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三峡电站排沙底孔闸门区水力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三峡电站排沙底孔闸门区水力特性试验研究成果, 讨论了闸门后为有压流的高水头平面闸门在运行过程中空化空蚀问题, 提出了减免空蚀的措施。通过对标准门槽及窄缝门槽的体型研究, 分别拟定了适合各自门槽的闸门底缘型式。  相似文献   

2.
江口水电站斜门槽水力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江口水电站溢流坝中孔检修闸门,进行了高水头斜门槽水力特性试验研究。试验内容包括闸门在动水下降过程中的闸门区水流空化特性、闸门关闭速度、闸门底缘体形、水流流态、通气孔风速、进气量对闸门持住力的影响。试验成果表明:中孔检修门槽布置符合我国高压闸门设计规范推荐的平面门槽形式;当闸门在全开及设计水位运行下,门槽区水流空化数为0.8~0.9,不会有空化发生,但因中孔为斜门槽,为克服水流对斜门槽的冲击力变化,应适当增大错台。推荐了方案5底缘布置形式。  相似文献   

3.
泄洪洞有压段体型优化的三维数值模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采用VOF方法和标准k ε紊流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滩坑水电站泄洪洞有压段进行了三维数值计算,数值模拟结果和模型试验成果的对比分析表明,采用的数值方法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针对事故闸门井门槽体型设计方案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修改方案,由原来的圆角斜坡错距式门槽改为椭圆错距门槽,结果表明修改后的门槽水力特性有明显的改善,其体型比原设计方案更合理。  相似文献   

4.
阿尔塔什水利枢纽是叶尔羌河流域内最大的控制性水库工程,工作弧门的门槽采用突扩突跌坎型式。该工作闸门运行水头高、过流流速大,存在较大的空化空蚀风险。以研究论证工程1#深孔出口工作弧门突扩突跌门槽体型的水力及空化特性为目标,通过减压模型试验,采用三种方案比较优化了突扩突跌门槽区的水流形态。试验结果表明,通过调整突扩后边墙扩散段的扩散角至1.273°,有效消减了下游边墙的水翅强度,门槽段的动水压力、水流空化特性均有明显的改善。提出的水流流态及抗空化特性较好的突扩突跌门槽体型,为今后高水头、大流量深孔工作弧门的门槽体型设计提供了经验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蕴东船闸闸门为升卧式闸门,在长期控制运用中,外闸首闸门运行异常。采用钢围堰套接在闸门工作门槽处,排水后造成门槽局部无水工作环境,检查损坏部位,分析门槽损坏原因,并对门槽水下损坏部位进行检修。抢修后闸门运行平稳,缩短了启闭时间,为同类型水闸门槽检修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6.
结合江口水电站溢流坝中孔检修闸门,进行了高水头斜门槽水力特性试验研究,内容包括闸门在动水下降过程中,闸门区水流空化特性,闸门关闭速度,闸门底缘体型,水流流态,通气孔风速,进气量对闸门持住力的影响,测定闸门持住力以确定启闭机容量。  相似文献   

7.
霍卫 《红水河》2010,29(3):44-47
西津水电站运行40多年,溢流坝工作闸门在局部开启工况运行,门槽轨道出现严重锈蚀磨损,闸门台车轮在启闭过程或挡水工况存在偏轨现象。文章总结溢流坝工作闸门十字柱铰式台车轮,在旧门槽条件下运行出现适应性问题后进行改造的过程。在不更换门槽埋件、不影响闸门运行前提下,通过改进台车轮使闸门适应原旧门槽运行。资金投入少及工作量少。  相似文献   

