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根据沉积学原理和环境化学行为特点,应用地质积累指数(Igeo)法对杭州城区六条代表性河道底泥中典型重金属的含量进行了评价研究,从而为区域水环境的改善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杭州城区河道底泥重金属地质积累指数分级在0-4级之间,Cd污染最严重,偏中度.偏重污染,其次是Zn,轻度一偏中度污染,Cu和Pb为轻度或无污染;不同区域重金属污染程度不一样,采荷断面受重金属污染的程度最大、义桥断面次之、蒋村港断面最小.  相似文献   

2.
为了评价矿业活动和生态修复措施对锑矿区土壤的重金属污染影响,调查了锡矿山锑矿区冶炼区、公路沿线区、采矿区及尾矿区中不同用地性质土壤中Sb、As、Pb及Cd等重金属含量,并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污染程度、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锑矿区土壤样品中Sb、As、Pb及Cd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619.38、82.20、244.28、30.84 mg/kg,重金属复合污染严重;地累积指数法及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表明,锑矿区Sb和Cd污染严重,As、Pb有轻度到中度污染,综合来看,具有极强的生态风险,其中,Sb和Cd是最主要的污染因子。冶炼、开采、运输和堆放等矿业活动使各区域土壤的重金属浓度呈显著区域特征;废矿渣土壤、荒地、林地、底泥、生态修复草地和菜地等土壤样品中的重金属Sb含量依次减小,植物生态修复方法是治理土壤锑污染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对杭州下沙区土壤中酸碱度和铅、锌、铜进行监测分析,并使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与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该区土壤环境质量状况。结果表明下沙区土壤偏碱性,重金属含量超过该区本底值,各区域土壤重金属含量关系从高到低依次为工业区、绿地、商业区、高教区。  相似文献   

4.
摘 要: 调查了会仙湿地典型河流地表水和沉积物重金属As、 Hg、 Cr、 Ni、 Cu、 Zn 和Pb, 以及水葫芦中Cr、 Ni、 Cu、 Zn 和Pb 的分布特征及富集情况, 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地表水和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 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沉积物重金属的污染程度特征及生态风险, 植物富集系数法评价水葫芦(Eichhornia crassipes)富集重金属的能力。结果发现: 夏季地表水重金属含量高于秋季含量, 夏季呈现重污染状态, 秋季呈现轻污染状态, 均为地表水Ⅳ类水质, 主要受Hg 含量特征影响; 两季沉积物重金属均为轻度污染, 但Hg 的强生态风险率高达95. 8%; 水葫芦根部的重金属含量普遍高于茎和叶部, 根部对地表水与沉积物重金属富集的能力大小顺序一致, 均为Zn>Pb>Cu(Ni)>Cr。  相似文献   

5.
昆山市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解昆山市农用地土壤重金属的含量及其污染情况,通过调查、采样和实验室分析,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对测定结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重金属平均含量分别为Cd 0.199mg/kg、Hg 0.199mg/kg、Pb 30.484mg/kg、Cr 87.729mg/kg、Cu 314.275mg/kg、Zn0.256 mg/kg、N i 31.083mg/kg、As 8.150 mg/kg。农用地土壤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主要污染物为Cd,其平均单项污染指数为13.525。除As外的其他重金属含量都高于土壤背景值,Cd、Hg、Cr、Pb存在着严重的点源污染,整个昆山市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区域差异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6.
通过查阅国内外共97篇文献,获得了14种重金属在国内外河道底泥中的污染情况,通过统计分析,得到了国内外重金属污染的整体情况。运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地积累指数法、富集因子法这3种常见的重金属评价方法,对国内外重金属的污染情况进行了评价。结果发现,国内外对重金属的研究在种类、频次上都存在较大差别,国内外河道底泥中的重金属含量差别也较大。3种评价方法的侧重点和原理不同,对国内外重金属的污染情况评价结果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毗邻铁矿的千山景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为景区的环境治理和铁矿的排污规范提供数据基础和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基于重金属质量浓度和毒性的双权重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土壤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采矿场周边区域重金属均未超标,属于安全区、轻微潜在危害级;排岩场和尾矿库周边土壤Pb含量明显偏高,尽管属于轻微的潜在危害级,但内梅罗评价结果 为警戒区,土壤存在恶化趋势;尾矿库至五佛顶区域属中重度污染区,Cd的单项潜在生态危害系数达到了强危害水平,且土壤各重金属有效态含量高于其他区域,植被生长受损症状已经凸显.结论 铁矿开采产生的重金属等有毒物质通过多种途径进入周边环境,已经对与之毗邻的千山景区土壤及植被造成了影响.  相似文献   

