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权力视角下的城市空间资源配置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空间是权力的隐喻和象征,空间的塑造遵循着权力的逻辑.城市空间资源的配置不仅是计划调控或市场调节的过程,更是一个权力运作的过程.我国当前的城市空间资源配置虽以代议制民主的权力格局和日趋成熟的法团主义权力格局为主体,但仍存在着公共利益难以表达、公共空间被异化,以及城市规划成为支配性权力组织用以维护和扩大其利益的工具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从创新的空间需求与空间的创新响应逻辑出发,解析创新发展的空间需求在组织逻辑、开放逻辑、支撑逻辑和演化逻辑等4个维度的转变;提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响应创新发展逻辑的3个方向:创新发展理念与逻辑在规划体系的全面融入、“战略—控制”各有侧重的编制内容重点区分、“纵向传导—横向协调”的两维有序传导;在具体的分层分类响应策略上,总体规划强调理念导入、目标战略与空间格局,专项规划强调部门合作、横向衔接与研究支撑,详细规划强调指标控制、空间落地与弹性机制,并需要注重法规政策和技术标准的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3.
李澍  张青萍 《园林》2019,(6):67-71
九华山佛国圣地陵园位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境内的四大佛教圣地九华山之麓,与九华山十大景点之一的六泉口相邻,占地约3.4hm^2,现虽有少量景点或建筑因老旧而被更替,但其主要格局与组织手法依然明朗,规矩而不失潇洒,尽显佛寺陵园的雄伟规整.本文基于风景园林有机生成理论,根据原场地的"本底资源"与"文化内涵"来体现人文有机的"佛化自然",对九华山佛国圣地陵园的有机生成过程进行逻辑演绎与科学解释.在理论指导下,文章通过对场地中轴布局的探析,寻"龙脉",深入场地内涵,共同领略佛国圣地陵园格局的巧夺天工.  相似文献   

4.
刘合林  唐永伟  慈慧  王智勇 《规划师》2023,(12):101-107
都市圈农业生态空间具有独特价值,在推进国土空间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面向都市圈农业生态空间的开发和利用成为学界关注的议题,亟待建立新的规划响应机制。引入协同规划理念,全面梳理都市圈农业生态空间的多维特征,明确其协同规划的理论逻辑,包括发展与安全相统筹的价值逻辑,空间与功能共融合的组织逻辑和同编共谋共同实施的行动逻辑。基于对规划核心难点的判断构建3大解决策略。同时,结合武汉市江夏南部区域实践,从发展格局协同、目标定位协同、产业共链协同、空间板块协同、共同行动协同、事权权限协同等6个方面构建了协同规划的核心内容框架。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7,(5)
<正>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组织与制度的创新,是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尽管党风、腐败问题的产生与监察组织、制度的不完善、不健全有直接关联,但是,新差序格局对我国政治生态问题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只看到组织、制度层面的不足是有失偏颇的。因此可以说,国家监察体制的改革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对新差序格局的破解。而新差序格局的存在根源于我国国家社会一元结构。因而,国家监察体制改革需要实践智慧,也需要中产阶层的崛  相似文献   

