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数字通信世界》2013,(10):54-54
目前,安达斯集团参评的“RiedelMediorNet多媒体光传输设备”夺得了播映、传输与新媒体组别产品奖。安达斯此次获奖的产品是德国Riedel通讯集团公司研制的MediorNet多媒体光传输设备,其特点鲜明,是针对大型节目制作中的信号传输需求而设计的。产品以多媒体网络传输为核心,支持多种拓扑结构,包括常规意义上的总线型连接、环形连接、星型连接,  相似文献   

2.
利用光码分多址(OCDMA)接入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多媒体数据传输方案,在不改变编解码器的基础上,在同一系统中即可以传输同速率的信号,也可以传输不同速率的信号。改变了以往多媒体数据传输时,为了保持地址码的正交性,采用变码长的改变编码器技术、且系统中所传输的速率必须保持整数倍关系。以同时传输2种不同速率信号为例,对系统的误码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这是一种简单灵活、能适应多媒体数据传输的全光接入方案。  相似文献   

3.
《世界宽带网络》2003,10(3):68-68,70,71,106
计算机网络的设计是为了将不同地点的计算机连接起来.使得它们能够共享数据并能相互通信。在网络多媒体产生之前.网络上传输的绝大部分内容都是文本数据。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视频、音频、动画和文本等多媒体数据在网络上传输应用已经越来越普遍时至今日,宽带网上的流媒体传输已经成为一种时尚.视频会议,  相似文献   

4.
文章讨论了如何使用NISDN来实现多媒体的业务传输。首先将多媒体业务分成三类,然后分类研究其实现技术。重点讨论了NISDN传输多媒体的控制协议,包括多媒体信息的复用、网络信道的选择、信道连接控制。  相似文献   

5.
杨锐 《现代电子技术》2007,30(14):130-132
有效的传输机制是保障多媒体远程教学系统这样的分布式多媒体系统应用需求的关键。针对分布式多媒体应用,结合流媒体的传输控制协议,提出了一种远程教学系统实时传输解决方案:通过RTSP(实时流传输协议)建立和控制多媒体会话,RTP(实时传输协议)承载实时信息的传输,RTCP(实时传输控制协议)监控数据的传输状态,RSVP(资源预留协议)预约传输所需的Internet资源保证服务质量。该传输方案不仅适用于远程教学系统,也适用于其他基于Internet的实时多媒体应用系统。  相似文献   

6.
多媒体数据流实时传输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吴进  贺辉  洪辉 《通信技术》2009,42(1):342-344
随着人们对实时业务需求的不断扩大,多媒体实时传输技术得到了蓬勃发展。文章研究了关于多媒体数据流实时传输的关键技术——资源预留协议、实时传输协议、实时流化协议、IPv6协议,具体分析了这些技术的原理及功能,最后给出了网络实时传输技术的实现与展望。  相似文献   

7.
摩托罗拉公司日前宣布,公司推出灵活的多媒体机顶盒平台,加速提供个性化媒体体验。基于最新平台的机顶盒使用户能够将内容传输给手机,并可接收手机传输的内容,用户无需电脑就可以在家里或随身享受自己的多媒体内容。同时,用户还能够创建和存储个性化的音乐和视频库。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现有的网络协议在支持网络多媒体传输中面临的问题,介绍了实时传输协议RTP的概念和功能,讨论了RTP在网络视频实时传输中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MPEG-2作为当前数字视频传输的关键技术,广泛应用于有线电视传输、家庭影院、多媒体服务等领域,重点介绍MPEG-2编解码器在广播电视骨干传输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讨论了在分组交换环境下建立一个桌面多媒体会议系统的可能性,研究了多媒体会议系统的特点,组成,工作方式及实现,并指出了分组交换在支持多媒体传输方面应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工业以太网总线和现场总线的集散式混合网络监控系统.其通过工业以太网为监控数据的传输提供高速通道并实现集中控制,通过现场总线接口实现分布式第三方监测设备的无缝接入,可实现可靠的矿井监控,并具有开放性好、实时性高和通信速率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以太网的OAM机制--以太网走向电信级和更广泛应用的基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昕  韩林  陈山枝 《电信科学》2005,21(5):43-47
本文首先简要地介绍了OAM(运行管理和维护)技术.指出缺乏OAM机制是阻碍以太网应用到城域网和广域网的关键因素之一。在IEEE、ITU-T等标准化组织近年所取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介绍并分析了以太网OAM的参考模型、功能要求和服务类型、实现机制以及OAM帧格式等。最后,指出CAM是实现以太网从企业级技术向电信级技术转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一种多网口EOC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仇鑫  刘连浩 《电子质量》2009,(11):24-26
EOC是以太网信号在同轴电缆上的一种传输技术,由于其无需重新布线,高速的以太网传输能力,较强的抗干扰能力,以及能实现基于IP的各种业务如高速数据业务,使得其在HFC各方案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一台EOC终端只有一个接口,使得一台EOC终端只能满足一种业务的要求,这就迫切需要一种EOC同轴以太网交换机来解决这个问题。文章研究并设计了能提供多用户接入的EOC同轴以太网交换机方案,并给出了系统的软硬件设计中的关键技术,该系统能够进一步增强EOC在市场上的占有率。  相似文献   

