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通过概述地铁车站人性化设计的设计理念,简要阐述分析了现今地铁车站建设中人性化建设的基本原则以及地铁车站中人性化设计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武汉地铁车站结构防水在设计、施工方面的现状,分析了武汉地铁车站结构防水设计与施工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武汉地铁车站结构防水设计与施工改进的措施,希望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结合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建筑的设计实践,从乘客的角度来发现我们设计中仍存在的不足,关注乘客的生理、心理、人文等方面的需求。从地下环境空间心理学来分析乘客的行为特征,力求给乘客营造一个功能合理、接驳方便、流线便捷、环境良好、安全舒适的人性化交通空间环境。论文通过对与乘客关系最为密切的地铁车站与其它交通方式的接驳、车站内公共区平面布置、影响乘客行进的站内垂直交通、站内空间环境、以及无障碍设计等方面进行人性化设计,并积极采取措施,使地铁车站建筑设计在满足交通功能的前提下,达到通过人性化的设计手法来体现"以人为本"设计理念的目的,并为车站建筑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景观设计中的人性化设计进行研究,引用武汉江滩设计案例,分析人性化设计的作用和武汉江滩中的人性化设计不足,为以后类似设计项目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5.
陈凌 《山西建筑》2010,36(19):56-58
对地铁车站空间环境特点和当前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以人性化设计理念为基础,研究了从人的生理、心理和文化审美需求层次出发的地铁车站空间人性化设计策略,以期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行为和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6.
围绕地域性、人性化、空间环境视角下的地铁Ⅵ设计,回顾和阐述了地铁站点地面空间Ⅵ导视系统的理论与实践发展。从地域文化、传统媒介与数字媒介等三方面综述了地域性的地铁Ⅵ设计;从外来游客、高龄老人、残疾人士及其他人群等四方面综述了人性化的地铁Ⅵ设计;从地上建筑载体、空间水平面载体、空间垂直面载体、各类设施载体四方面综述了空间环境视角下的地铁Ⅵ设计。  相似文献   

7.
地铁建设的快速发展往往为满足建设工期,使得建筑师在满足地铁车站基本的交通功能时,忽略了地铁空间作为交通空间和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部分,应体现为人服务的人性化设计,造成车站空间呆板,千篇一律,设计细节处理不够、地面建筑缺乏特色等问题。因此,本论文将人性化设计作为地铁车站空间设计的切入点进行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8.
齐振峰 《山西建筑》2010,36(11):65-66
介绍了地铁出入口的类型,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地铁出入口的设计手法,提出应结合周边环境,重视装饰设计及形体寻求突破等观点,并深入探讨和分析了地铁出入口的人性化设计,以期指导今后地铁出入口的建筑设计。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地铁出入口空间的属性特征,并探讨了乘客在地铁出入口空间的行为心理特征,研究了地铁出入口空间基于行为心理学的人性化设计措施,为建立知觉的、体验的、有文化底蕴的地铁出入口空间形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将结合现阶段我国地铁建设现状和一些案例,深入研究地铁如何在设计理念上体现出人性化、方便性。从路线设计标准化、构件场制化、施工机械化三方面,探讨地铁建设特点,并提出提高地铁应用性能和质量的合理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周微 《华中建筑》2012,(11):60-6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逐渐加强,对公共设施的要求也在提升。公交车站作为城市交通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着一个城市的风貌,但目前国内公交车站设计理念落后、缺乏对人性的关怀。该文通过分析武汉地区公交车站的现状,从功能、无障碍、地域文化等方面提出了人性化设计的原则和具体设想。  相似文献   

12.
工业建筑人性化设计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人的心理体验、行为方式出发,对工业建筑内外部环境进行了分析,初步探讨了工业建筑的人性化设计,提出了工业建筑的人性化设计思路,以创造出方便、安全、健康和舒适的工作空间,使工业建筑实现设计的人性化。  相似文献   

13.
陈良 《城市建筑》2014,(6):260-260
城市的安全、舒适与便捷与城市道路的规划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本文对城市道路设计中的人性化设计进行了研究与探讨,旨在提升城市道路设计的水平。使得规划出来的城市道路更加人性化,符合人们与时代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冯浩  肖伟 《华中建筑》2002,20(5):80-83,90
在武汉大学科技园总体规划设计中,通过园区气质、风格的营造和单体建筑形象的空间设计,并融入百年名校的丰富文化内涵,充分展现了高新科技园的强大生命力。它的带状均衡分区的设计原理,既便于各分区的近期开发、管理和形成规律,又能在大格局不变的前提下,为分期、分批的开发提供场地空间,为科技园创造越来越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张平平 《山西建筑》2011,37(13):33-34
针对居住小区户外景观的尺度设计如何体现人性化作了探讨,并提出了小区景观人性化建设的对策体系,以期使目前小区景观忽略人性化的现状有所改变,提供居住者舒适、方便、优美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6.
地铁车站是现代城市重要的交通节点,提高地铁站使用便利性,提供更好的使用环境对,城市公共交通出行有极重要作用。站台休憩的空间设计与乘客的需求密不可分,从而需要深入的人性化设计。本文通过对上海地铁中山公园站台休憩空间调研,结合休憩空间相关理论,探讨站台休憩空间设计的多样性,以期为今后的地铁站台休憩空间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水孕育了生命,也孕育了天津奥林匹克中心体育场的设计理念。本体育场的建筑设计从分析周围环境出发,围绕满足比赛和赛后利用的要求展开,致力于内外的统一和延续、建筑质感的细腻柔美,并运用成熟、可靠、先进的建筑技术,创造合理、便捷、人性、并充满临场感的竞技空间,赋予体育场水的灵性、浪漫与动感,体现2008年奥运会的精髓。  相似文献   

18.
王彦杰 《城市建筑》2014,(12):10-1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室外环境的要求也在逐渐增长。尽管目前室外环境已经有所改善,但是远远没有达到人性化设计的要求。本文首先分析了室外环境人性化设计的必要性,然后指出了目前室外环境人性化设计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人性化设计的系统化思考方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向乔玉 《山西建筑》2009,35(30):50-51
从人性化的内涵出发,阐述了人性化设计的必要性,并运用系统化思考方法探讨了人性化设计的方法与原则,以促进人性化设计的发展,最终实现人、技术和环境的系统化。  相似文献   

20.
研究为解决目前山地都市地下空间 人性化设计缺失这一关键问题,构建了都市 地下空间人性化模糊综合评价体系,建立包 含生理需求与心理需求2个评价指标系统和 47项要素指标的山地地下空间人性化设计评 价指标体系。并针对重庆都市六大商圈地下 空间进行人性化量化评价,根据评价分值从 生理和心理两个层面对六大商圈地下空间存 在问题做了比较分析,科学总结出山地都市 地下空间人性化设计优化策略,以期为提升 山地都市地下空间品质提供设计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