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免费游戏是杀鸡取卵《互联网周刊》:现在大部分的收入来自游戏,那么在其他的互联网增值服务上有什么计划? 丁磊:从互联网企业收入来讲广告和游戏是最大的,我们未来主要的收入来源也会是广告和游戏。《互联网周刊》:你提出要增加在线游戏收入的多样化? 丁磊:收入多元化的意思是说我现在的游戏是根据时间来收费的,每小时4 毛钱,以后游戏里可能卖衣服,或者情人  相似文献   

2.
你找个理由,让我平衡;你找个借口,让我接受。很多人对银联的ATM跨行查询收费曾抱有一个幻想:发卡行会为用户买单。事情似乎有些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银联收费了,发卡行并没有买单。我们只能猜测、祈祷:收费不是那么高吧?我们对于发放免费卡片的银行存在期待,他们的甜言蜜语还在耳边萦绕。然而发卡行风度翩翩地说:此次的收费只是对ATM渠道发起的跨行查询交易收取手续费。其他渠道,包括POS、网上等渠道发生的跨行查询交易暂不收费。请注意,只是暂时不收费,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收费是板上钉钉的事。我们担心,免费的时代将不再回来?我们的担…  相似文献   

3.
《新电脑》2001,(11)
收费邮箱就像互联网冬天里的一把火,已成燎原之势。虽然普遍收费不高,但要使吃惯了免费午餐的用户掏钱享受服务并不容易。本次CHIP对国内规模较大的6家收费邮箱进行了评测,使用户对收费邮箱的功能及服务心中有数,作为是否选择收费邮箱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2010年新春刚过,杀毒软件行业就掀起轩然大波,这次既不是熊猫烧香之类大病毒攻击,也不是国家政策变动,而是杀毒软件行业模式巨变。以前一套杀毒软件,收费都是成百近千元,今天,诺顿说“我免费30天”,瑞星说“我免费半年”,NOD32“买1年我送2年”,而360却说“我永久免费”……难道杀毒软件的天变了? 杀毒软件的路到底在何方呢?难道价格越卖越低就是杀软的“钱”途?面对免费风波,各大厂商是怎么看的呢?我们的用户又是怎么看的呢?于是记者在PCfan论坛做调查,并采访了国内杀毒软件巨头与杀毒软件用户,听听各方代表的高见。  相似文献   

5.
前段时问,263邮箱开始收费的消息一夜之间传入了所有网友的耳中,对于用惯了免费东东的中国互联网用户来说,不免人心惶惶。那么,现在互联网上还有“免费的午餐”吗?为此我们特地收集了一些目前还能用的免费邮箱与大家分享。 163.com邮箱:http://freemail.163.com 只要申请网易通行证,就可以成为网易会员,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上最大的免费午餐终于撤席了,拥有上千万免费用户的263宣布263电子邮件从2002年5月21日起全面升级为收费邮件服务,届时将停止免费邮件……  相似文献   

7.
近日,互联网上的免费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对国内用户来讲,互联网上的免费服务不仅为大家提供的一种全新的选择,而且让大家体验到了免费所带来实际益处。实际上,说到互联网上的免费服务,已经不是一种什么新的概念了。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几乎没有哪一种服务或商品是所谓纯免费的商品,即用户不须支付一分钱也可以获得的。而在互联网领域中,无需花钱就可以得到某种免费的商品或服务的做法却大行其道,这似乎有悖于传统的经济规律。 如果说免费的个人电脑或免费的“猫”还是传统意义上的商品销售模式,那么免费软件,免费网站或免费邮件就应是全新的互联网方式的纯免费商品了。因为免费电脑或免费“猫”你仍需要支付若干上网费用,才能获得的,人们难以了解“此种免费服务”有多少是“真的免费”,但无论如何,免费是否来得合适,用户心中自有一  相似文献   

