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5 毫秒
1.
“鱼化龙壶”是深受收藏爱好者喜爱的一款著名紫砂壶型。经过清代嘉庆、道光、咸丰时期的紫砂巨匠邵大亨的精心设计,寓意吉祥的“鱼化龙壶”成为一种成熟的壶型,并广泛流传。后世许多紫砂名家都把“鱼化龙壶”当作经典壶型,或依样仿制,或变化出新,生生不息,蔚为大观。  相似文献   

2.
“鱼化龙壶”是深受收藏爱好者喜爱的一款著名紫砂壶型.经过清代嘉庆、道光、咸丰时期的紫砂巨匠邵大亨的精心设计,寓意吉祥的“鱼化龙壶”成为一种成熟的壶型,并广泛流传.后世许多紫砂名家都把“鱼化龙壶”当作经典壶型,或依样仿制,或变化出新,生生不息,蔚为太观.  相似文献   

3.
<正>鲤鱼跃过龙门就能化身为龙,遨游于天地间。这一传说与宜兴紫砂结合,造就了一把经典壶的造型——"鱼化龙壶"。在宜兴陶瓷博物馆内就藏有一把"鱼化龙壶",作者为清代末年的制壶高手黄玉麟。黄玉麟擅制"鱼化龙",他与"鱼化龙壶"之间还有着一段不解之缘。1鱼化龙的传说传说中,黄河中的鲤鱼只要跳过龙门(今河南省洛阳市龙门山),就能化身为龙,凡是跳不过去的,从  相似文献   

4.
朱永忠  王露 《江苏陶瓷》2010,43(4):33-34
无论是传统紫砂名壶.还是富有创意的紫砂壶新品,无不展示出造型艺术和装饰艺术的完美统一。特别是传统经典壶款,诸如“掇球”、“仿古”、“石瓢”、“汉扁”、“僧帽”、“鱼化龙”等等,这些之所以在紫砂圈内被称之为“做不烂”、“跌不破”而代代传承的“品牌壶”.能让人在欣赏中产生完美的视觉效果.给人以耐人寻味的愉悦感受,这其中究竟有怎样的魅力,又为何能有如此的感染力呢?现不妨针对造型艺术这一课题,从艺术理论的高度来探索和领悟传统壶艺中体现审美特征的奥秘。  相似文献   

5.
张丽 《江苏陶瓷》2021,54(2):57-59
紫砂壶的品种数不胜数,"鱼化龙壶"作为其中的代表壶型之一,深受紫砂爱好者与收藏者的喜欢,它的造型流畅灵活,形式简洁雅致,所表达的语言丰富,制壶艺人通过解析它的造型与装饰来把握更多的形式美,以提高相关的设计与创作水平.  相似文献   

6.
陈江 《江苏陶瓷》2014,47(5):57-57
四方壶是紫砂方器中较为传统的一种器型,在诸多器型中占有一席之地,本文欲结合紫砂作品“雅方提梁壶”谈谈方壶的创作经验,展示传统器型在现代创新后绽放的光彩。  相似文献   

7.
范俊 《陶瓷工程》2012,(5):70-70
在悠久的中华文化历史上,“竹、梅、松”历来被称作“岁寒三友”,以“风雪知筋骨”之意来颂扬它们的高风亮节。而在紫砂艺术造型艺术中,“岁寒三友”造型或分或合亦被广泛运用。紫砂艺术“岁寒三友”造型中的竹型茗壶,可以说是最为普遍广泛的。竹型茗壶发展至今,已经成为紫砂花器体系中的一棵奇葩。竹节、竹段、捆竹等竹型茗壶造型,  相似文献   

8.
宜兴紫砂始于宋,盛于明,在明代不少书画名家也加入了紫砂壶制作行列,让普普通通的紫砂壶逐步走上文人壶、艺术壶的轨道,使紫砂壶成为既有实用功能又有观赏价值的艺术壶、文化壶。紫砂工艺与书画艺术的有机结合,又加速了紫砂壶的艺术化进程,成为艺术品中的一枝奇葩。宜兴紫砂经过近千年的发展,壶式与装饰形成了一整套模式,壶型都在几何型壶(圆壶、扁壶、直筒壶、四方壶、六方壶)、自然型壶、(树竹型壶、花果形壶、动物形壶)、筋纹型壶、博古型壶几种壶型上打转。装饰也逃脱不了“素面素心”、“模仿象生”、“刻铭题画”、“加彩挂釉”这几种…  相似文献   

9.
"鱼化龙壶"是紫砂壶中的经典款式之一,丰富生动的艺术美感与美好的意蕴使这一壶型极受人们的喜爱。"至尊版鱼化龙"继承了经典的"鱼化龙壶"的设计,在此基础上予以强化,将作品打造的更为华丽大气,展现了中国紫砂壶艺术大气磅礴、气贯长虹的一面。  相似文献   

10.
笔者制作了《鱼化龙》。此壶为套壶,由一壶三杯组成,选用珍藏优质原矿紫砂泥全手工精工制作。经典款式,技法成熟,形器把握十分准确。用料考究、精工细制:壶身云纹间忽现龙腾、鱼跃!壶把以龙身及尾,壶盖钮下,龙头伸缩自如,活神活现,栩栩如生,精彩纷繁。  相似文献   

