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纪念性建筑的建设日渐成为城市公共空间发展的先锋,文章从城市设计的思维出发,剖析了国内纪念性建筑设计丧失"城市性"的缘由,并从选址、形式、功能、空间四个层面上对城市思维下的纪念性建筑设计策略进行探讨,为相关的纪念性建筑实践提供了理论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从某种意义上讲,梁希纪念馆是一次关于"反纪念性"纪念建筑的思考,是"反逻各斯中心主义"1)在建筑设计中的一次探索与实践。和古典主义、现代主义的很多传统经典法则相反,"反逻各斯中心主义"的设计不再强调中心、对称、整体性、确定性、必然性等纪念性建筑中仪式性的空间价值,而是转向了边缘、随机、片段、不确定、偶然性等日常性价值取向。梁希纪念馆的纪念性不是以建构的方式强化空间,而是以"反纪念"的方式融入到日常生活之中,并因此从"为了纪念"的纪念走向"为了忘却"的纪念。  相似文献   

3.
高巍  赵玫 《规划师》2007,23(5):75-78
从形态学的角度,城市纪念空间可理解为由纪念建筑及其所支配的城市公共空间共同组成的城市形态,其具有深刻的精神内涵,在城市空间的建构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百色作为我国著名的"革命壮乡,红色之都",拥有大量的革命遗迹和百色起义纪念碑等著名的纪念性建筑.在百色城市形态的构建中,应以纪念性空间为基础,通过轴线、对景等一系列空间手段突出纪念空间的标志性,强化纪念空间的形象,促进纪念空间与城市原有肌理的融合.  相似文献   

4.
从叙事理论的角度出发,运用叙事学的相关理论分析空间的设计表达,进一步得出在叙事视角下纪念性建筑空间的设计方法。首先介绍了纪念性建筑空间与叙事学相关的基本内容;其次分析了我国纪念性建筑空间所存在的问题;最后,在合理利用城市宗地、节约公共资源的基础上,阐述纪念性建筑空间的三大叙事手法:融入空间环境、聚焦空间主题、融合空间界面,并结合国内外典型的纪念性建筑进行实例解析,说明叙事学理论在纪念性建筑空间设计中的指导作用和重要意义,意图在叙事学的视角下完善纪念性建筑空间设计的内容,使纪念性建筑空间的设计方法不断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纪念性建筑在建筑设计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神意境,将其赋予纪念性情感是纪念性建筑本质特征,以达到警醒后人、牢记使命的目的。本文以通化七道沟铁矿死难矿工纪念碑为例,对具有红色元素的纪念碑在设计的背景、形貌以及设计布局等多方面进行阐述,为红色文化相关领域的建设项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张天洁  李泽  孙媛 《新建筑》2011,(5):6-11
武昌首义公园于1924年建成开放,是武汉三镇为纪念1911年辛亥首义而辟设的重要公共空间。结合20世纪初世界性国家纪念碑建设以及公园运动的背景,分析首义公园的选址、创出及发展,并从主题、形式、材质、位置、表演编排等角度,诠释园内纪念性结构对共和话语及公共记忆的空间物化。武昌首义公园从结构到场景均是新共和政府操纵和提高大众政治意识的空间尝试,蕴含着"唤醒"和"规训"的双重进程。  相似文献   

7.
空间的建构与体验是一个编码与解码的过程。现代纪念性空间承载的社会价值和人文意义决定了其情感体验的重要性。通过将叙事理论融入空间设计,基于对空间叙事性要素的系统解读,从现代纪念性空间的主题立意、叙事结构、叙事节奏、叙事修辞等层面展开叙事设计建构。以期藉由具象构筑符号之"形"传达空间场所精神之"意",从方法论的层面对空间叙事设计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8.
陶瓷阴阳     
在本次展览中将展出建筑师隈研吾及其同事创作的首个意大利建筑的抽象模型:Casalgrande Padana公司纪念碑。目前纪念碑正处于建设中。该纪念碑名为Casalgrande陶瓷云纪念碑。它所传达的概念为反物质与反空间等观念,同时也是米兰展览会要表达的观念。纪念碑采用超级硬纱墙,将一个费拉蕾特场(共四个)沿对角线方向分开,在"女浴池"中创造两个"陶瓷花园",象征阴阳调和。在夜间,费拉蕾特场,连同超级硬纱墙和陶瓷花园将作为一座  相似文献   

9.
战争遗址纪念碑作为城市雕塑的一种,是创伤记忆的载体,聚焦和传承城市的历史文化记忆。作为战争遗址纪念碑最基本的价值——历史价值和景观价值却未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得到应有的重视,导致诸多纪念碑沦为简单的"标志牌"。以南京大屠杀遗址纪念碑作为典例,对其从历史价值与景观价值结合的视角构建战争遗址纪念碑评价体系的雷达模型,基于雷达模型的评价结果,将其划分为3个类别,并针对各类别的不同特性及现状问题,从空间标志性的增强、空间参与度的提高、空间融合度的加深等方面提出保护彰显建议,通过不同价值结合的视角对战争遗址纪念碑的价值彰显进行探索,以期营造独特的城市文化景观。  相似文献   