8.
《新电脑》2003,(3)
我是贵刊的忠实读者,现向您咨询一件事。前段时间,我在当地的电视上看到某游戏公司的广告,称可以通过手机短信参与游戏活动,同时注明“发送短信息免费”。我当时想,一般收短信息是不收费的,现在发短信也不收费,那就是可以免费玩了。于是,我就连续地参与了这个游戏。 但是几个月下来,电话局送来的话费单却显示短信信息费高达上千元。我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就向当地电信局投诉。经调查,发现原来玩该游戏用户发短信确实是免费,但接收短信时每条要交2角至3角的信息费。请问这家公司的做法是否违法?我该怎么办?里没有办理退费”业厅…  相似文献   

9.
近期,方舟子在微博上指责360安全浏览器窃取用户隐私,引发了方舟子和360之间的大战。这次大战再一次证明了中国互联网领域,越"流氓"越吃香。在写下面这段话前,我首先表明对于360进军搜索领域的强烈支持,因为一家独大的百度只会越来越肆无忌惮。另外,对于360当年推免费杀毒软件也拍手叫好。但是,这并不能代表360就可以用不正规的手段来推广自己的软件,就可以侵犯用户的隐私。也就是说360搜索挑战百度,360用免费颠覆收费杀毒软件市场,这些都和360侵犯用户隐私没有半点关系。而360在面对类似指责的时候,  相似文献   

10.
最近一段时间,几乎所有的免费电子 邮箱都跟发了疯似的,频频出现系统故障。一位同事实在无法忍受漫长的等待,打电话到某公司北京总部询问原因,对方答曰:正在清理服务器里的垃圾邮件,需要1、2个小时。同事很不能理解为什么他们要在工作时间。于是,这位同事突然很想注册一个收费的电子邮箱。同事仍旧不能明白,为什么大量的收费电子邮箱出来以后,免费电子邮箱的故障越来越多了? 近来,互联网行业可谓提前进入秋天,因为秋天多事!大家想尽办法寻找盈利的方式,而不是先前所说的模式、互联网公司最大的利润资源来自注册用户,如何结…  相似文献   

11.
逸飞 《电脑校园》2004,(9):8-10
今年4月,一直稳坐搜索引擎领域第一宝座的Google突然对邮箱动了念头,一鸣惊人地推出存储空间为1G的免费超级电子邮箱——Gmail。在它的影响下,业界吹来了一股“大邮箱”时代的清风。我们需要什么样的邮箱电子邮箱在经历了从免费到收费的争议和变化后又一次火起来了,然而这次的焦点不是费用,而是存储空间。免费电子邮箱和收费电子邮箱同时向“巨无霸”改进,用户能从这些“巨无霸”电子邮箱中获得什么呢?邮箱是否越大就越好?作为用户的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邮箱呢?继2002年“告别免费午餐”的专业电子邮箱产业化运作之后,在各个电子邮箱提供…  相似文献   

12.
近日,见不少媒体开始谈论起网上免费 E- MAIL的收费问题,这个问题的提出,我想并非偶然,只是个时间问题,从目前提供免费邮件系统的网站来说,千方百计想些办法找些生财之道来解决目前出现的“银荒”,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但我认为,免费电子邮件系统要收费,一个字:难!难在何处,主要是有二个问题解决起来很难:向谁收,收多少? 问谁收费   让我们先来谈谈“向谁收”的问题,这个问题提得可能有点愚蠢,当然是向电子邮件系统的用户收了,不错,可电子邮件用户是谁?你能完全搞得清楚吗?还是先让我们从免费电子邮件系统谈起。…  相似文献   