8.
以太原市小店污灌区农田土壤(0~20cm)为研究对象,分析了Hg、Cd、As、Pb、Cr、Zn及Cu的含量,评价了污灌区农田土壤的污染程度及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污灌区农田土壤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7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均未超过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但平均含量均显著高于研究区背景值,土壤总体表现为以Hg为主的多种重金属富集;相关性表明,Cu与Cd、As、Zn,Zn与Cd、Pb、Cr、Cu,Cr与As、Pb、Zn,Pb与Cd、Cr、Zn呈显著相关;各种重金属内梅罗综合指数和地质累积指数由大至小依次为Hg、Cd、As、Cu、Cr、Zn、Pb;综合污染评价和综合潜在生态风险评价表明,该区域总体呈现中度污染和中等潜在生态风险水平.污灌区农田土壤中Hg、Cd、As、Pb、Cr、Zn、Cu 7种重金属元素明显积累的现实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9.
以京杭大运河(徐州段)上游的底泥为研究对象,用火焰原子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中的Zn、Pb、Cu、Cr和Cd的含量,并运用地质累汁指数法对各采样点的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分析评价,总结出这一流域重金属的污染分布情况.确定丁主要污染元素。  相似文献   

10.
乔口镇土壤重金属Pb、Cd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长沙市望城区乔口镇周边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单因子评价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其土壤中Pb、Cd的含量进行生态风险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乔口镇研究区域重金属Pb污染在可接受范围之内,而土壤中重金属Cd的累积程度较高,污染严重,已经对区域内的生态环境产生危害。同时,对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研究发现,土壤重金属Cd的单因子潜在生态危害指数Ei处于40~160之间,且深度为0~20 cm的土样中Cd的单因子潜在生态危害指数均大于80,表明该元素存在强生态危险。从综合潜在生态风险危害指数RI来看,乔口镇综合潜在生态风险危害还在可接受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1.
工业污染中,重金属污染物因滞留时间长、难以降解,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尤其严重,因此,为了对重金属污染范围、深度及扩散情况进行检测,探究重金属对土壤激发极化性质的影响,需要分别对不同浓度的重金属污染物溶液进行试验研究。首先,通过对室内试验与原位测量的数据对比,采用了数据稳定的原位污染试验;其次,选择不同浓度的硝酸镉和硝酸铅溶液进行原位污染试验,对重金属镉和铅的污染土壤进行电性测试;最后,观测其电阻率、极化率,并分析其变化规律。结果显示,硝酸镉与硝酸铅溶液均使得土壤电阻率有较大程度的下降,且使得土壤极化率提高;高浓度污染场地的极化率衰减速率普遍高于低浓度;衰减完成后,高浓度镉溶液仍保持较高极化率,低浓度镉溶液与铅溶液趋近无污染情况。综上可知,重金属对土壤的污染情况,不仅可以通过电阻率检测,也可以通过极化率进行检测,激发极化性质在实际的重金属污染检测中,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使用大流量采样仪在北京西北城区采集了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样品,利用CCl4和CH4Cl3对样品中的可溶有机物进行萃取分离,结果表明虽然PM10的总质量浓度变化较大,但可溶有机物的质量浓度变化很小。应用气相色谱(GC),气相色谱/质谱(GC/MS)对可溶有机物中饱和烃、芳烃的组成和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西北城区大气中含有种类繁多的由化石燃料不完全燃烧所产生的饱和烃类污染物,这表明化石燃料不完全燃烧对西北城区大气的污染有很大影响。GC/MS分析还检测出了100多种多环芳烃(PAHs),其中有10种是属于美国国家环保局(US—EPA)优先控制污染物,怀疑具有致癌性。由机动车排放的苯并[k]萤蒽的浓度在这些优先控制污染物中浓度最高,所以由机动车尾气带来的污染也是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3.
遗传算法优化神经网络用于大气污染预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大气污染预报可以对大气污染提出警示,保护人体健康和生活环境.为了对北京市PM10的质量浓度进行预报,建立了用于大气污染预报的遗传神经网络模型,该模型运用遗传算法优化神经网络的权值和阈值,有效提高了网络的收敛性和预报准确率.用改进后的神经网络对北京市PM10的质量浓度进行了模拟,并将模型模拟结果与美国第3代空气质量模型Models-3(CMAQ)的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遗传神经网络模型和数值模型的模拟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21和0.26,用于空气污染物质量浓度短期预报时,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精度与数值模型的预测精度相当.对于没有条件开展空气污染数值预报的城市或地区,神经网络是一种有效的替代方法.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街道空气中一氧化碳污染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工作对北京市街道空气受汽车污染的程度和有关影响因素进行了大量监测、测试和综合分析,找到了街道空气中一氧化碳的污染规律,为汽车污染的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一次PM10污染过程模拟与气象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MM5-CAMx耦合模式模拟和气象观测诊断相结合的方法对北京市一次PM10污染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利用颗粒物来源识别(PSAT)技术模拟分析了华北地区各区域污染物排放对北京市PM10的贡献,模拟结果发现来自周边地区特别是河北、天津地区PM10的跨界输送是造成本次北京市PM10污染过程的主导原因.气象观测诊断分析发现本次PM10污染过程与区域气象因素的影响密切相关,同时发现PM10高质量浓度过程经历了2个阶段.第1个阶段为在西南风作用下污染物跨界输送造成了北京市PM10质量浓度的增高,诱发了北京市PM10污染的产生,第2个阶段为在均压场和弱低压作用下,北京市PM10本地排放的累积作用维持了PM10的高质量浓度,同时第2个阶段还伴随着东南风的输送,天津源对北京地区的输送也加强了北京市PM10的高质量浓度.  相似文献   