11.
许俊 《佛山陶瓷》2013,23(9):70-71
宜兴紫砂光素器造型是紫砂茗壶型体系中最为常见的表现形式,它与紫砂方壶并存于世,相互辉映,不断变化、调整、发展,蕴育了紫砂漫漫的发展历史,创作了“方非一式,圆不一相”的茗壶世界。  相似文献   

12.
张宏桃 《江苏陶瓷》2012,45(3):23-23
紫砂茗壶在浩瀚的中华文物史上有着瑰丽的地位.人们称之为“高超的艺术品”。紫砂茗壶型体系中最为常见的表现形式为几何形体。几何形体与自然形体、筋纹形体并存于世,相互辉映,不断变化、调整、发展,满足人们各种审美需求。几何形体壶器光洁素雅.没有任何雕饰与刻绘.如传统的“提璧壶”、“汉君壶”、“掇球壶”、“竹鼓壶”、“合盘壶”、“四方壶”、“六方壶”、“洋桶”等等,这些造型都是以几何形的线条装饰壶体的.甚至有的壶形本身就是一种几何图形。  相似文献   

13.
“紫砂洋桶壶”是紫砂茗壶品种里较为常见的一种款式,亦是一种茶壶款式的专用名称。“紫砂洋桶壶”自清末民初创制以来,以其造型简练、使用方便、适宜把玩、便于提携、便于茗泡而一度盛行,并为大多数茗壶爱好者接受,成为紫砂光货素器类经典传统作品之一。  相似文献   

14.
紫砂茗壶造型分圆器、方器、自然形器、筋纹器、新兴器五大类型,其中自然形器亦称花货,而《鱼化龙》就是典型的花货作品之一。  相似文献   

15.
莫顺仙 《江苏陶瓷》2011,(6):64-64,68
紫砂壶“小世界,大乾坤”,可谓汇集器皿造型艺术的宝库.其间蕴藏着丰富多彩的完美器型,从“汉扁壶”、“掇球壶”、“仿古壶”、“线云壶”到“菱花壶”、“鱼化龙壶”、“合菊壶”、“风卷葵壶”等艺术造型,汇集着历代艺人的创作智慧,历经数百年来的反复提炼、修改,日臻完善,沿传至今,虽古犹新。  相似文献   

16.
“掇只壶”是紫砂传统器型中的一款,是无数艺人与壶友喜爱的款型之一,《宜兴县志》曾经提到过此壶,说它是“一壶千金,几不可得”的千金之壶.这款以“掇只壶”为基础造型制作而成的紫砂“笠盖掇只壶”把中华文化的禅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在紫砂“笠盖掇只壶”身上,我们可以窥见中国禅文化的一斑.  相似文献   

17.
郁晴 《江苏陶瓷》2014,(4):75-76
<正>紫砂花货,又称自然形器或塑器,它是将自然界动植物或日常生活中的器物之形,加以提炼、取舍、设计并用捏塑、浮雕、半浮雕、圆雕、堆贴以及刻绘等手法加以装饰的仿生象真类造型的壶器。常见的造型有两类:即象真自然型和几何装饰型。象真自然型就是将自然界各种生物、器物的形态直接制成壶器造型,如将松树、梅树之树干分别制成"松段壶"、"梅桩壶";将瓜果、花鸟、虫鱼乃至包袱、人物以塑入壶,如"南瓜壶"、"百果壶"、"鱼化龙壶"、"印包壶"、"东坡玩砚壶"等等。几  相似文献   

18.
范建强 《江苏陶瓷》2012,45(1):65+67-65,67
紫砂壶造型丰富多彩,正所谓“方匪一式,圆不一相”,造型从大类可以分为光货、花货和筋囊货。光货造型又分为圆壶、方壶和提梁壶。其中提梁壶是紫砂器型中一个较为特殊的类型,造型典雅高贵,极富文人气息。深受紫砂藏家的喜爱。明代的“大彬提梁壶”,清代的“旭茂提粱壶”,近代顾景舟的“提璧壶”都是提梁壶中的传世经典。  相似文献   

19.
紫砂作为宜兴乃至中华民族一朵绚丽的奇葩,有着深刻的人文、文化底蕴。作为当代陶都人,有幸目睹其兴衰的过程,欣喜之余,百感交集。每当工作之余,闲暇之时,留连于光怪陆离的壶艺世界,无不被眼前的艺术品所陶醉,难耐心中躁动之心。静下心来,用一小块紫砂泥勾勒人间百态,修养自身情操。最初接触紫砂还是在集体种田时,由于历史地理位置的原因,儿时的我,看到大人为当时紫砂工艺厂加工乡坯(鱼化龙)茶具时,朦胧认识用一勺泥可以编织如此造型炯异、大小不一的各种紫砂壶。起初,家人制壶完全是为了生活度  相似文献   

20.
紫砂壶器常以优雅的器型,巧夺天工的工艺。把壶里的祝福心愿反映得更加深远。从事紫砂艺术,要具有深厚而全面的艺术修养,这些对紫砂艺术的创作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本篇以紫砂“报春寿桃壶”为例,探析此壶的艺术创作以及祝福的寓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