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首次从龙葵(SolanumNigrumL)的水提到液中得到一水溶性多糖,经纸色谱,硅胶薄层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其全水解液,证明它由D-葡萄糖(93%),L-阿拉伯糖(7%)组成。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N,N-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铁(FeDEC)的合成,分子结构,热分解温度,紫外吸收及其对光氧化低密度聚乙烯(LDPE)薄膜的物理性能,羰基指数和粘均分子量的影响,并探讨了它的作用机理。表明,在LDPE膜中加入0.10-0.30wt%FeDEC,即可控LDPE膜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3.
朱岩  陈治强 《化学世界》1998,39(9):495-498
以AS4A-SC为色谱柱,2.0mmol/L碳酸钠为淋洗液,流速为2.00mL/min,检测器量程为30μs,进样体积为50μL,对洗涤剂中乙二胺四乙酸(EDTA)、磷酸盐(PO3-4)及氯离子(Cl-)、硝酸根(NO-3)、硫酸根(SO2-4)同时测定,它们的线性关系比较好,相关系数大于0.9965,9次平行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51%~2.95%,对EDTA和PO3-4的测定回收率分别为106.5%和98.5%。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N,N-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铁(FeDEC)的合成、分子结构、热分解温度、紫外吸收及其对光氧化低密度聚乙烯(LDPE)薄膜的物理性能、羰基指数和桔均分子量的影响,并探讨了它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LDPE膜中加入0.10~0.30wt%FeDEC,即可控LDPE膜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5.
含碳酸钙与光敏剂的LDPE膜光氧降解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含超细碳酸钙(CaCO3)、硬脂酸铁(FeSt3)[或二正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铁(FeBDC)/二正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镍(NiDBC)光敏剂]的低密度聚乙烯(LDPE)膜的光氧降解碳指数(CI)和粘均相对分离子质量(Mη)的变化。结果表明,在LDPE膜中加入10%-20%CaCO3和0.1%-0.3%FeSt3或0.05%-0.20%FeDBC/NiDBC,在自然曝露条件下可控制LDPE膜的寿命。  相似文献   

6.
LDPE接枝马来酸锌离聚物对PP/PA6共混体系相容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林春雷 《塑料工业》1998,26(1):101-102,105
采用SEM和动态粘弹谱研究了不同接枝率的LDPE接枝马来酸锌离聚物(LDPE-g-MAZn)对PP/PA6共混体系相容性的影响。LDPE-g-MAZn采用熔融法合成,所制样品接枝率分别为1.5%(质量,下同)、4.5%和5.4%。研究结果表明,LDPE-g-MAZn能有效地改善PP/PA6共混物的相容性,其相容性随离聚物接枝率的提高而增强。在PP(90)/PA(10)体系中,加入离聚物后分散相(PA6)更均匀、粒子尺寸更小,而且随着离聚物接枝率的提高,PA6颗粒的粒径就越小,分散越匀;在PP(50)/PA(50)的体系中,离聚物的加入使两相互相贯穿,在动态粘弹谱上表现出Tg相互靠近,熔断温度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7.
张雁  李忠明 《中国塑料》1999,13(4):69-73
介绍了二烯基双酚A醚(DBAE)与低密度聚乙烯(LDPE)在Haake转矩流变仪的混炼器中进行熔融接枝反应,采用红外光谱(FT-IR)分析证实了接枝共聚物(LDPE-g-DBAE)并通过对LDPE-g-DBAE的接枝率(GR)和熔体流动速率(MFR)测试,考察了制备条件(反应温度,引发剂用量和DBAE用量)对接枝反应及产物的影响,LDPE-g-DBAE的最终目的是作为高密度聚乙烯/聚碳酸酯共混体系  相似文献   

8.
含淀粉与光敏剂的LDPE膜可控光生物降解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含超淀粉及硬脂酸铁或N,N-二正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铁/N,N-二正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镍光敏剂的低密度聚乙烯膜光氧化降解羰基指数,粘均分子量和真菌侵蚀(级)的变化。结果表明,只需在LDPE膜中添加5%-15%淀粉和0.1%-0.3%FeSt3或0.05%-0.20%FeDBC/NiDBC光敏剂,在自然曝露条件下可控LDPE膜的使用寿命 。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纸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研究了螺旋藻多糖Smith降解产物,经HPLC分析降解产物为乙二醇(24.82%),丙三醇(13.38%)和丁四醇(61.78%)据此可知螺旋藻多糖的糖苷键的连结方式为1,6-连结和1,4-连结,且以1,4-连结为主。  相似文献   