10.
刘滨谊  姜珊 《中国园林》2012,28(3):22-30
基于人类视觉特征的景观形态设计是纪念性景观传达场所精神的基础。以纪念性景观中的视觉特征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优秀纪念性景观形态实例的搜集和整理,将纪念性景观依照视觉特征进行统计和分类,并结合案例分析,从6个方面对所提取视觉特征的数据进行数值分析。包括:空间轴线与总平面的数量关系;景观空间序列与游览路线的比照;以景观节点为驻足点的视锥;景观剖面天际线;景观视线通廊长宽高的比例;行列、矩阵及超常尺度景观要素的统计。基于分析结果,将纪念性景观还原成4种"图式"并给出数值描述,最终归纳出纪念性景观在视觉特征上的普遍规律,以期指导纪念性景观的形态设计。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悉尼,堪培拉、墨尔本三个Anzac纪念空间的分析研究,对比在不同环境下的三者组织纪念空间的不同方法和空间设计手法。对于三组纪念空间的主祭堂进行了共性研究,归纳出祭奠空间的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2.
经过1986年、1996年、2006年三次调整建设的唐山抗震纪念馆,具有了最现代化的展览理念和研究空间,体现了浓郁的时代色彩,成为一座集纪念、展示、研究、典藏于一身的世界级抗震展览建筑.  相似文献   

13.
《Landscape Research》2013,38(2):213-228

The public space surrounding war memorials and military monuments has always been important in the iconography of remembrance. In the 19th century these spaces often took the form of garden cemeteries and memorial plantations; after the First World War large tracts of former battlefield were preserved as sacred spaces which were essential to the process of ritual pilgrimage. After 1945 there was a considerable shift in the landscapes of war: memorial schemes more often took a pragmatic and utilitarian form, and desolated cities such as Hiroshima (and to a lesser extent Dresden and Coventry) became the cornerstone for anti-war movements in the late 1950s and 1960s. This period saw the emergence of a symbolic landscape of protest, which often co-existed uncomfortably as a place of tourism. Through a study of such sites the various types of 'peace landscape' are analysed, from environmental schemes such as trans-border parks to political interventions in the form of peace gardens. In the final section a recent design competition for a peace park in Turkey is examined and compared with similar complex environments in the US and Northern Ireland.  相似文献   

14.
The public space surrounding war memorials and military monuments has always been important in the iconography of remembrance. In the 19th century these spaces often took the form of garden cemeteries and memorial plantations; after the First World War large tracts of former battlefield were preserved as sacred spaces which were essential to the process of ritual pilgrimage. After 1945 there was a considerable shift in the landscapes of war: memorial schemes more often took a pragmatic and utilitarian form, and desolated cities such as Hiroshima (and to a lesser extent Dresden and Coventry) became the cornerstone for anti-war movements in the late 1950s and 1960s. This period saw the emergence of a symbolic landscape of protest, which often co-existed uncomfortably as a place of tourism. Through a study of such sites the various types of 'peace landscape' are analysed, from environmental schemes such as trans-border parks to political interventions in the form of peace gardens. In the final section a recent design competition for a peace park in Turkey is examined and compared with similar complex environments in the US and Northern Ireland.  相似文献   

15.
薛芃  许懋彦 《建筑师》2012,(5):36-43
就像社会的“另类”人群一样,城市中存在着一些由于历史原因而遗留的,与原有城市的空间肌理、建筑形态大相径庭的异质空间。这类异质空间具有相当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但必须通过合理而富于创造性的改造设计使之重新融入到新的城市结构体系中,才能获得重生,否则将难以避免地被新的秩序所替代而最终走向消亡。本文以德国达豪集中营纪念地为例,详细分析了其设计对原有空间逻辑的延续与改造,引发了对利用异质空间营造城市纪念性空间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建筑师Alvaro Siza的作品的阅读,追问建筑“形象”是如何被赋予,探讨时间的流变是如何作用于建筑,日常建筑中内含的纪念性,建筑主体具有的封闭和开放的二元性以及在建筑造型中兼具体块和面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探讨了北川新县城抗震纪念园在规划方案面对价值观冲突和功能矛盾的局面下,如何应用"拼贴"与"整合"的方法达成妥协和平衡,最终形成一个反映"记忆、纪念、重生"的全过程的各方可以接受的、可操作的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18.
纪念建筑的“召唤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纪念建筑隶属当代知识体系,必然受到日趋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的现代科学的影响,其中接受美学的理论对整个文艺美学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本文从纪念建筑的存在方式入手,借着接受美学的理论框架试,图对纪念建筑艺术进行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蒲塘村旌义坊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始建时间。采用“两查两比五定”的古建筑断代方法构建文章的理论框架,并基于乡土建筑的特殊性适当创新,通过分析当地明代牌坊的门楣做法,佐证蒲塘村旌义坊为洪熙元年建造。  相似文献   

20.
北京传统中轴线遗产区园林绿地是中轴线的重要组 成,与城市空间和建筑空间共同构成中轴线的遗产本体。中轴线 园林绿地是北京老城历史累积叠加形成的具有生命的历史文化遗 产,对北京传统中轴线申遗具有重要价值。通过研究传统中轴线 遗产区园林绿地的发展历程,厘清了不同时期园林绿地在有形要 素“位置与格局”“建筑与景观”和无形要素“功能与传统”三 方面的发展情况,进而分析得出中轴线园林绿地的五大历史遗产 价值。结合中轴园林绿地的历史遗产价值和保护现状,提出传统 中轴线遗产区园林绿地保护和管理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