13.
去年6月,ECVV(www.ecvv.com)推出了按效果付费的B2B服务模式,当时业界各种评论纷至沓来.有人说ECVV可能会让按效果付费变成未来B2B平台的主流收费方式,也有人说ECVV很可能会失去庞大的免费会员群体,为其他B2B网站作嫁衣.事隔一年,如今的ECVV按效果付费模式实现得是否顺利?ECVV在B2B领域的地位是否因为这一模式而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14.
时过境迁,当我们站在2005的舞台上向后望的时候,也许会慢慢地发现: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其实就是一部免费与收费的斗争史——这其间充满了色彩斑斓、曲折离奇的故事。从网络创世纪伊始的全面免费,到后来的全面收费。网民与网站之间的渊源心结似乎也大多由此而来。而现在,在这个网络市场发展得几乎没有剩余空间的网络中世纪,我们开始越来越多地倾向于抱怨各大门户网站不再提供保质保量的免费服务。其实,作为一个聪明的网民,只要我们合理地动一动手,稍稍地改造一下,就可以妙手回春地将各类免费资料改造成适合我所用的宝贝。总之,在这林林总总的网络世界中,免费,才是王道!  相似文献   

15.
宠儿短讯是一款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手机短信息软件,通过该软件,用户不用登录网站就能直接发送手机短信息,E-Mail,以及ICQ信息。宠儿短讯支持包括ICQ免费短信息、网易、TOM等短信网关,在网易泡泡开始收费以后,宠儿短讯开始成为大家发送免费手机短信的首选。 下面我们举个实例来看一看它的使用方法。 1.要发送短信息,必须先申请一个ICQ号码来注册,因为我们要用ICQ的网关来发短信,申请ICQ号码是免费的,可以到http://www.icq.com  相似文献   

16.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些基本知识吧. 一、申请存放主页的空间 任何东西都需要一个空间来存放,网页也同样需要一个安生立命的空间.在以前网页如雨后春笋出现的时代,有一些免费的午餐--免费主页空间,但是现在这样的免费午餐已经不多了.下面我们就来介绍如何申请主页空间,主要是针对收费用户.  相似文献   

17.
“我们要做中国最大的房地产网站”——事实上在可预见的未来里,没分析出它能上到这个高度;“我们是最早提出这个模式的电子商务”——事实上已经有另一个网站已经开始用这个模式运营了;“我们会是中国最早赢利的B2B网站”——它近期的收入比其它很多同类经营者都要少…… “我们…最…”成了互联网业界最泛滥的一个表达结构。有人对这种表达方式深感厌恶:“一厢情愿地说自己最好、最高、最有出息,说给谁听呢?就好像我去商店买衣服、穿着紧了,店家就说现在流行紧身;穿着大了,告诉我现在流行宽松;分  相似文献   

18.
现在宣称“免费”的软件和应用越来越多,从杀毒软件、云盘到导航应用等。可是免费的东西一多,反而觉得诱惑力越来越低,因为伴随“免费”而来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也暴露了出来。由此,也证明了古人常说的那句老话一“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于是,有不少用户和我一样觉得,如此“免费”倒不如光明正大地“收费”。  相似文献   

19.
据美国2000年年底的调查表明,全球每天在网络上传送的电子邮件已达到14亿封,平均每分钟有97万封电子邮件被发送。全球平均每天每5个人中就有一人发送或接收一封电子邮件。 据统计,到2000年6月底,中国上网用户人数为1690万,用户拥有电子邮件帐号总数为6510万,其中免费电子邮件账号总数为5610万,也就是说,一个用户平均拥有3.3个免费邮箱。据2000年年底的统计表明,我国的上网用户总数已经达到2000万,电子邮件账号的数目虽然还不得而知,但一定会有很大的增长。有97%的网络用户把电子邮件作为最常用的网络工具,它大幅降低了人们之间的交际成本。可以说互联网的普及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电子邮件的广泛使用。 回顾刚刚过去的2000年,从收费电子邮箱登场到电子邮件系统本身的升级扩容,在产品和服务领域的种种变化令人关注。  相似文献   

20.
在过了9个月没有CEO的日子之后,eBay易趣在2005年10月中旬迎来了新的CEO吴世雄。在这之后,我们看到了电视、杂志上铺天盖地的广告;听说了“免费开店”的新政……吴世雄说:我的工作才刚刚开始,互联网格局并非一、两年可以决定,即使你现在超过我,但我未来还可以凭借新武器超过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