16.
北京重污染事件中污染物输送轨迹模拟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应用天气研究与预报(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WRF)模式以及三维拉格朗日轨迹模式,以北京2003年10月18—22日出现一次重污染过程为例,研究反气旋系统控制下污染物的输送规律和移动路径,并分析环境和气象观测数据,阐述其成因.结果表明,当反气旋均压控制北京地区时,由于地方性环流起主导作用,污染物在反气旋控制区内徘徊,形成地方性风输送积累;当反气旋后部偏南风经过北京地区时,本地区累积的污染物向东北输送,最终在低压区汇聚垂直抬升,进入自由大气.  相似文献   

17.
通过采集北京城区2015年冬夏季代表月1月和7月大气细颗粒物PM2.5样品,结合相关气象数据,分析研究了北京城区冬夏季PM2.5及其中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的质量浓度变化和污染特征.利用ρ(OC)/ρ(EC)最小比值法估算了二次有机碳(SOC)质量浓度,并采用后向轨迹模型和聚类分析法,研究了气团传输对灰霾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PM2.5和含碳气溶胶质量浓度表现为冬季夏季,霾日非霾日.SOC是OC的重要组成部分,冬季占OC质量浓度的47.16%,夏季达55.54%.北京市冬季霾日的气团轨迹主要为西北高空气团和局地气团,其中来自京津冀周边的局地气团传输对灰霾污染有较大贡献;夏季霾日的气团轨迹主要为东南气团、西北气团和西南气团,其中来自南方的气团轨迹所占频率较高,对灰霾污染贡献较大.因此加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治理联防联控,对北京市空气质量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满足电力负荷增长的需求,需调整能源结构,提高其他能源发电量所占的比例。因此,除了核电、风电等其他能源电站外,分布式能源应运而生。结合北京某区域分布式能源电站的规划项目,对分布式能源电站可能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进行阐述,综合分析其所具有的环境效益,最终提出治理方案,为在北京建设分布式能源电站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猪肉、猪肝和猪肾中重金属含量及其健康风险评估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收集和分析近年来我国有关猪肉、猪肝和猪肾中铅、镉和汞的研究资料,总结了我国各地猪肉、猪肝和猪肾中重金属含量与超标情况,并用目标危害系数(THQ)评估了食用猪肉和内脏面摄入重金属的健康风险.资料表明:在数据收集地区猪肉、猪肝和猪肾中镉、铅和汞均有不同程度超标现象,尤其以猪肝和猪肾超标严重;深圳市猪肉镉的THQ大于1,居民食用猪肉存在较高的镉暴露健康风险;其他地区猪肉、猪肝和猪肾中铅、镉和汞THQ值均小于1,通过食用猪肉、猪肝和猪肾摄入的重金属量对人体的健康风险低.  相似文献   

20.
韩城市大气环境污染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韩城市1999~2001年环境大气质量状况分析,揭示了韩城市大气污染类型、污染物时空分布特征.该市主要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季节浓度分布为:冬季>春季>夏季和秋季;总悬浮颗粒物季节浓度分布:冬季>夏季>春季和秋季;区域季节浓度分布:监测站>金城区>新农>南关.作者结合实际情况,对该市的环境管理,污染防治工作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