10.
用循环伏安法检测了四氢呋喃(THF)在硫酸溶液中铂极上的电化学反应,用气相色谱质谱随便法对产物进行了鉴定。两种主要产品为γ-丁内酯(γ-BL)与2-羟基四氢呋喃,它们分别是电流效率为54.4%和41.2%时的产物。另外,可以证明铊和铜的均匀分布设计能防止THF的氧化,因为电极表面的沉积物可能堵塞了其活性部位。1999年ELSEVIER科技有限公司将保留全部权利。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LDPE悬浮接枝PS合成LDPE-g-PS接枝共聚物的工艺,此接枝共聚物可作为某些聚合物共混的相容剂。讨论了苯乙烯溶胀LDPE时间、引发剂浓度和LDPE与苯乙烯投料比对接枝率的影响,发现溶胀时间为4h、反应时间为8h、引发剂浓度为1%时、LDPE与苯乙烯投料比为1∶1时,其接枝共聚物接枝率最大可达38.5%。并对LDPE-g-PS接枝共聚物进行了DSC、IR及接枝率测定的表征。  相似文献   

12.
在6.8×10^-4mol.L柠檬酸钠,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pH=5.2+中,Cu^2+可与乙二胺四甲叉膦酸钠(EDTMPS)络合,使铜峰降低,峰电位Ep=-0.24V(银-氯化银电极)。乙二胺四甲叉膦酸钠浓度在3-50mg/L范围内与峰高降低值呈线性关系。采用JP3-1型示波极谱仪,二次微分,起始电位0.00V,终止电位-1.20V测定,检出银为1mg/L,变异系数为3.2%-6.0%,回收率  相似文献   

13.
杜迎翔  尤正荣 《化工时刊》1998,12(2):26-27,48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人体皮肤洗脱液中氟嗪酸含量的方法,色谱体系流动相:柠檬酸(0.05mol/L)-醋酸铵(0.5mol/L)-乙腈-1%磷酸水溶液(75:1:26:2.V/V),工作曲线性范围0.5μmL ̄16μm/L,相关系数0.9994,方法最低检测浓度为0.4μg/mL(S/N=3),该法回收率高(97.30% ̄102.5%),重现性好(RSD〈3.2%),可不经分离直接用于测定人体皮肤  相似文献   

14.
艾娇艳  刘朋生 《弹性体》2000,10(1):13-16
以刀来酸酐(MA)、氨基丙酸(A1n)、丁醇为原料用三步二釜法合成了N-马来酰基-D,L-氨基丙酸丁酯(BAM),产率达58%。并用PERKIN-ELMERFTIR-1710红外光谱仪PE-2400有机元素 对产品进行了检测。与传统方法相比,缩短了合成时间,节省大量的溶剂,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产率。  相似文献   

15.
国内橡胶助剂参考价,万元/吨(1993.9)l防老剂防AI.55SP--C0.52防DI.45**一4052.4RDI.3KY--360.8540103.IPPDA2.14010NA3.IPPDB4.540203.80BLE2.2DTPD3.2BLE...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气相色谱方法分离饮用水中的氯苯及多氯联苯化合物。用电子捕获检测器(ECD)检测,外标法定量。加标值为50~150μg/L范围内时,方法回收率为72%~82%,变异系数为4.1%~12.5%,检测限为0.09μg/L。  相似文献   

17.
在100份三元乙丙橡胶(EPDM)中加入ZnO5-8份,LDPE8-10份,微晶石蜡4-7份,用硬脂酸锌片的煅烧陶土50-60份,Al(OH)340-50份,硫化剂5-6份,防老剂1.2-1.6份,填料表面处理剂2-2.5份,制备了中高压电力电缆用EPDM绝缘材料。实验结果表明,成品电缆的物理机械性能可满足IEC502-1994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尼龙-66(PA-66)与聚乙烯(LDPE)共混物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用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和三元乙丙橡胶(EPDM)改善了与基体PA-66的相容性。添加弹性体EPDM,使之生成(PE/EPDM)-g-MAH共聚物,可以大幅度度地提高PA-66/(PE/EPDM)-g-MAH冲击强度,同时熔体粘度随温度的变化趋于平缓,吸水率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尼龙-66(PA-66)与聚乙烯(LDPE)共混物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用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和三元乙丙橡胶(EPDM)改善了与基体PA-66的相容性。添加弹性体EPDM,使之生成(PE/EPDM)-g-MAH共聚物,可以大幅度地提高PA-66/(PE/EPDM)-g-MAH冲击强度,同时熔体粘度随温度的变化趋于平缓,吸水率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20.
合成了新试剂二安替比林-(邻-乙氧基)-苯基甲烷(DAoEM);研究了在Mn(Ⅱ)存在下,DAoEM与Cr(Ⅵ)生成橙黄色化合物。该化合物最大吸收位于480nm,表观摩尔吸收系数ε=2.08×105L·mol-1·cm-1,化合物至少可以稳定8h,服从比尔定律范围为4~200μg/L,用于含铬废水和电镀废液中铬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