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为解决目前我国装配式建筑成本高于传统建筑的现状,研究将预制构件分解为三个阶段,运用AHP法系统分析装配式建筑成本影响因素,结论为:新兴的信息技术对预制构件的运输、安装成本呈显著影响,且预制构件运输和应用信息技术对装配式建筑建造成本影响最大,其他阶段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2.
以装配式预制构件成本影响因素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查阅、现场调研及专家咨询的方式,在总结形成预制构件成本因素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DEMATEL-AISM法的预制构件成本影响因素模型,直观展示了预制构件成本的关键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路径,分析了预制构件成本影响因素系统中各因素间的相互影响及逻辑关系,并提出相关建议.研究成果以期为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的成本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正大力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对于装配式建筑的工程造价直接关系到其推广和应用。从装配式预制构件成本构成的角度对装配式预制构件的生产成本、运输成本以及安装成本进行阐述,分析其影响因素,探讨降低装配式建筑建造成本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4.
通过装配式建筑发展进程中的问题总结发现其现有国情下普及程度低下,提出装配式建筑发展困难的重要原因,运用因素分析法分析实际项目下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成本的动态影响因素,使用连环替代法和差额法计算对分析指标的影响程度,提出预制构件成本控制的重点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设计注重全生命周期的设计与应用,BIM技术是解决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全产业链的信息集成与传递的重要手段。其中,预制构件是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利用BIM技术,对预制构件系统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中各类预制构件的适用性,BIM构件库的建立原则;分析产业链中设计、施工、生产、安装等环节对预制构件设计的影响权重,并提出了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的方法。通过BIM技术有效解决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产业链各环节的信息协同与传递、重复工作量增加、设计周期加长及建造成本大幅增加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装配式钢结构住宅既属于装配式建筑,又属于钢结构建筑,因此它兼备装配式建筑与钢结构建筑的特征和优点。而在装配式钢结构住宅设计中,预制构件节点设计是关键。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装配式建筑与钢结构建筑的概念,然后结合实际分析了装配式钢结构住宅预制构件节点设计存在的问题,希望能够为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总结上海市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发展现状;分析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成本,指出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成本是影响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成本的关键因素之一;提出了混凝土预制构件标准化率与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成本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8.
为了对装配式建筑成本进行有效管理,从设计因素、管理因素、技术因素和政策因素四个方面分析装配式建筑成本的影响因素,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与分析装配式建筑成本影响因素的权重。最后基于计算结果,提出加强装配式建筑成本管理的建议,为有关单位提供相应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以EPC模式下的装配式建筑企业为研究对象,将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视为工业化产品,总结归纳装配式建筑构件采购阶段和构件安装阶段影响建造成本的可量化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通过采集示范项目大量数据,有针对性地对各动态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建立各指标评价标准,为装配式建筑建造成本影响因素设定评价标准值,为装配式建筑建造成本影响因素的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前,装配式建筑是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为了有效控制装配式建筑成本,从设计、生产、运输、施工以及外部因素五个方面出发,分析了装配式建筑成本影响因素;然后通过采取熵权法,确定各成本指标的权重;最后,基于各影响因素,对控制装配式建筑成本提出了相关建议,从而为建筑企业给予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装配式建筑持续推进的背景下,建造成本过高是推行的主要阻碍.为降低装配式建筑成本,从设计、生产、运输、施工等方面识别装配式建筑成本影响因素,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SNA)和解释结构模型法(ISM)建立影响因素分析模型,确定关键因素,分析影响因素的层级关系.并提出相应对策,为控制装配式建筑成本,推动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装配式建筑设计阶段的成果直接影响后续构件的生产和施工质量,为有效解决设计阶段风险所造成的项目进度、成本、质量问题,从装配式建筑设计—生产—施工全过程角度出发,对装配式建筑设计阶段风险进行定量分析与定性评价,通过文献整理方法识别出该阶段主要风险并发放调查问卷,利用所获取的有效数据构建结构方程模型(SEM)进行分析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装配式建筑成本受设计阶段风险影响较为显著,且主要来自于技术风险,设计—生产—安装各环节间缺少协同管理平台、构件划分不合理等是设计阶段率先考虑的风险因素。并提出该阶段发展建议,为装配式建筑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装配式建筑是未来建筑业的发展趋势,目前装配式建筑成本仍远高于传统现浇建筑,阻碍着装配式建筑的发展。通过文献研究梳理出装配式建筑成本影响因素,将经济学中“弹性” 概念引入成本管理,明确弹性因素定义与判别标准, 并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筛选得出 16 项成本弹性因素,引入模糊数学理论,建立 Fuzzy-ISM 模型对成本弹性因素进行层级化划分,运用 MICMAC 研究装配式建筑成本弹性因素的依赖性与驱动性,为有效缩减装配式建筑成本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4.