14.
双速自适应以太网MAC设计及FPGA验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曹云鹏  钱敏  杨翠军 《通信技术》2010,43(11):87-89,92
嵌入式以太网有着广泛的应用,是目前嵌入式系统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设计了嵌入式以太网的媒体访问控制器(MAC)。简单介绍了以太网MAC子层协议;用Verilog-HDL设计了10/100Mb/s自适应以太网控制器,其中包括片上总线总线口、发送模块、接收模块和流量控制模块等几部分;建立了相关测试向量,在ModelSimPLUS6.4SE软件中进行了仿真和调试,并成功用ALTERA的FPGA进行了验证;逻辑仿真和物理板级验证结果都表明该设计实现了10/100Mb/s以太网通信的相关功能。  相似文献   

15.
系统地介绍无线以太网技术,着重讨论了无线以太网的发展概况、链路层与物理层、MAC帧结构、网元设备和网络拓扑结构、网络性能与管理、无线以太网的标准等。本期主要介绍无线以太网网元设备之一的无线以太网网桥。  相似文献   

16.
为了在E1链路上能够可靠稳定地传输以太网数据包,提出了一种基于E1链路的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DLC)成帧解帧处理电路。该电路采用HDLC协议在系统发送部分对介质无关接口(MII)发送的以太网数据包进行封装,并通过广域网(WAN)接口发送出去;在系统接收部分再对WAN接口接收的数据进行解封装。仿真结果表明:在发送端以太网数据包通过MII进行发送的情况下,该电路在接收端可以成功恢复出初始的以太网数据帧。  相似文献   

17.
以太网宽带接入的现状及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炳瑛 《电信科学》2002,18(7):28-30
本文分析了以太网宽带接入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制定相关标准来规范网络建设,运营商和服务,然后对以太网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介绍,结合运营商面临的计费方式,网络设备维护,安全性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最后就运营商对设备的特殊要求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系统地介绍无线以太网技术,着重讨论了无线以太网的发展概况、链路层与物理层、MAC帧结构、网元设备和网络拓扑结构、网络性能与管理、无线以太网的标准等。讲座(4)主要介绍无线以太网的网络拓扑结构。  相似文献   

19.
在高速信息处理系统中,DSP与其他模块间的通信能力已成为限制系统处理能力的瓶颈。千兆以太网技术具有传输速率高、距离远和成本低的优点,能够满足DSP高速远程数据传输的要求。以TI公司的TMS320C6455DSP芯片和VITESSE公司的VSC8201物理层芯片为例,从千兆以太网的接口电路设计,硬件接口驱动程序设计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在TMS320C6455上实现了高速千兆以太网接口。实验结果显示,基于DSP的千兆以太网传输效率可达31%。  相似文献   

20.
IEEE标准容限内以太网转发时延的测试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在介绍以太网时延和以太网线速的基础上,对线速转发丢包问题进行分析.以测试交换机和Smartbits测试卡作为两个对接交换设备的模型,提出了时钟频偏是交换机转发时延的主要影响因素.推导了以太网交换机内部转发时延和频偏时延的计算公式,进行了以太网交换机一次、二次转发时延测试,理论计算和实验研究的结果验证了提出理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