6.
现代化旅游经济发展使得传统村落生产的内在逻辑发生转变,如何平衡历史文化保护与村落经济效益成为当下传统村落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从整体格局与空间肌理、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3方面对传统村落保护规划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发现保护规划不仅对村落历史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监督意义,同时更规范村落各类资源旅游化的应用,兼顾了旅游影响下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期推介     
《新建筑》2019,(5)
<正>40/王靖张伶伶武威园中之院——时空行为下的空间建构与文化认同文章探讨建筑空间如何在自然环境中传达文化内涵。通过对使用者时空行为的考察,引入传统园林与院落空间的组织逻辑,从空间结构、空间肌理及空间关联三个层面,营造园中之院的空间格局。探讨主体在时空行为中通过空间认知形成文化认同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8.
以浙江德清杨墩村项目为契机,阐述在特定的地理条件--江南水乡地域特色下,基于自组织理论视角对杨墩村特色产业及其水乡地貌格局现状进行梳理,剖析其自组织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提出被组织介入问题的必要性以及参与原则,总结出“系统动力引导”、“街巷空间激活”、“临水空间改造”、“水系秩序织补”四个具体的被组织策略,以期探索我国当代乡村建设与实践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漆山 《建筑师》2014,(2):32-39
本文以汉传佛寺空间格局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学修体系-建筑载体”互动关系这-新视角。以“教育目标-学修体系-组织方式及管理制度-建筑空间格局”这一逻辑演进的脉络为研究模型。对中国汉传佛教不同历史时期的典型佛寺类型如“道宣式”、“百丈式”、“后百丈式”等。进行了梳理和研究。这一研究,是让活的人的因素重新回归佛寺建筑研究。是一种“正本清源”式的思路,成为理解古今佛寺空间格局嬗变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10.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给城市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生态环境问题,城市热岛效应(UHI)是近年来被广泛关注的一个问题,研究城市热岛效应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有着重要意义。以武汉市为例,研究探讨了武汉市景观格局对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地表温度与景观指数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城市景观的组成与分布影响着城市热岛效应。运用景观格局的方法对城市热岛效应进行研究,对于理解城市生态环境以及通过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缓解城市化进程对城市生态环境造成的包括热岛效应在内的各种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12.
体验建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如果单从一般意义来看,建构即是在建筑中将各种材料以符合某种建造逻辑的方式进行组合,而我们所理解的建构则是在特定文化背景下对营造逻辑适宜的表现。本文首先通过辨析建构概念与其他相关概念的差异,提出建构的基本含义,明确地方文化在建构中的作用和意义。通过对学校宿舍楼设计中实践应用的阐述,进一步加深对建构概念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区划调整与城市产业布局规划--以杭州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查志强 《现代城市研究》2002,17(6):45-49,52
研究杭州市行政区划调整方案实施后,针对杭州现行产业布局中存在的问题,确定产业布局规划的理念和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杭州新市区产业布局调整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风景园林》2008,(5):95-97
奥兰杰伍德庄园是丹尼尔·马洛特于18世纪修建的。原有庄园的边缘格局已消逝。设计的初衷是建立一座有关居住在奥兰杰伍德的弗里斯艺术家的博物馆。博物馆的地址选在庄园的中轴线上,与现存的建筑形成对比。  相似文献   

15.
程志求 《安徽建筑》2007,14(5):103-104
文章主要阐述了后张法预应力在桥梁施工中孔道设置、穿束、张拉、压浆等关键工序的施工和质量控制,并介绍了千斤顶活塞伸长值的理论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6.
杜鹏 《新建筑》2003,(1):73-75
建筑符号的图像性特点使它与单一化的逻辑语言符号有很大区别,它包含了众多“内容雾状体”,使它在总体上成为一种复杂的文本,有着丰富的意义层次,这就涉及一个建筑最小意义单元的界定和意义层次的划分问题,借鉴意大利符号学家艾柯的符号分布理论做出分析,并藉此探讨其对建筑创作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老龄化社会背景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作为一种全新的建筑类型而出现了。该文通过实地调研,对目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的选址,内部功能布局,功能的适应性及完善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提出了可行的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18.
蔡瑞定 《华中建筑》2005,23(6):67-69
该文通过南昌大学图文信息中心建筑方案设计的介绍和分析,探讨了图书馆建筑空间逻辑的意义,引发了关于如何提升图书馆建筑的场所品质、重塑空间的场所精神等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许飞 《山西建筑》2010,36(15):364-365
简要论述了全站仪常用功能及点位放样、道路中桩测设的工作原理及程序,并对施工中产生的误差做简单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其精度能够满足工程的需要,符合规范的有关规定。  相似文献   

20.
李宁 《建筑学报》2006,(10):26-28
解决城市居住区中停车难问题的关键自然是提供足够的停车位以满足住户的需求,同时,停车位与住户居室之间联系的便捷性以及空间过渡的适宜性也是不容忽视的;文章以杭州山水人家住宅小区中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为例,对城市居住区地下停车空间的有效组织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