献   

10.
美国陆军武器和器材装备的研究与发展、试验与鑑定、生产与采购、储存与分配、供应与维修等各项业务,原来都是由陆军器材司令部统一管理的。鑑于该部所掌管的业务范围十分广泛,任务繁杂,大有顾此失彼之虑,遂于一九七五年决定改组陆军器材司令部,这次改组于一九八○年结束,改组重点是把武器装备的研究、发展、试验、鑑定等科研性任务同采购、生产、储存、分配、供应等非科研性任务分开,把科研性任务称为器材发展、非科研性任务称为器材准备,分别成立若干研究发展局  相似文献   

11.
1983年下半年,美国陆军负责研究、发展和采购业务的副参谋长詹姆斯·H·梅里曼中将就美国陆军现代化计划回答了美国“陆军时报”副主编吉姆·泰斯提出的一系列问題。下面是梅里曼回答问題时谈话的主要內容。  相似文献   

12.
陆战的未来取决于陆军将科学技术用于未来部队的能力。美国陆军研究发展与工程司令部(RDECOM)组建的目的是为了加强科学技术工作,加速“未来战斗系统”(FCS)的发展进程、陆军研究发展与工程司令部系统之系统整合任务.是通过影响陆军的研究发展与工程的文件精神,保证现役和未来地面部队的技术优势。为达此目的.系统之系统的部分关键计划包括技术整合和评估、模型与仿真以及实验等。  相似文献   

13.
美国陆军的基础研究计划,由陆军23个有关研究所和陆军部外研究机构进行,达些单位均由美国陆军管理。其中的主要研究项目则由与美国陆军器材发展准备司令部有关的20个研究所完成。近十年内,美国陆军将开展约  相似文献   

14.
2015年10月,美国陆军协会发布了《2015—2016陆军绿皮书》,国防部主要领导和陆军各部门领导分别撰文介绍本部门现状与下一年工作的重点方向。陆军司令部司令罗伯特.B.艾布拉姆斯上将认为,新形势下陆军司令部仍将以战备建设为核心,打造新的战备模式,落实"整体兵力"概念,推动国民警卫队和陆军预备役实战化建设,提升战备水平。  相似文献   

15.
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军内相继建立了若干科研机构,开展常规武器的科研工作。六十年代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国常规武器科研机构也随之不断改组和完善,建立起能适应现代兵器科学技术发展要求的科研体制和机构。现简述如下。一、美国陆军常规武器的科研体制与机构美国三军的武器和器材装备的科研工作统一由国防部下的国防研究与工程部领导。陆军部、海军部、空军部分别建立为本军种服务的科研体制与机构。陆军部下设陆军器材发展与准备司令部,全面负责陆军武器和器材装备的研究、发展、  相似文献   

16.
刘向平 《国外坦克》2009,(10):40-44
当今战略环境的变化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美陆军转型的重心向模块化编制体制方向转变。美陆军按照远征作战、联合作战、全谱作战的要求,将现有陆军重新设计成合成、精干、灵活、快速的模块化部队,这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陆军规模最大的一次调整,模块化转型的范围将涉及美现役陆军和预备役陆军的战斗部队和支援部队。美军在2008年以前完成大多数作战部队和司令部的结构调整,在2009年以前完成战区司令部结构调整,计划在2011年以前完成所有支援旅的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17.
伊拉克战争使美国的武器装备得到了一次真正的实战检验。战后,由美国陆军士兵计划执行办公室、陆军器材司令部和研究、开发与工程司令部联合组成的调查小组,亲赴伊拉克,深入第101空降师、第82空降师和第3机步师,对其单兵装备的实战表现进行了一次全面调查。  相似文献   

18.
美国陆军工业基地工程署最近发表了陆军器材发展与准备司令部“制造方法和工艺计划”完成情况的1979年下半年简报,其中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电子学、检验与试验、金属、弹药和非金属六大专业,共67项课题。现将有关热加工、机械加工和材料检测项目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一)由兵器工业部科技局组织翻译出版的《美国陆军试验操作规程选编》,业已发行。该书取材于美国陆军试验鉴定司令部(USATECOM)颁发的《装备试验规程》(Materierl Test Pro-cedure 简称 MTP)和《试验操作规程》(Test Opration Procedure,简称 TOP)。美国陆军装备试验操作规程(MTP/TOP)是一套与美国军用标准(MILSTD)并列、自成体系、完整系统的试验资料,逐年发表在《美国政府报告通报》上。用于陆军装备如武器、弹药、车辆、仪器、器材、军需、给养等  相似文献   

20.
外军快讯     
正美国陆军正式成立未来司令部2018年8月24日,美国陆军未来司令部在得克萨斯州奥斯汀市正式成立,其办公地点位于该市的得克萨斯大学校园内。美军设立这一司令部旨在提高陆军现代化作战水平。未来司令部由约500人组成,包括100名军人和400名文职。下设未来与构想司令部、战斗发展司令部、战斗系统司令部3个二级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