大力推广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是推动传统建筑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趋势。通过比较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和传统现浇建筑的成本差异,从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全建造各阶段分析成本影响因素,并结合政策、行业和企业情况提出成本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15.
面对智能建造时代的需求、碳达峰与碳中和的政策、劳动力人口减少等社会因素,发展绿色可持续的装配式建筑是建筑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可成本成为制约其发展的关键。为有效管控装配式建筑成本, 分析了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管理模式的内涵与优势,提出了承包商视角的全产业链管理模式, 调研识别了各阶段的主要影响因素, 并通过 AHP 法,找出关键影响因素, 从全产业链发展的角度,提出了相应措施,为相关企业降本增效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我国当前装配式建筑发展尚不成熟,装配式建筑成本是影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开发商关注的前期建设阶段,探究装配式住宅的经济效益。以深圳市某住宅项目为例,从设计成本、施工成本方面的直接效益,工期和政策方面的间接效益,来计算装配式住宅在设计施工阶段较现浇式住宅的经济效益,并分析影响各部分经济效益的因素。研究发现,装配式住宅在设计施工阶段能产生经济效益,其中工期效益对增量效益影响最大,施工成本效益对增量成本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7.
装配式建筑是建筑业的发展趋势,其摒弃了工地湿作业的建筑方式,转变为工业化、信息化的制造模式,符合“可持续发展”“四节一环保”等观念,是建筑产业化的重要内容,为实现“绿色建筑”提供了新的思路,但在建筑行业中仍存在政策、技术、市场、环境等诸多因素阻碍其发展。利用文献梳理法及专家访谈法,以施工单位为视角,分析总结装配式建筑在我国的实施障碍因素,对障碍因素进行 KMO 及 Bartlett 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这些指标进行探讨,研究得出在施工单位视角下的装配式建筑推广的主要障碍,通过 DEMATEL 模型将障碍因素分成原因因素及结果因素,并根据各障碍因素之间的层级关系以及因果关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装配式建筑中较为明显的优势就是施工进度,而如果没有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其优势将无法得到充分发挥。装配式组织设计的研究对推动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和前进具有重要的指导和理论价值。本文结合省直青年人才公寓晨晖苑项目实例,分析了装配式建筑施工组织设计中影响施工进度的因素,并对其影响因素提出了解决方案,为其他项目做参考。  相似文献   

19.
随着装配式建筑的广泛推广,其高居不下的建造成本已成为阻碍其推广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掌握装配式建筑项目成本发展的变化规律,结合国内装配式建筑市场的现状以及我国装配式建筑成本的具体情况,从建造流程出发构建其成本的分析方法,从外部建设环境特征、项目自身技术特征、项目人员的组织管理三大方面分类归纳影响装配式建筑成本的主要因素,运用 DEMATEL 法得出各影响因素重要性水平以及互相之间的因果关系,依据数学模型推算结果,提出降低装配式建筑成本的措施与建议,进而促进其推广。  相似文献   

20.
针对装配式建筑中PC构件生产的模具重复利用率较低、模具配套成本较高等现状,从预制构件标准化、构件模具标准化库与模具零部件标准化、模具组合式通用化配置等方面出发,对PC构件生产中模具设计与制作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对降低装配式建筑总体生产成本和提高预制构件生产效率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