8.
高速水流有压泄洪洞一般采用弧形工作闸门,积石峡水电站中孔泄洪洞由于条件限制,被迫采用平板工作闸门,通过水力模型试验研究其工作闸门槽压强降落系数特性,分析不同水位、不同高程、不同闸门开度的特性。试验结果表明,闸门开度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0.3H开度时压强降落系数曲线变幅达到最大;测压点高程对压强降落系数的影响相对较小;在试验范围内,上游库水位对压强降落系数的影响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9.
从空穴特性、流态特征方面出发,分析了带导流墙的门槽结构在闸门全开泄洪情况下改善流态、降低门槽受冲刷和空蚀危险性方面的作用,认为其在深孔泄水道闸门及其他高水头平面闸门中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周鹏 《云南水力发电》2023,(12):349-352
白鹤滩水电站大坝设置7个深孔,并且采用全孔道钢板衬护,进出口分别布置事故闸门及工作弧形闸门,闸门门槽与钢衬之间采用封板焊接相连。门槽与钢衬相连后如何防止门槽变形,保证门槽的安装质量,并消除门槽安装几何尺寸的误差,成为门槽与钢衬连接变形控制的关键性问题。通过白鹤滩水电站大坝深孔门槽与钢衬实际连接效果及试验情况,对产生门槽变形的原因进行分析验证,制定出门槽变形预防及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1.
平板闸门门槽内的水流流态十分复杂,容易因空化空蚀而破坏门槽。以卡基娃水电站放空洞工程为实例,采用水工模型试验探讨门槽附近水流流态、压力、空化数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有压式门后连接段能较好地改善门槽及门后连接段水流的流态;闸门全开时,各个区域没有负压出现,水流发生空化的可能性也较低;闸门局开时,门槽及门后连接段会出现负压,最大负压出现在门槽的底板处,水流发生空化的可能性也较大;水流的脉动表现出明显振幅大、频率低的强紊流脉动压力的特点。研究成果对于高水头深孔闸门门槽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溪洛渡水电站泄洪洞事故闸门动水下门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溪洛渡水电站泄洪洞具有泄量大、流速高等特点,事故闸门动水下门过程中的水力学特性以及门体结构的动力性能直接关系到泄洪洞运行的技术可行性和安全可靠性。通过模型试验研究了事故闸门关闭过程中泄洪洞内的水流流态、门体的水动力荷载特性以及门槽段动水压力特性、通气孔风速,并根据试验结果分析了该闸门动水下门过程中的可靠性,通气孔风速特性和门槽段压力特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黄金坪水电站1号泄洪洞原设计方案有压出口渐变段顶板存在负压,在工作闸门小开度运行时工作闸门室底板出现大范围负压,容易引起空蚀等问题,根据水力学模型试验,提出通过增加有压渐变段长度、改变工作闸门室底板连接形式,对有压出口渐变段及闸门室体型进行优化。试验实测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有压段出口顶板及闸门室底板在各种运行工况下均没有出现负压,闸门室底板水流空化数显著增加,提高了泄洪洞安全运行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结合某水利枢纽泄水系统的水力设计,实验研究了坝中底孔的水力特征,给出了进口段最大压力系数Cpmax,事故平板门门槽水流空化数的估计方法,建议了突扩跌坎后由于水流侧冲击边墙引起的"水翅"高度的计算方法,以及为了保证具有相互贯通的侧空腔与底空腔及良好挑流的泄槽段最小长度与相应挑流鼻坎坎顶高程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15.
表孔门槽的空化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霞  李忠义  王永生 《水利学报》1998,29(9):0021-0028
表孔门槽与二维凹槽在水力特性上有很大的差异,这决定了它们在空化特性上也有所不同.由于流动形式和堰面曲率的影响,表孔水流往往在堰面上压力低、流速高;在门槽底部,由于压差的作用,槽内旋涡常常随绕流从下游角隅绕出槽外.堰面、涡心以及绕流区的交汇,使压力剧烈下降,极易在门槽下游边墙底部发生混合型空化,其初生空化数远大于水洞中二维凹槽的初生空化数,应在设计中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6.
胡剑杰  姚汉光  孔剑  张雪 《人民长江》2020,51(2):184-188
为降低大型水电站泄洪中孔(或底孔)事故闸门闭门过程中的门体振动,减小门槽及门槽附近区域的脉动压力强度,改善中孔流道流态,以乌东德水电站5号泄洪中孔作为研究对象,建立1〖DK(〗∶〖DK)〗25水工试验模型,研究了事故闸门动水关闭过程中中孔内水流流态、沿程压力及闸门压力等特性,分析了设置通气管、设置防射水式门楣以及常规门楣加高3种方案对闸门闭门动力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增设防射水式门楣结构可以有效阻断高速水流冲击门体,降低闸门振动,改善中孔流道及闸门受力条件,确保闸门安全、可靠完成动水闭门。相关经验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7.
鲁布革水电站右岸泄洪洞由于水库内淤积,施工质量不高,运行不合理以及水力学等原因,运行4年来在高流速,低压力的流态下产生空蚀,使工作弧门门槽前后的钢衬,混凝土和部分焊缝遭到严重破坏。修复时取消了钢衬,采用高标号混凝土衬砌。经过一段时间的泄洪考验,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结合某水电站泄洪中孔在140 m水头条件下的附环闸门,采用模型试验的方法对其相关水力特性,包括流速达40 m/s量级的门槽区水流空化特性、附环闸门启闭过程中的门槽区水力变化特性、门后通气设施的掺气效果、闸门启闭力等进行研究。实验中测量了门槽段的时均压力分布、脉动压力与能谱以及附环事故闸门后通气管风速等。结果表明:附环闸门不会造成水流空化现象,且错台高度控制在0.02 m设计范围内其安全性能有保障;在闸门闭门过程中,闸门连接杆先承受拉力后承受压力,可据此选择相应的闸门启闭力容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