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在热力学计算的基础上,对某厂钙处理前后的汽车大梁钢LG510进行取样研究,探讨钙处理对汽车大梁钢LG510夹杂物的影响.结果表明,钙处理后钢中Al2O3 夹杂物得到有效变性,夹杂物的数量明显减少,夹杂物尺寸也明显减小,夹杂物形状更加规则;钢液相线温度为1873K、钢中ω[Al]为0.028%时,钢中ω[O]、ω[Ca]分别控制在2.8×10^-6-11.5×10^-6、0.14×10^-6-7×10^-6范围内,Al2O3 夹杂变性效果良好;同时将钢中ω[S]控制在0.011% 以下,既可生成液态铝酸钙夹杂物,也可减少CaS夹杂生成.  相似文献   

2.
膦甲基酚醛树脂的合成与降滤失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三氯化磷、酸性聚合酚醛树脂或碱性聚合酚醛树脂合成了膦甲基酚醛树指(PMP),并测定了其在钻井液中的降滤失、抗温、抗钙和抗盐性能.结果表明在酸性聚合介质、酚醛摩尔比<1.0条件下合成的PMP具有较好的溶解性和降滤失作用.当加入的PMP质量分数为1.0%和1.5%时,可使质量分数为4.0%膨润土浆的API滤失量由35.2 mL分别降至10.2 mL和9.8 mL;1.0%PMP使4.0%膨润土浆的抗盐性小于质量分数为1.0%氯化钠,抗钙能力为2200×10-6,在20~200 ℃范围降滤失量保持不变,具有良好的抗温性能.  相似文献   

3.
采用高碱度渣系、合理控制钢中[Als],[Ca]和[Ti]含量,优化VD精炼工艺等措施来降低全氧含量并减少D类夹杂物.生产试验结果表明,GCr15轴承钢成品全氧含量(质量分数)在6×10-6~11×10-6范围内,平均为9.63X 10-6.利用配有MQA自动分析软件的型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一体化夹杂物连续分析仪分析钢中夹...  相似文献   

4.
在20 kg真空感应电炉内用铝钙合金对含铌钢水进行了还原脱磷试验,脱磷温度为1 823 K,充入氩气保护,炉内压力66 kPa,采用插入法加入脱磷剂,研究了脱磷剂加入量对脱磷率和钢水成分的变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可使含铌钢水中磷的质量分数降低到0.022%,脱磷率为79.4%,硫降低到14×10-6,脱磷过程中铌含量不变.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包钢炼钢厂小方坯连铸机开发生产新钢种以及转炉采用新型复合脱氧剂生产低碳铝镇静钢的工艺路线,采用新型工艺路线及脱氧剂脱氧合金化后,Al收得率平均提高1倍以上,钢中氧的质量分数控制在10×10-6~50×10-6,低碳铝镇静钢的炼成率达99%以上,铸坯质量合格.  相似文献   

6.
盐酸胍中微量砷的光度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试验认为盐酸胍的存在对红色银胶体吸收曲线、锌用量、反应时间和有色物的稳定性等均无影响 ,并建立了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法测定盐酸胍中微量砷含量的方法。测定 4次生物级盐酸胍中砷的质量分数平均值为 0 12× 10 - 6 ,相对标准偏差为 15 %。当样品中砷的质量分数为 0 5× 10 - 6 和 1 0× 10 - 6 时 ,测定 4次所得标准偏差分别为 8%和 5 %。  相似文献   

7.
以含镍低碳铸钢为研究对象,通过改变一号稀土加入量,经过金相组织观察、拉伸试验、冲击试验、夹杂物形貌分析、能谱分析等,研究RE含量变化对铸钢试样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铸钢试样经调质处理后,组织为细小回火索氏体,存在少量铁素体.随着一号稀土质量分数增加,回火索氏体含量增多,晶粒尺寸减小;长条状或者尖角状夹杂物减少,稀土夹杂物主要是以球状或者近球状的形态存在,大小在5~10μm.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布氏硬度总体上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在一号稀土含量为0.5%时,其值最高,抗拉强度为905.2 MPa,屈服强度为776.7 MPa,布氏硬度为274.冲击功先增加后降低,一号稀土质量分数在0.3%时,冲击功值为80 J.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镁钙基合金的物化性能和夹杂物变性的微观机理。通过金相观察和扫描电镜研究,考察合金处理后材料的夹杂物分布及夹杂物形态,尺寸,数量,为了满足延长材料的寿命和提高材料的性能,加入Al,Ba等元素,促使夹杂物上浮,并使夹杂物变性,提高钢的性能。  相似文献   

9.
5083铝合金在3.5%NaCl溶液中的应力腐蚀行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慢应变速率拉伸(SSRT)测试、扫描电镜分析等研究了5083铝合金在空气和质量分数为3.5%的NaCl溶液中的应力腐蚀开裂(SCC)行为.研究了预变形量、应变速率对5083铝合金SCC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5083铝合金具有SCC敏感性,在质量分数为3.5%的NaCl溶液中发生SCC,而在空气中不发生SCC;在应变速率为1.0×10-6s-1时,其SCC敏感性比应变速率为0.33×10-5s-1时的敏感性大;同一应变速率下,预变形15%的5083铝合金在质量分数为3.5%的NaCl溶液中的SCC敏感性比预变形10%时的大.  相似文献   

10.
以聚酰胺6(PA6)/季戊四醇磷酸酯(PEPA)(质量比为95∶5)预混物为原料,聚磷酸铵(APP)为添加剂,经双螺杆熔融共混制备PA6/PEPA/APP共混物.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失重分析仪(TGA)、极限氧指数仪(LOI)、垂直燃烧测试(UL-94)、锥形量热仪(CONE)来表征共混物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以PA6/PEPA预混物为基体,APP添加量以质量分数计为10%时,共混物的LOI值由21%提高到25%;当APP添加量以质量分数计为25%时,共混物的最大热释放速率和总热释放量分别下降了44.3%和20.2%,最大质量损失速率下降了44.1%,残碳质量由2.7%增加到17.6%,提高了PA6的阻燃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