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玉华  赵健 《人民长江》1994,25(12):31-35
三峡库区湖北宜昌、秭归、兴山、巴东四县幅员面积11589.3平方公里,总人口数166.02万人,三峡水库形成后,淹没土面积74.47平方公里,涉及8.94万人,规划农业生产安置2.8万人。本文以四县土地资源利用现状主和环境容量的分析为基础,进行三峡库区移民安置对水土流失的影响评价,论证综合开发利用水土资源,水土保持与开发性移民相结合,是扩大库区人口环境容量的必由之路,研究制订出移民安置与水土资源的  相似文献   

2.
张河湾水库移民对环境影响的量化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河湾水库移民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水土资源环境的影响。通过对移民迁入产生的资源压力进行量化分析以及移民开发利用水土资源的价值核算,直观反映移民对安置区的环境影响。量化评价结果表明,安置区水土资源并不充裕,但通过资源的开发利用可以承载移民的生产生活需要,移民对安置区水土资源的年消耗价值为266.7万元。建立的移民安置环境影响量化评估模型,为水利水电工程移民环境影响的量化评价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库区移民安置规划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重要性,是一门具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属性的边缘学科.库区移民安置规划的任务是做好库区经济重建和发展的计划,妥善地安置好人民的生产和生活,使移民有合适的生活环境、生活设施和能发挥社会作用,移民安置区的人民生活不能低于原有的生活水平并给以后的发展留有余地.移民安置规划应该和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土保持、生态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通过移民安置促使环境向良性循环发展,既安置了移民,又发展了经济,保护了环境.  相似文献   

4.
罗敏 《人民长江》1991,22(9):47-51
涪陵地区内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由于三峡工程“不上不下”,长期地制约着地区的经济发展,三峡工程的兴建将给地区带来淹没损失,但将有力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其主要对策是将移民开发规划,统一列入地区的国土总体规划和社会发展规划;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加强农业建设,开发利用库周土地资源;积极做好移民安置实施规划;全面贯彻开发性移民方针,并制定切合实际,有利于安置区长期发展的倾斜政策,安排一些大中型骨干项目,对库区移民制定出相应的对策,并认真执行,整个库区的经济将会迅速振兴,工程移民也将会得到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5.
龙滩水电站贵州库区农村移民耕地对接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国家重点工程龙滩水电站贵州库区移民耕地对接生产安置现状及问题从安置规划、土地资源实际的角度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提出了该库区破解农村移民生产安置难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钟文  钟昌标 《人民长江》2017,48(24):106-110
为促进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以及延伸产业发展的研究领域,运用实地调研与文献综述相结合的方法,深入贯彻产业发展理论和系统规划理念,对丽江市水利水电建设移民安置产业发展扶持进行了实践探索,形成了一定的规划实践方案。针对移民安置区产业发展存在基础薄弱、产业选择盲目、产业发展资源限制性大等问题,提出了加快移民土地流转,缓解土地资源压力;创新移民扶持方式,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积极组织教育培训,提高移民生产技能;融入借鉴精准扶贫,加快移民脱贫步伐;牢固落实保障措施,提高后续扶持能力等扶持措施,以期实现移民安置区产业长效发展。  相似文献   

7.
木豆种植在水土保持项目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龙滩水电站广西库区移民安置工程水土保持治理项目中实施的植物措施,介绍木豆及其种植方法,并评价其水土保持功能和效果。  相似文献   

8.
为促进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以及延伸产业发展的研究领域,运用实地调研与文献综述相结合的方法,深入贯彻产业发展理论和系统规划理念,对丽江市水利水电建设移民安置产业发展扶持进行了实践探索,形成了一定的规划实践方案。针对移民安置区产业发展存在基础薄弱、产业选择盲目、产业发展资源限制性大等问题,提出了加快移民土地流转,缓解土地资源压力;创新移民扶持方式,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积极组织教育培训,提高移民生产技能;融入借鉴精准扶贫,加快移民脱贫步伐;牢固落实保障措施,提高后续扶持能力等扶持措施,以期实现移民安置区产业长效发展。  相似文献   

