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初步分析了硅酸锆放射性的基本原理;探讨了硅酸锆的矿物形成、颗粒细度、百分含量、环境组成对放射性的影响;提出了复合乳浊法、溶胶-凝胶法、氧化剂吸收法、特种元素屏蔽法进行改性的技术途经;得出了通过控制硅酸锆细度、减少用量和改性处理,既可降低其放射性,并可被广泛应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放射性的相关核物理知识和建筑陶瓷放射性对人体的危害,以及建筑材料放射性的检测原理、检测仪器和相关标准。通过分析建筑陶瓷产品放射性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关键原料采购和使用的控制、对硅酸锆进行改性、用其他原料替代硅酸锆。  相似文献   

3.
李文杰  赵淑忠  袁文瓒 《陶瓷》2012,(19):22-25
笔者简述了卫生陶瓷天然放射性的成因,初步分析了硅酸锆在陶瓷釉料中的作用机理及其矿物形成、颗粒细度和百分含量对产品放射性的影响;提出了控制硅酸锆粒径、减少用量等降低放射性的技术措施;从技术和质检两方面探讨了通过合理确定原辅料配方、控制关键原料使用量等途径实现对最终产品放射性监控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李文杰  赵淑忠  袁文瓒 《陶瓷》2012,(10):22-25
笔者简述了卫生陶瓷天然放射性的成因,初步分析了硅酸锆在陶瓷釉料中的作用机理及其矿物形成、颗粒细度和百分含量对产品放射性的影响;提出了控制硅酸锆粒径、减少用量等降低放射性的技术措施;从技术和质检两方面探讨了通过合理确定原辅料配方、控制关键原料使用量等途径实现对最终产品放射性监控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2004年2月27日由宜兴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和江苏省陶瓷研究所有限公司共同承担的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项目“放射性硅酸锆放射机理及改性研究”(2002IK068)顺利通过鉴定。该项目在对硅酸锆放射性之影响因素及其机理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在国内首次提出了采用“P、Ti、F、Zr复合乳浊法”、“Na2SiO3溶胶—凝胶包裹法”、“强氧化剂吸收电子法”、“特种元素W、P屏蔽法”等关键技术降低硅酸锆放射性的改性方法;并形成了把关键改性成份与硅酸锆预先制备成“综合改性料”用于实际操作的独特工艺。以人工合成钛榍石形式引入TiO2,并通过Si…  相似文献   

6.
《广东化工》2021,48(5)
文章对锆英矿砂及其矿粉的放射性测试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论述、研究和探讨。结果表明:采用碘化钠γ能谱仪测试锆英砂、锆英粉及硅酸锆的放射性,测试时间可以定为5000s;距离探测器表面高度不同的同质量同形状的锆英砂,测得的放射性结果是不同的;锆英砂、锆英粉及硅酸锆的放射性测试结果,受其粒径大小、堆积密度以及探测器和样品盒带来的空间因素等方面的影响;对于同一种样品,装样量不同,也会带来测试结果的偏差。  相似文献   

7.
硅酸锆本身无辐射性,但其原料—锆英石矿常含具放射性的独居石。独居石是铈钍磷酸盐(Ce、La、Th…)PO4,其氧化钍含量一般为10%,有时达28%。独居石中裂变元素铀、钍有较强的放射性,故在含有它的矿石(如锆英石)的精选中,应做为有害杂质除去。独居石的选矿方法有重选、电选、磁选和浮选等方法,在熟练操作条件下可达到彻底分离,从而生产出无放射性的硅酸锆。  相似文献   

8.
专家门诊     
关于抛光砖放射性超标问题的答疑最近在报纸上又有报道抛光砖放射性超标一事,特别指超白砖的放射性问题更大,请问如何预防超白砖放射性超标?答:关于抛光砖的放射性问题已经有很多讨论。就超白抛光砖而言,问题主要出在为了提高坯体的白度,过量加入硅酸锆所致。根据试验,为提高白度而在抛光砖中加入硅酸锆的上限值为3%,高于该值就可能会引起放射性超标。同时,还与所选用的硅酸锆产地有关,有的产地的硅酸锆放射性大,其极限加入量就更少。为提高坯体白度,最好是走选用高白度原料路线,不要靠硅酸锆来提高白度,应尽量少用硅酸锆。例如,用水洗黑泥…  相似文献   

9.
陶瓷用硅酸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郝小勇 《陶瓷》2009,(1):37-42
概述硅酸锆在陶瓷应用中的作用、机理,提出作为陶瓷用硅酸锆应该控制的指标,进一步探讨放射性元素及其控制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陶瓷》2017,(7)
介绍了放射性的相关核物理知识及放射性对人体的危害,同时分析了陶瓷砖放射性的原因和对陶瓷产品放射性认识存在的误区。笔者通过对检测仪器设备和标准的了解,对陶瓷砖产品进行严格检测,对放射性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对应的对策,同时对原料中的硅酸锆进行控制使用和改性,并使用其他原材料来代替硅酸锆。因此了解陶瓷砖的放射性,有利于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保护身体健康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