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4,(9)
水泥稳定碎石以其整体强度高、水稳性好、板体性强、施工速度快等优点,近年来广泛应用于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半刚性基层。本文将探讨水泥稳定碎石产生离析的原因,并提出相关的建议,希望能对路面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与提高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市政路面基层施工中,不同的施工方式会导致路面基层的施工质量也由此不同。根据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中的规定,以我国当前应用最广泛的两种路面基层施工技术中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和沥青混凝土基层的不同施工技术作为对比,本文将具体分析当前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的施工技术和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3.
曾权芳 《四川建材》2016,(4):182-184,186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底基层为半刚性结构,容易产生收缩裂缝并反射到沥青面层上,以致水分从裂缝渗入,导致沥青混凝土路面出现早期破坏。减少半刚性基层开裂的有效途径就是合理控制混合料级配组成及强度;对基层裂缝进行有效的处治及防水,防止裂缝的反射而引起的沥青混凝土路面破坏。  相似文献   

4.
张罡 《建筑知识》2013,(9):394-394,404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作为我国高等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下承层应用的比较普遍。但是在工程实践中,半刚性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沥青公路并未表现出令人满意的效果,主要表现为沥青路面产生唧浆、网裂、路面变形等病害。而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D50-2006)附录A试验方法采用振动成型法进行的基层配合比设计方法-简称振动成型法,是这几年高等级公路施工实践过程中经过科技人员攻关,在不断总结改进过程中形成的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该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因为具有较低的水泥剂量、较高的强度以及有效减少裂缝而逐渐被推广采用。  相似文献   

5.
结合郑州—洛阳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介绍了路面基层施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了压实度超百的原因及其危害,以及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裂缝产生原因及其危害;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包括采用振动成型法确定混合料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量,基层混合料采用骨架密实型结构替代悬浮密实型结构,以及防止骨架密实型结构离析的技术措施。有效解决了基层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基层裂缝和压实度超百问题,降低了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破坏的隐患。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30)
近年来我省高速公路路面基层普遍采用了水泥稳定碎石结构,大大减少了路面基层的裂缝,提高了路面基层的强度。运营过程中路面基层的反射裂缝也普遍减少,提高了路面行车的舒适性和路面的耐久性。路面基层施工质量控制尤为重要,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对水泥稳定碎石路面基层的施工质量控制进行分析,从原材料、拌合、摊铺、碾压和养生等方面做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7.
王磊 《山西建筑》2012,38(16):162-163
阐述了水泥稳定料基层裂缝、路面不平、沥青混凝土路面接缝产生裂纹等路面工程质量通病,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从而减少工程质量问题的发生,确保路面施工的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8.
水泥稳定碎石或砂砾路面基层的施工质量控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水泥稳定碎石或砂砾在高速公路路面基层应用中出现的强度不足、局部松散破碎、干缩裂缝等问题,从原材料试验、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等方面分析了高等级公路路面基层的施工质量控制,提出了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9.
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结构以其优越的路用性能在高速公路路面基层得到广泛应用,但因粗骨料离析,实际施工中易出现诸多质量问题,未能充分发挥骨架密实结构优越性的情况时有发生。本文结合甘肃甜永高速公路路面基层施工经验,从原材料质量、级配选择、搅拌工艺、混合料运输、现场摊铺等环节,介绍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防离析措施和经验。  相似文献   

10.
丁勇 《门窗》2020,(4):230-231
在路面施工时,沥青混合料离析是较为常见的问题。沥青混合料的离析会使路面技术指标受到较大的影响。本文先对沥青混合料离析出现的原因以及离析的种类进行分析,再对因沥青混凝土离析所引起的路面面层平整度、抗滑指标、压实度以及渗水系数等技术指标的变化进行研究,为今后沥青路面离析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登少公路全长他64公里.双向四车道沥青混凝土路面。路面结构为:上面层沥青混凝土厚3cm,下面层沥青混凝土厚4cm;基层水泥稳定碎石厚度18cm,底基层石灰稳定土厚15Cm。该路段2001年建成通车。由于半刚性基层固有的特性.通车后表面形成了大量各种不规则裂缝。现就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和裂缝的处理作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12.
沥青稳定碎石(ATB)是近年来我市在破碎板维修施工时引进的一项新技术,它适用于水泥路面大面积维修中,将原来的旧水泥混凝土破碎板路面(不凿除)作为底基层,上铺ATB基层,最后罩面的施工方法。本文结合实际工作体会,主要从ATB使用范围、矿料级配、施工工艺等方面对ATB柔性基层在水泥混凝土旧路面大面积维修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鉴我国复合式路面施工技术及旧路处治方面的经验,介绍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的施工方法。对路面破损状况调查,断板、错台、裂缝、脱空等路面病害的处理,以及橡胶沥青碎石应力吸收层(SAMI)施工、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技术和材料选择作了详细的论述。讨论了橡胶沥青在阻止老混凝土路面反射裂缝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碎石化再生技术,是在改造过程中利用专用破碎设备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打碎、压稳后,直接作为基层或底基层使用的一种方法,加铺层可以为沥青混凝土路面,也可以选择水泥混凝土路面。文章对旧水泥路面碎石化再生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情况,对碎石化再生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条件、施工要点、质量控制等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5.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碎石化再生技术,是在改造过程中利用专用破碎设备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打碎、压稳后,直接作为基层或底基层使用的一种方法,加铺层可以为沥青混凝土路面,也可以选择水泥混凝土路面。文章对旧水泥路面碎石化再生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情况,对碎石化再生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条件、施工要点、质量控制等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种优秀的半刚性材料,水泥稳定碎石被广泛应用于道路的基层,它具有强度大、刚度高、水稳定性好等特点。但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在实际使用中很容易产生裂缝,这对于路面施工是一个不利因素,会导致一系列的质量问题。论文针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裂缝成因进行研究,分析其成因及影响因素,并对其防治对策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7.
胡海军 《山西建筑》2007,33(17):300-301
针对半刚性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产生非荷载裂缝的病害,通过对二灰碎石半刚性基层横向裂缝产生原因的分析,提出了对二灰碎石配合比设计进行探讨和加强施工控制措施,以减少面层非荷载反射裂缝的数量,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半刚性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非荷载裂缝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罗平  徐卓慧 《山西建筑》2007,33(2):320-321
针对水泥混凝土路面出现的裂缝现象,从保证路基密实度,提高基层强度、温度控制等方面介绍了路面裂缝的防治措施,阐述了混凝土路面的接缝措施,最终保证路面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道路的质量,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运输需求,分析了半刚性基层路面裂缝形成的原因以及危害,指出荷载裂缝和收缩裂缝是半刚性基层路面常见的裂缝,要减小裂缝发生的几率,除了在施工方面改进之外,还可以通过限制水泥稳定基层中水泥用量、基层预锯缝、调整基层施工时间、加厚沥青面层等手段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20.
目前,江苏省已作为新技术推广使用抗裂嵌挤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抗裂嵌挤型水泥稳定碎石除了继续保持水稳高强度、抗冲刷、抗渗水、成型快、干缩变形小等特点,还减少裂缝的产生,也就减少路面沥青混凝土的反射裂缝,从而有效提升路面建设质量并延长路面结构层的使用寿命。本文主要从建设单位的质量管理和控制方面来分析抗裂水稳施工,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