9.
生态移民涉及问题复杂,确保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可持续发展十分关键。针对武威市各移民区的移民自身条件,区域水土资源工程条件,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制定了土地集中开发农业安置、利用已开发土地农业安置及非农业安置三种安置方案,分析了生态移民安置效果,提出了移民安置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0.
俞钢  陈战武  张玉宽  郝中州 《人民黄河》2000,22(10):30-30,32
小浪底水库库区移民分三期进行安置。其中一期移民的安置方式为非后靠安置、安置区距库区较远,移民搬迁后难以对原有土地进行耕种,造成大量土地资源闲置和浪费。因此需要对库区一期土地在施工期间的管理与利用进行研究,计算土地利用效益,制定土地管理方法,为对移民进行后期扶持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1.
针对三河口水库土地资源稀缺、环境容量限制等制约因素导致的移民生产安置落实存在困难的问题,结合水库淹没损失、剩余可利用资源情况及所在区域的现实情况分析,提出三河口水库区移民安置组合方式,其实施后三河口水库移民的生产安置可以得到落实,对破解当前三河口水库生产安置存在的困难具有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王建瑜 《人民黄河》2002,24(7):34-35
水库移民最重要的工作是移民生产安置。对山西省垣曲县小浪底库区移民外迁安置的研究表明 :农村移民的生产安置就是以土为本 ,合理分配土地 ,发展高科技农业 ,提高农村移民的生产、生活水平。“以亩定产”和“以产定亩”是垣曲县小浪底库区移民安置过程中划拨和分配土地的有效方法。遵照机会均等的原则 ,根据地形、地貌、水利、土壤及土地生产力等指标体系 ,力求公正合理 ,减少纠纷 ,避免冲突 ,维护了移民自身的权益不受侵害 ,使移民安居乐业 ,达到社会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黄河积石峡水电站实施阶段库区撒拉族移民生产安置意愿发生重大变化原因的深入研究和分析,确定了村落布局、宗教文化和土地依赖性等影响库区移民生产安置方式调整的诸多因素,同时结合调整后移民生产安置方式的实施效果,提出了构建库区移民可持续发展生产安置方式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三峡工程的移民安置是三峡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制约因素之一。国务院三峡地区经济开发办公室和三峡库区各地、县(市)把农村移民安置的试点作为整个三峡移民试点工作的重点。经过5年的农村移民试点,探索总结了:三峡农村移民安置的原则应以土地为依托,以开发型移民为途径;农村移民的土地权属所有制和使用权的形式和方法;过渡期移民果园的多种经营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正确处理好新老居民关系,应以不损害安置区老居民的利益,为新老居民创造共同发展生产条件为原则;农村移民资金的合理使用和管理制度;农村移民的安置规划应以移民安置乡的乡级规划为核心,乡级移民安置规划应与地方经济规划相结合,并与库区移民总体安置规划相衔接等经验。  相似文献   

15.
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工程作为南水北调中线的重点工程,其水库移民安置面临淹没范围广、农村移民比重大、库区环境容量趋紧、水源区水质保护要求高等诸多困难。移民安置规划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落实了大农业、外迁安置为主的安置方式。在具体移民安置规划设计中,提出了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评判迁出、迁入地的对接度;结合移民工作实际,通过增列生产安置增补费和农村移民建房困难补助费的方法妥善解决了移民生产安置和搬迁建房困难。可为新时期水库移民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是三峡移民迁建和西部大开发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三峡移民迁建和西部大开发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保护,不仅有利于三峡库区改善自身生产生活环境、防灾减灾,而且对改善长江中下游和全国的生态环境,推动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退耕还林与移民安置 退耕还林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加强库区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推进库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将退耕还林与移民迁建和移民安置有机结合起来,如何在有效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发挥存量土地资源的功能,顺利完成移民安置任务,是当前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问题。 (一)退耕还林减少了移民安置容量。据统计涪陵区大于25度的坡耕地有32.23万亩。在农村移民淹没土地3.7万亩中,大于25度坡耕地占58%。退耕还林后,必将使有限的土地资源更加不足,移民安置容量减少,库区部分区县的移民因此要外迁,增大了安置难度,同时也要增加大量的农村移民安置。 (二)尽快编制退耕还林规划和重新调整农村移民安置规划。要抓住西部开发和移民迁建的机遇,...  相似文献   

17.
根据长洲水利枢纽工程水库淹没的特点及库区实际,提出库区淹没耕地实行长期补偿的移民安置方案,从基础资料的可靠性、政策的依据性、实施的可操作性、方案的创新性等对方案进行论述;同时还对方案实施情况及实施效果进行了介绍和评价,对方案实施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了分析.长洲库区移民安置与常规的移民安置比较有其明显的优势和特点,它拓宽了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水库移民安置的途径,为具备条件的水利水电工程探求别于常规的移民安置方式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8.
小湾水电站是国家和云南省"西部大开发"的重点项目,涉及安置移民约4万人,目前实施完成。为了给移民配置相应的较肥沃、产量较高、水利条件较好的耕地,规划出村、出乡、出县"外迁"到土地资源较充足的地方安置。因此,从库区环境保护、经济社会稳定及移民发展空间考虑,规划将库区的大部分淹地影响人口迁出库区以外进行恢复生产生活。移民安置的主要方式为"以土安置",部分土地资源不足的村组采取跨县外迁安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云南省金沙江中游河段观音岩水电建设工程所在区域社会、经济、资源、生态环境等因素进行详细调查,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水电工程移民的环境容量分析。在享受"长效补偿"的基础上,为采用农业生产安置和城乡结合安置的移民配置0.020~0.033 hm2耕地,发展小规模的农作物种植和经济林果种植;对分散安置,不再为移民配置土地资源;同时,开展移民安置规划及产业发展规划,更好地解决库区移民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在对辽宁省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地方政府对移民安置的重视程度、安置范围、农村土地环境容量、移民心理意愿、环境保护要求等方面着手对移民安置予以分析,建议从政策引导、土地流转、土地开发整理、生产扶持等方面采取相应措施,实现以大农业生产安置方式为主落实移民安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